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人心目中,國家天文臺是神秘和高大上的代名詞,那裡雲集了一大批科技「牛人」,每天都在探討和研究玄之又玄的宇宙星空。不過,你或許不知道國家天文臺也有接地氣的一面,在抖音平臺上,國家天文臺開設了官方帳號,而且人氣「爆棚」。
打開國家天文臺的抖音官方主頁,瀏覽他們的短視頻作品,你會驚奇的發現原來天文知識的畫風也可以如此清奇:比如應該怎麼理解銀河系併合矮星系呢?因為----銀河系是個「貪吃鬼」。黑洞在宇宙空間裡「大嘴吃四方」配上一段《victory》背景音樂,讓人分分鐘熱血沸騰。最重要的是,視頻雖短,但信息量巨大,大家在閒暇時間就能學到不少天文知識。
或許有人會問,國家天文臺這些短視頻都是出自誰手呢?其實,國家天文臺為了推進科普工作,特別設立了科學家輪值機制,輪值團隊成員都是妥妥的天文大咖。比如團隊成員之一的苟利軍研究員曾在美國哈佛大學天體物理研究中心攻讀博士後,現在是國家天文臺恆星級黑洞爆發現象研究創新團組負責人。
正是由於這些天文大咖的群策群力,國家天文臺的短視頻收到抖音用戶的熱烈追捧。目前,國家天文臺官方抖音號雖然只發布了20個作品,但卻收穫39.2萬粉絲,獲贊超過157.6萬。
在由中國科學報社與字節跳動聯合發起的「DOU知短視頻科普知識大賽」中,國家天文臺抖音創作團隊受到評委的一致好評,獲得優秀短視頻製作機構獎。「DOU知短視頻科普知識大賽」由中國科學報社與字節跳動聯合發起,旨在激發科研人群、高校師生通過抖音短視頻發布科普短視頻,推動全民科普、傳遞科學精神。
對此,苟利軍表示:此次獲獎無疑是對國家天文臺抖音創作團隊的肯定。國家天文臺製作這些科普超短視頻,目的是藉助抖音平臺,讓更多公眾愛上天文學、愛上璀璨浩瀚的宇宙天空,激發大眾的科學興趣,努力樹立良好的社會示範效應。
(免責聲明:中國青年網轉載此文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網的觀點和立場。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