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星巴克冰塊中驚現「糞大腸菌群」 確定來自糞便

2020-12-23 觀察者網

據央廣網北京6月30日報導,近日,英國廣播公司一檔保護消費者權益節目報導,在英國最常見的三家咖啡店:星巴克、COSTA和尼路的冰塊中檢測出「糞大腸菌群」。「糞大腸菌」簡言之就是存在於糞便中的一種細菌。那麼,它是怎麼進入到冰塊裡的?又會對人體造成什麼危害?

6月28日晚,BBC一個名叫「看門人」的電視節目播出一項由一個便衣調查組所做的一項調查。調查對象是英國常見的三家咖啡連鎖店――星巴克、COSTA和尼路。調查前,一家COSTA店面負責人信誓旦旦地表示,自己店內衛生沒問題,「通常桌子和椅子都保持乾淨,而製作食物的特殊桌子儘量不放在人員嘈雜的環境中。」

事實情況如何呢?研究人員對三家店的30個門店展開抽樣檢查,各抽取10杯冰飲作為樣本。結果顯示,送檢的冰飲都受到不同程度汙染:星巴克和尼路咖啡各有3件樣本中的冰塊被檢出含有「糞大腸菌群」,COSTA則有7件樣本的「糞大腸菌群」檢測呈陽性。英國環境健康學特許研究學會政策研究負責人託尼・劉易斯對樣品「如此嚴重的汙染」感到震驚,「糞大腸菌的汙染標準取決於它的量,所以說它被汙染就表明量很多了。被汙染冰塊中帶有的細菌是機會致病菌,會誘發諸多疾病。這些細菌本就不應該被檢出,更何況抽檢發現的細菌數量還很高。」

更讓劉易斯震驚的是,檢測出「糞大腸菌」便直接證明了其來源,可以肯定地認為它是來自糞便,「細菌到處都有,大多數細菌是有益菌,但有相當一部分細菌是對人體有害的。糞大腸菌直接證明了它的來源。它來自糞便以及與糞便有關的物質。所以由此,我們可以推測出,這些細菌的來源或許跟工作人員如廁後的清潔質量有關。沒錯,這很噁心。」

除了冰塊被汙染外,三家店內的託盤和桌椅的清潔程度也不容樂觀。根據樣本中的檢測數據顯示,星巴克的衛生狀況最差。託尼・劉易斯介紹,如果糞大腸菌的量到一定程度,進入人體內,這當然會有誘發疾病的風險。你可以自己用手指摸一下桌面或餐具,然後聞一下,如果到了一定量,你會聞出來。

調查人員將調查結果隨機告訴一些路人,路人大呼噁心,有人甚至正端著一杯來自這三家店中的咖啡。

專家已明確說明,糞大腸菌的來源是糞便。那麼,它是怎麼進入到人們食用的冰塊裡的?利茲貝克特大學的微生物學者伊斯戈萊達表示,由於政府部門對飲用水中所含的細菌數量有著極其嚴格的規定和檢測程序,因此汙染源幾乎不可能是製冰使用的飲用水本身。中國農業大學副教授朱毅也認為,汙染直接來源於水的可能性最小。朱毅指出,糞大腸菌佔人體糞便三分之一,清潔做的不到位很容易出現在衣服、手機等地方。「比如說,工作人員是不得穿著工作服進衛生間,這一點就做得不足夠規範。另外工作人員在便後要很好地、徹底地潔淨雙手,可能這個也做得不到位。另外,工作人員不能用手直接接觸食物,而是應該帶著手套,但是他可能沒帶手套,或者說他的手套也已經被汙染了。還有一種可能就是他的製冰機疏於清理,沒有定期的消毒清潔,因為其他的一些接觸性的原因,導致機器上面出現糞大腸菌,最後進入冰塊當中。」

朱毅強調,雖然大腸菌在大自然中廣泛出現,但無論在英國還是中國,糞大腸菌決不允許出現在食物中,糞大腸菌在食品衛生上具有重要的指示意義。大部分的大腸菌群是非致病性的,是能夠和人類和平共處的,只是有一些大腸菌是致病性的。當食物被大腸菌群汙染之後也就增大了存在致病性的可能。

這個調查結果轟動了整個英國,而它雖然只是一項在英國進行的調查,也引起了世界範圍的關注,畢竟星巴克和COSTA遍布全球。三家被調查的品牌分別作出回應。星巴克和尼路稱,公司正就此問題展開調查。COSTA表示,公司已經執行新的製冰衛生標準,並將引入新的冰塊存儲辦法。

(記者朱敏)

