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非常出名的一位書畫家,一起來了解一下鄭板橋的一生吧!

2020-12-18 美麗的新境界

鄭板橋是中國古代著名的書畫家、文學家。以「揚州八怪」之一為稱。其作品流傳千裡,令人嘆為觀止。鄭板橋別號板橋,因此後世稱他為「板橋先生」。但是史觀板橋先生的一生,可以說是悲了一生,嘆了一生。令人敬畏又婉憐。

鄭板橋出身窮困之家,年僅四歲便喪母。依靠乳母的贍養和愛護得以生存下來。他心懷感恩之情,為乳母提了一首詩。鄭板橋天生聰慧,勤學好學,以報養育之恩。他十九歲便考進秀才,四十歲考進舉人,四十四歲考中進士,五十歲才做了一個芝麻小官。

在此期間,鄭板橋遭遇的不僅是仕途不興,還遭受到了親子離散。在他三十歲之前,家境依舊貧苦不堪,每日憂愁一餐一飯。他的書畫也遇不到「伯樂」,終日受棄。不久,其父與其子因飢餓而死,致使他孤單一人,這給他打擊重深。好在他考進舉人、進士後,其字畫慢慢有了人氣。在揚州受到人們的賞識,他的書畫之作被百姓們當做珍寶一樣珍藏、這讓他在低谷中看到了光芒,不再消沉。

在板橋當官期間,他為人政治清廉,公平正義,不阿諛奉承。得到了老百姓的敬重和信任,而且他善於洞察世事,並提出了獨到的見解。因為鄭板橋本身痛恨官場的爾虞我詐,爭搶糾紛,所以他辭官回鄉。即使過著貧困的日子,也不願違背自己的內心。遵循本心方向,不願屈服。之後鄭板橋以賣書畫為生,依舊過的艱難,但也舒適。在他晚年,鄭板橋也過得清閒,於二十三歲逝世,其二子也隨之早卒。

板橋先生的一生可謂是全盤坎坷不斷。但是他那股不服輸、不低頭的勁,讓人喜愛。他在書畫、文學方面的貢獻,給中國留下了不朽的著作。鄭板橋不僅在喜愛畫竹,還愛寫楷書、隸書,多才多藝。他的繪畫特徵主要歸結為一個字:「真」,真性情,真繪畫,真獨特,給人一種經驗、舒適的感覺。

他的詩文特徵偏向現代感,喜愛用白話文代替文言文。追求新穎,反對封建呆板。「揚州八怪」中的「怪」字,為何意?是與人不同,特立獨行,追求獨一無二的特徵。他的書畫和文字,都不會找出與之相似的作品。這就是他的不同,他的特性。雖然生來壞境條件不優越。但是他沒有被現實擊敗,而是不斷努力、提升自己,到達成功的頂峰。

鄭板橋的特殊風格曾有這樣一件事,他在夢中把妻子身體當成法帖臨摹。隱約間聽見他的妻子說「人各有體」。這才讓他突然醒悟,不能一味地去模仿別人。不僅會弄得四不像,還丟失了自身的特徵。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特徵,而每個文學家的創作,都需要有屬於自己的特性。既能讓人一下子分別出來。也能給自己的作品做了一個屬於自己的標誌。

