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有老師在網上抱怨待遇低,很多網友會說,愛幹就幹,不愛幹就辭職,有人排隊想幹。這次一群老師真的辭職了。可能一些網友說辭職就辭職唄,還找不到人當老師了?搶著幹!但是這次真的麻煩大了,沒有人搶著幹。
最近有一個發生了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情。就是某地的著名高中有十多位教師提出辭職。這些教師都是年富力強的中青年骨幹教師。並且還都是語文、數學,英語等主科教師,光數學老師就走了五個。五個數學老師至少要影響十個班級。一個學校突然走了這麼多骨幹教師,相當於走了多個臺柱子。這所學校立刻半癱瘓,不知道這所名校還能不能保持教學秩序,不知道能不能教好。家長心急如焚,四處奔走,但是毫無辦法。
教師辭職本不是太大的新鮮事,但是一次如此多的骨幹教師辭職震動了本地教育界。但是給出來的理由非常有值得玩味。辭職教師給出來的理由都是因為個人因素。他們給出來的辭職理由是因為「身體欠佳」、「兩地分居」等個人因素。當問他們的辭職是不是因為本地最近實行的「縣管校聘」改革時,這些老師表示,他們的辭職肯定和「縣管校聘」改革無關,要是有關係也是很小的關係。但是他們辭職以後的去向非常有意思,是去大城市工作。
面對一次十多位骨幹教師的辭職,學校比驚呆了的心急如焚的家長淡定得多。表示這個是正常的人才流動,沒有什麼特殊的原因。和「縣管校聘」改革沒有關係。對那些辭職的教師,暫時先把檔案扣著沒有給辭職的老師。
因為辭職的老師和學校都說這次大規模辭職和 「縣管校聘」改革無關,那麼咱們就認定和「縣管校聘」改革無關。但是有一些事情真的很神奇,值得拿出來說說。
我最好奇的一件事是,既然和「縣管校聘」改革無關,為什麼辭職的教師和學校都強調和「縣管校聘」改革無關。這個邏輯太奇怪了,因為既然和「縣管校聘」改革無關,辭職的教師說辭職原因就可以了,學校說正常人才流動就可以了,為什麼還需要強調「縣管校聘」改革無關。
相當於你去一家飯店,你說:「我想吃麵條,肯定不想吃餃子。」。服務員回答則是:「顧客想吃麵條,那麼顧客肯定不想吃餃子。」一個不想吃餃子的食客和一個不賣餃子攤主,你倆吃飽撐的都說餃子幹什麼?
還有,為什麼都是一些年富力強的骨幹教師辭職了。為什麼這些中年輕骨幹教師突然身體不好了。按道理來說年齡大的教師身體會更不好一些。但是這所著名高中很奇怪。都是中青年教師身體不好,需要辭職。他們相對而言是職場最受歡迎,最容易跳槽的一群人。但是他們這種身體狀況可怎麼會那麼差。老教師反而身體都好。
要是身體不佳,應該是找一個工作壓力不那麼大的工作才對,但是很奇怪的是,這些老師辭職以後往往是去大城市工作。大城市都知道職場競爭強度大一些,為什麼他們會在身體不好的情況下,去大城市進行更為慘烈的職場比拼。
雖然私立學校的職場相對比較複雜,但是只要短期適應,沒有什麼理由不能適應。畢竟老師算是一個技術工種。
還有一件事很有意思,老師正常走程序辭職,為什麼流程走了那麼久,按照勞動法只需要提前三十天通知單位就可以。並且學校既然認為是正常的人才流動。那麼為何在老師的辭職被批准以後扣著這些老師的檔案不放。既然老師辭職了,老師的檔案就必須要還給老師啊?有什麼原因不給檔案那?大家都懂,扣著一個人的檔案不放,對於辭職的人再次找工作有很大障礙。
現在私立學校蓬勃發展,因為薪酬等原因。公立學校本身就處於劣勢。很多私立學校的發展勢頭非常迅猛。目前看,公立學校唯一還剩下的優勢,就是還有一個編制,相對而言還算穩定的工作環境。編制和相對穩定的工作環境是目前很多優秀公辦教師唯一留下來的原因。
現在教育的確需要改革,但是能不能考慮得周全一些。這次神奇的「縣管校聘」改革改變了很多,但是最大的改革就是讓老師工作環境不穩定。反正是不穩定,那麼對於職場上比較有優勢的骨幹老師來說,還有什麼理由當公辦學校的公辦教師。為什麼不去私立學校,私立學校雖然也不穩定,但是優秀教師的薪酬一般是公立學校的四到五倍。
而留下來的是什麼樣的老師那?都是教師就業市場上相對比較弱的老師。因為他們的年齡和水平, 私立學校的老闆不會給他們高薪。所以他們在公立學校工作。
也就是會出現這種情況,在公立學校工作的教師,只要是水平不錯,就沒有必要繼續在公立學校工作。完全他完全可以去私立學校工作。雖然公立學校和私立學校都不穩定,但是至少私立學校收入高。
經過「縣管校聘」神奇的改革以後,公立學校對老教師也不友善。雖然不會不續約,但是會把他們發配到鄉村或者偏遠地區。那麼對於這樣的處境和私立學校有什麼區別?還不如去私立學校教師,至少還可以多賺幾年錢。大家腦補一下,一個住在城市的老師,要去鄉下教書?這會有多大的不方便。
這樣下去,私立學校會越來越好,因為優秀的教師很難找到什麼理由繼續在公立學校工作。而公立學校好不好不清楚,但是以後公立學校的骨幹教師不會再選擇公立學校。因為公立學校沒有什麼吸引力。因為一個骨幹教師實在找不到任何繼續在公辦學校教書的理由。
現在教育已經分層,私立學校對公立學校有巨大的壓力。要是公辦學校的教育水平不行,那麼家長只能把孩子送到私立學校。對於很多家長來說這筆負擔並不能承受。有很多人說生源很重要,這句話其實沒錯。但是老師在這裡起到的作用也很大。
很多時候一個好老師不僅僅是可以教相關的知識,還有可以傳授一定的學習方法和學習理念。並不是說生源好,成績就一定好。很多人忽視了老師的作用,片面強調生源的水平。
最後,這個事情看起來不大,但是這是一種趨勢。私立學校現在越來越厲害,層級越來越高。剛開始是幼兒園,現在已經往上發展到了高中。公辦學校現在面臨私立學校的全面競爭。但是公立學校現在的「縣管校聘」改革很神奇的斷了公立學校最後一點點優勢。我很想知道公立學校以後用什麼理由去招聘人才,用什麼理由留住人才。
我的一切行為都是為了提高閱讀量,讓更多的人讀到我的東西。本人高校教師,教育類的話題,本人很願意和各位分享。圖片來自網絡,侵權告知。本文原創,禁止任何形式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