並不賺錢的水果店為何能吸引那麼多人「前赴後繼」?

2020-12-25 浙江新聞

  近幾年,大街小巷時不時地能夠冒出幾家水果店。有的直接開進了小區裡,一條街上隨隨便便就能看到三兩家生鮮水果店;有的則把生意做到了網上,點點手機,新鮮水果就能送到家門口。在這些不斷冒出的店中,經營好的蒸蒸日上,經營不當的開上一段時間就關門。但這個市場,始終不乏各路資本進入,百轉千回間,這個看起來熱鬧又是我們生活不可或缺的行當裡,暗藏著哪些門道?

  生鮮水果市場看似紅火,其實暗藏風險

  面對市場上層出不窮的生鮮水果店,不少傳統夫妻店表示,現在從事生鮮水果行業不似以前還能賺點小錢,現在只能溫飽,「現在一條街上店鋪那麼多,生意越來越不好做了。」

  除了傳統夫妻店外,現在頗受歡迎的精品水果店的情況如何呢?台州經濟開發區康平路天欣果品的工作人員小欣告訴記者:「生鮮水果市場看起來紅紅火火,其實風險暗湧。」

  據介紹,一般精品生鮮水果店由一名店長和幾名店員負責經營,而店長工資至少5000元/月,一名店員的月工資大概在3500元到4000元之間。此外,這些生鮮水果超市的店鋪面積都比較大,店內需要好幾位店員負責銷售,一般小一點的店面需要三四個人,大一點的店鋪則要四五個人,而這些運營成本都需要靠水果利潤來支持。

  「由於水果是快銷品,水果的自然損耗直接影響超市的利潤。對於水果店而言,水果的定價很關鍵,太高居民不願意買,過低又賺不到錢。而且淘寶和微信也有不少商家在賣生鮮水果,都可配送上門,進一步分割了原有的生鮮水果市場。」黃巖天長南路一水果店老闆說,在房租、人工成本逐年上升,水果店利潤逐年降低的情況下,個體水果店如果沒有點「真功夫」,將難以為繼。

  採用O2O模式的惠民星生鮮主題超市總經理李飛進一步介紹,店面擴張的同時,意味著生鮮水果團購量大幅下降,而營業額的驟減,則導致利潤下滑,即使打通線上銷售模式,沒有一定的經營手段,要想長久經營並實現盈利並不簡單。因此,越開越多的水果店並不如表面看起來這麼風光。

  記者調查發現,近幾年來,台州不乏開業幾個月便匆忙關張的生鮮水果店。不少市民表示,有些新開張的生鮮水果店他們剛注意到,還沒來得及上門光顧就關門大吉了。

  誰掌握供應鏈,誰就掌握市場「議價權」

  據了解,水果暴利時代已經過去,如今普通水果的平均利潤並不高,大概在20%,而高級水果的利潤則為50%左右,這還是在沒有發生任何損耗的情況下。

  「以前傳統水果店的進貨渠道大部分來自水果批發市場,現在渠道多了,大都通過外地城市自主進貨,最終價格由銷售商根據市場行情、水果成色等自主定價。」一家專做水果批發的老闆告訴記者,由於傳統生鮮水果在種植、物流、批發和銷售環節上都有現成的運作方式,經過長時間的運作和磨合,基本上已經形成了固有的供應鏈,而在這個供應鏈上,每個層級的商戶都可以獲得相當的利潤。

  「我們屬於全國連鎖店,擁有自己的果園和運輸團隊,因此我們不需要考慮貨源與配送問題,從這裡可以節省一部分的進貨成本,相比其他傳統生鮮水果店,我們可以提供質優價廉的水果贏得顧客。」小欣說。

  在水果供應環節中,保鮮的問題時刻困擾著水果經營者們。無論是線下經營的水果店還是採用O2O模式的水果店,都在考慮如何才能把水果的進貨及保鮮成本降到最低,同時又能夠提升銷售量。

  原先,為了減少生鮮水果因保鮮問題造成的損耗,生鮮水果店都會根據自身店面規模或市場定位,確定進貨的種類。一般生鮮水果店都會售賣保鮮期長的蘋果、橙子等普通水果,適當增加西瓜、柚子等節令水果,而精品水果店除了普通水果外,還會賣一些進口或進價較高的水果,因此需要更好的保鮮設備。