相關焦點

  • 鄭板橋看重人品和才華,不收聘禮嫁女兒
    在過去就出現了一位不要聘禮嫁愛女的人,他就是鄭板橋。鄭板橋清代著名的書畫家,文學家。他被稱為揚州八怪,一生只畫蘭、竹、石。他號稱,詩、書、畫」三絕」。鄭板橋有一個非常聰明,漂亮,善於書畫的女兒。對於這個女兒,鄭板橋很是疼愛。他一心想為女兒找一個才貌雙全的如意郎君。
  • 小央美美術品牌加盟:清代書畫家、文學家,揚州八怪鄭板橋的一生
    鄭板橋一生只畫蘭、竹、石,自稱「四時不謝之蘭,百節長青之竹,萬古不敗之石,千秋不變之人」。其詩書畫,世稱「三絕」,是清代比較有代表性的文人畫家。乳母費氏是一位善良、勤勞、樸真的勞動婦女,給了鄭板橋悉心周到的照顧和無微不至的關懷,成了鄭板橋生活和感情上的支柱。十六歲從鄉先輩陸種園先生學填詞。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二十歲左右考取秀才。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娶妻徐夫人。
  • 泰州唯一的國家級博物館,藏在這座小城中,珍藏著鄭板橋的真跡
    興化,是一座格外閒適秀美的江北小城,每年三四月份油菜花盛開的時節,興化就變得格外的熱鬧起來,90%以上的遊人都是衝著這裡的水上油菜花海而來,卻忽略了這座小城2000多年的歷史文化底蘊,而了解這座小城歷史最好的去處就是「興化市博物館」。
  • 興化:左手鄭板橋,右手施耐庵
    的作者施耐庵、揚州八怪之首鄭板橋等世界知名文豪和書畫家。  不管《大滬莊》寫得如何,一位50歲才開始創作的農婦,已有兩本小說問世,並能擺放到星級賓館供人取閱,確實令人驚訝。難道這是受施耐庵的影響嗎?  我有點興奮,可興化的朋友笑著說,「這不奇怪,前兩年,有位在『垛田黃花』風景點賣臭豆腐的農婦,也放下手裡的生意,回家寫小說去了。」  「你不是在說笑吧?」我有點給逗樂了。  「怎麼會騙你呢?
  • 劉孟浩:鄭板橋為何棄石濤而選擇八大山人?
    在鄭板橋33歲那一年,他離開了北京駐足揚州,那時揚州已經聚集了大批成名的書畫家,而此時的鄭板橋還是個無多大名氣的人,儘管他很有文採,能寫很多膾炙人口的詩詞,但人們似乎並不看好他。面對現實,鄭板橋對自己進行了重新審視。
  • 最恨雞鳴狗盜的鄭板橋,也做了一回小偷,自己竟然還詳細記載
    在中國傳統繪畫題材中,文人最為喜歡的莫過於「歲寒三友」和「四君子」了。「歲寒三友」是指「松、竹、梅」,「四君子」是指「梅、蘭、竹、菊」,而竹、梅卻各排其首。因此,對於像鄭板橋這樣的君子,他又怎麼不喜歡梅呢?我們知道,中國畫的古風是水墨畫,所以,古人所畫的梅也就不是我們今天看到的紅梅,而是墨梅。
  • 這個景點建造在監獄上面,內診還藏著鄭板橋的真跡,坐標江蘇泰州
    了解小鎮歷史最好的地方是「興化市博物館」。興化市博物館,位於興化市府前路2號,建於1993年。是國家三級博物館,也是台州唯一的國家級博物館。整個建築群為三層仿古建築群,佔地7.5畝。與許多博物館不同,這裡的建築粉牆黛瓦,小橋流水,幽幽竹林,迴廊相連,顯得十分古色古香。另外,不得不提的是,該館前身是明代的監獄。
  • 鄭板橋藝術節走過24年,呈現鄭板橋及當代興化藉名家書畫
    以詩書畫三絕名世的鄭板橋是「揚州八怪」的代表人物之一,不僅在中國書畫史上影響極大,在民間也有著極大的影響力。鄭板橋是江蘇興化人,為紀念鄭板橋,自1993年開始,興化市每兩年舉辦一屆「中國·興化鄭板橋藝術節」,至今已經走過24個年頭。10月18日,恰逢興化撤縣建市三十周年,第十三屆「中國·興化鄭板橋藝術節」在興化市博物館舉辦。
  • 鄭板橋以畫竹稱道,他畫的竹有何不同?
    鄭板橋,名燮,字克柔,號板橋,清代著名書畫家、文學家,其詩、書、畫的獨特風格和傑出成就。他一生只畫蘭、竹、石,自稱「四時不謝之蘭,百節長青之竹,萬古不敗之石,千秋不變之人」。其詩書畫,世稱「三絕」,是清代比較有代表性的文人畫家。
  • 鐵骨錚錚的鄭板橋,親自承認自己是同性戀
    鄭板橋,相信每個人都應該聽說過,鄭板橋是清朝著名的畫家,一生只畫蘭、竹、石,自稱:四時不謝之蘭,百節長青之竹,萬古不變之石,千秋不變之人。不過,鄭板橋並不是這個人的名字,板橋也不是他的字,他真正的名字是鄭燮,板橋是他的號。因為他在所做書畫的下面都題板橋鄭燮的字樣,後來人們就逐漸稱它為鄭板橋。他同時也是揚州八怪的重要代表人物。