相關焦點

  • 這款韓國面膜竟被檢出糞大腸菌群…
    原因是,含糞大腸菌、未經批准的轉基因成分、各種超標。這款韓國面膜被檢測出糞大腸菌韓國繆斯美匙黑精靈備長炭醒膚黑面膜(半成品)↓↓糞大腸菌群,是生長於人和溫血動物腸道中的一組腸道細菌,隨糞便排出體外,約佔糞便乾重的 1/3 以上,故稱為糞大腸菌群。簡單點說,糞大腸菌群是大腸菌群的一種。
  • 事件分析的正確姿勢:探源頭、落定義、看數字、用理性(以星巴克為例)
    按照第一性原理的標準來看,含糞大腸菌並不是一個生物學詞彙,更不是說冰塊裡有糞便(有多少人看了新聞標題後是這麼想的?^_^)。報導中提到「contain bacteria from faeces」(直譯是「糞便中的細菌」,國內某些媒體的翻譯是「只有在糞便中才能被找到的汙染物細菌」。
  • 寶雞太白縣這些餐飲店碗盤檢出大腸菌群
    不合格產品分別為:太白縣青峰生態開發有限公司使用的小碗,檢出大腸菌群;太白夏都休閒山莊有限責任公司使用的小碗,檢出大腸菌群;寶雞萬潤達實業有限公司使用的小圓盤,檢出大腸菌群。以上三批次餐飲具標準規定為不得檢出。企業所在地食品藥品監管部門已要求有關單位立即採取措施,控制風險,並依法予以查處。
  • 吃屎竟然也能治病,糞便移植是什麼鬼?|糞便移植|腸道菌群|大便膠囊...
    而本草綱目中也有「野葛芋毒、山中毒菌欲死者:並飲糞汁一升,即活。」不過這裡糞便用於食物中毒,也許是起到催吐的作用,跟現代的糞便移植可能還不太一樣。而現代醫學史上,最早有文獻記載的糞便移植源於1958年,美國外科醫生Eiseman使用健康人的糞便製成糞水,對由金黃色葡萄球菌感染導致嚴重偽膜性腸炎患者實施灌腸,最終成功治癒了這些患者的腸道感染。
  • 宜家陷食品安全風波 巧克力杏仁蛋糕大腸菌群超標
    宜家陷食品安全風波 巧克力杏仁蛋糕大腸菌群超標 7日,宜家(中國)公關部回應稱,該批次進口蛋糕並不是大腸桿菌超標,而是大腸菌群超標,目前問題產品已經銷毀,沒有進入中國市場。  根據上海檢疫局的消息,在最新一輪的食品質量檢查中,因大腸菌群超標,目前已銷毀由宜家進口的巧克力杏仁蛋糕總計1.872噸。  相關媒體報導,宜家公司已於3月5日撤回在全球23個國家銷售的該種食品。
  • 華潤萬家生活超市烤雞塊大腸菌群超標
    百佳超市烤鴨燒雞菌超標  近半熟食抽檢不合格 7種禽類熟食微生物超標 專家稱與禽流感無關  本報訊 (記者劉冉冉)昨天全市公布了各大超市散裝熟食的抽檢情況,華潤萬家的紐奧良烤雞塊、百佳超市的燒鴨等廣州多個大型超市熱銷的7種「明星熟食」紛紛中招,被檢出菌落總數、大腸菌群超標,另有
  • 網紅日料、知名火鍋餐飲具檢出大腸菌群,上上謙屢教不改
    餐飲具不得檢出大腸菌群 大腸菌群不代表某一個或某一屬細菌,而是指具有某些特性的一組與糞便汙染有關的細菌,其分布較廣,在溫血動物糞便和自然界廣泛存在。
  • 糞—口傳播引熱議,廁所革命要推進
    新型冠狀病毒便是潛伏在糞便中的病原體之一。近期,中國—世界衛生組織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聯合考察報告指出,糞便排毒已在一些患者中得到證實,少數病例糞便中還發現活病毒。根據現有證據,糞—口傳播似乎並非新冠病毒肺炎傳播的主要方式,其在病毒傳播中的地位和作用仍待明確,但作為一種潛在的隱患,農民如廁發生的糞便接觸,以及利用糞便、汙水進行施肥、灌溉,或者使用患者糞便種植的蔬菜等農產品,都存在糞—口傳播的風險。
  • 上上謙火鍋店被檢出大腸菌群 為薛之謙投資
    餐飲具不得檢出大腸菌群大腸菌群不代表某一個或某一屬細菌,而是指具有某些特性的一組與糞便汙染有關的細菌,其分布較廣,在溫血動物糞便和自然界廣泛存在。人、畜糞便對外界環境的汙染是大腸菌群在自然界存在的主要原因,因此大腸菌群被作為國內外通用的食品汙染常用指示菌之一,是衡量食品衛生狀況的重要微生物指標。
