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批在韓志願軍烈士遺骸安葬:「連長,69年了」

2020-12-20 人民日報海外網

來源:央視網

第六批在韓志願軍烈士遺骸今天(4月4日)在瀋陽抗美援朝烈士陵園安葬,在異國他鄉長眠了60多年志願軍烈士終於回到祖國入土為安。一位88歲的志願軍老兵楊德盛專程從成都趕來對戰友寄託哀思,講述了海外忠魂回家背後的故事。

據楊德盛老人介紹,這次回國志願軍烈士在韓國的墓地距離當初他們打仗的戰場很近。抗美援朝戰鬥中,楊德盛是楊根思生前所在連的一名戰士,奉命堅守長津湖畔「1071高地」東南屏障的小高嶺,切斷敵軍南逃退路。面對極端的天氣及武器裝備等各方面的差距,志願軍戰士們決心以命相博,與陣地共存亡。

抗美援朝老兵 楊德盛:第四次(衝鋒)我這個腿被7.62(毫米)子彈打穿了,打穿了我還不覺得,也不知道痛。第五次衝鋒上來了,(敵人)來了一刀正好到了我下腹,這麼長口子,後來我轉過來拿槍補了一下,補了一下他就滾下去了。

就這樣,楊根思連頑強地阻擊了敵軍8次進攻,在敵軍第9次進攻時,連長楊根思拿起炸藥,拉響導火索,與敵人同歸於盡,壯烈犧牲。

抗美援朝老兵 楊德盛:二班班長剛剛上去,正好一個炮彈打了腦殼,我一看當時我的眼淚就掉下來了。我第一個看到,心裡難受,(哭泣)他面向敵人,兩個腳這樣,當時我心裡想,這個事情想到現在一想一難受。

為了再看這些「老戰友」一眼,臨行前,楊德盛早早起來穿上了熨燙整齊的老軍裝,親手把一枚枚軍功章佩戴到胸前,他要用最莊嚴的方式向這些沒能回家的戰友致敬。

看到闊別60多年的老戰友終於魂歸故裡,老兵楊德盛激動不已,而當他在陵園找到老連長楊根思的墓時,情感閘門又一次被打開。

抗美援朝老兵 楊德盛:戰友、連長楊根思,69周年了,今天來看你,你們先走一步,為國盡忠,為人民打下好的基礎,國家建設能夠富強,全靠你們。

心裡難以承受,沒想到在這見面。連長,有什麼事情你託付我。再見了!

