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班級被「區別對待」的學生,老師私下達成共識,最後一類真苦命

2020-12-11 天意媽媽談教育

文/天意媽媽談教育

「區別對待」這個詞語,無論是在生活中,還是工作中,都不是什麼讓人喜歡的詞語,但在學習上,這個詞還真有點「討喜」。

在班級被「區別對待」的學生,老師私下達成共識

在班級裡被「區別對待」的一共是3類學生,老師私下裡達成共識,最後一類真苦命。

1、學霸和學渣

學霸和學渣是一對好兄弟永遠不分家,在一個班級裡有學霸就會有學渣,而老師們在對待學霸和學渣上的區別真的很明顯。

一般老師在對待學霸上都是笑臉相迎,多數不會為難學霸,但對學渣上,一般都是嚴肅臉,這也讓很多學生覺得憤憤不平,為啥老師們要區別對待呢?別著急,一會我們來說說為什麼老師會區別對待。

在對待學霸和學渣上,老師們私下都不用交流,就能只能劃分出對待學霸和學渣的區別。

2、努力上進的學生

有些學生學習很努力,但總也找不到正確的合適的學習方法,因此在學習上他們總是很努力,卻得到好的結果。

這些學生也會被老師區別對待,不是恨鐵不成鋼,而是著急上火,這類學生通常有個「倔」的性子,老師提供的方式方法一般都不會被採納,因此老師才會對努力上進的學生區別對待。

3、留守兒童和單親家庭

每個班級都會有單親家庭的學生的。當班級出校留守兒童和單親家庭的學生時,老師就會很照顧這些學生,但又不能讓學生知道老師是因為這才照顧他們的,為了維護學生們的自尊心。老師們私下達成共識,對待這名學生要一致,不要在言語中或行為上,讓學生感受憐憫。

最後這一種被區別對待的學生真是令人心酸難過,不過無論父母還是老師,其實對待學生都像是對待自己的孩子一般,老師的區別對待也不是帶有色眼鏡,而是希望讓你們能夠成材。

老師區別對待的3種原因

1)打擊教育-針對學霸和學渣

老師區別對待學霸這學渣的目的,是為了進行打擊教育。有人可能會說學霸不需要打擊教育。實際學霸才應該接受打擊教育。

一方面是為了學霸的抗壓能力,一方面是讓學霸別驕傲自滿。

對學渣實實施打擊教育是為了讓學渣能站起來,擁有鬥志好好學習。所以很多學渣都誤會了班主任的意思,老師不是看不起你,而是為你著急。

2)鼓勵教育-針對於努力中等生

很多老師雖然對於中等生關注的少,但不代表老師沒考慮過這些中等生,只是老師對於中等生的教育一直是鼓勵式教育。

鼓勵中等生走出誤區,但中等生一般體會不到老師的這種心情,因此總是會被誤解,自己是被忽略的那個。

3)溫暖教育-針對於留守兒童或單親

對於留守兒童和單親家庭的學生,老師多多少少都是會偏向的,只要不遇到太過「隔路」的老師,一般留守兒童和單親家庭的學生會更能感受到老師的溫暖。

老師會把他們當成自己的親骨肉教育。所以不要覺得老師在憐憫你,她只是想用溫暖告訴你,你沒有被拋棄。

留守兒童或單親學生的教育

對於留守兒童和單親學生的教育,一直是老師心裡的病,如何能讓學生們健康成長,如何能讓學生忘記自己是單親家庭、留守兒童,是很多老師憂心的問題。

學生的家庭的雙親不能自己決定,但未來的路怎麼走,走多遠都可以自己決定,因此無論老師是否區別對待你,你都要為了自己走下去,好好走下去。

學習不僅是學的知識,更是學習如何做人。區別對待的背後也有很大的深意,希望每個被區別對待的學生都能從老師的做法中感受到善意。

只是家長們能否答應,不要讓孩子做最後一種被區別對待的學生。

今日話題:你在班級被區別對待了嗎?歡迎留言

若是喜歡我的文章記得分享收藏,關注我哦!

