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沙漠中的「超級大章魚」哪裡有水它就往哪走,已存活1000多年

2021-01-13 頭腦眼大設計

Hello大家好我是小楠,眾所周知,章魚是在水裡生活的,那在沙漠生活的章魚,你知道嗎,今天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這種章魚是沙漠中的一種植物,幾乎是哪裡有水它就去哪裡,因為它會移動,故而稱為「沙漠中的大章魚」。

這種植物叫做千歲蘭,分布於安哥拉及非洲熱帶東南部,生於氣候炎熱和極為乾旱的多石沙漠、枯竭的河床或沿海岸的沙漠上,只有在非洲西南的狹長近海沙漠才能找到,它也是遠古時代留下來的一種植物「活化石」,非常珍貴,是在1860年的時候一位奧地利探險家在沙漠中發現的,而當時發現的地點就是非洲西南部納米比亞的納米沙漠中,據說已經在無盡的沙漠裡生存了上千年的時間了那。

它就像一隻趴在沙漠中的大章魚,當一些大漠的旅行者來看到他的時候,都感到十分的驚奇,在沙漠中的植物存活率是非常低的,但是它卻十分的旺盛。為何能有如此頑強且漫長的生命呢?因為千歲蘭基部的生長帶。千歲蘭的所有葉片基部,都存在一條生長帶,這個生長帶擁有超強的再生能力,能持續不斷地分出新的葉片組織,簡單說就是有葉片在暴曬中死去,立馬就有新的葉片代替,而且堅強的葉片,能活幾百年,長度能達到2~3米,十分壯觀。目前發現最長的千歲蘭葉片,長度達到6米。

而且千歲蘭還會開花結果,它的每一顆植株都有上萬粒果實,千歲蘭獨特的造型還有它漫長的生命力都體現出了這種植物並非一般的植物,遠遠看上去的千歲蘭就和章魚沒什麼區別,也很難想像這種植物是依靠空氣中的水分來生存,簡直就是無敵,而這可能也就是它長壽的秘訣了吧。

擁有如此強悍生存能力的千歲蘭,也成為萬千科學家研究的對象,因為它為人類研究沙漠綠化帶來了巨大的希望,雖然研究發現,千歲蘭非常難成活,但我們堅信,終有一天會培育出更加頑強的品種,讓沙漠重現綠色生機。

