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體動力學先驅:斯託克斯

2021-03-05 中科院高能所

■蕭如珀、楊信男/譯

■原標題:《1819年 8月13日:流體動力學先驅 斯託克斯的誕生》

1998 年,科技創投與金融巨孹克雷 (L. Clay)捐助成立了克雷數學研究所, 此私人研究所在 2000 年 6 月宣布設置千禧年大獎,給解答任一七大數學難題的 人,每人1百萬美元的獎金。其中的第四難題是要證明流體動力學中最重要的方程式——納維 - 斯託克斯方程(Navier-Stokes equation)是否有解,且為唯一。這個宣布將斯託克斯(G. Stokes)從大學物理和數學的教科書中,推到一般大眾的面前。 

斯託克斯

1819 年8月13 日, 斯託克斯出生於愛爾蘭北部濱海的斯來哥郡史格林教區(Skreen, Sligo County),父親是教區長,母親也來自教區長的家庭, 所以家庭宗教氣息濃厚,生活美滿。斯託克斯是 8個小孩中的老么,他的三個哥哥長大後都成為牧師。 

斯託克斯從小由父親與教會人士教導,1832 年才 被送到都伯林接受學校教育,顯現出不凡的幾何能力。 3 年後,斯託克斯到布裡斯託學院(Bristol College) 就讀。學院院長是數學家,也是斯託克斯的哥哥在劍 橋念書的同學,對斯託克斯的數學天份非常驚訝,力勸他哥哥送他到劍橋深造。1837 年,斯託克斯終於獲得獎學金進入劍橋大學彭布羅克學院(Pembroke College),終其一生均未離開。 

在劍橋的第二年,斯託克斯開始接受名師霍普金 斯(W. Hopkins)的私下指導。霍普金斯以培養頂尖 的數學學生聞名,斯託克斯在他的指導下,很快地於 1841 年在劍橋的數學榮譽學程中以第一名畢業。彭布羅克學院馬上給他研究員的職位,而他也在霍普金斯的建議下,開始從事流體動力 學方面的研究。 

由於流體現象與人們的生活關係密切,所以很早人類就對它關心好奇,其中 最早的理論首推阿基米德(Archimedes) 的浮力原理。自羅馬帝國迄中世紀,雖然 在溝渠和水車方面的建造有不少創新,但 在理論上並未超越阿基米德。 

文藝復興時期達文西(L. da Vinci)開啟對水力 現象比較具體且精確的觀測,提出了如開口與壓力 的關係、流量守恆、以及渦流現象等;託裡拆利(E. Torricelli)導出液體從容器出口流出的速率公式,解 釋氣壓計的原理;及至帕斯卡(B. Pascal)指出壓力 的均向性後,流體靜力學終至大成。 

牛頓力學提供了處理流體動態行為的理論架構, 《自然哲學之數學原理》第二冊即是專門討論物體在有阻力流體中的運動,以及流體靜力學和可壓縮流體的性質。1738 年,伯努利(D. Bernoulli)出版了《流體動力學》,首次提出在穩定流動的流體中,壓力、速度和高 度之間的關係式,就是今日通稱的伯努利定理。 

1775 年,歐拉(L. Euler)導出了不導熱、無黏性理想流體的運動方程式。雖然歐拉方程式的非線性 本質既難解又不易應用,但 19 世紀的歐洲對於航行活動越來越重視,所以對流體動力學以及歐拉理論更 加重視。 

斯託克斯於 1842 和 1843 年相繼發表了二篇論文,討論不可壓縮流體的穩定流動。之後他進一步考慮有黏性流體的運動,在 1845 年發表了論文「論有內部摩擦力流體之運動」。在發表此論文之前,斯託克斯發現法國的工程師納維(C. Navier)已在 1822 年寫下相同的方程式。不過納維的推論帶有推測性,而斯託 克斯則是基於不同的假設嚴格推導出來的。因此,他最後還是決定將論文發表出來,此方程式現今被通稱為納維 - 斯託克斯方程。 

