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器學習與流體動力學:谷歌AI利用「ML+TPU」實現流體模擬數量級加速

2021-02-24 現代服務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

流體數值模擬對於建模多種物理現象而言非常重要,如天氣、氣候、空氣動力學和等離子體物理學。流體可以用納維 - 斯託克斯方程來描述,但大規模求解這類方程仍屬難題,受限於解決最小時空特徵的計算成本。這就帶來了準確率和易處理性之間的權衡。

不可壓縮流體通常由如上納維 - 斯託克斯方程來建模。
最近,來自谷歌 AI 的研究人員利用端到端深度學習改進計算流體動力學(CFD)中的近似,以建模二維渦流。對於湍流的直接數值模擬(direct numerical simulation, DNS)和大渦模擬(large eddy simulation, LES),該方法獲得的準確率與基線求解器相同,而後者在每個空間維度的解析度是前者的 8-10 倍,因而該方法實現了 40-80 倍的計算加速。在較長模擬中,該方法仍能保持穩定,並泛化至訓練所用流以外的力函數(forcing function)和雷諾數,這與黑箱機器學習方法正相反。此外,該方法還具備通用性,可用於任意非線性偏微分方程。

論文地址:https://arxiv.org/pdf/2102.01010.pdf該研究作者之一、谷歌研究員 Stephan Hoyer 表示:這項研究表明,機器學習 + TPU 可以使流體模擬加速多達兩個數量級,且不損害準確率或泛化性能

至於效果如何呢?論文共同一作 Dmitrii Kochkov 展示了該研究提出的神經網絡與 Ground truth、基線的效果對比:首先是雷諾數 Re=1000 時,在 Kolmogorov 流上的效果對比:

其次是關於衰變湍流(decaying turbulence)的效果對比:

最後是雷諾數 Re=4000 時,在更複雜流上的效果對比:

用非線性偏微分方程描述的複雜物理系統模擬對於工程與物理科學而言非常重要。然而,大規模求解這類方程並非易事。谷歌 AI 這項研究提出一種方法來計算非線性偏微分方程解的準確時間演化,並且其使用的網格解析度比傳統方法實現同等準確率要粗糙一個數量級。這種新型數值求解器不會對未解決的自由度取平均,而是使用離散方程,對未解決的網格給出逐點精確解。研究人員將受解析度損失影響最大的傳統求解器組件替換為其學得的組件,利用機器學習發現了一些算法。如下圖 1a 所示,對於渦流的二維直接數值模擬,該研究提出的算法可以在每個維度的解析度粗糙 10 倍的情況下維持準確率不變,也就是說獲得了 80 倍的計算時間改進。該模型學習如何對解的局部特徵進行插值,從而能夠準確泛化至不同的流條件,如不同受力條件,甚至不同的雷諾數(圖 1b)。研究者還將該方法應用於渦流的高解析度 LES 模擬中,獲得了類似的性能提升,在網格解析度粗糙 8 倍的情況下在 Re = 100, 000 LES 模擬中維持逐點準確率不變,實現約 40 倍的計算加速。

