聰明人才愛做「白日夢」(圖)

2020-12-25 新東方網

  Catch yourself daydreaming while washing the dishes again? If this happens often you probably have a pretty capable working memory, new research suggests.

  洗碗的時候發現自己又在做白日夢了?新的研究表明,如果你經常做白日夢,那麼你的工作記憶力可能會很好。

  This mind wandering, it seems, actually gives your working memory a workout. Working memory is the mental work space that allows the brain to juggle multiple thoughts simultaneously. The more working memory a person has, the more daydreaming they can do without forgetting the task at hand.

  走神實際上會鍛鍊你的工作記憶力。工作記憶是大腦的工作空間, 能讓大腦同時在多種想法間跳躍。人的工作記憶容量越大 ,那在不影響工作的情況下做的白日夢就越多。

  "Our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 sorts of planning that people do quite often in daily life — when they're on the bus, when they're cycling to work, when they're in the shower — are probably supported by working memory," study researcher Jonathan Smallwood, of the Max Planck Institute for Human Cognitive and Brain Science, said in a statement. "Their brains are trying to allocate resources to the most pressing problems."

  「我們的研究結果表明,人們在日常生活中,在公交車上,騎自行車上班時,淋浴時等時候,經常做的那類計劃很有可能都是由工作記憶來支持的」, 馬克斯·普朗克人類認知和腦科學研究所的研究人員喬納森·斯莫爾伍德在一篇報導中寫道。「人們的大腦試圖把資源分配給最緊迫的問題。」

  Researchers studied groups of people from the University of Wisconsin-Madison community, ranging in age from 18 to 65. The first group was asked to perform simple tasks, like pressing a button every time they took a breath or clicking in response to a letter popping up on a computer screen; these tasks were so easy that their minds were likely to wander, the researchers figured.

  研究人員對來自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社區中的幾組年齡從18歲到65歲的人員進行了研究。讓第一組人員執行簡單的任務,例如每次按按鈕的時候吸口氣,或者點擊電腦屏幕上跳出來的字母 ;研究人員推測,由於這些任務都非常簡單,所以他們應該會很容易走神。

  The researchers checked in periodically, asking the participants if their minds were on task or wandering. When the task was over, they measured each participant's working memory capacity by having them remember letters while doing math equations. Though all participants performed well on the task, the researchers noticed that the individuals who indicated their minds had wandered more than others also scored higher on the working memory test.

  研究人員每隔一段時間就檢查一次,詢問受試者他們是在工作還是在走神。當任務結束時,他們讓受試者一邊做數學方程一邊記憶字母,通過這種方式對他們的工作記憶能力進行了評測。研究人員發現,雖然所有的受試者都很好的完成了任務,但是說自己走神次數多的受試者工作記憶評測的分數也比較高。

  "What this study seems to suggest is that, when circumstances for the task aren't very difficult, people who have additional working memory resources deploy them to think about things other than what they're doing," Smallwood said.

  「這次研究似乎表明,當工作不是很難的時候,人們會有額外的工作記憶資源,可以讓自己去想工作以外的事情。」 斯莫爾伍德說。

  Missing moments

  失蹤的時刻

  When our minds run out of working memory, these off-topic thoughts can take the main stage without us consciously meaning them to; for instance, arriving at home with no recollection of the actual trip, or suddenly realizing that they've turned several pages in a book without comprehending any of the words。

  當我們大腦的工作記憶空間塞滿時,這些離題的思想會在我們無意識的情況下佔據主導地位;例如,回到家卻想不起來實際的行程,或者翻了幾頁書卻突然意識到自己不明白裡面的意思。

  "It's almost like your attention was so absorbed in the mind wandering that there wasn't any left over to remember your goal to read," study researcher Daniel Levinson, a graduate student at the University of Wisconsin-Madison's Center for Investigating Healthy Minds, a part of the Waisman Center for Brain Imaging and Behavior, said in a statement。

  研究人員丹尼爾·萊文森在一篇報導裡說:「你的注意力好像都用來走神了,沒有餘下的用來閱讀。」 丹尼爾是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健康頭腦調查中心的一名研究生,該調查中心是韋斯曼腦成像和行為研究中心的分部。

  People with overall higher working memory were better able to stay focused when the task at hand required it. Those who had low working memory often had their thoughts drift away from the task, and did less well at it。

  工作記憶力較好的人,在手頭上的工作需要時,可以更好地集中注意力。工作記憶力較差的人,在工作時,思想總會偏離工作,所以工作完成的不是很好。

  The findings add to past research suggesting these mind drifts can be positive moments. For instance, daydreaming has often been associated with creativity — researchers think that our most creative and inventive moments come when daydreaming. It's likely that the most intelligent among us also have high levels of working memory, Levinson noted.