納 - 斯方程不僅在物理方面,如渦漩、紊流、混沌,而且在工程方面如飛機和汽車的設計、管內水流, 以及氣象和洋流等方面都很重要。但由於它太複雜, 目前我們只知道一些簡單二維情況下的解,其他情況均有賴近似的數值方法去求解,這是會將它列為七大千禧難題之一的原因。 

千禧年大獎激勵了數學家積極投入納 - 斯方程是否有解的證明,近幾年來便有幾個數學家宣布解決了此難題,而被媒體廣泛的報導,但最後都被找出了錯誤。 

1846 年,斯託克斯在英國科學促進協會發表《流 體動力學最新研究報告》,廣受學界的推崇,各項榮譽與演講接踵而來;1849 年,他被任命主持劍橋盧 卡斯數學講座(Lucasian chair of mathematics),1851 年獲選入皇家學會,1852 年獲得倫福德獎章(Rumford medal),1854 年起擔任皇家學會秘書長等。 

斯託克斯的研究範圍很廣泛,除了流體動力學之外,在物理領域包括光學、螢光、天體軌道和以太上都有重要貢獻,現在用以標示光極化態的斯託克斯參數即是他於1852年所提出的。此外,劍橋卡文迪許實驗室的設立,斯託克斯厥功至偉。 

至於向量微積分書上必提的斯式定理,有著兩 位好友的故事。物理大師湯姆孫(W. Thomson,後 受封為開爾文男爵)小斯託克斯 11 歲,從學生時期 開始常向斯託克斯請教,兩人成了莫逆之交。湯姆孫在偶然機會獲得了一本當時鮮為人知的格林(G. Green)論文集,將其中一個定理延伸至三維情況, 在 1850 年寄給斯託克斯。斯託克斯於 1854 年將其當作史密斯獎數學競試的題目,使得開爾文定理被稱為斯式定理。

斯託克斯個性簡樸、謙遜又虔誠,他遲至 43 歲才結婚。斯託克斯在寫給未婚妻的信中經常使用數學名詞來形容他的感情,導致未婚妻一度想退婚。兩人婚後育有 5 名子女。 

斯託克斯結婚後逐漸忙於行政工作,除了校務、劍橋國會議員代表和皇家學會秘書長外,並於 1887~1892 年間擔任皇家學會會長。他是英國史上除了牛頓以外,唯一曾任皇家學會秘書長、會長以及盧卡斯數學講座三個職位的人,1889 年被冊封為男爵。 

(本文轉載自 2016 年 8 月《物理雙月刊》,網址:http://Psroc. Phys.ntu.edu.tw/bimonth/index.php; 楊信男 , Snyang@phys.ntu.edu.tw)