圖 1:該研究提出方法與結果概覽。a)基線(direct simulation)與 ML 加速(learned interpolation)求解器的準確率與計算成本對比情況;b)訓練與驗證樣本圖示,展示出該模型強大的泛化能力;c)該研究提出「learned interpolation」模型的單時間步結構,用卷積神經網絡控制標準數值求解器對流計算中學得的近似。研究者使用數據驅動離散化將微分算子插值到粗糙網格,且保證高準確率(圖 1c)。具體而言,將求解底層偏微分方程的標準數值方法內的求解器作為可微分編程進行訓練,在 JAX 框架中寫神經網絡和數值方法(JAX 框架支持反向模式自動微分)。這允許對整個算法執行端到端的梯度優化,與密度泛函理論、分子動力學和流體方面的之前研究類似。研究者推導出的這些方法是特定於方程的,需要使用高解析度真值模擬訓練粗糙解析度的求解器。由於偏微分方程的動態是局部的,因此高解析度模擬可以在小型域內實施。該算法的工作流程如下:在每一個時間步中,神經網絡在每個網格位置基於速度場生成隱向量,然後求解器的子組件使用該向量處理局部解結構。該神經網絡為卷積網絡,具備平移不變性,因而允許解結構在空間中是局部的。之後,使用標準數值方法的組件執行納維 - 斯託克斯方程對應的歸納偏置,如圖 1c 灰色框所示:對流通量(convective flux)模型改進離散對流算子的近似;散度算子(divergence operator)基於有限體積法執行局部動量守恆;壓力投影(pressure projection)實現不可壓縮性,顯式時間步算子(explicit time step operator)使動態具備時間連續性,並允許額外時變力的插值。「在更粗糙網格上的 DNS」將傳統 DNS 和 LES 建模的界限模糊化,從而得到多種數據驅動方法。該研究主要關注兩種 ML 組件:learned interpolation 和 learned correction。此處不再贅述,詳情參見原論文。一旦網格解析度無法捕捉到解的最小細節,則 DNS 的準確率將快速下降。而該研究提出的 ML 方法極大地緩解了這一效應。下圖 2 展示了雷諾數 Re = 1000 的情況下在 Kolmogorov 流上訓練和評估模型的結果

而就計算效率而言,10 倍網格粗糙度的情況下,learned interpolation 求解器取得與 DNS 同等準確率的速度也要更快。研究者在單個谷歌雲 TPU v4 內核上對該求解器進行了基準測試,谷歌雲 TPU 是用於機器學習模型的硬體加速器,也適用於許多科學計算用例。在足夠大的網格大小(256 × 256 甚至更大)上,該研究提出的神經網絡能夠很好地利用矩陣乘法單元,每秒浮點運算的吞吐量是基線 CFD 求解器的 12.5 倍。因此,儘管使用了 150 倍的算術運算,該 ML 求解器所用時間仍然僅有同等解析度下傳統求解器的 1/12。三個維度(兩個空間維度和一個時間維度)中有效解析度的 10 倍提升,帶來了 10^3/12 ≈ 80 倍的加速。此外,研究者還考慮了三種不同的泛化測試:大型域規模;非受迫衰減渦流;較大雷諾數的 Kolmogorov 流。首先,研究者將同樣的力泛化至較大的域規模。該 ML 模型得到了與在訓練域中同樣的性能,因為它們僅依賴流的局部特徵(參見下圖 5)。然後,研究者將在 Kolmogorov 流上訓練的模型應用於衰減渦流。下圖 3 表明,在 Kolmogorov 流 Re = 1000 上學得的離散模型的準確率可以匹配以 7 倍解析度運行的 DNS。

最後,該模型可以泛化至更高的雷諾數嗎?也就是更複雜的流。下圖 4a 表明,該模型的準確率可以匹配以 7 倍解析度運行的 DNS。鑑於該測試是在複雜度顯著增加的流上進行的,因此這種泛化效果很不錯。圖 4b 對速度進行了可視化,表明該模型可以處理更高的複雜度,圖 4c 的能譜進一步驗證了這一點。

研究者將 learned interpolation 與其他 ML 方法的性能進行了對比,包括 ResNet (RN) [50]、Encoder Processor-Decoder (EPD) [51, 52] 架構和之前介紹的 learned correction (LC) 模型。下圖 5 展示了這些方法在所有考慮配置中的結果。總體而言,learned interpolation (LI) 性能最佳,learned correction (LC) 緊隨其後。

研究者已經描述了該方法在 DNS 納維 - 斯託克斯方程中的應用,但其實該方法是較為通用的,可用於任意非線性偏微分方程。為了證明這一點,研究者將該方法應用於 LES 加速。當 DNS 不可用時,LES 是執行大規模模擬的行業標準方法。下圖 6 表明,將 learned interpolation 應用於 LES 也能達到 8 倍的 upscaling,相當於實現大約 40 倍的加速。

【END】

免責申明:本站所有內容均來自網絡,我們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僅作參考。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文章來源:機器之心

