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貝強收茶位費引爭議,霸王條款還是約定俗成?

2020-12-22 新京報

近日西貝莜麵村深圳一門店強制收取茶位費一事持續發酵,也再次引發了網友對於「茶位費」問題的討論。有人認為在廣東的酒樓和餐館收取茶位費是約定俗成、無可厚非,但也有人認為是霸王條款。

6月9日,廣東省餐飲服務行業協會對新京報記者表示,設置茶位費是出於經營成本考量,是合情合理的商業行為。之後會呼籲各類餐廳繼續做好明碼標價的義務,尊重並保障消費者的知情權和公平選擇權。

事實上,關於茶位費該不該收的爭議由來已久。早在2016年8月,廣州消委會發布《廣州市餐飲業茶位收費情況民意調查報告》,指出強收茶位費是霸王條款。但當時廣州地區多個協會集體發聲,認為收取茶位費合情合理,取消茶位費會導致廣府早茶文化名存實亡,消費者權益也無法保障。

西貝強制收取茶位費被責令整改

最近,有網友在微博發帖稱,其在西貝莜麵村深圳一門店消費後,發現店家收取5元/人的苦蕎茶(位)費,5人共計收取25元。上述網友還稱,「喝不喝都收費,服務員說賈總規定的」,並@西貝莜麵村官方微博。對此,西貝莜麵村在該條微博下留言稱,「很抱歉讓您感受不好,請您私信小編聯繫方式,我們會聯繫門店為您退還茶位費。」

針對此事,6月8日,深圳市市場監管局官方微博發布通報,執法人員到西貝莜麵村深圳華強北九方店進行現場檢查發現,該公司菜單酒水欄中有明碼標價為「茶位 5元/位」的項目,目前該公司對網友在微博發布的收取茶水(位)費的投訴已在退款處理中,並要求該公司全面自查整改,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價格法》等相關規定,做好商品與服務的明碼標價工作、不得強制收取茶位費,加強教育培訓並提升服務質量。

圖/微博截圖

對於收取茶位費等問題,新京報記者聯繫到西貝方面,其相關負責人表示,對於廣東餐飲的普遍現象,西貝作為個體不方便單獨回應。

6月9日,新京報記者就西貝收取茶位費一事聯繫到廣東省餐飲服務行業協會,協會方面稱,餐飲設置茶位費是出於經營成本考量,收取茶位費是合情合理的商業行為,也是餐廳的正當權益,但會呼籲各類餐廳繼續做好明碼標價的法定義務,尊重並保障消費者的知情權和公平選擇權。

茶位費爭議由來已久

據新京報記者了解,廣東諸多茶樓食肆一直有收取茶位費的傳統,也是廣東特有的餐飲文化的一部分,如果在店裡就餐,不管喝不喝茶,都要收取茶位費。

根據媒體報導,早在2014年11月,商務部發布《餐飲業經營管理辦法(試行)》,明確表示禁止餐飲經營者設置最低消費,禁收「開瓶費」「茶位費」等;此後,2016年8月,廣州消委會發布《廣州市餐飲業茶位收費情況民意調查報告》,明確指出強收茶位費是霸王條款,調查數據顯示,有99%的消費者被收取過茶位費,近八成消費者支持取消茶位費。

值得注意的是,當時廣州地區飲食行業協會、廣州市飲食行業商會、廣州烹飪協會、廣州西餐行業協會等集體發聲,認為收取茶位費合情合理,一旦取消茶位費將導致廣府早茶文化名存實亡,廣州餐飲業的服務品質將會出現斷崖式的下滑,廣東(州)特色的廣式服務也會不復存在。最終,消費者的權益也無法保障。

即便是現在,廣州、深圳等多家酒樓及餐飲門店都會收取茶位費,但事實上,關於茶位費該不該收的爭議由來已久。有網友認為,廣東有喝早茶的習慣,一喝一上午影響餐廳提升翻臺率,理應付茶位費;但也有網友表示,到店就餐有自主選擇的權利,可以選擇不要茶水,即便是有茶位費,也要提前告知,強制不合理,頗有些「霸王條款」的意味。

