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莜莜 審 | 易桉
導讀:2020年12月8日,復旦教授李鬱芳逝世,享年92歲,曾經參與了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的研發工作,自工作以來,獲得不計其數的榮譽,但她始終非常淡然,從不驕傲自大,把自己的熱情奉獻到事業當中。
20世紀50年代末,正是新中國發展最艱難的時期,當時世界上只有三個國家掌握製作原子彈的核心技術,後來中蘇關係破裂,蘇聯撤走駐中國的專家,同時帶走的也是技術,甚至認為中國根本不可能製造出原子彈,所以國家號召國家科研人才進行研究,而李鬱芳就是其中一人。
「無名英雄」李鬱芳
原子彈的研製是屬於絕密任務,所以當時他們進入這個科研團隊的時候就被要求保密,而且不能告訴任何人,而且有可能是終身任務,也就意味著自己的工作不能為人所知,而且當時技術、資料都非常少,所以當時是屬於一邊探索一邊研究,而且壓力也是非常大的。
所以當時李鬱芳周圍的人都表示不知道她在做什麼,但李鬱芳等人並沒有任何的意見,因為他們已經做好了奉獻一生的心理準備,經過他們不斷的努力,1964年,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為國家作出巨大貢獻,但是他們的名字都不為人知,直到20多年才被報導出來。
為事業奉獻一生
李鬱芳教授一直以來都在兢兢業業的工作,在學術上面認真鑽研,嚴格認真,實事求是,雖然她獲得了無數的成就。周圍的人對她的評價都是淡泊名利,多做事少說話,但她始終認為自己並沒有做什麼,國家給予了她太多東西。
除了原子彈相關的研究之外,她還參加了其他項目的研發工作,並且取得了巨大成就,比如研製出中國第一臺染料雷射器等,除此之外還積極的鼓勵青年學生進行科研,與國家利益相結合,做一個有價值之人,她是一個偉大的科研人員,有嚴謹積極的探索精神,也是一個優秀的共產黨員。
當今美好生活來之不易,正是因為有李鬱芳教授這樣無私奉獻的人才,國家才能穩步的發展,只要國家需要,他們就出現在哪裡,堅持不懈去追求真理,作為一位黨員和科研人員,李鬱芳無疑是優秀的,實事求是的去做事,始終以國家利益為主。沉痛悼念李鬱芬教授,感謝她為科研事業的無私奉獻。
(版權說明:本文由馮鴻麟檔案室原創創作,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告知,部分消息參考來源:中國新聞網、央廣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