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7/12/13 11:01:01
來源:上海市風華中學 選稿:東方網教育頻道 陳樂 夏荔
日前,上海市風華中學舉行了名為「成長型思維——回應式課堂教學研究」的系列教研活動,以「學習關愛生命 知識指導生活」、「活動激發表達 思維助推成長」、「風雲變幻興未艾 黃浦江畔玉蘭開」為主旨分別進行了相關的展示研討。
學習關愛生命 知識指導生活
靜安區生命科學學科教研員丁銀娣老師主持了以「知識呈現方式」和「生命的平衡觀的形成」為主題的區公開教學教研活動。其中公開課展示由風華中學周鵬鸚老師執教,內容是《血脂代謝及其調節》。
本課的教學目標:基於生命科學學科素養,結合學習內容和學生認知水平,以「動態平衡」貫穿始終,形成生命的平衡觀和辯證觀。
周鵬鸚老師從生活實際出發,採用體檢報告引入新課,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對教材中甘油三酯代謝與調節的複雜關係圖的認識,教學上採用更形象的細胞圖和結構圖的方法,分步呈現、分步解決,與血脂平衡概念的建構同步。對脂蛋白的構成成分和作用的概念形成,通過「假設、解釋」,讓學生自主建構概念;而膽固醇代謝與調控的學習,採取學生自主學習與教師幫扶兩條腿走路法,鼓勵學生模仿甘油三酯的代謝與調控概念圖,進而分析脂蛋白對血脂調節的影響。最後,利用所學知識,分析體檢報告,解釋血脂異常的原因並給出合理建議,進一步認識內環境自穩態的意義,提升關愛健康的意識,形成平衡觀和辯證觀。
本節課的教學活動充分體現了風華中學「理理融通,以理育人」的理念,緊密聯繫生活實際,引導學生學以致用,注重學習能力培養,得到了與會老師的好評,是一節值得借鑑的課。
課後區教研員丁銀娣老師對如何評課做了指導,並要求全區所有中青年老師均參與評課,在教研活動中每校選一位老師進行交流,鞏固教研成果,形成理性認識,指導教學。
高中英語學科的教學教研活動中,來自靜安區各高中的英語教師賞析了風華中學胡如筍老師一節生動有趣的互動式公開展示課——《Virtual Reality and its Prospect》。這節課以「雙主模式」為特色,將書本知識與課外知識有機地聯繫起來,引導學生把目光延伸到課堂之外,不僅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自主學習能力,同時也深化了對教材的理解和運用。
課堂特色介紹:
課堂活動順序是基於3P的交際語言教學理念設計的。3P分別為Presentation, Practice 和Production即演示、練習和成果。課堂中,首先,採用以學生小組為單位來了解學生對於該話題的了解以及語言表述情況;接著,圍繞相關的文本內容設計了一系列相關問題來幫助學生對文本內容和語言進行深入了解;最後,以「通過虛擬實境你可以實現的夢想」和「虛擬實境帶來的一些負面影響」為話題,讓學生通過分享和頭腦風暴的形式對該話題進行更深入的思考。
專家專業點評:
靜安區英語教研員湯華老師就胡如筍老師的課進行了專業點評,她認為胡老師通過創設情境、設計各種任務來激發學生對該話題的興趣並衍生討論,從而幫助學生發展語言意識,掌握英語語言知識,並在語境中加以運用。在完成各項任務的同時,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語言組織能力都得到大幅度的提升。在此過程中,學生會經歷從思維的淺層次到深層次、語言輸入到輸出的整個過程,這對學生的思維發展是非常有利的。
歷史教學教研活動由靜安區教研室和風華中學共同主辦,來自靜安區內各校的三十餘位教師參加了本次聽課及研討活動。
本次活動分為三個議程:
一、由風華中學凌葉老師進行《近代上海市政的變遷》的公開課展示。
二、市北中學羅明老師做了「關於高三等級考中國近代史部分複習」的交流。
三、由靜安區教研員徐潔老師主持,圍繞公開課和高三等級考複習開展教學研討。研討活動分為三個環節:凌葉老師介紹本堂課的教學設計和構想;各位老師針對課堂教學和高三等級考複習進行交流;最後教研員徐老師進行總結點評。
本節公開課,凌葉老師基於對回應式課堂的研究和思考,完成了教學設計。在上課過程中,凌老師基於史料進行教學,有針對性地提問學生、引導學生進行思考,並鼓勵學生從多元視角看待歷史問題並發表見解,充分貫徹了史學思想方法,體現了教學中的學生主體地位,教學效果良好。
羅明老師的高三等級考中國近代史複習交流,提出以歷史核心問題串聯中國近代史上的大事件,將近代史以一定標準切割成單位進行複習。現階段等級考複習要求為專題式複習,試題多為情境式綜合題,在這樣的背景下,該複習方式是非常有效的。此外,羅老師重點提出了高三課堂必須要輔以練習,鞏固知識。
靜安區教研員徐潔老師主持了之後的交流研討。首先徐老師肯定了凌葉老師這節公開課的教學設計理念,介紹了靜安區的高中歷史教學狀況,強調了《高中歷史教學基本要求》一書在高三複習中的重要性,並再次闡釋了「學習水平」要求的含義及其與高中歷史等級考試題的關係。
本次公開課以及之後的交流和研討,為高三歷史教學指引了方向。
東方網教育頻道 陳樂 張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