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沙漠裡的「大章魚」:何處有水它就往何處去,能活2000多年

2020-12-11 騰訊網

引言

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裡也。化而為鳥,其名為鵬。鵬之背,不知其幾千裡也,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雲。是鳥也,海運則將徙於南冥。——《逍遙遊》

在《逍遙遊》中,有這麼一種神奇的生物。它叫鯤,大到不知道它有多大,並且可以化成鳥,鳥也是大到不知道有多大,而且能夠飛起來,飛起來還特別快,只是鯤這種奇妙的生物只存在於我們的想像之中。拋去想像,現實中也有些奇妙的生物存在,就像非洲沙漠裡邊的「大章魚」,它的奇妙之處就在於:何處有水它就往何處去,並且它能夠活2000多年。

神秘的「大章魚」

此「大章魚」非彼「大章魚」,非洲沙漠裡的「大章魚」,真名其實叫做「千歲蘭」。因為它長起來,葉子經常向四周伸展開來,又能夠在沙漠裡面「行走」,故而很多人給她取了個外號,叫做「沙漠中的大章魚」。除去「大章魚」以外,千歲蘭還被稱為「沙漠中的活化石」,因為千歲蘭的壽命極其長。

據記載,世界上最長壽的千歲蘭,如今已經有2000多歲了。這麼長壽的植物可不多見,況且是生長在環境惡劣的非洲沙漠裡面,那就更讓人佩服千歲蘭堅韌的生命力了,在剛剛發現千歲蘭的時候,很多專家設想過,如果千歲蘭能夠大規模地種植在各大洲的沙漠裡,豈不是能夠拯救那些沙漠的氣候,讓地球回歸綠色家園呢?

事情遠遠比想像中的要複雜多了,千歲蘭的生命力雖然異常頑強,但是它卻只存在於非洲的納米布沙漠上面,是納米布沙漠上面獨有的物種,也是遠古流傳至今的稀有植物,因為千歲蘭的移植難度非常大,且在移植過程中,如果主根受到了損傷,整棵植物就會很快死去,而現在盆栽裡種植的千歲蘭,多為觀賞植物,遠沒有納米布沙漠上那些野性、蓬勃的千歲蘭有魅力。

生存在沙漠的秘密

千歲蘭堅韌與脆弱並行的特徵,讓很多人對它產生了豐富的興趣,有專家還為了千歲蘭的秘密,專門研究過千歲蘭為什麼能夠在非洲的沙漠裡茁壯生長。

第一個原因自然就是千葉蘭能夠在沙漠中移動了。千葉蘭的移動其實並不是我們所認知的表面移動,而是千葉蘭的根系移動。因為長期生長在沙漠地區,氣候非常惡劣,缺少水分的千葉蘭便生長出了巨大的根系,同時,這些根系也非常發達,對地下的水源有著非常強烈的探索能力,根系在沙漠下面生長,四處延伸,只要有水的地方,千葉蘭的根系就會長過去,自然而然,千葉蘭也就成為了我們口中「會移動的植物」。

第二個原因則是因為千葉蘭不間斷的生長。我們都知道千葉蘭難以移植是因為它的主根非常脆弱,但是它的葉片卻十分頑強。在非洲的暴曬天氣裡面,很多葉片會因為供水不足而枯萎死去,這個時候千葉蘭就會迅速長出新的葉片,來取代舊的葉片,保持自己整株植物的水分供給。

第三個原因是千葉蘭獨特的代謝方式,白天是沙漠最熱的時候,人如果行走在沙漠裡,也有可能會被曬得脫水暈倒,顯然經歷了幾千年進化的千葉蘭也知道,白天不適合自己,於是千葉蘭會選擇在白天的時候,關閉葉子上的氣孔,減少自身水分的流失,等到晚上的時候,千葉蘭才會把氣孔張開,來進行有機物合成,滿足自己成長所需要的營養條件,以便於自己能夠長得更大、更好。

還有一個原因也在於千葉蘭的莖上面,千葉蘭除了根系能夠尋找水源以外,它的莖因為結構的特殊,也能夠儲存水源。千葉蘭的莖和它的根一樣地驚人,根能夠深深紮根地下,四處尋找水源,而千葉蘭的莖能夠在沙漠裡面延展兩米,直徑可以達到八米,莖長到這麼長之後,千葉蘭巨大的葉片是千葉蘭生長和儲存的利器。莖把葉片能夠儲存雨水的範圍擴大了,在沙漠下雨的時候,這些葉片會努力四周地吸收水分,然後再把水分全部給儲存起來,並不使用,以便於今後度過異常乾旱的時候。

