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媒稱陸資「一條龍」壟斷赴臺遊 主管部門否認

2020-12-24 參考消息

參考消息網7月21日報導 臺媒稱,臺灣2008年起開放大陸旅行團來臺觀光,2011年正式開放自由行,陸客來臺人數年年攀升,2015年突破418萬人次,遙遙領先其他地區。不過,這些年來陸資、港資不斷以「一條龍」的經營模式介入臺灣旅遊市場,讓許多本地業者叫苦。

據臺灣聯合新聞網7月20日報導,為了爭取陸客商機,出現了很多一條龍式經營模式。所謂「一條龍」,是陸資通過港資等境外資金投資臺灣的旅遊市場,例如餐廳、客運業者、飯店等。因此,陸客跟當地旅行社報名之後,從搭乘的飛機,到餐飲、交通及購物站的行程安排,都由具港陸資金背景的業者壟斷,且陸客使用銀聯卡消費,也是在臺刷卡、對岸付錢,臺灣業者幾乎只能接業務,卻賺不到錢,導致有人潮沒錢潮的畸形現象。

報導稱,大陸旅行社為求出團,甚至出現「零團費」或「負團費」的行程,旅行團能不能賺錢,全靠導遊軟硬兼施的嘴上本事,以致購物站比觀光景點重要,讓臺灣淪為「購物島」。

據香港中評社7月20日報導,臺灣交通主管部門常務副負責人範植谷20日上午到中壢殯儀館靈堂,向赴臺旅遊不幸罹難的遼寧陸客團上香。接受媒體被問到這次事故,是否跟陸資「一條龍」有關?範植谷解釋,「不是全部都是這樣,不要以偏概全」,一條龍是逃漏稅的部分,交通主管部門過去會同其他主管部門進行查稅工作,這方面有實際績效。

報導稱,由於臺灣方面地接的巨龍旅行社被質疑是陸資的「一條龍」旅行社,自己有車隊、飯店、購物店,專門低價接客,可能因此影響品質,媒體就此詢問範植谷。

範植谷說,無法評論整件事對於兩岸關係的衝擊,還是歡迎陸客來,當然對於改善環境安全等是當局的責任。

中國臺灣網曾在2014年9月10日報導稱,在當天的新聞發布會上,國臺辦發言人馬曉光表示,在大陸居民赴臺旅遊發展過程中出現的一些問題,是市場發展衍生的問題,不是市場主流;臺灣旅遊業界主要代表人士均認為,沒有證據顯示存在所謂「陸資一條龍」的現象。