  • 關注|生態環境部:防止新型冠狀病毒通過糞便和汙水擴散傳播(附方案...
    對城鎮汙水處理廠,要督促其加強消毒工作,確保出水糞大腸菌群數指標達到相關排放標準要求。未發生疫情的地方,要密切關注疫情發展動態,並要求本行政區域內醫療機構、接納醫療汙水的城鎮汙水處理機構等提前做好應對準備。
  • 醫療汙水處理過程中的微生物檢測標準及方法解析 - 全國能源信息平臺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北極星水處理網訊:在抗擊新型冠狀病毒疫情過程中,已於確診病例糞便中檢測到病毒核酸陽性,國家衛健委專家提示新冠肺炎有糞口傳播的可能性,並在某些特殊的條件下才發生氣溶膠傳播。
  • 上上謙火鍋店餐具檢出大腸菌群;Costco華南總部確定落戶深圳;零食...
    從農場到餐桌 時間: 2020年08月29日-2020年09月04日 資訊要聞: 1.上上謙火鍋店餐具檢出大腸菌群
  • 醫院招「糞便」捐獻者 醫生:用於重建腸道菌群治療
    受訪者供圖  對志願者條件有嚴格要求  中山大學附屬第六醫院醫生介紹,徵集糞便分為兩種情況,一種是用於患者治療,一種是研究所用於研究。在此次事件中,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消化科公開招募捐獻糞便的志願者,目的是參與「糞菌移植治療潰瘍性結腸炎有效性及安全性研究」。
  • 熊貓糞便國寶茶 這個創意有「糞」量
    熊貓糞便養出來的茶葉到底會有何效果?安琰石坦言,目前還沒有確定下來。(9月5日《華西都市報》)     不愧是大學教師,這個創意果然有「糞」量。受安老師的啟發,我肚子裡也冒出了幾個鬼點子,寫出來請安老師教正。     一,對「國寶糞便」進行綜合性開發。熊貓是國寶,熊貓糞便裡長出來的茶葉就是「國寶茶」。那麼,熊貓糞便裡長出來的其他東東,當然也都是「國寶」啦。
  • 錦江之星客房飲料查出尿糞混合物?公司回應稱內部已在核查
    來源:中國網財經中國網財經4月29日訊(見習記者賈玉靜 記者陳瓊)日前,來自陝西的張先生在其入住的錦江之星酒店,誤飲了房間飲料區提供的一瓶黃色「飲料」,經檢測,該飲料含有尿素、大腸菌群以及砷、汞等重金屬,這些成分通俗來說就是尿糞混合物。
  • 汙水非法排放,大腸菌群超標1400倍!29家民營醫院被查
    北京市水政執法大隊對部分排水戶下達了處罰決定書在2019年排水專項抽查中,北京京城皮膚醫院、北京麥瑞骨科醫院等29家民營醫院超標排汙,超過抽查總數50%。3月26日,北京市水政監察大隊對部分非法排水戶送達了處罰決定書,責令其限期改正。
  • 兩種常見藥物可以改善腸道菌群
    Nature:二甲雙胍或可給腸道細菌帶來有利改變在近期一項刊登於國際著名雜誌Nature上的研究論文中,來自歐洲和中國的研究人員對來自丹麥、瑞典及中國的2型糖尿病患者及健康個體機體中的腸道細菌群落進行研究分析,總共合計對784人進行了研究,目的在於揭示腸道微生物群落的改變和攝入特定藥物引發疾病改變之間的關聯
  • 海底撈回應筷子被檢出大腸菌群:儲存中導致 將處罰
    7月29日,海底撈方面表示,對其杭州一門店筷子被檢出大腸菌群不合格深表歉意。集團食安部門進行監督抽查,對問題門店將直接處罰店經理。經排查分析,基本判定是因筷子儲存過程中導致,將繼續優化餐具清潔設備。
  • 腸道菌群——被遺忘的器官
    guez等在21例健康新生兒的胎糞中檢測到細菌,推測胎兒在子宮時可以接受母體腸道菌群的定植,並在小鼠身上做了驗證。2011年,日本的學者Makino等證實雙歧桿菌長型亞種能夠從母體轉移到新生兒腸道。2012年,日本的科學家Mikami等同樣證明新生兒腸道的雙歧桿菌來自於母體。所以,子宮內是否有細菌仍不確定,需要嚴格的實驗設計確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