原標題:《第六批在韓志願軍烈士遺骸安葬背後的故事》

相關焦點

  • 第六批在韓中國人民志願軍烈士遺骸回國
    新華社瀋陽4月3日電(記者趙洪南、梅常偉)3日上午,第六批在韓中國人民志願軍烈士遺骸由我空軍專機護送從韓國接回遼寧瀋陽,10位志願軍烈士英靈回到祖國和人民懷抱。這架飛機當天從韓國仁川國際機場起飛回國,機上載有10位志願軍烈士的遺骸及145件相關遺物。專機進入中國領空後,兩架戰鬥機全程護航,用空軍特有的方式向志願軍烈士致敬。  退役軍人事務部、遼寧省以及北部戰區陸軍某旅有關部門同志等200多人,參加了在機場舉行的志願軍烈士遺骸迎接儀式。
  • 第六批在韓志願軍烈士遺骸將於4月3日回歸祖國
    【環球網軍事報導】央視新聞客戶端消息,根據中韓雙方就在韓志願軍烈士遺骸交接達成的共識,第六批在韓志願軍烈士遺骸將於4月3日回歸祖國,4月4號將在瀋陽抗美援朝烈士陵園舉行安葬儀式。屆時,新聞頻道將進行直播報導。
  • 中國抗美援朝烈士197653名 首批志願軍遺骸安葬
    437位在韓志願軍烈士遺骸安葬儀式在這裡隆重舉行。民政部、外交部、總政治部、遼寧省委省政府、瀋陽軍區、瀋陽市委市政府等及抗美援朝烈士家屬、老戰士和社會各界群眾代表800餘人,來到陵園隆重安葬今年3月28日以國禮迎回的在韓志願軍烈士忠骨。記者從儀式上了解到,現已確認的抗美援朝烈士共有197653名。
  • 英雄歸來,機場水門最高禮遇迎接志願軍烈士遺骸回家
    每經編輯 畢陸名 據央視新聞27日消息,剛剛,第七批在韓志願軍烈士遺骸回到祖國,機場以水門迎接烈士,給予最高禮遇!
  • 第七批在韓志願軍烈士遺物中發現人名印章
    第七批在韓志願軍烈士遺物中發現人名印章
  • 你還在我身旁|戰友,我們再相聚-楊根思 楊德盛 長津湖戰役 1950年...
    4月3日,第六批在韓志願軍烈士遺骸將抵達瀋陽。在這批遺骸中,有部分是在楊德盛作戰過的區域找到的。老爺子聽說這個消息後,一定要去一趟瀋陽。不僅是迎接昔日的戰友,更要看看他的老連長楊根思的墓。    60多年前,楊根思在長津湖戰役中壯烈犧牲,他的遺骸至今都沒有回到故鄉。提起他的老連長,已經88歲的楊德勝依舊能夠記得當初他們的對話。
  • 「尋找英雄」大型活動啟動 請幫這些志願軍英烈找到家!
    即日起將發起#尋找英雄#大型活動,根據退役軍人事務部提供的資料,為自2014年起遷回瀋陽安葬的589位在韓志願軍烈士遺骸尋找親屬。  2014年以來,我國共迎回五批589位在韓志願軍烈士,隨同英雄歸國的遺物共1000餘件。經工作人員仔細整理,共發現多枚的印章,其中清晰可辨認的印章共24枚。
  • 中國首次用DNA技術確認歸國無名志願軍遺骸身份
    終於找到你我國首次用DNA技術確認無名志願軍遺骸身份在新中國成立70周年前夕,瀋陽抗美援朝烈士陵園裡舉辦了一次特殊的認親:6名歸國的在韓志願軍烈士遺骸身份得到確認,英雄與親人時隔近70年後終於「團聚」。
  • 客死他鄉的志願軍將士,祖國等你回來
    據新華社19日消息,根據中韓雙方共識,雙方就移交中國人民志願軍烈士遺骸事宜進行了工作磋商,韓方同意儘快將迄今發掘的遺骸、遺物移交中方。雙方將本著人道主義精神,通過友好協商推進相關工作。    韓國國防部當天表示,中韓兩國已就韓方歸還安葬於韓國的中國軍人遺骸一事達成協議。
  • 【關注】太行山上的「背骨人」,他7年安葬21具烈士遺骸(附視頻)
    山西日報新媒體綜合報導:70多年前,戰火紛飛的年代,為了抗擊日本侵略者,八路軍在太行山上與日軍英勇奮戰,不惜犧牲生命……  70多年後,和平年代,太行山裡一位叫郭海波的村民,不忍烈士遺骸散落深山,隻身一人,翻越茫茫大山,7年的時間,上百次尋找,背21具八路軍烈士遺骸下山安葬。
  • 美朝會最戳心的細節:65年了,美國人還在尋找失蹤的士兵