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

圖說:臺灣遊覽車起火造成26人罹難,包括24名大陸遊客。這是7月19日拍攝的事故車輛。新華社發

相關焦點

  • 俠客島:驅逐「淘寶臺灣」,民進黨咋就這麼怕陸資?
    2014年,由民進黨暗中推動的「太陽花運動」在島內登場,兩岸服貿協議被迫擱淺,陸資赴臺的大環境自此日趨惡化。民進黨施壓下,淘寶屢遭刁難,阿里巴巴不得不於2015年重新提出赴臺申請。2019年10月底,「淘寶臺灣」上線。上線次日,民進黨「立委」餘宛如就在記者會上給「淘寶臺灣」扣了一堆罪名,稱淘寶幫忙選貨、集貨、免運費配送、降低刷卡手續費等一系列動作,會「摧毀臺灣電商業」。
  • 大陸企業赴臺投資程序公布
    同日,商務部、國務院臺辦正式發布了《關於大陸企業赴臺灣地區投資或設立非企業法人有關事項的通知》(下稱《通知》),明確了大陸企業赴臺灣地區投資的辦理程序。  八項惠臺新舉措  八項新政也是為落實溫家寶總理上月在博鰲亞洲論壇期間提出的系列對臺舉措而推出的具體方案。  其中第五點即推動協商建立兩岸經濟合作機制。
  • 蔡英文學美國「封殺」陸資,反斷臺灣經濟活水
    編輯:堅果審稿:悠悠據臺媒報導,臺灣經濟事務主管部門在宣布愛奇藝「禁令」後,又認定「淘寶臺灣」是陸資,且違反了來臺投資的相關規定,讓其在六個月內進行整改或撤資對此,臺媒指出,這是香港實施國安法後,蔡英文追隨美國政府,打出的「反中」牌,對陸資進行封殺。但是,其中存在著非常嚴重的問題,蔡英文無限上綱上線的政治,斷了臺灣的經濟活水,最後有可能臺灣變成了最大的輸家。
  • 臺媒稱個人遊成赴臺遊主流 背包客最愛平價旅館
    中新網10月10日電 據臺灣《經濟日報》報導,大陸遊客赴臺個人遊的消費市場兩極差異大增。業者指出,平價旅館已打敗五星飯店與摩鐵(Motel 汽車旅館),成為背包客最愛。  隨著陸客赴臺個人遊開放城市逐步增多,背上背包就能赴臺旅遊的個人遊數量,大幅增加。
  • 民進黨民代提案要求嚴審陸資 被批荒謬
    民進黨當局近來頻頻對島內陸資開刀,繼禁止愛奇藝等影音平臺在臺落地、對「淘寶臺灣」開罰後,民進黨民代王定宇等人又提出「兩岸人民關係條例修正草案」,要求對陸資進行更嚴格的審查,並新增所謂「紅媒條款」。臺媒批評,透過這些極端人士的修法,「兩岸人民關係條例」已變成「限制兩岸人民往來條例」。
  • 認定其是陸資後,臺當局又對淘寶臺灣動手!島內網友怒了:井底蛙
    據臺媒消息,臺灣「經濟部投審會」24日判定淘寶臺灣為陸資,罰淘寶臺灣41萬元新臺幣,限期6個月內撤資或「改正」。據臺灣媒體報導,臺灣「經濟部投審會」稱,淘寶臺灣雖由英商克雷達分公司經營,但克雷達可被陸資阿里巴巴實質控制,從而判定淘寶臺灣為陸資,裁罰新臺幣41萬元,限期6個月內撤資或「改正」。
  • 臺媒:臺灣教育環境惡化 大陸學生赴臺大幅減少
    參考消息網12月3日報導 臺媒稱,「5·20」之後,大陸學生赴臺就讀人數遞減。據臺灣中時電子報12月1日報導,國臺辦發言人馬曉光11月30日面對媒體提問時表示,陸生赴臺就讀,是學生和家長自主選擇,臺灣一些分裂勢力在教育領域進行「去中國化」的「臺獨」,使大陸學生家長深感憂慮,直接影響赴臺就讀意願,而此舉必然惡化兩岸教育交流環境。據了解,臺灣教育主管部門自2011年起開放私立學校招收陸生,2014年起開放公立大學招收陸生,每年報名人數節節高升。
  • 港媒:陸資何以對對臺投資興趣缺缺?
    作者:責任編輯:杜靜   臺灣「經濟部」最近公布數據顯示,7月陸資赴臺金額大幅下降33%,累計今年前7個月陸資減幅也高達27%。
  • 她是臺灣「購物站女王」,被認為是大陸赴臺低價遊的幕後推手
    「7·19」陸客團車輛火災事故,燒出了赴臺低價遊背後的危機。出事的旅遊團人均團費約為1.5萬新臺幣(近人民幣3100元),刨去來回機票之外,這些錢還要承擔8天7夜在臺費用。島內媒體直言,如此低價團之所以可以成行甚至還能盈利,藉助的就是臺灣因接待陸客而發明的「一條龍」經營模式。
  • 大陸遊客赴臺遊究竟給臺灣帶來了什麼?
    旅館夜市受益多據島內相關部門統計,大陸今年「十一」長假期間,入臺旅遊團絡繹不絕,數千大陸遊客聚集日月潭與臺灣民眾「齊望明月、共度中秋」,更是引人關注。島內業者預測,從此次 「十一」長假陸客入臺暴增來看,陸客赴臺遊將迎來另一波熱潮。開放大陸遊客赴臺遊一年多來,到底誰受益最大?
