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生態、生態學效度,學習社會心理學,努力理論聯繫實際

2020-09-05 心理之友攜手走

生命、生態、生態學效度

李克富老師提出一個問題,如何講好社會心理學?他提出從3個名詞入手:生命、生態、生態學效度。

舉例,有果農打跑狼救下一頭鹿,得到動物協會表彰。生命角度看,救了鹿;生態角度看,狼有可能死掉,破壞生態系統。

這裡可以理解為,生命指向個體,生態指向社會系統,考察個體行為就必須考慮社會環境的影響。

社會心理學是研究社會人行為原因、表現、影響等問題的,必然產生大量實驗結論和理論,也就有了如何解釋以及使用前提問題。

這就涉及理論有效性、真實性、適用性,即生態學效度。

信度指穩定性,效度指真實性。比如某人去了北京上海等均診斷為男性,說明信度強,可是這個人實際是女性,說明效度差。

信度強、效度未必強,但效度強的事情,信度自然也強。

社會心理學理論被稱為「大學二年級心理學」,在於實驗對象主要是大學二年級白人,一年級不懂事,高年級太油滑。由此說明理論前提受限,要注意解釋的適用範圍,慎重解釋。

社會心理學概述

定義,「社會心理學是關於社會情境中個體的心理現象及其行為規律的科學。」

研究範圍4部分,個人層面(態度、社會化、自我、社會知覺、社會動機、社會學習)、人際層面(人際溝通、人際關係)、群體層面(群體凝聚力、社會影響)、社會層面。

發展3階段,啟蒙期、形成期、確立期,即思辨、描述、實證。思辨階段的人性觀:人性本善,環境影響論,人本主義取向,蘇格拉底、柏拉圖、康德、盧梭、孔子、孟子;人性本惡,遺傳決定論,精神分析取向,亞里斯多德,荀子。

社會心理學和社會常識區別,人人都是業餘社會心理學家,社會常識未經過驗證,心理學是驗證理論,比如嚴厲懲罰無法禁止一個人遠離行為,只有輕微懲罰才會達到目的。

4種理論流派解釋行為,社會學習論,聯想、強化、模仿和觀察學習,對應不同行為主義;社會交換論,趨利避害下的物質與非物質交換,五個命題類似行為主義和經濟學邊際效應。

符號互動論,行為符號的意義解讀最重要,自我主我客我的概念;精神分析論,潛意識決定論,性本能驅動論,三我人格結構論;榮格分析心理學,「心理治療的主要目的,並不是使病人進入一種不可能的幸福狀態,而是幫助他們樹立一種面對苦難的、哲學式的耐心和堅定」;霍妮後天教育文化因素影響論;沙利文人際關係論,心理治療基礎就是關係。

