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決「蟻族」問題 需加快城鎮化發展

2020-12-17 中國經濟網

  「蟻族」近段時間成為社會關注的一個熱點。我手頭有一份湖北省人才中心和武漢大學聯合發布的研究報告,可以窺一斑而見全豹。這個報告表明,大學畢業滯留在武漢的畢業生有3萬到6萬人,他們月收入平均在1500元以下。值得注意的另一點是,這些滯留在大城市的畢業生大多是農村居民的後代,其中90%以上來自湖北省除武漢市之外的其他地區。

  討論大學畢業生滯留城市現象可以有多種視角。在筆者看來,城鄉二元分割堵塞了城鄉之間流通的渠道,給畢業生們向「下」流動造成了困難。

  因此從本質上說,這種現象的出現與我國現代化路徑選擇有關。

  中國究竟是應該走城市化的道路還是走城鎮化的道路?一些學者認為,發展國際性大都市是中國未來的必由之路;也有一些學者認為中國城鄉二元分割的狀態打破之後,如果有太多的人湧向城市,那麼,必然會出現現代城市病,所以,中國應當走城鎮化的道路,在最短的時間裡建設好中小城市,從而吸納更多的就業人口,解決中國現代化面臨的人口就業問題。

  現在,城鎮化的路徑已經明確。然而,城鎮化道路不可能一蹴而就。一方面是越來越多的大學畢業生,另一方面則是基礎設施嚴重不足的中小城市。因此,大學畢業生寧可滯留在現代化的大都市,也不願回到鄉村或者到中小城市尋找出路。解決大學畢業生滯留在現代化大都市的問題,最重要的是加快我國城鎮化發展步伐。政府應該把更多的公共資源用於中小城市建設,提供配套的住房、醫療、教育和其他公共產品,使得中小城市充滿勃勃生機。要想改變大學畢業生的流向,必須首先改變中小城市的發展環境,讓大學畢業生真切地意識到,回到中小城市,不僅可以有一份體面的工作,而且可以有更好的生活環境。

  從城鎮化的角度來看,大學畢業生之所以找不到理想的工作,一方面是因為中國產業化轉型較慢,沒有為大學畢業生提供必要的就業崗位;另一方面則是因為中國大量的農村人口湧入城市,從而導致整個社會的工資水平不能快速提升。從我國經濟結構調整來看,由於許多城市把製造業和房地產業作為城市發展的支柱產業,而這些產業的發展對大學畢業生的吸納極為有限。

  解決大學畢業生滯留城市的問題,除了加快城鎮化的速度以外,還應當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首先,必須儘快改變我國的教育體制。坦率地說,當前我國的大學教育是典型的封閉式教育,大學生兩耳不聞窗外事,可是,等到大學畢業之後才發現,社會上沒有他們的生存之地。大學應儘快打開自己的校門,讓大學生隨時隨地體驗社會發展的脈動,儘快適應市場經濟的環境。如果我們仍然按照傳統的生產模式,製造一批又一批大學失業者,那麼,整個國家將會為之付出沉重的代價。

  其次,應加大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力度,儘快建立完善的社會保障體系。通過科學的失業人員登記,及時掌握大學畢業生的有關信息。政府應當針對大學畢業生就業問題,制定專項解決方案,協助大學畢業生找到適合他們的工作,幫助他們解決生活中所面臨的困難。

  第三,在身份社會向契約社會轉變的歷史時期,應當為各種公民社會組織的培育發展提供更大的空間,使大學畢業生也可以因此獲得更多的就業機會。現在,我國社會結構極不完善,大學畢業生除了考取公務員之外,大多只能到企業尋找工作崗位。一個健全的社會除了政府機關、企業之外,還應該有各種各樣的公民社會組織。公民社會組織既可以為大學畢業生提供更多的就業崗位,同時又可以使大學生通過特殊的窗口儘快了解社會。政府應該研究和調整有關政策,允許更多的公民社會組織開花結果,鼓勵更多的大學畢業生到那裡去為社會服務。