  結合以往的研究,結果表明走神確實對大腦有益。例如,白日夢通常讓人想起創造力。研究人員認為白日夢是我們最有創造性和創新性的時刻。萊文森提到,最聰明的人,他們的工作記憶力可能也比較好。

相關焦點

  • 什麼人才做白日夢?究竟這又是不是白日夢?給你推薦個電影!
    但最與眾不同的地方是,男主非常喜歡做白日夢,幻想著女主對他投懷送抱,幻想著他將可惡的老闆痛打一頓,別人卻總會笑話他的走神,就像嘲笑一個傻瓜一樣。直到有一天,雜誌社換了一個老闆,而男主卻找不到攝影師肖恩寄來的最後一張底片,於是男主為了找到攝影師要到這張底片,而踏上了令他自己都意想不到的旅程。
  • 做白日夢怎麼說
    通常大家說一個人好幻想空想,常常說是做白日夢,英語表達的有:>build castle in the air 、daydream(s)、reverie 、pipe-dream、 fantasy如:He is building castle in the air.他正在做白日夢。
  • 做白日夢能幫人們驅散孤獨?
    做白日夢可謂是一大人生樂趣。一些不切實際的幻想能讓你的思緒暫時逃離無聊的會議和冗長的隊伍。然而,這些看似無害的消遣,卻是一把雙刃劍。雖然有研究發現做白日夢能夠提高人們的創造力,但同樣也有研究人員提出,白日夢會危害人們的心理健康,甚至會影響智力。在我們了解它的弊端之前,先來看看白日夢積極的一面。
  • 做白日夢是浪費時間嗎
    在學校裡,老師會告訴你,做白日夢完全是在浪費時間。其實事實正相反。白日夢是創造力的源泉……好還是不好? 19 世紀和 20 世紀初,專業人士普遍認 為白日夢是有害的。第一 次世界大戰期間,美國軍隊通過徵兵問卷找 出將來有可能患精神疾病的士兵,如果士兵 同意問卷上「我經常做白日夢」的陳述,他 就會被軍隊拒絕。做白日夢的孩子會被分在 「特別需求」班級。然而目前的估計顯示,我們把 15%~50% 清醒的時間花在做白日夢上,如果過去的評估是正確的,那麼一定有許多需要服藥的精神病患者。
  • 做了個「白日夢」,沒想到成真的了
    比如,愛做白日夢、尋求新體驗,以及差異性思考都是獲得創造力的源泉。在日常生活中,「白日夢」可不是什麼好詞。殊不知,「白日夢」是提升創造力的重要工具,它能夠聯繫甚至駕馭我們的潛意識,幫助解決意識思維方面的問題。2020年7月,研發任務變得比往常更加艱巨。
  • 做"白日夢"有問題嗎?
    心理學觀點上的"白日夢":是指人們在清限狀態下出現的帶幻想情節的心理活動,是一種有效的鬆弛方法。白日夢的內容大概都是在實現不滿足的欲望,及其相反的不安現象。因為大多數人現實生活中都不能達到完全的滿足,所以會藉由白日夢的幻想而暫時脫離現實,讓心思呈現一種分離狀態,以緩解一些心理 上的壓力或滿足一些欲望。有人也許會開玩笑說「這是靈魂出竅了」。
  • 「別做白日夢了!」的英語你會麼?
    我們應該關心的是我們剩下的艦隊,而不是陷入白日夢。pipe dream:脫離實際的願望; 行不通的計劃; 妄想;【例句】Give it up, mom. It's a pipe dream.放棄吧,媽媽,這只是個白日夢。左看右看怎麼感覺不對勁?畢竟,提到單詞「pipe」,我們更多的是翻譯為「管子; 管道;」。其實,人家也有「菸斗、菸袋」的意思啦。這樣來捋捋,一個人抽著煙在冥想,是不是抽嗨了?然後做「白日夢」?
  • 別怕,常做白日夢的人更聰明
    每當天馬行空地在腦海裡建構出一個個情境、做起白日夢時,總會被身邊的人潑了一盆冷水,說這些都是與現實無關又做不到的事。白日做夢似乎常常被認為是心思不夠專注、認真,大家對此總是帶著負面印象,拿來形容一個人想法太過於異想天開、痴人說夢。白日做夢真的都沒有任何好處嗎?人的很多行為都有一體兩面、有好有壞的。
  • 做白日夢對提升創造力也有好處
    人類做白日夢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幾千年前,而如今,我們的閒暇時光早已被智慧型手機和各種各樣的設備佔據——刷社交網絡、聽語音播客、收發電子郵件——但我們的思維卻很少有機會隨意漫步。這種變化看似毫不起眼,但它卻會對我們的思維方式和群體性創造力產生深遠的影響。事實上,這甚至可能阻礙我們產生創新想法的能力。
  • 會做「白日夢」也能成功 四步教你學會「思維對照法」