  為了減少損耗,生鮮水果店一般會配有相應的冰櫃,有能力的甚至會配冰庫。小欣告訴記者:「冰櫃是用來放置進口高檔的、易爛的水果,比如火龍果等。如果有需求,需要花費一兩萬建小型冷庫,到了夏天,每月光電費就是5000元。不過與夏天因水果腐爛造成的損失相比,這些都是九牛一毛。」

  而這些,恰恰是傳統的夫妻店難以做到的。

  相比之下,兼顧線上銷售的水果店更要做好保鮮工作。

  一名業內人士告訴記者,因為消費者在線下的水果店內買水果可自行挑選,而在線上購買水果則會受到效果圖片的影響,心裡早已對產品存有預想,如果買到的水果沒有達到預期,將會決定其下次是否會再來消費。

  「除了這一因素外,有了保鮮設備的加持,我們還可以定期做低價促銷,不要以為低價促銷就不賺錢了,超市是講究綜合利潤的。」據李飛介紹,這些店由於進貨量大,本身價格就有優勢,再加上一些生鮮超市會用成本價銷售,甚至虧本銷售吸引消費者,提高知名度。

  因此,與傳統生鮮水果店相比,擁有自己供應鏈的水果店,即使打「價格戰」,依舊比前者有優勢。長此以往,傳統生鮮水果店的優勢將逐漸減弱,而後者的優勢越發明顯,並將逐漸掌握生鮮水果市場。

  水果暴利已是明日黃花,服務將成制勝關鍵

  記者走訪了市區多家精品生鮮水果店後發現,不少店主坦言當下水果競爭過於激烈,精品生鮮水果店也暴露出生存困境。

  據業內人士透露,生鮮水果店屬於就近消費場所,輻射範圍有限。而如今的消費者最在乎的是品質和價格,很多人都不會為了買幾斤水果,或為省幾塊錢而多走幾百米的路程。

  據李飛介紹,水果店生意好壞跟選址有很大關係。生意最好的地方是在商圈、十字路口、大型百貨賣場附近或醫院、大型社區周邊。「與大型水果連鎖品牌比起來,個體水果店缺乏競爭力,抗風險能力較弱,只能從產品和服務上下功夫。」

  比起傳統生鮮水果店,雖然精品生鮮水果店將是未來的發展方向,但並非制勝法寶。小欣坦言,高端水果店無論初期投入、門店租金、人力成本等都要高於普通水果店,在價格方面肯定不如街邊店有優勢,也只能靠品質和服務贏得市場。

  在經歷變革的生鮮水果行業裡,傳統街頭模式幾乎沒有太大競爭力。「現在的精品店在產品、服務上開始同質化,如果運營模式上沒有創新,精品店也會遇到發展困境。」李飛告訴記者。

  那麼,採用網際網路模式的水果店在服務方面是不是更勝一籌呢?其實不然,網際網路的便捷成就了線上生鮮水果店的發展,同時,網際網路的虛擬性讓服務也變得虛幻,為了讓消費者獲得與線下相同甚至更好的消費體驗,採用O2O模式的水果店在這方面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有關這些生鮮水果超市的前景,不少業內人士表示看好,「畢竟水果、生鮮是市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而且現在這方面的需求量也不斷變大,因此生鮮水果超市還是有很大市場前景的。」

  對於如今扎堆出現的精品生鮮水果店能否在台州市場站穩腳跟,他們紛紛表示,還不好說。不過無論是線下生鮮水果店,還是藉助網際網路平臺的生鮮水果店,服務將成為他們未來搶佔市場的重要「武器」之一。(台州商報記者 沈海珠)