    從1996年開始,美國啟動了在朝的遺骸搜尋工作,先後進行三十多次,共找出220餘具美軍遺骸。為此,美國還向朝方支付了差不多3000萬美元。自2012年,因朝方公布發射遠程火箭計劃,美國就全面中斷了在朝遺骸挖掘工作,至今已有6年。某種意義上,朝美關於遺骸尋找工作的進展,可以被看做兩國關係的風向標。緩和時,搜尋工作就順利;緊張時,就停滯,甚至倒退。
  • 今天,接烈士回家!
    今天,接烈士回家!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今天,第七批共117位在韓中國人民志願軍烈士遺骸及相關遺物將返回中國今天,117位英烈將魂歸故裡!柴雲振作為班長帶領全班僅剩的3名戰士直插敵群用20分鐘奪佔3個陣地殊死肉搏中他右手食指被敵人硬生生咬斷全身24處受傷30多年後柴雲振受邀去朝鮮在看到志願軍烈士墓碑時
  • 英雄兒女丨第六集:永遠銘記
    2013年,在習近平主席的關心和推動下,中韓雙方本著人道主義精神,經過友好協商,就交接在韓志願軍烈士遺骸達成協議。  2020年9月27日上午,編號01的中國國產大型運輸機運-20載著第七批在韓志願軍烈士遺骸歸來。  機場塔臺:「感謝你們把英雄帶回家鄉,時隔七十載,山河已無恙,英雄回家鄉。」  運-20專機:「感謝塔臺指揮保駕護航,向人民志願軍忠烈致敬。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 太行山上的「背骨人」 7年安葬21位烈士
    這樣的情景讓他很難受,「必須帶烈士們下山!」郭海波每次都是一人上山尋找,他背著布袋,用鐮刀砍斷擋路的荊棘。(2019年3月28日攝)75年前,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取得勝利。那些為了民族解放、人民幸福而犧牲的烈士們,有些名垂青史,接受人們的敬意,而有些則默默無聞,埋骨山野。在太行山裡,有這樣一位村民,他隻身一人,翻越茫茫大山,只為將八路軍烈士遺骸背下山安葬。
  • 破虜湖戰役韓媒稱10萬志願軍遺骸沉湖底是真的嗎真實戰況揭秘
    1950年10月,百萬中國人民志願軍,滿懷激情地跨過了鴨綠江,踏上了抗美援朝的戰場,戰爭是殘酷的,更是血腥的,中國很多優秀的英雄兒女,從此魂斷異國,埋骨他鄉。轉眼間,已經彈指一過幾十年,為了讓這些英雄魂歸故裡,中國政府經過了無數次不懈的努力,終於與韓國政府達成了讓中國志願軍犧牲烈士回家的夙願,他們的遺骸將以一種特殊方式,在戰友,親人和故鄉人民的迎接下回到故土,從此長眠於家鄉。
  • 守護烈士就是守住幸福生活的根——訪遼寧省丹東市濱江村革命烈士陵園
    新華社瀋陽10月30日電題:守護烈士就是守住幸福生活的根——訪遼寧省丹東市濱江村革命烈士陵園新華社記者梅常偉「今天的幸福生活是烈士們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作為後輩,守護他們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這處安息著31位志願軍烈士的陵園,是丹東市12處集中安葬抗美援朝志願軍烈士的陵園之一,也是當地唯一一處由村裡出資修建的烈士陵園。中國人民志願軍出國作戰前曾在濱江村進行駐訓集結,並開設戰勤醫院。戰爭期間,數十名由前線轉運回國的志願軍傷員,因傷重不治犧牲,被就近零散安葬在村子附近的山坡上。後來,由於墓區水土流失嚴重,再加上村民開荒種地等因素,烈士安葬地大多處於棄管荒蕪狀態。
  • 烈士魂歸五年 親屬來沈祭奠
    周金霞、周波姐弟在烈士英名牆前緬懷周少武烈士。張文魁攝  目前,由退役軍人事務部牽頭髮起的為志願軍烈士遺骸尋找親屬活動,正在全國範圍展開。周少武烈士在韓國土地等待63年,又在瀋陽抗美援朝烈士陵園等待5年。今年4月4日,周少武烈士的親屬,來自河南濟源的周金霞、周波姐弟來沈祭奠他。周少武成為第一位有親屬來祭奠的歸國在韓志願軍烈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