幾點聯想

1、理論聯繫實際來學習體驗。

人是社會動物,人的生存發展離不開他人和社會,更直接說「人是環境動物」。

學生為何不能老是呆在家裡學習,疫情之下為何強調必須開學上課,這就涉及社會心理學理論。

人是歸因動物,行為解釋是必須的,否則坐立不安,解釋為了心安,同時也是應對今後事情的參照經驗。

我們自己行為是為了什麼?受到環境影響如何?原因、目的、效果,都可以結合理論對照,驗證理論,修正理論,大有文章可寫。

2、行為無對錯只有合適否。

社會行為是環境和個體作用結果,這是勒溫公式告訴我們的,也就沒有對錯之分。

不經人之苦,莫勸人向善。

我們解釋、理解、尊重別人言行,目的是促進積極心態,促進心智成熟發展,促進問題有效解決,於是就要挖掘自我和別人自身資源。

問題或者症狀是提醒我們的,告訴我們現有應對模式(行為模式)不合適,需要嘗試新的行為,透徹這一點足矣。

相關焦點

  • 生態倫理:理論與實踐 第二章 深生態學
    「蓋亞」理論和深生態學。 在那裡,他欣賞廣闊的、荒野式的自然全景,閱讀甘地、斯賓諾莎的著作和學習梵語。在這個一年中大多數時候都被冰雪覆蓋、只有地衣和微小的高山花朵生長的荒蕪地方隱居,阿恩·奈斯欣賞風景、攀爬高山、崇敬大史蒂芬·哈丁,舒馬赫學院的導師,他在該學院教授「蓋亞」理論和深生態學。佘平飛,中共中央黨校研究生院2008級碩士研究生(馬克思主義哲學專業)。
  • 社會生態學
    每個企業其實也是一個社區,在一個生態友好的社區,企業可以得到發展,而員工也能夠擁有生命的意義和生命的尊嚴。越來越多的企業家開始意識到這一點,把企業當成一個「社會生態」來經營,能夠促進企業的健康發展。我一下子無法舉出例子,但我也深深感知到企業組織其實也是一個「社會生態」社區,可以通過讓員工擁有生活的意義和生命的尊嚴來實現企業發展,而且只有這樣,企業才能真正的健康發展。
  • 什麼是社會生態學?
    由安那其行動主義者默裡·布克欽(Murray Bookchin)創立,社會生態學是一種針對社會抱持一種生態學的、重新建構的和社群主義的觀點。與其將生命和環境視為一個社會等級體系,不如將其視為一個更為複雜的系統,在該系統中,所有生命形式都相互關聯,並且對健康和可持續的環境同等重要。
  • 這7點生態學理論,與國土空間生態修復關係最緊密
    生態系統是指在一定的時間和空間內,生物組分與非生物組分環境之間通過不斷的物質循環和能量流動而相互聯繫、相互作用、互相依存並具有一定功能的統一整體。強調生態系統結構與功能之間的相互聯繫和相互作用以及自我調節機制,成為普遍接受的生態系統分析理論。生態系統的範圍可大可小,相互交錯,最大的生態系統是生物圈,最為複雜的生態系統是熱帶雨林生態系統,人類主要生活在以城市和農田為主的人工生態系統中。
  • 信度與效度的理論溯源
    一、測驗的效度(一)效度的涵義測驗的效度指的是測驗的正確性和有效性。換言之,效度指的是測驗能在多大程度上實現測驗的目的。效度是科學測驗工具最重要的質量指標。(二)效度的類型考察效度的方法很多,根據測量的問題不同,可以分為三類,即內容效度、構想效度、實證效度。
  • 佛教與生態學有深層聯繫嗎?——聖凱法師
    但是,如果我們用佛教來理解生態學,二者之間有驚人的相似之處。生態學是研究生命與環境之間相互關係的科學。廣義地理解生態學這個概念,可以把它解釋成研究關聯的學說。所以,佛教的緣起論與生態學都是說明生命與萬物關聯的學說。這樣似乎又會產生一種新的學問——佛教生態學。當然,這不是想當然的,而是有其內在的理路與根據的。
  • 恢復生態學的理論基礎
    生態恢復是相對於生態破壞而言的。生態破壞可以理解為生態系統的結構發生變化、功能退化或喪失,關係紊亂。生態恢復就是恢復系統的合理結構、高效的功能和協調的關係。生態恢復實質上就是被破壞生態系統的有序演替過程,這個過程使生態系統可能回復到原先的狀態。
  • 【心理學】 認知心理學之父:烏爾裡克·奈塞爾
    自20世紀中葉認知心理學興起以來,已成為當代心理學發展最快的分支學科,幾乎滲透到心理學的所有領域,以至於人們將它看成是繼心理學行為主義革命後的「第二次革命」。奈塞爾的著作《認知心理學》催生了信息加工認知心理學的誕生,掀起了認知革命的浪潮,並為其贏得「認知心理學之父」的雅譽。
  • 景觀生態學的理論基礎
    毫無疑問,特羅爾的景觀演替思想和克裡門茨演替理論不但一致,而且綜合單頂極和多頂極理論成果發展了生態演替進化理論。  生態演替進化是景觀生態學的一個主導性基礎理論,現代景觀生態學的許多理論原則如景觀可變性、景觀穩定性與動態平衡性等,其基礎思想都起源於生態演替進化理論,如何深化發展這個理論,是景觀生態學基礎理論研究中的一個重要課題。
  • 生態心理學:我們為何到荒野去