(本文全部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如何看待老師發學生照片到班級群
    開學三天家長的心情格外緊張,我孩子班級群新換一個超級「嚴厲」的班主任老師,就是只要不符合她的要求的,她不會私聊你解決問題,最簡單的方法就是拍照片發在班級群,私下怨言不斷,就是不敢反抗,因為都知道得罪她,就會在班級裡整治你的孩子,如果家長不配合她,她就會想盡辦法趕學生到其他班級或者學校。
  • 老師區別對待學生該怎麼辦?家長如何去有效解決?
    老師區別對待學生該怎麼辦?家長如何去有效解決?在眾多學校中都存在這麼一種現象,就是老師區別對待學生,家長對此很是苦惱,不知道該如何去解決問題。很多家長對於這樣的情況,都是會選擇直接去找老師麻煩,可是,這樣的解決方式只會把事情越搞越糟,不僅解決不了問題,而且還會讓老師更加記恨自己的孩子,更是會區別對待學生,再或者有的家長會給孩子轉學,覺得老師對孩子不好,孩子學習就容易被耽誤,換個環境讓孩子學習也許會更好,可是,這並不是最合適的解決方式,換學校很多時候都會影響孩子的學習。
  • 班級裡招人討厭的孩子是這四類,最後一類,家長和老師都特別喜歡
    要麼是家長脾氣暴躁苛責孩子,要麼就是對孩子不聞不問冷漠對待,凡是這類孩子,心靈深處都需要足夠的安全感。這類學生,是很多網友反饋中最不受待見的。不但學生不受待見,老師其實也不喜歡這類學生。我記得,我們初中同學有一位女生就特別愛打小報告。
  • 女兒在學校借讀,被老師區別對待,該怎麼辦
    大女兒借讀的時候已經6年級,當時她遇到的老師還挺好的,所以沒有什麼特別的感覺 。畢業之後進入學區內的初中,擁有了學籍。小女兒從三年級開始借讀。本來學區內的孩子是免費的,但是因為一年級沒有在這個學校讀書,所以現在三年級過來上學,這個學校不讓我們轉學籍,只允許高價借讀。好,這個我們認了。但是我的女兒花了高價借讀費,結果還被與其他有學籍的孩子區別對待,這就扎心了。
  • 不送孩子會被區別對待嗎?老教師這樣說
    很多家長這樣考慮一、送禮每年教師節由30%以上的家長選擇送禮,他們覺得送過禮以後會更安心,老師也會更加的照顧孩子,至少不會區別對待,還能給老師留下一個好的印象,所以很多父母是本著不得罪老師的心理給老師送禮,還有些家長是跟風心理看其他家長都送怕自己不送,老師會針對孩子,自己也會成為家長群裡的「一類」,所以跟風送禮。
  • 班級微信群就該這樣管理,老師、家長請查閱
    給家長可以在群眾給班級進言進策,班級各項重要活動需要各位支持、配合和參與。 2. 入群後,請將姓名更改為「孩子名+爸爸或媽媽」。為防止學生冒名進入群,9月30日晚8點前不更改,將請出群。 3. 群內不得發任何與班級和孩子無關的信息,如廣告、投票、紅包等。如果出現將第二天在班級告知孩子,通知家長及時注意。
  • 教師節要不要「送禮」,不送會被區別對待嗎?聽聽老師怎麼說
    時間過得真快,一眨眼就來到了九月,學生們也都陸續開學了,開學後不久,就要迎來屬於老師的節日----教師節,相信很多人都會糾結,教師節到底要不要給老師送禮物呢?送的話送什麼比較合適?不送的話學生在學校會不會被區別對待?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聽一聽資深老師怎麼說的吧!
  • 如果你是老師,你會對成績好和成績不好的學生區別對待嗎?
    也許剛入職的那兩年,年輕氣盛,成績好的孩子一般比較聽話懂事,成績相對差一些的孩子有一部分調皮搗蛋,我可能下意識裡會更喜歡那些所謂的「好學生」。可是放到現在,我會肯定地說:「我不會按成績區別對待每一個孩子,每個孩子在我眼裡都是一樣的!」
  • 家長不私下和老師溝通,直接在班級群發表不滿,你怎麼看
    我家孩子幼兒園剛開學不到一周,一位孩子母親感覺自己孩子在幼兒園受到委屈,然後在班級群發表不滿。老師就認為家長沒有把問題搞清楚就在班級群亂說我認為先家長應該私下和老師溝通交流一下學生家長碰到自己孩子在學校發生問題
  • 孩子上幼兒園後,總擔心被老師區別對待怎麼辦?做好這幾點很重要
    9月的腳步已悄然走過了快三分之一的時間,在這一波入學季裡,家長們除了向往常一樣接送孩子早晚上下學之外,關乎疫情的防護原因大家都希望自家的孩子能被老師優待,還有一部分新生家長更是擔心孩子會被老師區別對待,尤其是孩子在上幼兒園並沒有想像當中輕鬆入學時,更是加深了老師區別對待的懷疑。