相關焦點

  • 流體運動學和流體動力學
    1、流體運動學流體運動學基於的是質量守恆定律。在定常流動中,單位時間內通過管路的任一有效過流斷面的流體質量為常數(定常流動:流體的運動參數不隨時間變化,只隨位置變化;過流斷面:流束中與速度方向垂直的橫截面)。流體運動學的基本方程為連續性方程,常用下式表示
  • 第四章 流體動力學
    流體動力學所研究的問題是什麼?答:流體動力學是研究運動流體之間以及流體與固體邊界之間的作用力,即研究速度、加速度與質量力、壓力、黏性力之間的關係。 2. 伯努利方程答:對於不可壓縮的理想流體來講,單位重量的伯努利方程為其中,z表示位勢能;
  • GPU如何加速流體仿真分析?
    計算流體仿真力學,英文全稱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縮寫為CFD,興起於近50年來,是一門相對年輕的學科。它是數值數學和計算機科學結合的產物,通過空間離散和數值求解的思路,對流體力學的各類問題進行數值實驗、模擬和分析研究,以解決學習、科研或者工程設計中的問題。
  • 淺析CFD流體動力學
    北極星大氣網訊:計算流體動力學(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是通過計算機數值計算和圖像顯示,對包含有流體流動和熱傳導等相關物理現象的系統所做的分析。針對目前環保公司所做的脫硫、脫硝等煙氣流場、溫度場、煙氣成分具有很高的參考價值。
  • 流體動力學先驅:斯託克斯
    ■蕭如珀、楊信男/譯■原標題:《1819年 8月13日:流體動力學先驅 斯託克斯的誕生》1998 年
  • 流體力學發展史
    20世紀40年代以後,由於噴氣推進和火箭技術的應用,飛行器速度超過聲速,進而實現了航天飛行,使氣體高速流動的研究進展迅速,形成了氣體動力學、物理-化學流體動力學等分支學科。以這些理論為基礎,20世紀40年代,關於炸藥或天然氣等介質中發生的爆轟波又形成了新的理論,為研究原子彈、炸藥等起爆後,激波在空氣或水中的傳播,發展了爆炸波理論。
  • 流體力學泵與風機第一篇:流體靜力學及流體動力學基礎
    一、流體的連續介質模型流體的連續介質模型是流體力學根本性的假定,即認為流體是由連續分布的流體質點所組成。二、流體的主要物性1、流體的密度流體的密度ρ:常溫下水的密度大約是1000kg/m3,流體的密度隨溫度和壓強的變化而變。常溫下水的重度γ(也稱容重)大約是9800N/m3。
  • 流體力學---流體建模方法
    >Hamilton方程描述微觀分子的運動,但現階段直接求解Hamilton方程是不切合實際的,常採用分子動力學模擬方法等數值手段研究流體的運動。分子動力學模擬方法能夠很好的滿足質量守恆、動量守恆和能量守恆,但由於需對每一個分子的狀態都進行求解,該方法的計算量十分巨大,對內存的要求很高。目前分子動力學模擬方法僅用於少量非常簡單的流動現象模擬。
  • 流體動力學NS方程的哲學缺陷
    最後乾脆就是把流體動力學運動看成是一個統計學現象,從而,在哲學上是對其原出發點NS方程的否定。對於固體變形,整體的平移、轉動對應變沒有貢獻,從而也對應力沒有貢獻。這基本上是把運動中的固體等價於靜止的固體,哲學上認為:整體的平移、轉動對局部變形沒有貢獻。這基本上是可以接受的(近似意義上)。但是,對流體這是明顯的無法接受的。
  • 發現石墨烯「聲子」流體動力學、高溫熱導率和第二聲現象!
    載流子之間大量的動量守恆碰撞,可以導致絕緣體中的聲子和金屬中的電子的流體動力學流動。 因此,為了量化準粒子粘度,電子和聲子的流體動力學機制受到了新關注。
  • Ansys流體分析