6月9日,廣東省餐飲服務行業協會向新京報記者表示,茶位費是約定俗成的叫法,最早起源於廣東早茶必飲茶的飲食消費習慣。餐廳通常以人頭數計量茶葉用量,並將場地桌位佔用、淨化水、加熱能耗、茶具清潔消毒與茶道服務等多種經營成本綜合核算,茶位費在廣東地區是由來已久的傳統,融入了本地的風土人情。

上述協會認為,餐飲作為典型的社會服務業,其本質就是給消費者提供「餐+飲」的消費場景、菜品飲品和貼心服務,餐廳設置茶位費是出於經營成本考量,巨額的場地租金、裝修、設施設備與人員薪酬等投入,龐大的成本都需要細分計攤到每一道菜品與茶飲當中,這都是合情合理的商業行為。

對於該不該收茶位費,廣東省餐飲服務行業協會表示:「收取茶位費是餐廳的正當權益。我們會呼籲各類餐廳繼續做好明碼標價的法定義務,優化完善管理與服務流程,尊重並保障消費者的知情權和公平選擇權。」

新京報記者 張曉榮

編輯 彭雅莉 校對 劉軍

相關焦點

  • 西貝莜麵村道歉整改,收「茶位費」約定俗成?律師:消費者有權自主...
    原標題:西貝莜麵村道歉整改,收「茶位費」約定俗成?西貝莜麵村華南地區行政總監弓嶽東表示,今後將加強人員管理和培訓,優化點餐流程,在消費者點單的過程中告知消費者茶位費一事,如不需要可換為免費白開水。專業律師解讀:廣東地區雖有「茶位費」傳統,「強收」確屬「霸王條款」「西貝茶位費」事件發生後,對於茶位費該不該收的爭議,也有來自各方的不同聲音。
  • 民法典:消費者有權對「霸王條款」說「不」
    原標題:民法典:消費者有權對「霸王條款」說「不」撰文 雲南老年報 龍沙娜 編輯:鞠元雲南華度律師事務所劉瑜律師的答案是:這些司空見慣的「命令式」告示,這些「霸王條款」並不能成為商家免除責任的擋箭牌。一天,黃大爺帶著一瓶好酒和朋友到某餐館消費,餐館服務員看到後指著店內牆上的告知牌,提醒黃大爺不能自帶酒水進店消費,否則便要附加茶位費。黃大爺堅持不從,雙方爭執不休,一場好好的聚餐最後不歡而散。
  • 閱文霸王條款引爭議,起點作家集體斷更,唐家三少疑為資本發聲
    閱文霸王條款引爭議,起點作家集體斷更,唐家三少疑為資本發聲近期,有關閱文集團霸王合約的討論沸沸揚揚,吸引了眾多圈內圈外人的目光,更是一度登上熱搜,引發網友爭議。對霸王合同條款深惡痛絕。但他同時也說,對於合同,「不同階段的作者,真的是不一樣的,當你足夠優秀的時候,你就有討價還價的資格,當你出入的時候,你就要考慮放棄什麼而獲得什麼。」這些言論也讓廣大的讀者和網友對其口誅筆伐。不少網友更是直接破口大罵。在此之前,唐家三少可以說是人生贏家。
  • 餐廳收取茶位費合理嗎?茶位費是什麼意思?
    數據  98%受訪餐飲店要收茶位費  近期,遼寧省新出臺的《遼寧省消費者權益保護條例》中提到「不得收取或者變相收取餐位費、消毒餐具費、開瓶費等不符合規定的費用。」一時間,餐位費、茶位費等話題引起大眾關注。  「茶位費」泛指基本茶位費,也包括餐位費、消毒餐具費等收費名目。
  • 新消法仍難禁霸王條款:溫莎KTV禁止自帶酒水
    記者 唐俊 攝  《新消法》禁設最低消費、包廂費 記者調查:部分餐館包廂費變座位費    (三湘都市報)KTV唱歌不能自帶酒水,飯店包廂最低消費588元……3月15日,新修訂的《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將正式施行,屆時這些霸王條款均成為違法行為。