  • 老師假裝嫌棄的4類學生,其實心裡在悄悄的喜歡,最好別去惹他們
    孔子曰,不招老師喜歡的學生各種各樣,招老師喜歡的學生基本一樣。 哦,對不起,其實這句話是我說的。其實不管是哪一類老師,喜歡的學生主要是下面這4類。 當然這裡的調皮搗蛋也分兩種情況,一種是真調皮搗蛋,處處和老師作對,處處表現出標新立異,自我約束能力差,還特別喜歡影響別的學生,其實這一類調皮搗蛋的學生,說實話,老師並不是很喜歡,甚至有時候還很討厭,因為他擾亂了正常的教學秩序以及班級氣氛。
  • 老師未收到鮮花而辱罵學生:是哪一根稻草,壓垮了老師最後的自尊
    01今天看到這樣一段新聞視頻:山西朔州某小學的班級畢業會上,有個學生拿著媽媽買的鮮花送給了班主任老師,卻沒有送給另一名數學女老師。這個未收到鮮花的數學女老師很生氣,公然辱罵學生說:「如果換成是你,站在我這個位置,給張老師買了鮮花,就不給我買,呸,噁心死人,你媽眼裡有我這個老師沒?我對你另眼看待了嗎?
  • 老師未收到鮮花而辱罵學生:是哪一根稻草,壓垮了老師最後的自尊
    01今天看到這樣一段新聞視頻:山西朔州某小學的班級畢業會上,有個學生拿著媽媽買的鮮花送給了班主任老師,卻沒有送給另一名數學女老師。這個未收到鮮花的數學女老師很生氣,公然辱罵學生說:「如果換成是你,站在我這個位置,給張老師買了鮮花,就不給我買,呸,噁心死人,你媽眼裡有我這個老師沒?
  • 教師節該不該給老師送禮?不送娃會被區別對待嗎?聽聽老師怎麼說
    另外有三成的家長送禮則是希望老師能對自己家孩子多關心多關注一下,給予適當的照顧,而剩下三成裡,有一半家長是怕自己不送禮孩子被老師區別對待,另一半則是真心感謝老師。,無非是讓孩子在學校能得到老師更多的關注和照顧,那如果不送禮,孩子真的會被區別對待嗎?
  • 年輕老師能與學生做朋友嗎?「稱兄道弟」開始快樂,後面有你哭的
    年輕老師中小學、高中、大學各學校都有年輕老師,他們性格活潑,熱情,很迅速與同學們打成一片,甚至有的人與學生稱兄道弟,毫無距離感,學生對這一類年輕老師也很喜歡,什麼事都願意跟其分享。首先,學生會不尊重老師;老師開始就沒有在學生面前立下威嚴,經常以開玩笑的語氣跟學生說一些事情,到最後學生會越來越不尊重老師,沒有一個你是師,我是生的概念。
  • 好多問題學生,屢教不改,家長也無法教育,教師該如何教育?
    家長和教師應該正確認識問題學生。問題學生有兩類,一類是學生沒有按照家長和教師期望的要求發展,這類學生有思想,有夢想,有明確的各人見解,有自己的努力方向,但是學生的理想和夢想與家長和老師預期的目標有分歧,在家長和老師眼裡是問題學生。
  • 「農村」和「城市」孩子的區別,老師:從學生的三個表現就能看出
    「農村」和「城市」孩子的區別,老師:從學生的三個表現就能看出每個家庭和每個家庭之間都會存在差距,有很多農村家庭的家長怕孩子在學校受到老師的不公平待遇,就會在穿著打扮上努力和一些富人持平,免得被老師看出,對待孩子不好,其實這樣的家長都想錯了,老師要去分農村和城市
  • 課間十分鐘,不喜歡離開座位的「3種學生」,第三才是「真大佬」
    雖然下課只有短短的十分鐘,但學生如釋重負,長時間坐在位置上,身體早就硬邦邦了。老師也很鼓勵學生下課離開座位,到走廊走一走,活動一下身體。但有的同學卻不願意離開座位,連續坐到放學時間,真的的很佩服這些同學的毅力。今天我們來聊一下,下課十分鐘,不喜歡離開座位的幾種學生,最後一個才是「真大佬」!
  • 管理團隊共識達成的四個步驟
    這奇蹟不是源於口號,而是分歧極大的眾人極力申述各自的觀點、從中尋求妥協方案,達成共識的結果。因此可見,共識對於國家民族來說是多麼的重要,同理,在企業中管理團隊共識的達成同樣十分重要。那麼,共識是如何達成的呢?
  • 教學實踐中如何對待「不合群的學生」
    還有一類特別學生、就是身體殘疾、身患重疾而基本或完全喪失運動能力和生活行為能力的,他們因為這個特殊原因,往往在校園裡,班級老師千叮嚀萬囑咐學生們不要碰撞、接觸他們,學校也格外囑咐班主任注意保護,在這種情形下,這類學生就被學生們孤立了,對於他們,我們師生應該多關心、多陪伴,而不應該躲之避讓,讓他們身心孤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