來源:《現代物理知識》 第28卷第4期

相關焦點

  • 一個方程的故事:納維-斯託克斯方程
    ,主要貢獻在流體動力學、光學和數學物理學(如大家熟知的斯託克斯公式)。他的研究標誌著流體動力學的新裡程,不但有助解釋自然現象(如空中雲的運動、水中漾和浪的運動等),更有助解決技術問題,如水在河和管道中的流動以及船隻的表面阻力等。前面我們曾說到,在CFD流體力學中,最重要的方程就是納維爾-斯託克斯方程 (Navier-Stokes equations),這並不是一個單一的方程,而是一個方程組,是在眾多科學家和工程師的推動下產生的。
  • 機器學習與流體動力學:谷歌AI利用「ML+TPU」實現流體模擬數量級加速
    流體數值模擬對於建模多種物理現象而言非常重要,如天氣、氣候、空氣動力學和等離子體物理學。
  • 世界級千禧難題— 「納維-斯託克斯方程」
    喬治·加布裡埃爾·斯託克斯喬治·加布裡埃爾·斯託克斯爵士 (eorge Gabriel Stokes,1819年8月13日-1903年2月1日),愛爾蘭數學家和物理學家,就讀和任教於劍橋大學,主要貢獻在流體動力學
  • 說說納維爾-斯託克斯方程(Navier-Stokes Equations)
    年8月13日-1903年2月1日),愛爾蘭數學家和物理學家,就讀和任教於劍橋大學,主要貢獻在流體動力學、光學和數學物理學(如大家熟知的斯託克斯公式)。他的研究標誌著流體動力學的新裡程,不但有助解釋自然現象(如空中雲的運動、水中漾和浪的運動等),更有助解決技術問題,如水在河和管道中的流動以及船隻的表面阻力等。        前面我們曾說到,在CFD流體力學中,最重要的方程就是納維爾-斯託克斯方程(Navier-Stokes equations),這並不是一個單一的方程,而是一個方程組,是在眾多科學家和工程師的推動下產生的。
  • 流體運動學和流體動力學
    1、流體運動學流體運動學基於的是質量守恆定律。在定常流動中,單位時間內通過管路的任一有效過流斷面的流體質量為常數(定常流動:流體的運動參數不隨時間變化,只隨位置變化;過流斷面:流束中與速度方向垂直的橫截面)。流體運動學的基本方程為連續性方程,常用下式表示
  • 世界級千禧難題「納維-斯託克斯方程」:數學史上最複雜的公式
    方程如下:(ax D +bxD+c)y=f(x)(只是其中一種形式,還有泛函極值條件的微分表達式等),這是屬於無粘性流體動力學(理想流體力學)中最重要的基本方程,是指對無粘性流體微團應用牛頓第二定律得到的運動微分方程
  • 困擾人類200年,數學史最難最複雜的公式之一:納維-斯託克斯方程
    方程如下:(axD+bxD+c)y=f(x)(只是其中一種形式,還有泛函極值條件的微分表達式等),這是屬於無粘性流體動力學(理想流體力學)中最重要的基本方程,是指對無粘性流體微團應用牛頓第二定律得到的運動微分方程,它描述理想流體的運動規律。奠定了理想流體力學基礎。粘性流體是指粘性效應不可忽略的流體。
  • 第四章 流體動力學
    流體動力學所研究的問題是什麼?答:流體動力學是研究運動流體之間以及流體與固體邊界之間的作用力,即研究速度、加速度與質量力、壓力、黏性力之間的關係。 2. 伯努利方程答:對於不可壓縮的理想流體來講,單位重量的伯努利方程為其中,z表示位勢能;
  • 流體動力學NS方程的哲學缺陷
    最後乾脆就是把流體動力學運動看成是一個統計學現象,從而,在哲學上是對其原出發點NS方程的否定。對於固體變形,整體的平移、轉動對應變沒有貢獻,從而也對應力沒有貢獻。這基本上是把運動中的固體等價於靜止的固體,哲學上認為:整體的平移、轉動對局部變形沒有貢獻。這基本上是可以接受的(近似意義上)。但是,對流體這是明顯的無法接受的。
  • 英語單詞博覽147 流體動力學
    下圖是17世紀瑞士物理學家、數學家、醫學家丹尼爾·伯努利(Daniel Bernoulli)及其出版於1738年的經典名著《流體動力學
  • 流體力學發展史