  • 女子停機5年欠費8000元,電信公司的規定是「霸王條款」嗎?
    那麼到底是黃女士的故意違約還是電信公司的霸王條款呢?為何一個停機5年的手機號竟然能欠費近8千?據黃女士稱,5年前(2014年)曾在中國電信辦理過電信的寬帶業務,當時獲贈了一張電話卡和一部手機。手機用了一段時間後,發現信號不好就不用了,但現在卻發現手機號並沒有自動銷號,而且一直在扣費。
  • 這是霸王條款!一健身會所被罰五千
    印象西湖小區附近一健身會所因為籤訂「霸王條款」,侵害消費者利益,被責令停止使用違法會員協議,並處以罰款5000元。據介紹,稻香村市場監管所接到曹姓消費者舉報稱,自己兩年前在印象西湖小區附近一健身會所辦了一張5000 元的健身消費年卡,協議約定每次消費200 元。
  • 海底撈收「包間費」消費者:變相的「霸王條款」
    在外用餐,經常會遇到一些餐館「禁止自帶酒水」、「收取包間最低消費」,但這樣的規定已被最高法認定為「霸王條款」。然而,這並不代表消費者就可以無所顧忌地在外吃飯,不少餐館正想方設法巧立名目向消費者收費,比如「服務費」「茶水費」等。昨天,本報就接到市民陳女士來電反映,海底撈的包間竟要收取168元「服務費」。
  • 女子停機5年欠費近8千,霸王條款還是未守合約
    此事一經報導即引發熱議,到底是電信公司霸王條款還是用戶不守合約,雙方各執一詞,目前並無定論。三天前,湖北襄陽電信用戶黃女士在辦理電信手機號時偶然發現,其名下已經有一個號,而且還欠費7700元。她稱「5年內我從來沒有用過,手機也是停機,憑什麼收我費用呢」。中國電信襄陽分公司辦公室主任進一步解釋稱,黃女士是2014年4月5日辦理的189元套餐,當時拿走了一個1895元的手機,用了三個月就送給朋友了。
  • 媒體例舉八大常見「霸王條款」:伴隨中國人一生
    被「霸王條款」伴隨的人生 「從搖籃到墳墓」都有霸王條款;本報調查顯示,所有受訪者都曾遭遇霸王條款  又到3·15,消費者的投訴再達高峰。霸王條款是消費者最無可奈何的投訴項目之一。
  • 靚號的保底消費,長期合約是霸王條款?不全是,我們誤解運營商了
    靚號的最低消費和套餐費是一樣的麼?根據運營商的解釋,套餐費和最低消費並不是一回事。套餐費是你支付一定費用,運營商提供一定量的語音通話時長、流量、簡訊。而最低消費和套餐費無關。如果你打電話、用流量的費用高於最低消費,按實際產生的費用收。
  • 海底撈巧立名目收「包間費」 被疑為變相「霸王條款」
    原標題:海底撈巧立名目收「包間費」 被疑為變相「霸王條款」   在外用餐,經常會遇到一些餐館「禁止自帶酒水」、「收取包間最低消費」,但這樣的規定已被最高法認定為「霸王條款」。然而,這並不代表消費者就可以無所顧忌地在外吃飯,不少餐館正想方設法巧立名目向消費者收費,比如「服務費」「茶水費」等。
  • 流量用不完也扣費?作家六六投訴運營商:網說斷就斷,霸王條款!
    霸王條款,強搶錢。對此,六六反問中國電信,「你直接加網絡裡不就可以了?為何要強買強賣月月結?我網絡一年錢付完了,你憑啥掐我家庭網?你掐我贈送的手機網啊!」。 有網友表示遇到了一模一樣的情況:升級前,電信就告訴我是免費升級;升級完了,才發現入了這麼大個坑,真讓人頭疼。
  • 霸王條款!
