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天意媽媽談教育
「區別對待」這個詞語,無論是在生活中,還是工作中,都不是什麼讓人喜歡的詞語,但在學習上,這個詞還真有點「討喜」。
在班級被「區別對待」的學生,老師私下達成共識
在班級裡被「區別對待」的一共是3類學生,老師私下裡達成共識,最後一類真苦命。
1、學霸和學渣
學霸和學渣是一對好兄弟永遠不分家,在一個班級裡有學霸就會有學渣,而老師們在對待學霸和學渣上的區別真的很明顯。
一般老師在對待學霸上都是笑臉相迎,多數不會為難學霸,但對學渣上,一般都是嚴肅臉,這也讓很多學生覺得憤憤不平,為啥老師們要區別對待呢?別著急,一會我們來說說為什麼老師會區別對待。
在對待學霸和學渣上,老師們私下都不用交流,就能只能劃分出對待學霸和學渣的區別。
2、努力上進的學生
有些學生學習很努力,但總也找不到正確的合適的學習方法,因此在學習上他們總是很努力,卻得到好的結果。
這些學生也會被老師區別對待,不是恨鐵不成鋼,而是著急上火,這類學生通常有個「倔」的性子,老師提供的方式方法一般都不會被採納,因此老師才會對努力上進的學生區別對待。
3、留守兒童和單親家庭
每個班級都會有單親家庭的學生的。當班級出校留守兒童和單親家庭的學生時,老師就會很照顧這些學生,但又不能讓學生知道老師是因為這才照顧他們的,為了維護學生們的自尊心。老師們私下達成共識,對待這名學生要一致,不要在言語中或行為上,讓學生感受憐憫。
最後這一種被區別對待的學生真是令人心酸難過,不過無論父母還是老師,其實對待學生都像是對待自己的孩子一般,老師的區別對待也不是帶有色眼鏡,而是希望讓你們能夠成材。
老師區別對待的3種原因
1)打擊教育-針對學霸和學渣
老師區別對待學霸這學渣的目的,是為了進行打擊教育。有人可能會說學霸不需要打擊教育。實際學霸才應該接受打擊教育。
一方面是為了學霸的抗壓能力,一方面是讓學霸別驕傲自滿。
對學渣實實施打擊教育是為了讓學渣能站起來,擁有鬥志好好學習。所以很多學渣都誤會了班主任的意思,老師不是看不起你,而是為你著急。
2)鼓勵教育-針對於努力中等生
很多老師雖然對於中等生關注的少,但不代表老師沒考慮過這些中等生,只是老師對於中等生的教育一直是鼓勵式教育。
鼓勵中等生走出誤區,但中等生一般體會不到老師的這種心情,因此總是會被誤解,自己是被忽略的那個。
3)溫暖教育-針對於留守兒童或單親
對於留守兒童和單親家庭的學生,老師多多少少都是會偏向的,只要不遇到太過「隔路」的老師,一般留守兒童和單親家庭的學生會更能感受到老師的溫暖。
老師會把他們當成自己的親骨肉教育。所以不要覺得老師在憐憫你,她只是想用溫暖告訴你,你沒有被拋棄。
留守兒童或單親學生的教育
對於留守兒童和單親學生的教育,一直是老師心裡的病,如何能讓學生們健康成長,如何能讓學生忘記自己是單親家庭、留守兒童,是很多老師憂心的問題。
學生的家庭的雙親不能自己決定,但未來的路怎麼走,走多遠都可以自己決定,因此無論老師是否區別對待你,你都要為了自己走下去,好好走下去。
學習不僅是學的知識,更是學習如何做人。區別對待的背後也有很大的深意,希望每個被區別對待的學生都能從老師的做法中感受到善意。
只是家長們能否答應,不要讓孩子做最後一種被區別對待的學生。
今日話題:你在班級被區別對待了嗎?歡迎留言
若是喜歡我的文章記得分享收藏,關注我哦!
(本文全部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