結語

千葉蘭作為生活在沙漠之中的植物,它依靠自己本能的智慧來拯救自己的性命,而千歲蘭的平均年齡達到了500歲,不得不說這種植物的生命力十分堅韌,我們應該向千葉蘭學習,學習它儲存水分的憂患意識,學習它根系尋找水源的探索意識,學習它及時拋舊換新的堅決果斷,學習它避開太陽鋒芒的生存方式。

圖片來自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非洲沙漠中的「超級大章魚」哪裡有水它就往哪走,已存活1000多年
    Hello大家好我是小楠,眾所周知,章魚是在水裡生活的,那在沙漠生活的章魚,你知道嗎,今天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這種章魚是沙漠中的一種植物,幾乎是哪裡有水它就去哪裡,因為它會移動,故而稱為「沙漠中的大章魚」。
  • 沙漠裡的「大章魚」:哪裡有水它往哪走,壽命最長可活千年之久
    可是,在非洲的沙漠中,卻有一種植物,最長的在沙漠生存了兩千年之久,令人驚訝。我們知道的是,大多數植物的生命都很短暫的,而且是在炎熱的沙漠地帶,就算是耐旱的仙人掌也無法存活千年之久,這究竟是一種什麼樣的植物呢?讓我們一起深入了解一下吧。
  • 沙漠裡的「大章魚」,哪裡有水就在哪生長,被稱作沙漠裡的活化石
    雖然我們大多數人都沒有去過沙漠,但是通過網上的圖片或者是通過一些紀錄片我們就會發現沙漠裡面幾乎是沒有生命存在的,因此沙漠還會被人稱為是「生命的禁區」。站在沙漠裡一眼望過去,除了黃沙還是黃沙,如果你能在沙漠裡發現一片綠洲,你肯定會覺得這是上天賦予的奇蹟。
  • 你往何處去?
    中國往何處去 這個題目其實是錯誤的,正確的題目是:你往何處去?
  • 生活在非洲沙漠的「大章魚」,能活上千歲,一來到我國便活不下去
    而且除了我們熟悉的沙漠動物植物,沙漠中的植物也有很多,當然,和地球其它地方的動植物相比,沙漠中的生命總會給人一種滿懷希望、堅韌不拔的感受。比方說在非洲的沙漠中,就有一種外形好像是一隻「大章魚」的植物,它被稱作千歲蘭,不僅耐寒,而且壽命驚人。
  • 它是「沙漠大章魚」:平均壽命可達500年,哪裡有水就往哪裡遷移
    在沙漠中有一種很神奇的植物,它的名字叫做千歲蘭,還有一個別名叫做沙漠大章魚,它的體表看著挺好玩的,感覺像是章魚張牙舞爪,舞動著自己的觸鬚,並且向四周不斷的蔓延開來,在聽說它的壽命之後,更讓人覺得驚奇,為什麼它能夠生存上千年不斷絕呢?
  • 陳勤浩:蔡英文要把臺灣帶往何處
    臺灣《旺報》今日刊載清華大學兩岸法政問題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陳勤浩的文章指出,一位從青年時代起就具備「臺獨天然成分」的理念型政治人物,將要把臺灣帶往何處,關心臺灣前途命運的人們正拭目以待。文章直言:在決定臺灣前途命運的這個大是大非問題面前,民進黨切不可盲目樂觀而誤判形勢,否則縱然贏了選舉,卻很可能輸了臺灣。
  • 世界上最「奇怪」植物,形似大章魚,能在沙漠生存千年!
    在世界當中更是擁有著非常多奇奇怪怪的東西的,而且在世界當中也是擁有著非常多奇怪的植物景觀的,而且有一些植物景觀,它們的外形就好像是大章魚一樣,但是這個職務就僅僅只是生長在沙漠當中,而且他只要是能夠生長出來的的話,就可以在上面當中生長了上千年的時間。
  • 沙漠裡壽命「最長」的植物:它僅長兩片葉子,能活約2000年!
    植物是地球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和人一樣都有自己的壽命。一般來說不同的植物壽命都有差別,不過很多植物的壽命都沒有人類的壽命長,像桃樹和李樹一般都只有幾年的光景。但是在沙漠有一種植物,它的壽命讓人驚嘆。今天分享沙漠裡壽命「最長」的植物:它僅長兩片葉子,能活約2000年!
  • 考場優秀作文|你往何處去
    在城市中有徹夜燈火如不落星光,無論何時,總有地方充斥著噪音喧鬧。它有著繁華的表象,在這裡你才感覺到你像是在血管裡的血液,你在流動,你穿越這個城市的四肢百骸,你在真實地生活,充滿煙火氣息地生活。而鄉村就不一樣了。在大多數鄉村,星光漸起之時就沒有燈光了,入夜後的鄉村更是安靜得可以聽到遠處的狗吠雞啼。安靜的鄉村讓人有一種沉澱感,你感覺自己像是一尊古董,已然滄桑。
