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熊式輝:《國立中正大學創立的意義及今後的希望》,1940年10月31日,1940年11月20日江西民國日報第三版.
[2].馬博庵:《文法學院工作概要》,《國立中正大學校刊》創刊號.
[3].鍾健: 學術與政治:抗戰時期國民政府與國立高校關係初探———以胡先驌執掌國立中正大學為例. 江西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2年4月.
[4]. 胡先驌.對於我的舊思想的檢討.胡宗剛.胡先驌年譜長編.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 2007.
[5]《中正大學第一屆畢業同學紀念專刊》,江西省檔案館檔案,卷號34-2-355;《國立中正大學第二屆畢業紀念冊》,江西省檔案館檔案,卷號16-3-783;《國立中正大學第三屆畢業同學紀念冊》,江西省檔案館.卷號34-2-356;《國立中正大學第四屆畢業同學紀念冊》,江西省檔案館,卷號34-2-296.
[6]. 何友良.熊式輝與中正大學的創辦.江西社會科學.2008(4).
[7].彭友德: 國立中正大學始末概述.江西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6年第一期.
[8].鍾健:被遮蔽的另面:1947年中正大學學潮及其調處研究.史林.2014/6
[9].《正大學潮趨惡化》,《申報》1947年3月16日,第2張第5版.
[10].黃文保:抗戰時期國立中正大學的學生社團特點研究.法制與社會.2009.9.
[11].江西省檔案館,《國立中正大學關於請民國日報、南昌晚報予以更正新聞的函》,J037-1-00291-0070,《國立中正大學關於請民國日報予以更正新聞的函》,J037-1-00291-0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