  總而言之,在通向現代化的路途中,我們既面臨城鄉二元分割所產生的歷史陷阱,同時又面臨城鎮化發展所帶來的種種不確定性。大學畢業生滯留在大都市缺乏就業機會的現象,提醒決策者必須作相應調整,找到更加切合實際的發展道路。中國的人口紅利只能是曇花一現,中國的教育必須鳳凰涅槃。大學生們看到希望,這個社會才有希望;給他們更多的機會,這個國家才會充滿機會。

  (作者系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社會發展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責任編輯:李志強)

相關焦點

  • 關於「蟻族」群體問題研究綜述
    在較長時期內,我國的大學畢業生仍將會把對基本穩定、經濟收益、地域選擇及未來發展機會的預期作為擇業的主流動機,導致大學生就業觀念中選擇留在大城市就業根深蒂固,但卻錯誤地估計了自身優勢和市場競爭的慘烈程度;伴隨著我國社會分層加劇和城鎮化進程加快,致使人口結構轉變、勞動力市場轉型和高等教育體制改革等一系列變化,致使人口持續向城市聚集,也就必然會引發高學歷群體無法實現有效的「知識就業」的問題,
  • 社科院副院長:「就地轉移」解決不了真正意義上的城鎮化問題
    這種變化並不改變這些人的就業狀況和就業類型,而且並不包括農民工,因此它解決不了真正意義上的城鎮化問題,也解決不了以生產率提高為導向的城鎮化問題。我們當前遇到的問題,在相當大的程度上可以歸結為中國人口紅利的消失。&nbsp&nbsp&nbsp&nbsp蔡昉分析,「十三五」規劃要求加快戶籍人口城鎮化率的提高。過去兩年這個速度明顯提高了,但不完全是來自真正意義上的農民工落戶,而很大程度上是通過行政區劃的改變達到的。根據分析,城鎮化增量中約53% 來自於居民身份的重新劃分,即所謂的「就地轉移」。
  • 推動城鎮化與鄉村振興協同發展
    同時也要看到,我們更好推動城鎮化與鄉村振興協同發展還面臨一些矛盾和問題,主要體現為:城鄉經濟社會發展的各種規劃之間缺乏協調,城鄉規模結構和空間分布尚不合理;農村人口進城容易留城難,「候鳥式」遷移現象較為突出;農村人口單向流出,鄉村振興需要的人力資源和專業人才較為缺乏;鄉村產業發展後勁不足,生態環境亦相對脆弱。
  • 楊支柱:「蟻族」的真問題
    導語:從根本上解決「蟻族」問題的辦法無非兩個:一是減少「蟻族」的人數,另一個是創造公平競爭的環境,使「蟻族」人有向上流動的機會。這話說起來容易,做起來不容易。反過來說也成立,窮二代大學畢業生要立足大城市,幾乎都得先過一段「蟻族」生活。其實就居住面積而言,大學生集體宿舍生活本身就比「蟻族」還「蟻族」,不信你計算一下居住面積。在北京,具有碩士學位的大學青年教師,宿舍人均不到10平方米的比比皆是。工資雖然高點也高不了多少,而且因為生活在有錢人中,開銷不可避免地增大,實際上每月能節省下來的錢更少!
  • 「蟻族」研究學者:蟻族比我們堅強得多
    因此,如何讓「蟻族」真正融入城市,這才是我們應當思考和解決問題的現實出發點。我國正在進行大規模城鎮化,需要大量人才,「蟻族」為城市的發展奉獻了自己的才華和青春。不管大城市是否歡迎他們,城市的發展已經離不開「蟻族」,也沒有辦法把「蟻族」拒絕於城市之外,或者簡單地把他們再送回農村或縣城。近兩年受國際金融危機影響,很多工作崗位的待遇並不令人滿意,但「蟻族」並沒有太強烈的返鄉意願。
  • 上海社科院|縣域報告②就地城鎮化的突出問題與解決路徑
