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央廣網北京6月30日報導,近日,英國廣播公司一檔保護消費者權益節目報導,在英國最常見的三家咖啡店:星巴克、COSTA和尼路的冰塊中檢測出「糞大腸菌群」。「糞大腸菌」簡言之就是存在於糞便中的一種細菌。那麼,它是怎麼進入到冰塊裡的?又會對人體造成什麼危害?
6月28日晚,BBC一個名叫「看門人」的電視節目播出一項由一個便衣調查組所做的一項調查。調查對象是英國常見的三家咖啡連鎖店――星巴克、COSTA和尼路。調查前,一家COSTA店面負責人信誓旦旦地表示,自己店內衛生沒問題,「通常桌子和椅子都保持乾淨,而製作食物的特殊桌子儘量不放在人員嘈雜的環境中。」
事實情況如何呢?研究人員對三家店的30個門店展開抽樣檢查,各抽取10杯冰飲作為樣本。結果顯示,送檢的冰飲都受到不同程度汙染:星巴克和尼路咖啡各有3件樣本中的冰塊被檢出含有「糞大腸菌群」,COSTA則有7件樣本的「糞大腸菌群」檢測呈陽性。英國環境健康學特許研究學會政策研究負責人託尼・劉易斯對樣品「如此嚴重的汙染」感到震驚,「糞大腸菌的汙染標準取決於它的量,所以說它被汙染就表明量很多了。被汙染冰塊中帶有的細菌是機會致病菌,會誘發諸多疾病。這些細菌本就不應該被檢出,更何況抽檢發現的細菌數量還很高。」
更讓劉易斯震驚的是,檢測出「糞大腸菌」便直接證明了其來源,可以肯定地認為它是來自糞便,「細菌到處都有,大多數細菌是有益菌,但有相當一部分細菌是對人體有害的。糞大腸菌直接證明了它的來源。它來自糞便以及與糞便有關的物質。所以由此,我們可以推測出,這些細菌的來源或許跟工作人員如廁後的清潔質量有關。沒錯,這很噁心。」
除了冰塊被汙染外,三家店內的託盤和桌椅的清潔程度也不容樂觀。根據樣本中的檢測數據顯示,星巴克的衛生狀況最差。託尼・劉易斯介紹,如果糞大腸菌的量到一定程度,進入人體內,這當然會有誘發疾病的風險。你可以自己用手指摸一下桌面或餐具,然後聞一下,如果到了一定量,你會聞出來。
調查人員將調查結果隨機告訴一些路人,路人大呼噁心,有人甚至正端著一杯來自這三家店中的咖啡。
專家已明確說明,糞大腸菌的來源是糞便。那麼,它是怎麼進入到人們食用的冰塊裡的?利茲貝克特大學的微生物學者伊斯戈萊達表示,由於政府部門對飲用水中所含的細菌數量有著極其嚴格的規定和檢測程序,因此汙染源幾乎不可能是製冰使用的飲用水本身。中國農業大學副教授朱毅也認為,汙染直接來源於水的可能性最小。朱毅指出,糞大腸菌佔人體糞便三分之一,清潔做的不到位很容易出現在衣服、手機等地方。「比如說,工作人員是不得穿著工作服進衛生間,這一點就做得不足夠規範。另外工作人員在便後要很好地、徹底地潔淨雙手,可能這個也做得不到位。另外,工作人員不能用手直接接觸食物,而是應該帶著手套,但是他可能沒帶手套,或者說他的手套也已經被汙染了。還有一種可能就是他的製冰機疏於清理,沒有定期的消毒清潔,因為其他的一些接觸性的原因,導致機器上面出現糞大腸菌,最後進入冰塊當中。」
朱毅強調,雖然大腸菌在大自然中廣泛出現,但無論在英國還是中國,糞大腸菌決不允許出現在食物中,糞大腸菌在食品衛生上具有重要的指示意義。大部分的大腸菌群是非致病性的,是能夠和人類和平共處的,只是有一些大腸菌是致病性的。當食物被大腸菌群汙染之後也就增大了存在致病性的可能。
這個調查結果轟動了整個英國,而它雖然只是一項在英國進行的調查,也引起了世界範圍的關注,畢竟星巴克和COSTA遍布全球。三家被調查的品牌分別作出回應。星巴克和尼路稱,公司正就此問題展開調查。COSTA表示,公司已經執行新的製冰衛生標準,並將引入新的冰塊存儲辦法。
(記者朱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