相關焦點

  • 為什麼街上的水果店越來越多,水果店的利潤怎麼樣呢?
    導語:為什麼街上的水果店越來越多,水果店的利潤怎麼樣呢?現在每個人的生活也都是越來越好了,所以在日常生活當中不僅解決了自己的溫飽,在很多的時候也開始追求有質量的生活了。現在的人對水果的需求也是越來越大了,所以也就有很多人都開啟了水果店,不管你出門還是沒有都會發現這個問題,對於出門的人來說,要發現這個現象非常容易,對於不出門的人來說,相信他們經常點外賣,從app上也能夠看到越來越多的水果店,他們有的是整個的水果送貨上門,有些是已經幫你將水果處理好了,切好裝盒,外賣送到手裡就能夠直接吃了。
  • 為何開水果店特別容易倒閉?老闆:選址難損耗大,賺錢不容易
    都說這年頭實體店賺錢難,動不動就會倒閉了。要說開什麼店最容易倒閉,一些資金大的實體店我們就不說了,普通人最喜歡搞的還是一些水果店,餐飲店或者是奶茶店,畢竟資金相對不太多的。不過其中的水果店卻是很容易倒閉的,半年過後再去看,可能就會發現轉讓了。那麼為何水果店特別容易倒閉呢?
  • 為何深圳生活壓力那麼大,還能如此吸引年輕人!
    那麼既然深圳生活壓力如此之大,卻為何能夠吸引這麼多外地人前赴後繼前往深圳尋找機會呢? 十幾年前,剛剛過來深圳時候,這邊關外,到處都是工廠,一到下班時間,工廠門口聚集著一群農民工兄弟姐妹。如今深圳工廠關停外遷至東莞惠州以及內地的很多,感覺上覺得人少了很多。
  • 現切水果店的利潤有多高?知情者:10塊錢1小盒,人多得搶不著
    現在不少人在逛大超市的時候,就會看見一些現切的水果,這些水果擺在裡面真的是十分的誘人吶,讓很多人都忍不住去買,這些現切水果甚至都比那些賣水果的人賺錢,這簡直就是暴利。這些水果到底有多賺錢呢?有一些人說這些賣現切水果的人,他們都會在背後偷工減料,幾乎水果都不是足夠斤數的。一般情況下,1斤能賣個十多塊錢,一天營業的話,賣好的話可以賣上萬元,這樣想想這一天下來將會掙很多錢,有知情者說:「很多現切水果都是10塊錢1小盒,有時候買的人多得都搶不著。」
  • 水果店的經營模式有哪些?
    開水果店前需要知道市場上大概的經營模式有哪些?了解了水果店的經營模式後,可對經營模式進行模仿複製,對自己開水果店有一些借鑑參考。我大概總結了有那麼一些,可對沒開水果店或者已經開了水果店的朋友,以後有個參考和嘗試,也可以一起留言探討一下。
  • 為什麼有許多水果店不願意賣甘蔗?過來人告訴你實情
    為什麼有許多水果店不願意賣甘蔗?過來人告訴你實情十一月馬上就要到了,這個月份一到,甘蔗差不多就該上市了,甘蔗可以用來冶煉糖,也可以用來直接吃,還可以用來榨汁喝,但是基本上在水果店見不到甘蔗,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
  • 水果店水果免費送,卻月賺10萬的創業思維……
    鮮切水果,不賣,免費送,竟能實現月賺10萬,怎麼做到的?這是一個位於商務區的附近的水果店,剛開始客群定位是寫字樓裡的白領。但因為剛開業,沒有什麼水果行業的經驗,很多原因,水果賣的不是很好,只有每次搞促銷才能好一些。
  • 8000人的大學裡面開水果店掙錢嗎?房租六萬二十平方,醫學院
    首先醫學院一般以女學生居多,一般能佔到80%的比例,8000人的學校女學生能佔到6500人以上。那麼大學生水果消費一般女生的比例相對來說高一些,一般80%的女大學生每天都有水果的消費。根據目前的平均水平每個大學生每天的水果消費在10塊錢以上,那麼6500人每天對於水果的消費就是6.5萬元,大學生一般在校時間一年是8個月也就是30天*8=240天,那麼這個學校每年的水果消費額在6.5萬*240天=1560萬,水果的毛利率一般在30%左右,這個學校的水果店毛利潤大約就是468萬。
  • 水果店運用「裂變模式」半年銷售額達30萬,來看看他是怎麼做到的
    那今天就分享一個水果店的營銷案例。分享此案例呢也主要是想讓商家們,要懂得擴展自己的思維,生搬硬套複製方案肯定是不可行的。畢竟,不同的項目有不同的操作方法。小李看中一家水果店,開業前,他做了一個預算,策劃了採購渠道等。經過核算,他發現是可以賺錢的。於是這家在小社區旁邊的水果店就被小李盤下來了。
  • 水果店怎麼做開業活動方案策劃,才能讓水果店開業活動更有人氣?