    縣域就地城鎮化發展過程中的突出問題縣域就地城鎮化儘管具有較紮實的基礎,但在地方實踐過程中仍暴露出了一些突出問題,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縣域就地城鎮化的持續推進。(一)農民城鎮化積極性不高很多農民仍然沒有進城定居的意願;同時,流而不遷、不願意轉戶籍的現象愈加普遍。
  • 智庫動態|推進新型城鎮化高質量發展亟待解決的若干問題
    本屆論壇的主題為「面向現代化的中國新型城鎮化」,邀請專注於城鎮化領域研究的學者、來自政府企業的一線工作者參會,發表各自觀點。城鎮化仍有一些待解的問題「2019年是新型城鎮化建設向縱深推進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初步建立的重要一年。」 國家發改委副主任胡祖才在發言時指出,這一年來中國城鎮化各項工作取得了一定突破。
  • 青年毛澤東的蟻族生活:8人住一屋
    根據目前的普遍說法,蟻族就是「大學畢業生低收入聚居群體」,指的是畢業後暫時沒找到工作或工作收入很低而蝸居的大學生,他們是有如螞蟻般的「弱小強者」。  就像當年的「北漂」「南漂」等名詞一樣,蟻族也是中國城市化急劇加快的結果。隨著中國社會城市化、人口結構轉變、勞動力市場轉型、高等教育體制改革等一系列因素的變化,越來越多的大學畢業生選擇在大城市就業。
  • 廉思:「蟻族」奮鬥前行不忘使命
    在研討會中,「蟻族」概念首創者、「工蜂」概念提出者、《青年藍皮書 》主編、中國青基會伴你飛翔工程伴你飛翔工程老師、伴你飛翔調研工作的牽頭人廉思教授進行了主題發言: 很高興回到我的母校和各位老師對這個職場信念和大學生職業能力的問題進行交流。我們研究的主要是年輕人在職場中,遇到什麼問題,應該怎麼做。
  • 聚焦我國新型城鎮化的五大核心問題
    城鎮化要與解決「三農」問題相結合,關鍵要解決三個問題:農民如何轉為城市居民、農地如何轉為城市用地、農業如何轉為城市產業。本屆峰會以「新型城鎮化——我們在行動」為主題,與會者圍繞新型城鎮化、基層治理現代化等議題進行了深入廣泛地研討。與會者普遍認為,此次論壇成果豐碩,回答了目前社會關切的五大核心問題,對基層治理及穩定具有重要理論指導意義和平臺推廣價值。(一)新型城鎮化應該解決什麼問題?
  • 蒙城:加快新型城鎮化建設
    蒙城縣緊緊圍繞建設皖北區域性縣級中心城市的目標,牢固樹立「五大發展理念」,堅持城鄉全覆蓋、規劃一張圖、建設一盤棋,致力打造生態宜居城市,以適度超前的城鎮化帶動「四化」協調發展,走出一條蒙城特色的新型城鎮化之路。  規劃管長遠、管全局。
  • 2011年公務員面試熱點:「蟻族」就業問題
    一、背景連結  「蟻族」是大學畢業生聚居群體,被稱為繼農民、農民工、下崗工人之後出現在中國的又一群體。之所以把這個群體形象地稱為「蟻族」,是因為該群體和螞蟻有諸多類似的特點:高智、弱小、群居。
  • 唐任伍:新型城鎮化帶動民生改善需堅持「以人為核心」
    唐任伍談到,剛剛落幕的中央城鎮化工作會議翻開了我國城鎮化發展的新篇章,使我國的城鎮化由坐而論道轉變到知行合一,由理論號召轉變到實踐行動,開啟了通過新型城鎮化紅利、加快我國民生改善的新的一頁。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城鎮化取得了很大的成就,2012年城鎮人口達到7.1億,城鎮化率基本達到世界平均水平。
