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十年樹木,百年樹人。
眾所皆知,育兒是一場修行,而尊重孩子的發展,是修行的基本功。
《塑造精英二代》一書由留美教授施冬健著,清華大學出版社出品,裡面有施冬健教授長達二十年私塾的實踐與思考,有他對個性化孩子教育的實證。細緻閱讀,便能從深入淺出的案例中,吸取到獨到精闢的育兒理念,碰撞出新的閃亮的火花。
人為什麼讀書?
有人答:「是為了解決人類的終極哲學問題——我是誰、我從哪裡來、我要到哪裡去?」
當然,這是思想層面的目的。從現實出發,我們讀書無非是想:光耀門楣、出入投地、增加見識、獲得機會......總之,讀書是我們最快捷實現夢想的一種。
讀書成功,歸納有六個因素:
如果以重要程度劃分,個人覺得除了父母和學習教育外,自主學習應該是放到重要的層級。
自主學習需要良好的習慣和較強的自控能力。自我實現需求,才是長效的激勵力量。
馬斯洛的層次需求理論告訴我們,人的五種需求像階梯一樣從低到高逐級遞升。現在許多家庭的孩子衣食無憂,在低層次需求得到滿足的情況下,他們的第四、五級需求——求知慾和尊嚴很難喚醒。
馬斯洛層次需求理論
一馬平川、舒適無比的生活,容易讓孩子喪失鬥志。更有父母,過度心疼孩子,不讓他們雙手沾染「陽春水」,認為做家務是低檔的體力活,看孩子拿碗洗,立馬搶過來說「你洗不乾淨!」叫孩子扔個垃圾,屢屢拿錢作誘餌。
「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傳統觀念下的父母,沒有想到生活即教育,做家務其實是一項能力:
1、可以培養孩子獨立生活的態度和能力。
2、做家務會形成「肌肉記憶」,提升孩子以後的學習和工作效率。
3、使孩子統籌規劃、協作等能力得到培養。
4、培養孩子的責任感和參與感。
5、理解父母艱辛,培養孩子的平常心。
激起孩子的求知慾、讓他們感知尊嚴,從孩子的存在感、價值感出發,讓孩子從動手做家務小事開始,全面調動孩子的自我實現需求(即內驅力),是孩子一生進取的「太陽能永動機」。
北、上、廣、深等中心及沿海經濟發達地區,有著看起來很高級的「富二代」培訓項目,學費動輒數十萬元。學生們學的正是國際通用的標準:除了基本的經濟、金融、貿易外,還涉及品紅酒、高爾夫、國際社交舞、社交禮儀等。
中國式家長已然瞄準靶子,準備以高昂的代價把孩子培養成「萬金油」,精英教育成了一件堪比LV、DIOR等大牌的奢侈品,固化成流水線上的統一標準,必須不惜一切代價取得,這樣就無愧於孩子,無愧於父母之光榮稱號。
反觀古時候的「六藝教育」,涵蓋:品德與修養、體育與軍事、文學與科學。這些都是貴族子弟今後擔任官員、為人處事、遠見卓識的必備技能。而後,君權統治體制,每一朝代掌權者的不同喜好、個性,促使教育制度不斷改革。教育制度,也變幻成為統治者把控百姓思想的武器。
再觀中、美等國的精英教育。
英國的貴族體制一枝獨秀,從孩子童年、少年時代,英國傳統貴族子弟內樹家庭形象,並提倡尚武精神,廣泛閱讀和遊學經歷,將孩子培養得出類拔萃。
美國的精英教育,以歐巴馬為例,非洲血統的他,經過顛沛流離、貧困動蕩的生活,甚至吸食大麻的過往,幡然醒悟。最後他突破種族界線,一步步成長,讀取哈佛博士學位,競選成功後開始政治生涯。歷史上林肯、羅斯福等名人,皆有著名校畢業的經歷。美國對精英的要求,多來自於名校教育背景。
教育背景的要求,是美國的傳統觀念
無論中式還是英美的精英教育,都要經受社會生活的檢驗。
受教育程度,不一定和孩子的未來捆綁。
我們看到有的孩子在學習中排名前列,卻未想到他在工作中卻碌碌無為;有的孩子默默無聞,人群中普通一員,進入社會卻如魚得水,後勁十足,取得了不凡的成就。
終其原因,無非是孩子學用脫節,只有理論、缺乏實際。
長期的書香智慧,卻沒能轉化為孩子生活的能力。曾有新聞報導有少年成績優異、被國內名校錄取,卻因自理能力差、被學校勸退的事例。
沒有人是一座孤島。
人終究是社會化的動物。
所以家長在為孩子的成績焦慮時,更應該花時間在孩子成為「社會人」的學習上。
教會孩子做家務、引導孩子管理好自己的情緒、規劃孩子的日常開支、讓孩子決定自己的課外學習項目、歡迎孩子加入到家庭大事的討論中。
理性思維的孩子,才能步步找到獨立的自己,並逐漸適應脫離父母的生活,最終如大樹般茁壯挺拔,堅定地走向社會。
適應社會者生存
蘋果公司的主要創始人史蒂夫.賈伯斯是不可不提的一位領導。他的成就無可厚非,也被世人稱為夢想家、藝術家、創新者。
可他喜怒無常、脾氣暴躁,甚至「人格分裂」。固執已見、藐視常識,是一些下屬對他的評價。他超乎常人的控制力,常常讓下屬感到崩潰。
他之所以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從美國心理學家塔布斯和克裡斯特的「大五人格特質」來分析,確有值得學習之處。
賈伯斯生前照片
大五人格特質,即「盡責性維度、外傾性維度、經驗開放性維度、情緒穩定性維度、隨和性維度」。賈伯斯在前三項有著絕對優勢,他責任心強、以績效為導向,願意承擔,富有創造力和活力,所以他帶領團隊取得一次次的成功。
但他後兩項卻差強人意,性格怪異、易怒易躁,如同一座「活火山」,隨時爆發灼人的火焰,令員工害怕、不敢親近。
這些敏感、神經質、焦慮、過度緊迫感的性格,使賈伯斯身體衰敗,導致他英年早逝。
真正的成功者,身體健康是第一要素,大五人格特質不可缺少。
孩子的性格養成,要從娃娃抓起,從身邊一點一滴小事抓起,在深刻理解人生和事業的關係,體會到幸福的真諦後,我們要重視大五人格特質的重要指導意義,努力培養孩子優秀的品德。
《塑造精英二代》,闡述了作者對精英的定義:
精英=人生幸福+事業成功+有益社會
人生幸福,源於內心的感受。孩子能感受到宇宙博大、萬物精深,甚至只是一片葉落帶來的剪影,一聲鳥鳴賦予的歡喜,足夠。
事業成功,基於父母和孩子對事業的定義。而父母的想法,是孩子思維的導向。有健康的身體,有有趣的靈魂,有正確的人生觀,有自我價值的體現,被自我認同,何嘗不是一種成功?
有益社會是很多人年少的夢想。教育孩子要 擁有強烈的公德心、積極的參與熱情,長大後用自已的特長,為別人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別忘告訴孩子:做公益,不是居高臨下,不是做秀買乖,而是心甘情願,為他人送去一點光和熱。
人生的大智慧,莫過於此。
調動孩子的內驅力、培養孩子的社會能力、樹造大五人格特質都是可取可鑑的經驗。
只有回歸理性的教育,才能真正塑造面向未來的精英二代。
想媽,親子導讀師,閱讀踐行者,芳療師。
一點星火,一點智慧。
與千萬個家庭和父母共同成長!
(請添加我的頭條號,更多精彩與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