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氣功「三要素」的醫學原理(調心篇)

2020-12-13 遵生養命

生命存在的條件,不但要求維持內環境的相對穩定,也要求與外環境保持和諧與統一。但是外界環境又是處於永恆的運動之中,為了維持人體結構和功能的穩定以及生命活動的秩序,人體必須與外界環境不斷地交換信息、能量與物質,這就是生命的基本特徵——新陳代謝。事實上這是在變化中求穩定,是維持動態平衡表現出的生命的另一個特徵——周期性節律。生命過程的這兩個基本特徵又是同一的,正是在調節新陳代謝同化與異化作用平衡的過程中,才表現出生命的節律。生命本身的調節機能是生命固有的本質屬性——主動性,而人的主觀能動性則表現得更加明顯和完善,氣功的基本原理就在於此,即主動地自我調節與控制,維持人體生命運動的動態平衡。

傳統中醫理論是用陰陽五行來說明這一原理的,這是關於宇宙物質運動形式的一種假說。認為大至天體的運行,小至微觀粒子的運動,基本上都是有節律地旋轉或振蕩。人與環境這個巨系統的動態變化雖然十分複雜,但其最突出的特徵也是有節奏地周期性變化,現代時間生物學把這種生命的節律形象化地稱為生物鐘。陰陽升降和五行生剋所描述的也正是這樣一些周期性變化的現象,這是一種抓住系統動態特徵的簡化方法,也是一種科學方法。

現代社會生活往往使人們精神活動過多而體力活動過少,睡眠不足、運動不足、營養過剩是不健康生活方式三個突出的問題,使許多人處於陰虛陽亢或陰陽兩虛的亞健康狀態。傳統中醫理論認為:動則生陽,靜則生陰。因此氣功功法多從外動內靜著手,動中求靜,緊中求松,這是某些動功的特點。即使靜功也並非絕對的靜,而是外靜內動,靜極生動,如此才能調整陰陽於相對平衡之中。

一、關於調心

(一)調心可調節陰陽平衡

調心是氣功鍛鍊的中心環節,其基本要求是入靜。首先是保護人體的「君主」——心神,避免外界紛擾,於是神清氣爽,身體安康。意守這種意念活動的本質特徵在於輕鬆的專一,不要求對指向的事物產生明晰的認識,所謂「似守非守」。所謂「元神主事,識神退位」,就是在入靜條件下,讓人體自動調節系統不受幹擾地發揮作用。練氣功是以最少的消耗,從外界獲得最多的物質和能量,可保養陰精。現代科學實驗表明,意守部位的皮膚溫度升高,皮膚電位上升,微循環改善。意守頭部時,血壓上升,意守足部,則血壓下降。美國學者傑克生發現,當受過放鬆訓練的人幻想用打氣筒給自行車輪胎充氣時,肌電圖顯示肱二頭肌有動作電位,只是比真正動作時幅度小、次數少而已。

這說明意守、入靜可以主動地調節血液分配,調動某些機能,達到調整平衡的目的。所以調心可調節陰陽平衡,調暢氣血運行,調整臟腑功能。實驗和事實證明,人的意念活動也能間接支配植物神經系統管理的內臟活動,通過意守、入靜這種「反身注意」和心理暗示,可調節許多生理功能。意守、觀想確能調和陰陽,如陽盛宜意守水與寒的意境,陰盛則存想火熱的意境。意守在下的「陰竅」(俞穴)可以潛陽,意守在上的「陽竅」可以昇陽;意守陽經可以助陽,意守陰經可以益陰。一般地說,動的意守屬陽,靜的意守屬陰;守外景可以退火,守內景可以溫養。例如高血壓者意守湧泉,低血壓者意守百會;陽虛者存想太陽或大火等溫暖意境,如「採日精法」;陰虛者反之,如「吸月華法」。

練功的意守和入靜對腦電圖有明顯的影響,有十年以上練功史者,其練功中的腦電圖明顯不同於對照組。實驗心理學研究表明,氣功調心使感覺、知覺、記憶等許多心理活動有改善,如對動作靈活性、動作速度、思維靈活性、敏捷性、注意力、觀察力、記憶力、自制力、情緒穩定性、意志堅強性等指標,都有良好的影響,練功時間越長,影響越大。總之,氣功態是一種特殊的整合功能態,是機體處於有序化程度更高的狀態。練功能改善人的心理品質,維持健康的心理狀態。當進入氣功態時,會出現氣功快感,使人長久保持平靜而愉快的心情,這是健康心理狀態的主要標誌。