  • 大陸全面停發赴臺個人遊籤注 南投縣長:完蛋了
    原標題:大陸叫停赴臺個人遊震撼島內蔡當局被指是罪魁禍首[環球時報駐臺北特約記者崔明軒環球時報記者趙覺珵陳欣]大陸文化和旅遊部7月31日發布公告,宣布海峽兩岸旅遊交流協會自8月1日起暫停47個城市大陸居民赴臺個人遊試點。這則「沒有預警」的公告在臺灣島內投下震撼彈。
  • 重磅消息被傳,蔡英文放出「關鍵好消息」,臺媒卻嗅出了不對勁
    【編輯/作者 海峽生活匯欄目 初陽/楊楊】 導語:從今年年初疫情爆發之際,蔡當局一再拿"疫情"作為各種"外交"手段,先是所謂的"口罩外交"淪為國際笑柄,之後更是以疫情作為藉口,不斷炒作造謠兩岸議題,甚至還趁機對陸配、大陸民眾、赴臺陸資等諸多刁難
  • 傳陸資公司6億美元收購東森電視 島內輿論驚呼「滲透」
    臺灣相關法律規定,禁止陸資進入電視臺,臺「經濟部」和「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表示會依法審核有關交易。相關負責人表示,一旦收到申請,會從市場競爭角度來看此一結合案,審查期最多90天。報導稱,在大陸全力向世界輸出影響力之時,背景神秘的陸資買下臺灣較有影響力的東森電視臺,引起臺灣各界高度關注。臺灣中正大學傳播系副教授管中祥認為,東森被陸資背景外商買下不意外,因臺灣屬自由市場,法令對外資管理過松。臺灣大學新聞所長王泰俐稱,東森交易案「對臺灣言論自由可能影響很大」。臺大新聞所教授張錦華甚至擔憂,若陸資掌控臺媒主導臺灣新聞走向,將「出現嚴重後果」。
  • 「淘寶臺灣」被認定為陸資並遭罰 島內網友:倒店潮要來了
    (圖片來源於網絡)中國臺灣網8月25日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民進黨當局經濟事務主管部門投審會24日宣布,阿里巴巴集團旗下的「淘寶臺灣」被認定是陸資,除了處41萬元新臺幣罰款外,還限期於6個月內撤回投資或改正,這是繼所謂「愛奇藝條款」上路後又一防堵陸資案例,再次引起島內輿論風暴。
  • 解放軍東南沿海行動、暫停赴臺個人遊、美艦穿越臺灣海峽...涉臺...
    圖據新華網)本文轉載自人民日報旗下微信公眾號「港臺腔」(ID:gangtaiqianghktw),原文首發於2019年7月31日,標題為《大陸居民赴臺個人遊暫停 去年臺灣剛剛經歷旅遊業「30年最慘」》,不代表瞭望智庫觀點。
  • 臺媒:淘寶宣布退出臺灣,今日關閉下單等功能,年底結束營運
    據臺媒報導,經營「淘寶臺灣」的英國克雷達公司今天發布聲明表示,「淘寶臺灣」將於今年12月31日23時59分正式停止在臺營運。目前「淘寶臺灣」網頁已無法看到商品販售資訊。目前「淘寶臺灣」網頁已無法看到商品販售資訊 圖源:臺媒此前據《人民日報》報導,民進黨當局8月24日宣布,認定阿里巴巴集團旗下的「淘寶臺灣」為陸資,對其處以41萬元新臺幣罰款,限期6個月撤回投資或「改正」。
  • 淘寶臺灣被認定是陸資後,島內網友哀嚎:倒店潮要來了
    【環球網綜合報導 記者趙友平】臺當局判定臺灣淘寶是陸資罰41萬新臺幣、限6個月內撤資或改正後,據臺媒報導,島內有網友哀嚎:許多籤約的臺灣商家商品將被迫下架,倒店潮要來了。臺灣「聯合新聞網」報導截圖據臺灣「聯合新聞網」報導,今天(24日),臺灣「經濟部投審會」提出三大理由,認定淘寶臺灣就是陸資,除了開罰41萬元新臺幣外,還限期撤回投資或改正。臺「經濟部」還稱,英商克雷達實質上被阿里巴巴集團控制住,而且在也有把會員數據傳回大陸阿里巴巴伺服器的可能。
  • 臺公務員聊天軟體否認有陸資 綠營:臺機密已外洩
    28日,綠營召開記者會稱,揪科有陸資背景,臺灣機密恐已外洩。不過,這樣的所謂爆料遭到臺灣官方的否認。揪科是臺灣「經濟部」補助1.5億元新臺幣經費,由「工研院」自行研發的通信軟體,也是臺當局唯一準許公務員談公事使用的實時軟體。
  • 海峽兩岸關係協會會長陳德銘盼臺灣擴大鬆綁陸資赴臺
    人民網12月5日電  據臺灣「中央社」報導,對於海峽兩岸關係協會會長陳德銘盼臺灣擴大鬆綁陸資來臺,島內「經濟部長」鄧振中3日表示,對陸資開放原則會從「謹慎一點」開始,並逐步開放。陸委會表示,陸資來臺投資限制經三波鬆綁後,大部分項目已開放,當局希望更多陸資來臺投資,創造就業機會。陸資投資未來若增加,將研議進一步便利陸資來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