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天心力提升訓練營》已經連續舉辦3期了。第3期心力營,我們在設計上加大了社會化學習的力度,在每個模塊都由各組的領教組織學員開展線上視頻面對面的連接,用線上行動學習的方式推動學員結構化交流分享心力課程學習的收穫和經驗,積極研討用心力的提升方法來對現實問題做針對性解決處理方法。
一、學到的、悟到的和換到的
我偶爾也以神秘嘉賓的身份參加這樣的小組社會化聚會,還會在視頻會議最後做點評和總結。我在這個過程中,扎紮實實感受到了社會化學習的能量。如果你參加過你就會知道,在這樣的場域裡,學員之間的心扉完全互相打開,所有學員共同進入了創造性腦力活動狀態,你能夠感受到那種能量的流動。用術語解釋這種現象,就是社會化學習激活了人和大猩猩不同的那部分「高級機能」,維果茨基說過「低級機能是進化的產物,高級機能是社會化的產物」即是此意。
作為老師,你也會發現,老師講一樣的東西,但是不同的學員他們的收穫卻會差異很大,而這樣的社會化學習方式,就讓每個學員貢獻出自己在老師講的內容中Get到的不同的點,於是大家互相把收穫一交換,所有人都感到自己的學習被Double了。我們再做進一步推論,其實在這整個心力營的學習中,通過音頻課程學習,學員從老師那裡學到一些,通過自己的親身練習時間又頓悟出一些,通過這樣的社會化學習又和同學交換了一些,那麼學員學到的東西就是這三部分:學到的、悟到的和換到的。而驗證學員的學習成效的好壞,其實就是悟到的和換到的佔得比例越大越好。而提升這個比例,最好的教學設計就是加強實踐學習和社會化學習,一定要通過交流才能讓自己的知識具有自主性和創新性,只有自己的知識具有自主性和創新性,才有可能去實踐應用。也就是說,沒有溫度的知識不容易應用,只有有溫度的知識才會被應用。沒有溫度的知識,我們叫做冷知識,冷知識不容易被人應用。對於學習這件事,剩下的問題就是你一定要把老師給你的冷冰冰的知識,通過互相交換,通過互相啟發,讓它「熱」起來。
在第3期心力營裡,一個班140多人,收穫差異大的讓你不敢相信。有的人天天都說好,看他的復盤反思日記和群留言會非常感動,很多都有「頭幾十年簡直白活了」、「田老師改變了我的人生」的感覺。而另一種人呢,他也聽課了,但就覺得很無感,為什麼呢?因為他不作業打卡,不參與社會化學習交流,自己錯失了「幾十個億」卻毫不自知。我前幾天在參加一次心力營小組的社會化學習,最後做了一個15分鐘的演講,我是這麼說的:我們每個人都帶著一個人生能量電池,假如有人給你說,在這個訓練營的學習投入能讓你的人生電池容量擴充一倍,你信不信?很多人會說我不信,但實際參加和投入的人卻能真切地感受到,而實際這個訓練營就在你的眼前。
二、心力,是個人成長的最底層的素質技能!
在教學中有知識類教學、態度類教學和技能類教學之分,這裡的知識、態度和技能都是比較狹義的。其實還有廣義的知識和廣義的技能,廣義的知識包括技能,廣義的技能也包括知識。那我們從廣義的技能這個角度來看個人成長所需要的的技能,它包括三類技能:崗位技能、方法技能和素質技能。
讓我們以課程開發為例。開發課程是有方法的,在我的《精品課程是怎樣煉成的》一書中列舉了表現型目標、內容、過程、形式、結構的一整套開發課程的體系,作為一個講師,這其實是你的崗位技能。崗位技能的特點是專業技能,和情境關聯特別緊密,容易掌握,但是很難遷移。比如說,你三個月就可以學會麵點師的技術,但是你很難直接應用到修車工的技術上。崗位技能往底層走一點,就是方法技能了。方法技能比崗位技能靈活多了,可以一定程度的在不同的情境中遷移。比如我提出的「病構問題解決方法論」,就是可以在多種場景中靈活運用,遇到問題就可以大喊一聲「這是一個典型的病構問題」,就可以調出三十六字的方法論秘訣來一步一步將其解決,特別有效。
到底是崗位技能還是方法技能,與你學習時的觀點有關。比如課程開發中的五星教學法,如果你把它當崗位技能學,它就只能用於我們的教學。但是你如果把它當做方法技能學,你在多種場景中就可以使用它。與人溝通可不可以用五星教學?當然可以啊。做公開演講可不可以用五星教學?當然可以啊。你可以試試看。
對於素質技能,心力訓練營以及專家型導師班讓我對它的認知進行了升級。我每一兩年就會用我自己的親身實踐經歷,打破一個我自己深信不疑的信條,顛覆我的思想觀念。比如說,我很早就認為這個素質技能是沒有快速提升的可能。啥叫素質?素質就是養了好多年的品質。所以,當時我就認為,在企業大學做培訓,主要培訓崗位技能、方法技能,如果培養素質技能,等你培養出來黃花菜都涼了。而提升企業人員整體素質技能的方法就是招985、211大學的學生。這已經是我多少年不變的觀念了。但是,就在我出來創業以後,做了三期的專家型導師特訓營後,我對素質技能的這個三觀就顛覆了。
我發現,素質技能是有快速提升的可能的。如果你不信,你可以問問上完專家型導師特訓營的這些老師,問問這些人上完我的這個本來是崗位技能的課,他們的素質技能有沒有快速提升?我是怎麼發現的呢?當導師班三期畢業以後,我給所有人打了一遍電話,打完以後不過癮,一期的、二期的也打了一遍,大概幾十個人,我就問:「你學完後有什麼改變?」結果他們怎麼說的?有的說我現在更自信了,有的說我現在會講故事了,有的說我原來羞於表達,現在表達特別流暢,有的說我與人溝通能力增強了,有的說我現在寫東西水平提高了。他們交錢是學習專家型導師的崗位技能,他們卻告訴我除了崗位技能的提升之外,還有素質技能的快速提升。這當時就顛覆了我的三觀。所以我在後面的教學中,常常講課程設計不僅要有表現性目標,還要有成長性目標,所謂成長性目標,就是你在任何一套專業課裡都要滋養學生的心靈,一定要讓學生的信心提升、溝通能力提升、表達願望提升、寫作能力提升等等,這是典型的素質技能提升模式。
在所有的素質技能提升中,有一個特別重要的表現,就是說「我的幸福能力提升了」。幸福確實是一種能力,我就覺得,幸福是最底層的素質技能,而幸福能力的核心是心力!於是就有了現在這個原價1249元、團購價999元的《21天心力提升訓練營》這個課程。這個心力提升訓練營就是我在快速提升個人成長素質技能的創舉。
三、心力是如何提升人的素質技能的?
