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業醫生天天與您說健康】
對於這個問題,先來看這樣一組研究數據:
對於有糖尿病的人來說,確診時體重超重或肥胖的人體重控制在正常範圍時,在6個月到一年內減重10%,即使不用降糖藥,不僅血糖可能恢復正常水平,且今後相當長的時間內血糖也可維持在正常範圍;但確診時偏瘦的人,大多需要服用降糖藥才能將血糖控制在正常範圍。
那麼,對照上述的數據你屬於哪種情況呢?
之所以會有這樣的差別,是因為導致血糖的升高原因略有不同,有兩種情況:
首先,對於體重超重及肥胖的人,更主要的原因是存在胰島素抵抗現象,即自身分泌的胰島素並不缺少,但組織細胞利用胰島素的能力下降,而胰島素是將血糖運送進組織細胞中的「運輸工具」,造成血糖過剩的不是「運動工具」不足,而是「運輸通道」受阻所致。
而減輕體重及減肥是打通運輸通道最有效的措施。運輸通道打通後,血糖即可得到充分利用,胰島細胞分泌胰島素的負擔減輕,不會再受到損傷,可以說糖尿病得到了最有效的控制,如果能繼續保持這種狀態,則可在相當長的時間內避免血糖的再次升高,或者說糖尿病得到了「臨床治癒」。這種情況約佔初診糖尿病的四分之一。
其次,初次診斷出糖尿病的人經檢測自身胰島細胞分泌胰島素的能力下降,因胰島素不足而導致血糖無法利用造成血糖的升高,表明胰島細胞有較大的「傷亡」,則僅依靠飲食加運動進行幹預往往血糖控制不到正常水平,需要藉助降糖藥的幫助,多見於體重偏瘦的人,佔到了初診糖尿病的四分之三。
綜上所述,體重超重及肥胖時發現有了糖尿病,通過生活方式幹預控制會有較好的效果,未來血糖再次升高的風險較小;反之在幹預治療上更需要降糖藥的幫助。但大多數人發現糖尿病時,已經從體重超重肥胖變成了消瘦,錯過了最佳的幹預治療時機,這就提醒體重超重及肥胖的人要定期檢測血糖,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
需要提醒的是:檢測血糖既要檢測空腹血糖,同時也要檢測餐後2小時血糖,要知道餐後2小時血糖的升高往往早於空腹血糖的升高出現,以免錯過及時發現血糖異常的機會。
【如果此文幫到了您,點個讚打個賞點擊關注吧,一起學習交流更多健康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