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雖在向好的方向發展,但是現在還是抗疫關鍵時期,儘量要減少外出,在家做飯成為很多人每天必不可少的事情,春暖花開,在這美好的季節裡品味新鮮的蔬菜是一件美好的事情。
小區寶媽們在群裡喜歡曬一些給寶寶做的美食,也有曬給寶寶做菜的,蔬菜是寶寶健康成長的必須營養食品,為了更好幫助寶媽給寶寶做蔬菜食品,菁菁媽每日育兒講座特地邀請營養師娟娟給大家做了一期講座:居家做菜,有幾種蔬菜一定要焯水,怎麼焯燙更健康?
蔬菜焯水過程中,水溶性維生素C、葉酸等會流失到鍋裡。這時可以在沸水中加少量鹽,蔬菜就處在細胞內外濃度相對平衡的環境中,其可溶性成分擴散到水中的速度就會減慢。小竅門,蔬菜焯水時適當滴一點油,會在蔬菜的表面形成一層隔絕氧氣的油膜,不僅會減少氧化,也會讓蔬菜更翠綠。
01什麼是焯水?
通俗的講:焯水就是將初加工之後的食材,放入水中加熱至熟或者半熟,以達到烹飪需要的效果。焯水還是涼拌菜餚中最重要的一道工序,對菜餚的色,香,味起到關鍵作用。焯水,又細分為冷水焯和熱水焯!
冷水焯是指食材與水一起下鍋,將食材煮至半熟時撈出,一般適用於肉類,比如羊肉,牛肉,豬肉,雞肉,各種排骨等等,羊肉,豬肉,牛肉,雞肉等等,將原料冷水下鍋汆燙,隨著水溫的慢慢升高,逼出原料裡面的雜質以及血沫。冷水下鍋的好處是,能最大限度地去除肉類中的雜質及血水。
熱水焯是指將鍋內的水燒開,再將食材放入裡面,看見變色或者斷生後,立即撈出。一般適用於各種綠色蔬菜,比如菠菜,菜心,芹菜,茼蒿等等,熱水下鍋的好處是,能保留住食材的色澤及口感。
02那些食材食用前一定要焯水?
肉類製品大家都知道需要焯水,肉類焯水多數就是去血沫,去異味。蔬菜類一般就是為了加快軟化,在鍋裡炒的時間更短,減少營養和色澤丟失,還有一個二次洗菜的作用,還可以加鹽,糖和油,提升亮度,奠定底味。
防止腹瀉:
豆製品,芸豆,豆角,扁豆,四季豆等,因為其含有「皂角和植物凝集素」,這種蔬菜在正式烹飪之前,必須要焯水,不但能縮短烹飪時間,還能保證其成熟度,避免出現腹瀉的現象!草酸量過高的蔬菜要焯水:
香椿,香椿又名香椿芽、香椿頭等。其營養豐富,含鈣、磷、鉀、鈉、維生素E、維生素C、胡蘿蔔素和性激素物質等。但其所含的硝酸鹽和亞硝酸鹽對人有害,需要焯水。另外在焯水前,需要用清水加上鹽來泡一泡,食鹽具有殺菌消毒的作用,能更好地去除香椿中的細菌和寄生蟲。
菠菜,無論是口感還是營養都是非常高的。菠菜唯一的缺點,就是草酸含量高。表現為澀澀的味道。解決這個問題,最直接的辦法,就是把它放在沸水中焯燙半分鐘,撈出來控去水,去掉澀味就行了。焯燙可以去掉50-70%的草酸,把菠菜的草酸含量降低到和其他蔬菜差不多的水平。馬齒莧,這種蔬菜只有春天才能吃到,多以涼拌居多,不管是涼拌還是熱炒,必須要焯水,減少草酸含量!茭白,其含有大量的草酸,還具有解酒醒酒的作用!其含有的草酸鈣不易被人體吸收,所以烹飪之前,必須要用沸水汆燙!
難洗的菜:西蘭花,菜花,花菜,因為不方便清洗,含有很多農藥殘留,改刀後先用淡鹽水浸泡15分鐘,再用沸水汆燙,便可達到烹飪的需求!西蘭花焯水時,要在水中加點鹽和食用油,焯好後馬上過一下涼水,然後再炒,這樣就能避免發黃和不入味的問題,一定要多加這一步,很關鍵!
其他菜蔬:
蒜苔:切好的蒜苔萬萬不要直接下鍋,先用淡鹽水浸泡,這樣不但能去除農藥殘留,還能減少辛辣的氣味。經過汆燙後的蒜苔,能破壞其含有的果膠,再炒的時候就更容易入味。黃花菜,採摘後的黃花菜有毒性,所以無論是幹的還是鮮的,必須要焯水!苦瓜,其含有的草酸鈣含量是所有蔬菜中最高的,食用前必須焯水去除草酸鈣,同時也能減少苦味!菌菇類,培植的菌類清水清洗乾淨就可以了,野生的和傳統方式曬制的菌類,出於衛生的考慮,還是需要在烹飪之前焯下水的。重要提示:不管是肉類食材,還是青菜,汆燙後一定要馬上過涼,尤其是青菜,過涼後顏色更翠綠,而且口感更脆。肉類,則要洗淨上面的浮沫及血汙,再進行烹飪。
我是為娃學畫,我始終堅信初生的嬰兒好似一張白紙,一方未開墾的沃土,父母唯有勤練「畫功」,才能為娃畫出一條人生坦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