    被迫交錢的家長感到委屈:不下水也要交錢,豈不是霸王條款?  事件:  家長「陪泳」也得掏錢  8月14日,家住龍鳳嘉園的劉爺爺抱怨說,13日下午他帶9歲的孫子到王仙嶺遊泳場遊泳,售票處標明兒童票價25元/人,他為孫子買了泳票,但到檢票口卻被攔下。
  • 多數餐館仍在收餐位費 省工商局:可拒付並投訴舉報
    記者 朱蓉攝一元、兩元、三五元……本月起,這筆雖然不多,卻一直飽受爭議的餐位費本應隨著新版《湖南省消費者權益保護條例》(下稱新《條例》)的正式實施成為過去,但目前,長沙卻仍有不少餐飲企業在違規收取。10月8日,因與其他3位友人在某餐廳就餐時被收取8元餐位費,市民柳女士向長沙市嶽麓區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商家退還餐位費以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 消費- 霸王條款無效是什麼意思這些霸王條款內容無效
    在日常生活中,相信大部分人都曾遇到過各種消費糾紛,而很多時候大家對一些商家的霸王條款卻是全然不知,因此常常自己承受後果,但其實有很多霸王條款無效的,這樣一說,不少人都會好奇霸王條款無效指的都是哪些條例。
  • 停車一小時收費300元,霸王條款還是市場需求?|光明夜讀
    文 | 斯遷五一小長假前夕,一則「酒店停車一小時被收300元停車費」的視頻引發網友關注。涉事的鯉魚洲酒店為福建省福州市一五星級酒店,5月1日,該酒店回應記者稱,300元為節假日期間每輛車一天的停車費用,「只要在進入當晚11點前離開,不論停車幾分鐘還是幾小時都是一個價。」福州市物價部門表示,賓館酒店享有停車場自主定價權,物價部門主要監管其是否明碼標價。這件事持續發酵,有的網友感慨這是霸王條款,也有網友認為「沒毛病」。
  • 兩高律師解讀:面對霸王條款如何有效維權
    兩高律師本文即對諸如此類的霸王條款做維權指導。一句話結論:對於老百姓而言,只要是消費過程中遇到商家的刁難或者消費沒有換來合理的對價,就要有可能遭遇霸王條款侵權的意識。一旦確認系霸王條款,維權最直接的方式是協商和解,最便捷的方式是12315投訴,最有效的方式是向所涉行業主管部門申訴,如果上述三種操作相對容易的方式無法維權,那麼就通過仲裁或者訴訟解決。
  • 年夜飯成「年夜煩」,霸王條款幾時完
    苛刻條件包括限定最低消費、強收服務費、收取高額押金、限定用餐時長等。不少消費者吐槽說「年夜飯瞬間變成了年夜煩」,消費者擁有的只是「零選擇權」。隨著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在飯店吃年夜飯開始成為越來越多家庭的選擇。相比於在家操辦年夜飯,飯店有專業廚師主理,不僅口味更佳,更是省去了備餐及餐後收拾等諸多瑣碎事務,一家人可以更加盡情享用團圓飯。
  • 照片加急費 收得有點亂
    如果收費,收多少合適?14日,記者走訪城區部分照相館,發現衝洗照片的加急費並無統一標準,都是由店家隨口要價,高的10元,低的也要5元。同一版照片,現取貴了一倍  「一樣的照片,當天取和隔天取價格卻差了一倍?」13日,市民李女士反映,當天下午她在向陽路一家照相館衝洗一版一寸證件照,工作人員告訴她,如果第二天來取收5元,當天取收10元,其中5元是加急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