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傳》中及時雨宋江,排行老三,兄弟五人依次是宋海、宋河、宋江、宋清、宋淮。按照宋朝的習慣應該叫宋三郎吧。這個三郎的職務是押司,而且他還是鄆城第一名押司。可押司具體是什麼職務呢?
押司源流考
押司,全稱為押司官。那押司官是幾品呢?沒品!押司官不是官,正如白衣秀才王倫不是秀才一樣,只不過是一個安慰性的稱呼,當真您就輸了。福垊初看押司,感覺很像蕭功曹,都是和文字打交道的。蕭功曹就是未來大名鼎鼎的漢初三傑之一的蕭何。蕭何完成了從功曹到相國的轉變,後來功曹也水漲船高,也有了品秩,儘管品秩在北魏只是六到從九品的樣子。
令人想不到的是功曹不僅唐朝有,就連宋朝也有。唐朝的證明人是杜甫,證據是杜甫的詩——《送段功曹歸廣州》。宋朝的證明是宋肇,證據也是宋肇的詩——《中秋對月用昌黎先生贈張功曹韻》。功曹只到宋徽宗崇寧三年即1104年才廢除。福垊查閱典籍發現,押司官最早在唐朝就有了。當時的記錄叫押司錄事,這是由日本國僧圓仁和尚(793年-864年)在一其著作《入唐求法巡禮行記》有這樣的記錄。書中寫到在唐文宗開成四年(公元839年)四月初七9:00~11:00之間(巳時),圓仁和尚到押司錄事王岸家住宿的記錄。
押司是什麼職務?
這裡的「押」到底是「關押」還是「畫押」呢?福垊認為屬於後者。關押可以引申為衙役、獄卒。而畫押可以引申為文字工作者,也就是《水滸傳》中所說的「刀筆吏」。押司官在南宋首都臨安府,有8個人的編制。在鄆城縣這樣的小縣,押司官大概也就兩三個。
而宋江就是押司官位列第一那位,不過我們知道押司官不是官。還是那種做官是不可能做官的,一輩子都不可能的。是因為宋太宗端拱二年(989年)規定衙役不能參加科舉考試。
上親試舉人,有中書守當官陳貽慶舉《周易》學究及第。上知之,令追奪所受敕牒,釋其罪,勒歸本局。因謂侍臣曰:「科級之設,待士流也,豈容走吏冒進,竊取科名!」
衙役多是地頭蛇充當,而押司則是有文化的地頭蛇被選出。宋江就是有文化的地頭蛇,那麼押司官不能為官,為什麼宋江有文化而不走科舉之路呢?大概宋江是白衣秀才,並且還是屢試不第那種。
宋江是第一名押司,他上面的領導稱之為孔目,他的下屬稱之為貼司。古代中央是三省六部,到了縣級仿效六部成六案。六案主事之吏就是都孔目,孔目一孔一目也,相當於縣內各局局長。孔目下設有若干押司、貼司、手分。押司往往負責一項具體事務,大概相當於縣局的某股股長兼任辦公室主任。而宋江的第一名押司,則是資格較老、主管業務較重要的兼辦公室主任的股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