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王今天向公司提出了離職申請,在過年即將放假的時候提離職,在有些人看來是非常愚蠢的,可是對於小王來說,早一天離開就意味著早一天解脫。
小王是公司裡的設計師,負責六個店鋪的美工工作,因為性格外向,為人直爽,老闆建議她嘗試著做其中一家店的客服工作。小王想著做客服可以增加收入,又能增長技能,所以就答應了老闆的安排,兼職做起了客服。
那時店鋪裡還有運營人員,可是幾個月過去,運營人員因績效有問題被公司勸退了,於是小王就莫名其妙地變成了這個店的店長。從兼職做到主負責做有很大的區別,之前對店鋪了解不深,現在要全心投入研究新的知識和運營方法,她明顯感覺到吃力。
連續幾個月這個店鋪都是虧損狀態,老闆按奈不住了,找了小王談話,詢問她為什麼沒有用心經營店鋪,一些該做的事都沒有做。小王被責問得一頭霧水,又不知道自己該如何做起,就詢問老闆自己要怎麼做才好。
老闆聽到這話氣不打一處來,回道:「這家店是你負責的,應該是你拿出店鋪的思路,都接手這麼久了還問我怎麼做?」
於是小王又開始硬著頭皮邊做邊學習,可是外行做內行的事特別吃力,有時一個簡單的操作,因為不熟悉平臺規則,她都要費好大的勁才找到方法,也因此店鋪的整體推動緩慢,銷量一直沒有起色。半年過去,店鋪虧損5萬多元。
看了財務報表後,老闆又找來了小王,質問她店鋪業績虧損的原因,小王委屈地說:「我一個人做六家店鋪的美工,又做客服,又做運營,一整天的時間根本不夠用,我還有什麼時間思考經營這家店呢?再加上我不是專業的運營,也很難想到該怎麼做。」
老闆說:「其實哪有什麼專業不專業,關鍵是你有沒有用心,有沒有真正地去做,要在做的過程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我是老闆,也沒有人教我怎麼做,我也是要自己摸索的。」
說完他又例舉了小王平時的一些問題,例如:不能及時回復客戶、不懂得看後臺數據、店鋪的產品選擇不合理、產品定價不科學等等。
小王越聽越心寒,原來多做事並沒有得到公司的認可,反倒還落下各種不是。最終,在HR處得知公司明年將下調她薪酬的信息後,小王下決心提出了辭職。
員工在一家公司做得越多越好嗎?有許多企業老闆都希望員工多做一些事,身兼數職最好,這樣也可以節約公司的成本。但員工真的去做了,結果不盡人意或者將原來的本職工作忽略了,老闆又覺得怎麼什麼都做不好……
就這樣上級不滿下級,下級覺得自己的價值沒有被公司看到,做得很憋屈,時間久了雙方都沒有得到好處。要麼公司勸退員工,要麼就是員工忍受不了離開,但公司的損失肯定更大。
1、收入
收入是員工選擇和留在一家公司的最基礎因素,整體收入低,要求多,那樣員工肯定流失率高。整體收入高,即便是要求再多再苛刻,也是有員工願意留下來的。
2、成長
工作能否給員工帶來成長和收穫?有的員工看中的是公司的平臺和機遇,希望通過這些來增長經驗,為未來增加收入奠定紮實的基礎。所以,如果工資不高,那麼一定要讓員工有成長收穫,對未來有信心。
3、安全感
相比隨時都可能倒閉的公司,員工還是更願意留在穩定性高的企業。除了穩定性以外,安全感還體現在公司是否能夠給員工提供解決問題的方法和支撐,當員工依靠自己的力量無法解決問題時,就需要公司幫助他們來面對問題,解決問題。
作為企業,員工的成長對公司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但是並不是一味的強壓員工就可以成長,還要注意方法和尺度。強壓過頭但又無法幫助員工突破瓶頸時,就會讓員工感覺到孤立無援,從而失去信心。
1、激勵和逼迫式成長要結合
管理像一個彈簧,有伸有縮,即激勵和壓力要結合。一味的強壓或鼓勵都無法達到最好的效果,有時還會適得其反。
2、在否定的同時要給出方法
作為普通員工肯定會有很多經驗不足的地方,當上級領導在否定其做法時可以給出合適做法的示範案例,或具體解決方法。若只是否定又不給予解決方法,員工就會覺得是上級在故意刁難,這既是對員工不負責任,也是對項目的不負責任。
3、及時改變對策,不可坐視不管
當多次調整仍不見效後,也許是用人不當或事情的決策出現了問題,管理者要及時改變對策,不可明知不對還任由事態發展。
員工是公司最寶貴的財富,要想讓一個員工快速成長,最有效的方式不是強壓和否定,而是和他一起解決困境,突破自我!
【原創文章】轉載請聯繫本人並註明出處。
可馨職隅,職場故事精。知故而不世故,知事而不多事。更多文章,請關注 @可馨職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