  • 原來都是著名大畫家,其中一位是鄭板橋
    醜八怪醜八怪這個詞來源於「揚州八怪」,分別是:楊法、金農、鄭板橋、汪士慎、李蟮、高翔、黃慎、李方膺、羅聘、高鳳翰、華巖、閔貞等,有人發現並不是八個人,其實這裡的「八」是虛數詞,指的是數量很多的意思 揚州八怪這些人都是當時著名的畫家,比如鄭板橋就是清代書畫家、文學家,他也是「揚州八怪」的代表人物,大家也許好奇,這些人應該在當時是才高八鬥之人,為什麼會被形容成「八怪」呢?
  • 人品如竹正直清白,前時後歷,只有揚州八怪鄭板橋
    大多數人提到鄭板橋的時候。很多人想到的是他畫的竹子。在清朝的時候,揚州突然出現一批風格相近的書畫家們,他們被稱為「揚州八怪」。這些人都是出身於貧寒家庭,但是作風卻清高,也各自有各自的怪異。然而作為揚州八怪之首位的鄭板橋,他的怪,在於傳奇。
  • 鄭板橋的《新竹》,是不是讚美教師的
    一首古詩鄭板橋曾經寫過一首詩,叫《新竹》:新竹高於舊竹枝,全憑老乾為扶持。明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龍孫繞鳳池。有人把它當作是讚美教師的一首詩,其實並不是。這首詩的大意是:新生的竹枝,長得非常高,比老竹還要高。為什麼如此呢?我們發現,新竹來自於老竹,老竹根壯,新竹才長得茁壯。新竹參天挺立,是老竹愛護、養育的結果。
  • 清代鄭板橋為什麼喜歡竹?不僅畫竹還寫竹,千磨萬擊還堅勁
    花中四君子,梅蘭竹菊,說起梅花,想到的是「牆角數枝梅,凌寒獨只開」;說起蘭花,便想到屈原;而說起菊花,便想到那「採菊東籬下」的陶淵明;而說起竹,最先想起的,就是鄭板橋。鄭板橋是清代的書畫家和文學家,為什麼說鄭板橋是竹的代表呢?因為他以畫竹出名。
  • 將鄭板橋的《蘭》,放大20倍後,竟發現這朵「花瓣」隱藏的秘密
    將鄭板橋的《蘭》,放大20倍後,竟發現這朵「花瓣」隱藏的秘密文/小魚看看今天小編和大家一塊風雅一回,來欣賞下鄭板橋老先生的《蘭》,鄭板橋被稱為「揚州八怪」之一,因為鄭板橋一生性格放蕩不羈鄭板橋一生仕途不是很順暢,因為他不喜歡官場的爾虞我詐,因此儘管考上了進士,在朝為官沒多久就主動辭官回家,一生靠賣畫為生,鄭板橋筆下的著名畫作,最出名的就是竹子和蘭花,對於書法家來說見字如見人,同理,見到畫家,見畫如見人。
  • 鄭板橋的書法歪斜不整,大小不一,布局別致,自稱為「六分半書」
    一提到鄭板橋這個名號,似乎我們都能夠聯想到他的墨竹,他筆下的竹子栩栩如生,生命力旺盛,或許很多人認識鄭板橋都是通過他的繪畫才有所了解的,甚至很多人也是通過四個字「難得糊塗」所熟知的,其實,鄭板橋不僅在繪畫上成就突出,而且在書法上、文學上都有所成就,這從他的定位就可以得知,他是清朝著名的繪畫大家
  • 鄭板橋書畫造假多 有四種作偽手法
    在近年國內藝術品拍賣市場上,若論被造假最多、最濫的古代書畫家,「揚州八怪」之首鄭板橋恐怕應算其中一位了。查看一下拍賣數據,鄭板橋書畫的拍賣成交金額僅排在八大山人和文徵明兩人之後,位居第三。之所以屢被造假,既因為他是「揚州八怪」的代表人物,家喻戶曉、充滿傳奇,更因為其畫價不菲,也是吸引造假者的根本原因。
  • 「難得糊塗」的鄭板橋,不僅善寫詩作畫,更是優雅罵人的高手
    關注小編,我們一起來聊歷史,談趣事「難得糊塗」的鄭板橋,不僅善寫詩作畫,更是優雅罵人的高手>鄭板橋,名燮,清代畫家、文學家,「揚州八怪」之一,康熙秀才,雍正舉人,乾隆進士,一生只畫竹、石、蘭,擅寫詩作文,曾任山東範縣、濰縣縣令,因其「難得糊塗」的準則,又被稱為「糊塗縣令」。
  • 個性名人,鄭板橋
    如今,提起鄭板橋,可謂家喻戶曉了。鄭板橋出生於一個書香之家,但逢家道漸漸落魄,生活也是捉襟見肘。幼年喪母,但幸運的是他有一位乳母,費氏。費氏費氏對鄭板橋十分疼愛,用心照料其成長,彌補了他缺失的母愛。加上費氏為人勤勞善良而又真正,一定程度上也影響了鄭板橋人格的塑造。
  • 難得糊塗的鄭板橋,把一生智慧寫進了這首詩裡,最後一句豪氣沖天
    鄭板橋一生只畫蘭、竹、石,他和竹子的緣分一結就是一輩子。人們問他為什麼這麼愛竹,他總能說起竹子的不少好處來,不可否認,當年做了縣令的他,選擇畫竹也是為了貼補家用,畢竟做為一個大清官他確實一貧如洗。但他選擇竹子最大的原因,沒有花草的豔麗,只有一腔的正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