    《生態心理學》。讀過之後,我發現這確實是一門有趣的學問,至少讓我對生態學和心理學都有了新的認識,因而撰文與讀者分享一二。 《生態心理學》是一本文集。塞拉俱樂部邀請了有關領域的專家撰文,收錄了二十多篇文章,分別從理論觀點、實務應用和文化多樣性等角度討論生態心理學。 什麼是生態心理學?
  • 內容效度和結構效度的含義和確定方法
    >內容效度是指一個測驗實際測到的內容與所要測量的內容之間的吻合程度。還有一種判斷內容效度的方法是再測法。這種方法的操作過程是∶在被試學習某種知識之前做一次測驗(如在學習電學之前考電學知識),在學過該知識後再做同樣的測驗。這時,若後測成績顯著地優於前測成績,則說明所測內容正是被試新近所學內容,進而證明該測驗對這部分內容而言具有較高的內容效度。
  • 社會矛盾抑或認識漏洞 —馬克思與萊斯生態危機理論比較
    為了批判地借鑑西方生態學馬克思主義以發展歷史唯物主義學說、推進當代中國的生態文明建設,我們主張對上述作家的生態危機理論與馬克思的相關學說進行系統的比較研究,特別是進行歷史觀前提的檢視。本文選取「對生態學馬克思主義表述得最清楚、最系統的左翼人士」 加拿大學者威廉·萊斯《自然的控制》和《滿足的限度》兩部代表作,從歷史觀層面分析其與馬克思生態危機理論的重大差異。
  • 「感知—行動」循環中的互利共生:具身認知視角下學習環境構建的生態學
    這種關係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學習環境構建的觀念共同決定論;學習者與學習環境之間的內共生關係;學習者與學習環境之間的互惠式發展。關鍵詞:具身認知;生態心理學;感知—行動;互利共生 學習環境構建的首要目標是促進學習。要促進學習,首先必須了解學習的機制。
  • 2015心理學專業基礎綜合考試大綱|心理學大綱 考研心理學_網易教育
    要求考生系統掌握上述心理學學科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方法,能夠運用所學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方法分析和解決有關理論問題和實際問題。III.考試形式考試分數及時間本試卷滿分為300分,考試時間為180分鐘。答題方式答題方式為閉卷、筆試。
  • 心理學丨班杜拉社會學習理論
    與桑代克、巴甫洛夫、斯金納同屬於行為主義的班杜拉,他的理論是「社會學習理論
  • 開闢生態學哲學研究新視角
    筵本報記者潘玥斐2月 24日,由中國自然辯證法研究會生態學哲學專業委員會(籌)、中國社會科學院科學技術與社會研究中心和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科技哲學研究室共同舉辦的首屆全國生態學哲學研討會在京舉行。生態文明時代需要新的哲學全球性危機給人類帶來的挑戰呼喚新的哲學。
  • 生態學趨勢:過去四十年生態學研究主題的轉變
    ,生態學經歷了快速的發展,這主要得益於技術的進步、大數據的可用性以及人們對人類與自然系統之間聯繫的新認識。通過分析大量的生態學文獻,我們發現生態學已經超越了經典的、以植物和人口為導向的主題,涵蓋了人為的、更現代的、數據豐富的、微觀和宏觀的主題。隨著複雜數據的不斷增多,以及技術和分析能力的不斷提高,生態學已經從一門經典的理論學科發展成為一門注重將生態學知識應用於現實問題的數據流化、多學科交叉的科學。
  • 【停課不停學】信度、效度
    2.某期末考試前,學校要求各年級,各學科分別編制A卷和B卷兩份試卷,衡量2次測驗的評價結果是否符合學生學業水平的實際程度,這體現的重要指標是(     )A.信度     B.效度      C.難度      D.
  • 生態學與環境學院
    按照我國現代化建設對生態學人才的需求以及本專業人才適應未來社會的需要,使學生在德、智、體、美等方面得到全面發展,全面地掌握生態學基礎學科和相關學科的基礎知識、基本理論和基本技能。本專業是雲南省品牌專業,以培養具備生態學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能在科研機構、高等學校、企事業單位及行政部門等從事科研、教學和管理等工作的生態學專門人才。
  • 埃斯比約恩-哈根斯及齊默爾曼的整合生態學
    整合生態學的研究主旨是為綜合思考與解決環境問題提供反思與協商框架,與主流生態學的取向明顯不同。主流生態學是以科學家視角為基礎的生態學,故又被稱為科學生態學,其主要研究目的是理解、把握生物體與環境之間的真實關係,旨在獲取相應的符合實際的理論體系。它曾經是自然資源開發和管理的基礎,直到 1960年代才與環保思潮有所結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