    水果店開業活動方案應該怎麼做才有人氣,水果店做開業活動的流程是什麼,水果店開業活動要怎樣策劃方案?剛開的水果店開業活動沒有人氣,主要是因為沒有顧客積累,開水果店都想在開業那一天能夠人氣火爆,前面可以做一些預熱性的活動,擴大宣傳,顧客進店之後的多套活動一起提升人氣。
  • 30平的水果店,如何在半年內賺到30萬?
    我現在很迷茫,舟哥能幫我解惑嗎?先說說我的情況,我現在跟我一個親戚在經營一個水果店,3個人做的,我每個月大概能分3千左右,好的時候能有5000塊。看在我用手機打那麼多字出來,您就回答詳細點吧,謝謝。既然都有自己的生意了,再去換個不熟悉的服裝領域,就能馬上賺到錢嗎?就像不會遊泳,換個遊泳池還是不會啊。對於這樣的水果店,要想賺錢沒想得那樣難,關鍵還是需要一套完整的打法。
  • 如何將你的水果店賺的瓢盆缽滿?
    如果水果店還是以傳統的方式去經營,沒有一點特色的話很容易做垮。年關將至,如何讓你的水果店賺的瓢盆缽滿? 人們常說,當下年代是一個商業時代,任何人都可以做生意,任何東西都可以拿到市場去賣,正因如此,任何生意似乎都不好做,同樣的商品,同樣的價格,有的人賣不出去,有的人賺的瓢盆缽滿。所以人們又說,這是一個靠思維吃飯的年代,有些東西你想好了,其實很簡單。
  • 水果店經營案例 90後農村女大學生這樣開實體店 兩年單店變連鎖
    顯然小燕子是對的,她的第一家水果店是開在一個大型小區的門口,在她家的旁邊至今還存在著另外一家水果店。當然小燕子在選址上還做了其他工作,比如人流量,人群活動習慣等等,畢竟在競爭如此大的社會,想開一家成功的實體店並不是那麼容易的事。上面說了選址,現在再談下水果店的定位。
  • 40歲的老男人,既能吸引18歲女生,又能吸引18歲男生,為何
    只不過,因為學習了心理學,被動式的讓我不得不成長,因為學心理學的人,如果不去通過實戰,以及不去不斷地反思,是成為不了一個優秀的心理學者。所以,在這些年的經歷中,我開始慢慢改變了這個想法。原來,一個有經歷的老男人,才是最能吸引人的人。之所以這樣說,因為老男人不僅能吸引女生,還能吸引男生。
  • 街邊的水果店這麼多,老闆能賺到錢嗎?聽聽店老闆怎麼說
    「本文章已經通過區塊鏈技術進行版權認證,禁止任何形式的改編轉載抄襲,違者追究法律責任」現在的人吃東西講究營養均衡,對水果的需求也很大,因為水果可以補充維生素和身體水分,家家戶戶幾乎都會在茶几上擺一點新鮮水果
  • 現在買書的人那麼少,為何還有那麼多人開書店?其實賺錢不止靠書
    在智慧型手機普及之後,現在讀書的人已經越來越少了,尤其是現在的電子書資源那麼豐富,紙質書就更加沒有人看了。因此,這些年線下書店的書已經變得越來越難賣了。據統計,從2004年到2014年,全國有近五成實體書店倒閉;2019年實體書店銷售額下滑7.68%,網絡銷售增長24.7%。
  • 精品水果店想要生存不容易 一公裡就有兩三家
    ,為何會有這麼多的人選擇經營水果店?消費需求提高促使生鮮水果店扎堆出現日前,記者在市區安陽路上轉了一圈,發現這條路上的每小區旁都有一兩家水果店。一條路上開了這麼多家水果店,競爭激烈程度可見一斑。即使沒有推出特別大的優惠活動,有些店的顧客也是絡繹不絕。
  • 一條街上3家水果店,賣同一種奶油草莓,為何價格卻差3倍多?
    今天出門的時候發現水果店都在售賣草莓了,一時心血來潮,不如就買點草莓吧,可這一看,農場君不禁犯難了,都是奶油草莓,怎麼價格還五花八門的:同樣一條街上,3家水果店,賣同一種青浦奶油草莓卻賣出了4種價格,最貴的45一斤,最便宜的才13一斤,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
  • 看上去似乎不賺錢,為何會越來越多?
    因為在車站裡,雖然有很多人躺在按摩椅上,但真正會掃碼去消費使用的人很少,總讓人感覺按摩椅並不賺錢,然而有細心的人發現車站裡的按摩椅的數量反而越來越多了。這其中有什麼玄機嗎?為什麼大多數人會「白嫖」按摩椅?
  • 不起眼的小生意,不少人在做,真的賺錢嗎?有人看出「門道」
    有時候,很多人都會尋思幹個什麼小買賣,現在社會上賺錢的機會很多,有些不起眼的小生意,卻很暴利,不僅賺得比上班多,還比上班自由。事實上,在我們的身邊,有這樣一個生意,就吸引了不少人去做,那就是,在路邊賣水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