相關焦點

  • 沙漠裡的「大章魚」:哪裡有水它往哪走,壽命最長可活千年之久
    可是,在非洲的沙漠中,卻有一種植物,最長的在沙漠生存了兩千年之久,令人驚訝。我們知道的是,大多數植物的生命都很短暫的,而且是在炎熱的沙漠地帶,就算是耐旱的仙人掌也無法存活千年之久,這究竟是一種什麼樣的植物呢?讓我們一起深入了解一下吧。
  • 非洲沙漠裡的「大章魚」:何處有水它就往何處去,能活2000多年
    它叫鯤,大到不知道它有多大,並且可以化成鳥,鳥也是大到不知道有多大,而且能夠飛起來,飛起來還特別快,只是鯤這種奇妙的生物只存在於我們的想像之中。拋去想像,現實中也有些奇妙的生物存在,就像非洲沙漠裡邊的「大章魚」,它的奇妙之處就在於:何處有水它就往何處去,並且它能夠活2000多年。
  • 沙漠裡的「大章魚」,哪裡有水就在哪生長,被稱作沙漠裡的活化石
    雖然我們大多數人都沒有去過沙漠,但是通過網上的圖片或者是通過一些紀錄片我們就會發現沙漠裡面幾乎是沒有生命存在的,因此沙漠還會被人稱為是「生命的禁區」。站在沙漠裡一眼望過去,除了黃沙還是黃沙,如果你能在沙漠裡發現一片綠洲,你肯定會覺得這是上天賦予的奇蹟。
  • 它是「沙漠大章魚」:平均壽命可達500年,哪裡有水就往哪裡遷移
    在沙漠中有一種很神奇的植物,它的名字叫做千歲蘭,還有一個別名叫做沙漠大章魚,它的體表看著挺好玩的,感覺像是章魚張牙舞爪,舞動著自己的觸鬚,並且向四周不斷的蔓延開來,在聽說它的壽命之後,更讓人覺得驚奇,為什麼它能夠生存上千年不斷絕呢?
  • 非洲沙漠中的「大章魚」,哪裡有水走到哪,壽命在千年以上
    筆者-菲君說起在沙漠中非常耐旱的生物,人們多數時候會想起胡楊林,胡楊林素有「胡楊生而千年不死,死而千年不倒,倒而千年不爛」的美名,但其實除了胡楊林以外,沙漠中還有一種名為千歲蘭的裸子植物,它們的外形非常奇葩,遠看就像一隻張牙舞爪的章魚。
  • 生活在非洲沙漠的「大章魚」,能活上千歲,一來到我國便活不下去
    而且除了我們熟悉的沙漠動物植物,沙漠中的植物也有很多,當然,和地球其它地方的動植物相比,沙漠中的生命總會給人一種滿懷希望、堅韌不拔的感受。比方說在非洲的沙漠中,就有一種外形好像是一隻「大章魚」的植物,它被稱作千歲蘭,不僅耐寒,而且壽命驚人。
  • 世界上最「奇怪」植物,形似大章魚,能在沙漠生存千年!
    在世界當中更是擁有著非常多奇奇怪怪的東西的,而且在世界當中也是擁有著非常多奇怪的植物景觀的,而且有一些植物景觀,它們的外形就好像是大章魚一樣,但是這個職務就僅僅只是生長在沙漠當中,而且他只要是能夠生長出來的的話,就可以在上面當中生長了上千年的時間。
  • 這種魚被稱為生物活化石,擁有超強的適應能力,在沙漠中也能存活
    對於大自然中的生物生長,水是必不可少的。 但是如今卻有一種非常特殊的魚, 它們不僅不生活在水中,而是選擇了一個更為艱難的環境,就是生活在沙漠中。大家都知道沙漠的溫度比較高,而且環境非常的乾旱。
  • 走哪種哪,中國維和官兵在非洲打造開心農場
    走哪種哪,中國維和官兵在非洲打造開心農場 2020-12-26 16:2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不吃不喝,可在泥土裡存活三五年,卻依舊逃不過非洲人民的鋤頭!
    在眾人的印象中,要想吃到新鮮的淡水魚,要麼去市場裡買活的、要麼去河裡、湖裡釣或捕。但對於靠近撒哈拉沙漠邊緣的非洲人民來說,若想吃新鮮的魚,直接從腳下的乾燥土地裡挖出來就好。聽起來感覺有點天方夜譚,但這的確確是非洲大地上真實發生的事情。因為他們挖出的魚不一般,是有著逆天生存能力的肺魚。
  • 沙漠裡的「巨型章魚」,能夠存活上千年,堪稱生物界「活化石」