  • 羅城以項目建設加快城鎮化步伐
    羅城以項目建設加快城鎮化步伐   羅城訊 近年來,羅城仫佬族自治縣堅持以項目建設推動城鎮化進程,促進經濟發展。截至2016年底,該縣城鎮人口規模達9.27萬人,城鎮化率為29.92%,其中,城區建成面積達8平方千米,10個鄉鎮(除東門鎮外)集鎮建成面積達9平方千米。城鎮體系布局進一步優化,城鄉二元結構不斷改善,城鄉基礎設施建設步伐加快。    突出規劃引領,全面升級城鄉規劃編制和管理水平。
  • 大城市夢與大城市病 數萬"蟻族"無處安放的青春_網易教育
    要避免這個問題,必須在動員拆遷和搬家時,明確房東的補償標準和租客的安置辦法。比如,拿出一部分公共租賃房,以較低租金租給這些「蟻族」,並且制定相應的擔保或押金機制。只有合理引導才能妥善解決大規模搬遷帶來的後續影響。「一個城中村拆除了,新的城中村必然會在更遠的地方形成,導致政府永遠有拆不完的城中村。這個問題必須統籌規劃來解決。不能只考慮原住民的利益。
  • 南方新聞網:蟻族「逃離北上廣」背後的真問題
    要不要逃離北(京)、上(海)、廣(州)現在成為一個網上炒得很熱的問題。這個問題,很顯然是某些部門希望提給大學生蟻族或者將要成為蟻族的應屆大學生的,當然,某些長期的北漂或者海漂,似乎也會面臨這樣的問題。這個問題,其實已經相當老了。幾十年前,政府就號召大學生,不要迷戀大城市,到內地去,到邊疆去,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
  • 五大措施強化黃陂區特色小鎮建設,加快推進新型城鎮化
    加快建設進度。一是明確任務要求。按照我區生態(特色)小鎮工作計劃,分類分批推進6個小鎮創建項目,確保全面完成各小鎮建設任務。二是加快建設進度。督促各小鎮細化落實任務書、時間表、責任人,掛圖作戰、搶抓進度。對已開工、續建項目,進一步優化服務、加快進度;已籤約未開工項目,進一步加強督促,儘快開工;意向招商項目,協調各方加快對接,確保籤約落地。
  • 住建廳長何健解讀新型城鎮化道路:「就地就近」城鎮化
    就 地 就近城鎮化對於化解異地城鎮化所帶來的城鎮化水平「虛高」、「半城鎮化」、「區域發展不平衡」、「農村病」和「城市病」等問題有重要作用,促進經濟、社會和環境可持續 發 展 ,與「以人的城鎮化」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內涵高度一致。
  • 北京疏解人口的一個關鍵問題:違建中的蟻族如何疏解?
    在北京疏解過程中,一個值得重點關注的問題就是,居住在北京違建的蟻族,將如何安置?從情感上面來看,蟻族是一群不容易的年輕人,也代表著年輕人的奮鬥。違建,本身是違法建築,需要清除。蟻族常見的生活方式然而,從社會正常發展和北京疏解的角度來說,北京的違建和蟻族都是應當被疏解的。應當疏解這個前提是確定的,需要討論的只是蟻族人群應當如何疏解?
  • 聯合早報:困在城鄉之間的中國「蟻族」
    「蟻族」話題瞬時間引起社會的廣泛關注與共鳴,還有一些當事人自己恍然大悟:原來我就是「蟻族」。話題也引起北京市人大代表與政協委員關注。在1月下旬的北京「兩會」上,有政協委員提議政府或企業在近郊區規劃建設大學畢業生廉租房聚居區,協助畢業不滿五年的大學生解決基本生活要求。不過,個別人士的好意只發揮了口頭呼籲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