心力要解決什麼問題?我經過大量的時間發現,就是解決人生塔基的問題,沒有一個堅實的塔基,就是學了十八般武藝,卻發現你沒有心力去解決實際問題。就像我講課程開發,講了很多,你也學了很多,但回到自己的學校去,卻發現自己沒有意願去改變,沒有心情去改變,更沒有動力去改變。意願問題明顯就是個素質問題,態度和行為習慣也都是素質。那我如果不解決這個底層素質問題,講的這些崗位技能、方法技能似乎也用不上。
心力,包括五個方面:耐受力、連接力、自控力、復原力、願力。這五個方面是如何解決素質技能問題的呢?
1、耐受力
我長時間發現,有很多人他的生命根本沒有自控權,他的生命在別人身上,是被動的。人家一句話說出來,他很容易就被點爆。有的人我形容說「不是在證明自己是對的,就是在證明自己是對的路上,不是在申訴就是在申訴的路上。」那這樣的話,你的生命其實不完全屬於你。為什麼會出現這個問題呢?原因是你小時候有一個創傷,那個創傷特別容易引爆,一引爆你就不是你了。所以不管這個人後天的學歷多高、學了多少的知識,一點爆就回到12歲小孩狀態,就不能理性的思考。這就是你對外界的刺激缺乏耐受力,耐受力不提高,你的能量「桶底」是漏的,如果你是一節電池的話,你的電池是漏電的。
2、連接力
第二種情況我稱之為不獨立。不要認為所謂的獨立就是你能掙錢,什麼經濟自由了等等。所謂不獨立,比如說你總希望得到別人的關注,沒人關注就難受,就要博人眼球。還有其他類型的不獨立,包括所謂的拯救型人格、迫害型人格、討好型人格、逃避型人格、指責型人格。也就是說,我的幸福取決於外在的一個東西,而不是由我內在決定。這個不獨立的問題解決了之後,你的能量才不會額外消耗,因為如果不獨立,你的電池不僅僅給你供電,還要給別人供電。我把這種獨立叫連接力。
3、自控力
你只有把耐受力和連接力給解決了,你的生命才真正屬於你,你才能夠自主的運用你的能量做你想幹的事。而這個時候,你會發現你的身心又不合一了。有些事身想幹心不想幹,比如說晚上吃晚飯後休息一下看手機,一看倆小時,因為那是身體想幹,看完以後靈魂就在罵自己,我怎麼這麼無聊呢?這是身心分裂。還有時候心想幹身不想幹,比如我好想去桂林,心想幹,可是沒有錢啊,身不想幹,這時候你又不合一了。那只有解決身心合一問題,你的生命的自主權才屬於你。
4、願力
耐受力、連接力、自控力這三個力,當你把這些卡點修通了之後,你發現你的能量有大量的剩餘,你不再被那些小事情引爆了,你不再做別人的奴隸,你能身心合一地做事了。這就是康德說的「自由不是隨心所欲,而是自我主宰」。當你的能量能夠自我主宰的時候,請問,你這一輩子要把能量投入幹什麼?那你就得開發你的大願,所謂「此生為一大事來,為一大事去」,你就要去擺脫追求財富的因素,脫離了低級趣味,去找到一個真正有意義的事情。起碼要讓自己找到除了追求生存、生活等物質因素的第一動力源之外的那個追求精神的第二動力源。
5、復原力
前四個力合力,會讓你桶底不漏、能量聚焦,但是還不夠。每天你的能量電池充分釋放完了以後,就會沒電,那麼能不能快速充電,能不能快速地讓你的身心靈恢復穩態,能不能快速地讓你滿血復活,就很重要了。這就需要復原力。
這就是我們的心力提升訓練營的5個模塊。只要你能做到按我的要求每天聽課、練習、打卡,只要按我們安排的做社會化交流,我能保證你人生的能量電池Double。已經舉辦的3期約400人中至少有一半的人能夠為這句話背書,他們真的是覺得自己的人生從此與眾不同。
其實一開始我也不相信一個線上的訓練營會有這種效果,這也是2020年顛覆我三觀的一件事情,這件事不亞於素質技能能夠快速提升的那個觀念顛覆。
深究出現這種效果的原因,其實就是一種「槓桿效應」。素質技能作為技能金字塔的塔基,素質技能提升一點點,方法技能和崗位技能的發揮力量就會增加很多。所以我們最大的錯覺是什麼,就是:表面上看是沒業績,實際上是沒能力;表面上看是沒能力,實際上是沒動力;表面上是沒動力,實際上是沒心力。所以心力才是最終極的素質技能。
歡迎參加我的《21天心力拓展訓練營》,看下面的海報掃碼報名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