    俗話說得好,世界之大無奇不有,在大自然中有著許多奇特的事情,等待著我們去發掘和探索。有可能是一種動物、一株植物、一棟建築,或是一個地區的風俗習慣等,都能給人帶來非常深刻的印象,可見旅遊的意義所在了。說到沙漠,相信熱愛旅遊的你們都不陌生。
  • 「非洲之角」沙漠蝗蟲肆虐,原因或是厄爾尼諾現象使降水異常增加
    蝗蟲俗稱「螞蚱」,在我國有些地區還被作為一種食材,蝗蟲的種類非常豐富,全球蝗蟲種類超過1萬種以上,應該我國的蝗蟲總共有1000多種,對我國影響較大的蝗蟲主要為東亞飛蝗、亞洲飛蝗和西藏飛蝗。沙漠蝗蟲此次影響非洲的蝗蟲災害主要是「沙漠蝗蟲」,屬於蝗蟲科,是一種棲息在沙漠中的短角蝗蟲,每年的繁殖能力大約為二至五代,沙漠蝗蟲的遷徙能力極強,一天時間成群的蝗蟲可以遷徙
  • 號稱體積最大的樹,有3000多年的歷史,你知道在哪裡嗎?
    號稱體積最大的樹,有3000多年的歷史,你知道在哪裡嗎?歷史的洪流會埋沒一些事物,而為了紀念那些做出過卓越貢獻的人,人們會用一種特別的方式來紀念他們,在美國有一位叫做謝爾曼的將軍,他在南北戰爭期間做出了卓越的貢獻,人們為了紀念他們,就將他的名字命名在了一棵樹上。
  • 塔克拉瑪幹沙漠種樹不現實?看看如何給樹木提供水,天才的設計
    塔克拉瑪幹沙漠上種樹不現實?看看如何給樹木提供水,天才的設計塔克拉瑪幹沙漠位於塔裡木盆地中心,東西長約1000公裡,南北寬約400公裡,面積約33.76萬平方公裡,僅次於非洲撒哈拉大沙漠,是世界第二大沙漠。
  • 非洲「撒哈拉沙漠」和我國「塔克拉瑪幹沙漠」的形成原因相同嗎?
    沙漠是指地表完全被沙子覆蓋,植被非常稀疏,空氣乾燥的荒蕪地區,屬於「荒漠自然帶」中的一類。在陸地自然帶的分類中,主要包括森林自然帶、草原自然帶和荒漠自然帶三大類,產生三大類自然帶差異的主要原因是「水分」的多少,在溼潤、半溼潤地區多分布森林自然帶,在半乾旱、半溼潤地區多分布草原自然帶,在乾旱地區多分布荒漠自然帶。
  • 非洲不僅沙漠多,還有世界第一大盆地呢,愣是沒發展起來
    在不少印象中,非洲是一個大沙漠。其實這是一個錯覺,非洲就不僅有沙漠,人家還擁有世界第一大盆地,剛果盆地位於非洲中部,擁有世界第二大熱帶雨林。這樣的一個地方,雖然說不是特別好,但條件也差不多哪裡去,而且盆地裡面礦產資源豐富,金剛石,銅等儲量位居世界前列。
  • 女面試官:沙漠裡有兩杯水,一杯馬尿,一杯人尿,你喝哪一杯?
    女面試官:沙漠裡有兩杯水,一杯馬尿,一杯人尿,你喝哪一杯?面試,是進入公司的第一道關卡。
  • 走,去非洲做網紅
    與Tiktok不一樣的是,Vskit雖然是中國人製造的,但卻是真正非洲土生土長的視頻應用,生於非洲長於非洲,內容也是非洲,他們是以尼日尼亞為突破口。據Vskit官方公布,截止到2018年12月,上線7個月時間的Vskit用戶總數已突破1000萬。成為了非洲排名第一的短視頻App。Vskit籤約非洲本土網紅數量將近500人,視頻總數量已經超過200萬。
  • 沙漠中的救命樹,樹皮劃開就能喝水,引進中國卻被改變了用途!
    在漫無邊際的沙漠中,水資源一直是困擾人們生存的最大問題,因為如果不能及時補充水分的話,那麼沙漠之旅將很可能無限接近於死亡。然而在沙漠中,想要找到水源卻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因為除了一些擁有常人所不及的智慧和運氣的人之外,想要在沙漠中存活下來,並不是一件易事。
  • 血汙夜之儀式沙漠怎麼去 夜之儀式沙漠在哪
    夜之儀式沙漠在哪?隱藏的沙漠是夜之儀式裡的一個主線圖,玩家可以在這裡打遊戲開局劇情遇到的法師阿爾弗雷德,並且水下行走的碎片也需要先到達隱藏的沙漠才能獲得。小編下面就帶來該地點的詳細進入方法,並包含有兩大潛水碎片的獲取指引,還不清楚夜之儀式沙漠在哪的小夥伴趕緊來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