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5時24分迎來大寒節氣。
大寒是二十四節氣的最後一個。《授時通考·天時》引《三禮義宗》:「大寒為中者,上形於小寒,故謂之大……寒氣之逆極,故謂大寒。」這時寒潮南下頻繁,是中國部分地區一年中的最冷時期。
一候:雞乳。就是說到大寒節氣便可以孵小雞了。
二候:徵鳥厲疾。而鷹隼之類的徵鳥,卻正處於捕食能力極強的狀態中,盤旋於空中到處尋找食物,以補充身體的能量抵禦嚴寒。
三候:水澤腹堅。在一年的最後五天內,水域中的冰一直凍到水中央,且最結實、最厚。
大寒迎年
大寒節氣,時常與歲末時間相重合。因此,這樣的節氣中,除順應節氣幹農活外,還要為過年奔波——準備年貨、寫春聯、除舊布新。
尾牙祭
尾牙源自於拜土地公做「牙」的習俗。所謂二月二為頭牙,以後每逢初二和十六都要做「牙」,到了農曆十二月十六日正好是尾牙。尾牙同二月二一樣有春餅(南方叫潤餅)吃,這一天買賣人要設宴,白斬雞為宴席上不可缺的一道菜。據說雞頭朝誰,就表示老闆第二年要解僱誰。因此,有些老闆一般將雞頭朝向自己,以使員工們能放心地享用佳餚,回家後也能過個安穩年。
祭灶:糖粘灶王嘴
大寒期間,農曆臘月廿三為祭灶日,自然就少不了祭灶的習俗。
傳說,灶王爺是玉皇大帝派到每個家中監察人們平時善惡的神,每年歲末回到天宮中向玉皇大帝奏報民情,讓玉皇大帝定賞罰。因此,送灶時,人們在灶王像前的桌案上供放糖果、清水、料豆、秣草。祭灶時,還要把關東糖用火化開,塗抹在灶王爺嘴上,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不讓灶王爺說壞話。
大寒是進補好時節。由冬到春的過渡時期,飲食起居應隨之「轉軌」。
大寒時節要養心氣
所謂「暖身先暖心,心暖則身溫」。意思是說心神旺盛,氣機通暢,血脈順和,全身四肢百骸才能溫暖,方可抵禦嚴冬酷寒的侵襲。因此在大寒時節,我們應安心養性,怡神斂氣,保持心情舒暢,心境平和,使體內的氣血和順。
禦寒保暖
大寒時節,由於天氣寒冷,上了年紀的人,一般都有肌肉萎縮和動作緩慢的現象,因此,選擇寬大鬆軟、穿脫方便的冬裝很重要。
養生專家提示,患有氣管炎、哮喘、胃潰瘍的人,應再增加一件背心,利於保護心、肺和胃部不至於受寒。
有關節炎、風溼病的人,製作冬衣時可在貼近肩胛、膝蓋等關節部位用棉層或皮毛加厚,從而起到防寒保暖的作用。
大寒飲食「減鹹增苦」
冬季為腎經旺盛之時,而腎主鹹,心主苦。若鹹味吃多了,就會使本來就偏亢的腎水更亢,從而使心陽的力量減弱,所以應多食些苦味的食物,以助心陽。
適合選擇的食物包括芹菜、萵筍、生菜、苦菊等。這些苦味食物中含有胺基酸、維生素、生物鹼、微量元素等,具有抗菌消炎、提神醒腦、消除疲勞等多種醫療、保健功能。
腊味糯米飯
材料:糯米、臘肉、廣式臘腸、冬菇、蝦米、乾貝、蘿蔔乾、紅蘿蔔、蒜苗、荷蘭豆、花生米。
做法:
1、糯米洗淨後用水浸泡一晚;糯米瀝乾水分,放入沸水中稍煮片刻撈出待用;
2、所有配料都切成丁;鍋燒熱油,放入薑片爆香,放入臘肉、臘腸、蝦米、冬菇炒香,翻炒片刻,放入糯米飯,中火不停翻炒;
3、泡香菇的水放入老抽,打進蛋黃,放適量生粉,調勻淋入鍋中;蓋上鍋蓋,燜十幾分鐘;
4、最後灑上各色蔬果丁,再燜數分鐘後灑上炸香的花生米,出鍋。
功效:中醫認為糯米有補中益氣的功效,冬季養生吃糯米飯可以暖胃。
山藥羊肉湯
材料:羊肉500克,山藥150克,姜、蔥、胡椒、紹酒、食鹽適量。
做法:
1、將羊肉洗淨切塊,入沸水鍋內,焯去血水,姜蔥洗淨備用;
2、淮山片用清水浸透與羊肉一起置於鍋中,放入適量清水,將其他配料一同投入鍋中,大火煮沸後改用文火燉至熟爛即可食之。
功效:能補脾胃,益肺腎。
茴香腰子
材料:豬腰子90克,小茴香6克。
做法:
1、在熱鍋內將小茴香略炒片刻,待脆後打成細末。
2、將豬腰子撕去皮膜,洗淨,用尖刀從側面劃一條長約3釐米的口子,再向裡擴展成三角形,然後塞入茴香末,並用細繩將開口處纏緊待用。
3、將鍋置中火上,倒入滷汁,調好味,放入豬腰子,煮沸後30分鐘即可起鍋,除去腰臊,切片裝盤即成。
功效:具有補腎陽、散寒溼、止疼痛的功效。
「大寒不寒,春分不暖」
這句諺語的意思是:大寒這一天如果天氣不冷,那麼寒冷的天氣就會向後展延,來年的春分時節天氣就會十分寒冷。
「大寒見三白,農人衣食足」
這句諺語的意思是:在大寒時節裡,如果能多下雪,把蝗蟲的幼蟲凍死,這樣來年的農作物就不會遭到蟲災,農作物才會豐收,農人們就可以豐衣足食了。
「大寒日怕南風起,當天最忌下雨時」
「大寒」當天的天氣曾經是農業的重要指標。只要這一天吹起北風,並且讓天氣變得寒冷,就表示來年會豐收,相反,如果這一天是吹南風而且天氣暖和,則代表來年作物會歉收;如果遇到當天下起雨來,來年的天氣就可能會不太正常,進而影響到作物的生長。
《大寒吟》
宋 邵雍
舊雪未及消,新雪又擁戶。
階前凍銀床,簷頭冰鍾乳。
清日無光輝,烈風正號怒。
人口各有舌,言語不能吐。
《大寒》
宋 陸遊
大寒雪未消,閉戶不能出,
可憐切雲冠,局此容膝室。
吾車適已懸,吾馭久罷叱。
拂麈取一編,相對輒終日。
亡羊戒多岐,學道當致一,
信能宗闕裡,百氏端可黜。
為山儻勿休,會見高崒嵂。
頹齡雖已迫,孺子有美質。
《永樂沽酒》
宋 方回
大寒豈可無杯酒,欲致多多恨未能。
楮幣破慳捐一券,瓦壺絕少約三升。
村沽太薄全如水,凍面微溫尚帶冰。
爨僕篙工莫相訝,向來曾有肉如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