    如果流體性質不隨溫度而變,就可不解溫度方程。在共軛傳熱問題中,要在同時包含流體區域和非流體區域(即固體區域)的整個區域上求解溫度方程。  流體動力學應用如今已遍及航空航天、船舶、能源、石油化工、機械製造、汽車、生物技術、水處理、火災安全、冶金、環保等眾多領域。從高層建築結構通風到微電機散熱,從發動機、風扇、渦輪、燃燒室等旋轉機械到整機外流氣動分析,流體動力分析CFX可謂無處不在。
  • 蔣子剛和他的揉動式流體機械
    揉動式流體機械的誕生將使礦難發生的概率從現有水平降低1—2個數量級。」這是該機械的發明人蔣子剛先生近期在北京巨匠科技有限公司舉辦的新產品樣機演示中所講的話。 蔣先生首先介紹說,這是世界上第一臺揉動式通用流體機械,是純粹演繹理論的創新成果。其設計的任何一部分,都是他根據方程式直接推算出來的。
  • 兩院院士評選2020年中國、世界十大科技進展揭曉,「機器學習模擬上億原子」等入選 | AI日報
    兩院院士評選2020年中國、世界十大科技進展揭曉,「機器學習模擬上億原子
  • 英語單詞博覽147 流體動力學
    下圖是17世紀瑞士物理學家、數學家、醫學家丹尼爾·伯努利(Daniel Bernoulli)及其出版於1738年的經典名著《流體動力學
  • 工程師利用重複結構創建模型來模擬流體力學中最複雜的湍流
    在流體流經固定結構的邊界處,流體與壁面相互作用形成湍流邊界層。這些渦流對流體流動有重要影響,有助於確定流體的壓力、速度和密度等特徵,這些特徵在設計飛機或工業管道時非常重要。 在20世紀50年代和60年代,劍橋大學的數學家艾倫·湯森德提出,湍流的許多重要統計特性可以根據渦流的概念來描述。
  • 流體算法 和 模擬水墨特效
    本文介紹利用流體算法,模擬水墨特效。
  • 流體動力學CFD專題培訓10月16-18相約在上海!實打實的乾貨培訓!
    如果你還在為流體流動分析勞苦傷神!還在為計算優化物理模型而輾轉反側!那就參與到本次的流體動力學CFD專題培訓來吧!CFD模擬在化工行業燃燒和多相流中高級培訓將於10月16-18號(周五-周日)開班,此次培訓以流體動力學CFD軟體學習為主線,結合工程中典型的實例,通過基礎、進階、提高和應用層層遞進,介紹流體動力的仿真計算與分析的全過程,同時進行深入的計算應用討論,幫助參加學員們掌握、利用Fluent這一軟體進行流體流動問題的計算與化工行業燃燒和多相流中的應用。
  • COMSOL模擬仿真在高分文章中的運用:流體及傳質傳熱力學&光電專題
    流體及傳質傳熱力學仿真專題培訓1)COMSOL多物理場仿真的基本建模方法和多物理場耦合模型分析;2)微流控器件中的流場計算;3)流體中的傳質傳熱及化學反應模擬;4)流體中的顆粒運動模擬,實現細胞的分離和篩選;5)多相流,流體親疏水浸潤性行為,液滴行為模擬,Marangoni
  • ...生物流體力學,智能流體(電流變液),納米潤滑,格子波子曼模型...
    研究領域: 非牛頓流體力學,生物流體力學,智能流體(電流變液),納米潤滑,格子波子曼模型(LBM),滲流 聯繫方式 E-Mail: zhukq
  • 千餘位流體力學專家齊聚深圳 推動流體力學繁榮發展
    當前人工智慧和機器學習研究影響眾多領域,但在流體力學研究中還只是初探,希望在深度、廣度和高度上有所發力,基金委也將支持引領流體力學在這一新領域發掘和科技創新。這些年來會議的舉辦,見證了流體力學從小到大、從弱到強不斷發展的歷程;記載了全國流體力學工作者對「兩彈一星」和「航空航天」事業持續的貢獻。中國力學學會將繼續以促進力學科技繁榮發展、普及應用和力學人才成長提高為重要使命,推動力學學科發展和力學人才培養,解決力學學科問題中的「卡脖子」難題,使我們從流體力學大國走向強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