  • 非洲沙漠中的「大章魚」,哪裡有水走到哪,壽命在千年以上
    筆者-菲君說起在沙漠中非常耐旱的生物,人們多數時候會想起胡楊林,胡楊林素有「胡楊生而千年不死,死而千年不倒,倒而千年不爛」的美名,但其實除了胡楊林以外,沙漠中還有一種名為千歲蘭的裸子植物,它們的外形非常奇葩,遠看就像一隻張牙舞爪的章魚。
  • 記得來自何處,也知去往何方
    新會長風採   在這一天,大一的幹事不論是已經做好準備,還是倉促上陣;不管有再多不舍,或是期待,都將從師兄師姐手中接下重任。。。教練團   本屆新設立的組織,專門負責新成員的體能訓練和日常指導工作,能讓新成員更快的適應武協,能更快的提升新成員的體能和積極性,也能使武協的工作更加規範。
  • 前勞斯萊斯設計總監賈爾斯泰勒去往何處
    前勞斯萊斯設計總監賈爾斯泰勒去往何處 2018年09月03日 14:10 新聞稿
  • 人物|杜川:心中若有桃花源 何處不是水雲間
    「破老頭」杜川心中若有桃花源,何處不是水雲間杜川在畫展上。浮浮沉沉多年,繁華看盡,在事業的巔峰期,選擇急流勇退,跑到鹿泉西山的一個破院子裡畫畫、燒陶、造紙,過起了與世無爭、回歸自然、閒雲野鶴般的生活,一過就是八年。「不戀奢華入草亭,我心向內尋安寧。身後浮雲隨風逝,坐擁孤山悟空靈。」成長於鄉野的杜川,本就與泥土有天然的默契,躁動了半輩子的心,終於在此安放。「經歷多了,就會看淡很多。
  • 柏楊丨中文系畢業生何處去?
    最近,臺北自立晚報刊出陳媛裕女士的一篇大文:「中文系畢業生何處去」,道出了中文系的種種傷心。嗟夫,柏楊先生念北京大學堂文科時,文起九代之衰(本來是八代的,我又給它加上一代,就是「五四」那個使大家七嘴八舌,心驚肉跳的一代),還沒出學堂哩,各衙門敦聘「夫子」前往屈就的八行書,就雪片飛來。連洋教習都承奉顏色,擺在八仙桌上,苦口婆心地央求學生老爺,務請光臨敝邦。
  • 探索中學生心靈自傳 90後青春小說《我往何處去》在滬出版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成長小說,作者透視出當下教育中的問題,也寫出新一代中國青年從迷惘到不斷尋找自我意識的精神歷程。」這是北京大學錢理群教授對最近由上海文藝出版社出版的90後青春小說《我往何處去》的評價。
  • 何處寄鄉愁
    很多人都有這樣的體會,當你最需要找一個詞準確地表達「此情此景」時,腦海裡蹦出的一定是一個方言詞,最地道最形象最生動最能淋漓盡致的方言詞,它甚至可能土到沒有相應的文字形式。讚美人可以用普通話,但損人罵人還是用方言來得自然過癮。這是因為,方言是從小習得的,早已深藏在我們潛意識中,普通話是長大學得的;方言是原生態的,有祖祖輩輩傳下來的思維方式與價值判斷,普通話是規範過的。
  • iTutorGroup湯崢嶸:在線少兒英語往何處去?
    創業家&i黑馬訊(記者:溫瑞連)4月26日,由創業黑馬主辦、全面戰略合作夥伴匯桔網支持的「2019教育未來產業峰會·暨黑馬教育產業大課」在京舉行,iTutorGroup營運長湯崢嶸出席活動,並以《在線少兒英語往何處去?》為主題發表了演講。
  • 人無百日好,花卻有百日紅?這種花竟然能活到2000歲!太不可思議
    2019年8月7日,人們常說「人無百日好,花無百日紅」,用來形容人心的善變,也說明了花能開的時間都不長,但在世界上有一種花居然活了2000歲!這種花就叫做百歲蘭。百歲蘭的原產地是在非洲的納米比亞沙漠,但從它在沙漠裡生長就可以知道,百歲蘭是非常耐旱的一種花,是沙漠中很難生成的矮狀木本植物,在沙漠裡能夠很少的固沙保土。百歲蘭是罕見的從有恐龍的時代就有的植物,也是地球上永不落葉的珍稀植物,是植物界的活化石。
  • 日暮鄉關何處是?
    鄉關何處,鄉關何處,於崔顥,大概是思念和牽掛,而我,則是追問,是一生的找尋。我與故鄉是疏離的,甚至提起那兩個字時,是侷促,是躲避,是置身局外的感覺,似乎與我沒有關係。記得剛到北京時,終於長舒了一口氣,別人問起你哪兒人時,回答的口氣坦然而驕傲:山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