氣功可能開發潛能。氣功鍛鍊的「入靜」就是傾聽右腦的聲音,而「意守」則是鍛鍊注意力集中與分配的方法。氣功的「觀想」就是鍛鍊想像力的一般方法。大腦就是最大的謎,有的學者估計,人腦有100~140億個神經元,積極參與思維活動的不過十幾億,90%左右的神經元沒有開發利用。氣功應當為促進人類進化、提高人類素質服務。

總之,就是要運用注意力和想像力兩方面的功能。從內外來說,「內守」則人體之腧穴、經絡、肢體、內臟皆可意守,所謂「專其一處,可止念」。最常用的是意守「丹田」,一般指臍下小腹的下丹田,可使元氣歸根,故有交通心腎、培補元氣的作用。經常練習三、五遍,久之皮毛潤澤、耳聰目明、能食強健、百病皆去。默念字句,意會對身心健康有益的詞句,也是一種有力的刺激,即所謂「第二信號系統」。這屬於自我暗示性意守,內容是很豐富的,無論內、外、動、靜,都可隨症選擇,如默念放鬆、快樂、溫暖、冰涼、沉重、有力、容光煥發等等。靜得意守,無論內、外,對過度疲勞,有陰虛陽亢表現的人比較適宜。入靜的佳境並非高不可攀,只要持之以恆,循序漸進,定能「功到自然成」。

(二)調心能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

調心的關鍵在於控制自己的行為符合養生之道,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所謂「定靜生慧」,產生「頓悟」,對體內外事物了了分明。提高了認識能力,就能控制自己的行為符合養生之道。就氣功養生的規律來說,概括起來就是心理、飲食、動靜三大平衡,一句話:「能中和者,必久壽也」。WHO的維多利亞宣言與我們祖先的觀點不謀而合。所謂FUN生活方式即:

F——運動:5分鐘預備,20分鐘運動,5分鐘整理;每周3~5次。標準:運動後,P(脈搏)=170-年齡。

U——和諧:家庭和睦,親密無間;親情友情,多多交流,關懷理解。

N——營養:簡譜平衡,綠色多樣。

相關焦點

  • 健身氣功中手指練習的作用與原理
    健身氣功的每套功法裡都有強調手指運動的練習,包括手指的卷、屈、伸、撐、組掌、成勾、變指等,如易筋經中的「出爪亮翅」、「青龍探爪」;五禽戲中的「鹿角」、「猿提」;六字訣(呵字訣)中的撥掌等;八段錦中的「八字掌」、「握固」等。本文擬對健身氣功中手指練習的作用和原理、注意事項進行闡釋。
  • 健身氣功——易筋經的陰陽運動原理
    健身氣功易筋經是以自身形體活動、呼吸吐納、心理調節相結合為主要運動形式的民族傳統體育項目,它雖然動作簡單,但內涵豐富,不單是一種易學易練,健身效果明顯的健身養生方法,而且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縮影。習練健身氣功易筋經的過程,就是體悟和理解中華傳統文化的過程。
  • 《黃帝內經》奠定了健身氣功的理論基礎
    成書於戰國時期的我國古代醫學總集《黃帝內經》,包括素問九卷、靈樞九卷,不僅總結了秦漢以前的醫療經驗,奠定了中醫學的理論基礎,而且其中的一些重要思想和理論觀點,也為健身氣功的發展奠定了理論基礎
  • 醫療氣功與現代醫學模式變革
    人們已經清醒地認識到,以傳統西醫為主體的現代醫學水平、醫療方式和醫學模式遠遠滿足不了人類健康的需要。1943年世界衛生組織(WHO)提出應從身體、精神、社會三方面的統一觀點上定義健康。1977年美國著名醫學家恩格爾(Engel,G.L.)提出需要建立一種全新的醫學模式一一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Biopsyohosocical Medical Model),從生物學、心理學和社會學三個方面來綜合考慮人類的健康和疾病。它一下子就得到了世界各國政府和醫學家的響應,當代醫學的方法模式和理論模式由此開始了它從「還原論」的「生物醫學」向「系統論」的「生物心理社會醫學」的深刻轉變。
  • 2018墨爾本國際健身氣功論壇成功舉辦 - 國家體育總局
    論壇由國際氣聯執委、澳大利亞太極學院院長韓勁松主持,國際健身氣功聯合會副主席兼秘書長、中國健身氣功協會主席常建平出席並致辭,他首先感謝韓勁松先生多年來在澳大利亞和國際健身氣功推廣方面做出的貢獻,然後簡要介紹了國際健身氣功發展現狀,與各地健身氣功專家和師資骨幹交流了健身氣功習練效果,並就大家關心的國際段位制的考試政策、國際裁判員等級制度和國際氣聯會員協會管理等方面的問題進行了闡釋。
  • 健身氣功鍛鍊的適應性、目的性和效率性
    它主要包括適應性、目的性和效率性三個基本的原則。       一、適應性原則      適應性原則包括兩個方面:一個是生理適應,另一個是心理適應。運動訓練學的訓練原則是建立在生理適應原理之上的,同時也有心理適應的存在,這是健身氣功能夠增進健康的生物學原理。通俗地講,就是人有比較好的調節和適應能力。
  • 濮陽醫學高等專科學校學子在2020年河南省高等院校健身氣功錦標賽...
    2020年12月9日,由河南省體育局、河南省委政法委、河南省教育廳聯合舉辦2020年高等院校健身氣功錦標賽正式落下帷幕。濮陽醫學高等專科學校代表隊榮獲八錦緞項目一等獎,太極養生杖項目三等獎,總成績排名第七。
  • 全家習練暖意濃 健身氣功陪伴我們居家抗疫
    疫情期間,是健身氣功陪伴我們度過了無比糾結的日子,找到了「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覺。  平日我們夫妻倆天天堅持晨練,突然疫情襲來,我們足不出戶,感到異常得憋屈和不安,每天習慣性地早早起床,繞家踱步,百無聊賴。恰逢其時,中國健身氣功協會發出倡議:抗擊疫情,人人有責;居家練功,從我做起。
  • 健身氣功·六字訣的「三調」順序
    健身氣功·六字訣的「三調」順序 2020年12月23日17:52 來源:中國健身氣功協會 作者:雷建飛
  • 幼兒園裡健身氣功,養生功,基本功,童子功
    這種健身方法以祖國醫學為基礎,一般通過呼吸調節、身心鬆弛、意念集中和圓滑徐緩等有節律的動作,來達到前身健體、健身祛病、延年益壽的目的。傳統健身養生功法走進了深圳、金華、亳州等多地的幼兒園,已經有效改變幼兒園早操環節的過於「遊戲化」,以及流於形式的「舞蹈化」,遏制了幼兒運動鍛鍊的「弱化」趨勢,既助力了幼兒的身體健康發育,又能從小播下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種子。
  • 正確把握健身氣功的意識活動