    但是,牛頓還沒有建立起流體動力學的理論基礎,他提出的許多力學模型和結論同實際情形還有較大的差別。這種理論當然闡明不了流體中粘性的效應。19世紀,工程師們為了解決許多工程問題,尤其是要解決帶有粘性影響的問題。於是他們部分地運用流體力學,部分地採用歸納實驗結果的半經驗公式進行研究,這就形成了水力學,至今它仍與流體力學並行地發展。1822年,納維建立了粘性流體的基本運動方程;1845年,斯託克斯又以更合理的基礎導出了這個方程,並將其所涉及的宏觀力學基本概念論證得令人信服。
  • 淺析CFD流體動力學
    北極星大氣網訊:計算流體動力學(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是通過計算機數值計算和圖像顯示,對包含有流體流動和熱傳導等相關物理現象的系統所做的分析。針對目前環保公司所做的脫硫、脫硝等煙氣流場、溫度場、煙氣成分具有很高的參考價值。
  • 流體力學泵與風機第一篇:流體靜力學及流體動力學基礎
    一、流體的連續介質模型流體的連續介質模型是流體力學根本性的假定,即認為流體是由連續分布的流體質點所組成。二、流體的主要物性1、流體的密度流體的密度ρ:常溫下水的密度大約是1000kg/m3,流體的密度隨溫度和壓強的變化而變。常溫下水的重度γ(也稱容重)大約是9800N/m3。
  • 發現石墨烯「聲子」流體動力學、高溫熱導率和第二聲現象!
    這種性質隨溫度和厚度的變化而演變,揭示了高電導率、厚度和聲子(以聲波觀察到的原子振動)流體動力學之間的密切聯繫。研究記錄了室溫下石墨(8.5 m厚度)的熱導率(K)為4300W/m·K,這個值遠遠高於鑽石的記錄,略高於同位素提純的石墨烯。
  • 例如大木星,數學家在扁平流體中徵服湍流
    湍流將平滑的流體分裂成混亂的漩渦,這種分裂不僅會導致飛機顛簸,也會對用來描述大氣、海洋和管道的數學原理造成影響。湍流是納維-斯託克斯方程控制流體流動的定律。它如此難解,以至於無論誰能證明它是否一直有效,都可以從克萊數學研究所獲得100萬美元獎金。湍流的不可靠性在於它用自身的方式使其變得可靠,湍流幾乎總是從較大的氣流中竊取能量,並將其引導到較小的渦流中。
  • 單分子角度揭示纏結高分子流體的異質鬆弛動力學
    纏結高分子流體在高分子材料的應用和處理中十分常見,例如對於高分子功能性材料的3D列印等。
  • 流體力學泵與風機第四篇:氣體動力學基礎射流理論、射流理論
    >一、理想氣體一元恆定流動1、概述氣體動力學研究可壓縮流體運動規律及其工程應用。進行氣體動力學計算時,壓強和溫度只能用絕對壓強和熱力學溫度。2、理想氣體狀態方程4、一元理想流體歐拉運動微分方程氣體動力學中,音速的概念不僅僅限於人耳所能接受的聲音傳播速度,凡微小擾動波在介質中的傳播速度都定義為音速。
  • 納維葉-斯託克斯(NS)方程知多少?
    在所有的物理方程中,有一組在數學上被認為極具挑戰性,還被克萊數學研究所列為七個「千禧年大獎問題」之一,它們就是用來描述流體如何流動的納維葉-斯託克斯方程(簡稱NS方程)。湍流是指一個有序流動的流體(液體或氣體)變化成看似不可預知的漩渦,例如香菸頭升起的一縷青煙在空氣中擴散開來,河流繞著石頭,以及牛奶和咖啡的混合,生活中有許多熟悉的現象都與湍流有關。然而,熟悉並沒能孕育出知識,毫不誇張地說:湍流是物理世界中最難以理解的部分之一。
  • 流體動力學CFD專題培訓10月16-18相約在上海!實打實的乾貨培訓!
    可現實世界太複雜了,應用簡單模型分析現實結構往往無法應付和達到理想的結果,很多時候我們根本就不曾考慮到這些,不管你會不會流體分析,不管你的力學數學背景有沒有,軟體總能給予人們漂亮的結果,至於計算結果的合理性及有效性則很少有人去深究。
  • 生物力學:生物固體力學、生物流體力學和運動生物力學
    對耳朵,則有了耳蝸和前庭器的流體彈性模型,但尚缺少完美的細觀描述。生物流體力學研究生物心血管系統、消化呼吸系統、泌尿系統、內分泌以及遊泳、飛行等與水動力學、空氣動力學、邊界層理論和流變學有關的力學問題。人和動物體內血液的流動、植物體液的輸運等與流體力學中的層流、湍流、滲流和兩相流等流動形式相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