    &nbsp&nbsp&nbsp&nbsp大多數人都有過做「白日夢」的經歷,比如在考試的時候,幻想自己超常發揮,順利被理想大學錄取的場景;在開會的時候,幻想自己成為領導,走上「人生巔峰」的模樣。不知從何時起,「白日夢」被賦予了貶義色彩,愛做「白日夢」的人常常會被貼上異想天開、不切實際等標籤。
  • 白日夢?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語法詞彙>流行語>正文白日夢?短語pipe dream(白日夢)還真得從菸鬼們騰雲駕霧的「感覺」談起。   在18、19世紀的英國,上流社會吸食鴉片並不罕見。據說,英國湖畔詩人Samuel Taylor Coleridge(塞謬爾·柯勒律治)就是在鴉片的作用下,創作出了流傳後世的詩作Kubla Kahn(《忽必烈汗》),只可惜詩中的元大都與實際都城相差十萬八千裡遠。
  • 心理分析:經常做白日夢是不是一種病?
    適應不良白日夢沒有被正式收錄精神疾病診斷手冊(DSM-V),而是被看做焦慮症、多動症和強迫症的並發現象,但是許多心理學家認為,應當把適應不良白日夢當做單獨疾病對待。有不少人在生活受到影響、覺得十分痛苦,在網絡求助之後,才知道適應不良白日夢的存在。
  • 「白日夢」英語怎麼說?
    當你看到一個人不由自主地嘴角上翹,你也許會說,這個人可能在做白日夢。那麼白日夢的地道英語怎麼說呢?Daydream 白日夢daydreamer 空想家比如:Abby likes daydreaming in class. Abby喜歡在上課的時候做白日夢。
  • 20021期雙色球開獎結果,二等獎116注,彩民道,又做了個白日夢
    20021期雙色球開獎結果,二等獎116注,彩民道,又做了個白日夢。昨晚雙色球開獎後一位彩民說:生活中要不斷認識自己才明白最想要的是什麼東西,有些得不到的追求了也只會是一場空,而那些最值得珍惜的往往放棄了。
  • 常做白日夢可以提高記憶力?說說白日做夢的4個好處
    現在的年輕朋友們,每個人都會喜歡白日做夢,但是很少人會去做白日夢。據說,做白日夢的人可以提高記憶力,緩解日常生活中帶來的壓力哦。今天我們跟大家講講白日做夢還有哪些好處?夢是睡眠的產物,估計有90%以上的人,睡覺都會做夢,「日有所思,夜有所夢」,當我們完成了一天的生活和工作,準備睡覺的時候,大腦可能並沒有完全的放鬆下來,雖然身體休息了,但是大腦還在工作,尤其是神經控制系統不是很好的人,更容易做夢,而且,還有一些人會連續做夢,因為人有這個特點,而且有的夢做的還比較離奇,一些研究夢的學者才推出「解夢」,按照他們的理論,夢也是又好有壞的。
  • 做一場海上白日夢,與4000人一起即興戲劇扮愛麗絲夢遊萬聖夜
    也設計了白日夢的海上房、鄰居都是在旅行行業一直非常低調神秘的PALA訂製旅行機構的客人、白日夢最有趣的Deamers。這次郵輪上的報名者都是來自世界名校的校友們,由品牌聯盟,「爸爸的選擇」科技公司和白日夢旅行三方共同發起。
  • 幻想是你危險的朋友|不良適應的白日夢
    ——西蒙·范·布伊:愛始於冬季我小時候是一個喜歡白日夢的人。到現在,走在路上的時候,我還會自己和自己說話。具有哪些人格特點的人會比較容易產生白日夢?白日夢從何而來?只是做做白日夢,也會有害麼?這就是我們今天要討論的話題。什麼樣的人容易做白日夢?
  • 小說推薦-《白日夢我》
    前天的時候逛微博的小說超話,好像有好多人都讀過《白日夢我》,好像對這部小說的評價還不錯。然後用了兩天的時間把這部小說看完了,因為在家實在是沒事幹了,只能通過看小說,看劇來打發時間了(聽起來有點頹廢)。《白日夢我》是一部校園戀情文,男主沈倦是校霸,傳說把之前的同桌打成了植物人,因此休學了一年,因為家裡有點錢,父母給擺平了,所以休學一年又回來上課,回來之後就變成了人人敬而遠之的校霸兼學霸了。
  • 救世情結與白日夢
    回憶起來,那時候仿佛好像也有這篇文章所說的救世情結一樣,也在做白日夢,是不太知道天有多高,地有多厚了。現在,我教兒子讀歷史的時候,我都告訴他,要中國史和世界史對著來讀,這樣,就知道同一時間點各自發生了什麼,是怎麼樣的一個狀況,就比較容易實事求是,而不是妄自尊大。
  • 《劍網3》白日夢奇遇攻略 白日夢奇遇怎麼觸發
    導 讀 在劍網3全新的家園版本中,除了非常多的奇遇跟寵之外,還有資料片相關的奇遇內容,也就是今天要跟大家說的白日夢奇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