    健身氣功的動作意識,是健身者在健身氣功活動中從感性經驗,抽象出健身功法動作的本質、規律而形成的理性認識,是健身者對健身氣功功法動作的思想、觀點、認識的總稱,它包括健身者對健身氣功功法動作的特點、要領、作用的看法、態度等。在健身氣功鍛鍊中,健身者正是運用正確的動作意識,來指導自己有步驟、有計劃、有目的地完成動作導引,塑造自我身體的。
  • 健身氣功氣舞的藝術性分析
    健身氣功氣舞是國家體育總局健身氣功管理中心推出的「接地氣兒」的新形式,是「倡導中華美學精神,推動美學、美德、美文相結合」的一項重要載體之一。其核心是弘揚健身氣功藝術之美,展現健身氣功的獨特文化底蘊,以符合中國人民思想觀念、風俗習慣和審美追求。
  • 我與健身氣功結伴而行
    今生我有緣結識健身氣功,是一件多麼幸福和幸運的事!那是一個偶然的機會,有拳友告訴我:「重慶市健身氣功管理中心到武隆體育館教健身氣功,你去學不?」「當然要去,這麼好的學習機會。」第二天我們早早地來到體育館,看見了氣功管理中心的幾位老師「哇,全是大美女和帥哥!」(時間證明練氣功的人確實要比普通人年輕一些。)經過簡單的開班儀式,我們正式開始學習健身氣功「易五六八」四套功法。我喜歡五禽戲,跟著老師學習。真是幸運之至,教我們五禽戲的老師是重慶工商大學副教授童世敏,後來我才知道童老師是重慶市入選國家健身氣功精英班的骨幹。
  • 陳皓當選市健身氣功協會會長
    10月29日下午,上海市健身氣功協會第四屆理事會第二次會議在江蘇飯店順利召開。協會第四屆理事會成員、監事會成員以及理事會增補成員、擬當選副秘書長人員出席了本次會議。增選陳皓同志擔任上海市健身氣功協會第四屆理事會會長、黃靖宇同志擔任上海市健身氣功協會第四屆理事會副會長,增補王震同志為上海市健身氣功協會第四屆理事會理事。同時經協會秘書長提名,聘任呂曉皓、陳昌樂、賴劍慧三名同志為上海市健身氣功協會第四屆理事會副秘書長。
  • 九種健身氣功在同一個音符「跳動」2019年全國百城千村健身氣功...
    為進一步打造健身氣功活動品牌,調動廣大人民群眾參與全民健身的積極性,10月9日上午,南昌市舉行2019年全國百城千村健身氣功交流展示系列活動(南昌)。在八一體育場,600名健身氣功愛好者身著統一服裝,在悠揚舒緩的樂曲聲中,以健身氣功人獨有的氣勢,為在場的觀眾帶來了大型健身氣功表演《祝福祖國》以及健身氣功功法集體表演。
  • 株洲:切磋健身氣功技藝 推動全民健身發展
    12日上午,由市體育總會、市全民健身服務中心主辦的健身氣功交流賽在體育中心舉行,來自全市20支代表隊的422名健身氣功愛好者現場交流心得,切磋技藝,營造全民健身的良好氛圍。柔和連貫的動作、舒展優美的步伐,充分展示了健身氣功的獨特神韻。市直機關代表隊的羅芳練習健身氣功已有3年,如今動作飄逸自然,一招一式都將健身氣功的動靜結合、剛柔並濟的特點呈現得淋漓盡致。羅芳 健身氣功愛好者:開始學了兩節課之後,我就通過八段錦的練習, 然後改善了我的頸椎受益了之後就一直堅持到現在。
  • 健身氣功——為新冠肺炎康復開出一張「運動處方」
    這充分表明健身氣功在患者早期康復中的價值,通過疏通經絡、調節氣血,從而提升正氣。  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嶽陽中西醫結合醫院呼吸內科副主任醫師王振偉在接收新冠肺炎病人的雷神山醫院向大家演示了健身氣功·六字訣並建議應用於新冠肺炎患者中。
  • 探究健身氣功為什麼重視丹田(一)
    為什麼健身氣功的所有功法都重視丹田?為什麼意守丹田這個詞在健身氣功文獻中使用頻率很高?因為丹田對於健身氣功至關重要,不知丹田真氣為何物,就不是真正的健身氣功。本文通過喚醒丹田是築基功夫、喚醒丹田是快速通道、喚醒丹田是要旨要訣的健身氣功理法實踐,闡述丹田的重要性,旨在重視喚醒丹田,更好地發揮健身氣功的健身益壽功效。一、喚醒丹田是築基功夫不練氣功的人是根本不能感知丹田真氣的。
  • 氣功科學原理 - 血管共振(轉載)
    清醒而入靜, 使腦電波頻率降低至氣功態, 即大約至 alpha 波(10 Hz)而止, 氣功態只需輕度入靜, 距離潛意識態尚遠, (若到潛意識態則易生偏差), 更非深度入靜, 斷絕感官之佛家涅磐靜態. 進入氣功態是練功最難門檻, 有些人雜念太多, 難以做到. 初學者要十數分鐘放鬆身體, 以寧穆幻想代替雜念而做到. 有些氣功師傅, 三數秒內就能入靜. 未入氣功態而做氣功動作, 那只是柔軟體操而已。
  • 江西師範大學體育學院做健身氣功的「母雞」
    大 中 小   目前,健身氣功項目已在我國高校內已廣泛開展,高校不僅是健身氣功推廣普及的主要陣地,也是健身氣功科研的重要基地,更是健身氣功賽事的生力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