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歲寫作,10年鐵窗寫出80萬字,柏楊的歷史觀太驚豔!

2020-12-20 桃花月球

1:歷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

歷史是什麼?

答案可能五花八門,有一個功能不能漠視,那就是照見。

但高曉松說:「歷史不是鏡子,歷史是精子,犧牲億萬才有一個活到今天。歷史是個任人打扮的小姑娘」。

因此,歷史被誤讀,就像吃飯喝水一樣平常。比如,李白很多人覺得他是詩仙,活的恣意。我在我的新書《少年的你,李白的詩酒江山》中,卻告訴大家,李白活的並不瀟灑,他像我們平常人一樣,為沒有錢忙,為沒有出路著急。

歷史只有回落到平常人,普通人的生活才會真實。因此,閱讀一本價值觀正確的歷史書,對一個人的影響有多大,也就可想而知。

一個人的歷史觀決定了他看到的歷史的模樣,歷史學家的價值觀更是重要。

塞萬提斯在《堂.吉訶德》中說:"歷史家的職責是要確切、真實、不感情用事;無論利誘威脅,無論憎恨愛好,都不能使他們背離真實。"

柏楊是一個與眾不同的歷史作家。他堅持認為歷史學家應該"不為帝王唱讚歌,只為蒼生說人話",《中國人史綱》就次誕生,成為經典。

2:獄中寫書,絕境成仁

柏楊老師本名郭衣洞,是一位久負盛名的雜文學家,29歲的時候和一群難民一起來到了臺灣。1960年,他開始用柏楊為筆名在報紙上撰寫專欄。最終也因為這樣的書寫,被投入了監獄。

但是,這種命運並沒有打消柏楊的寫作激情。十年的監獄生活,將柏楊的意志磨練的更強。身陷囹圄,他開始讀書養性,十年的鐵窗,別人或許覺得痛苦,他也痛苦,卻在痛苦之餘完成了人生的兩大改變:寫出了《中國人史綱》,還收穫了一份愛情。

那個時候,沒有電腦,沒有手機,沒有現代化的寫作工具。這本長篇巨著,完全可靠手工完成,工程巨大。這時候,監獄中的這些難友,一起幫忙書籍的謄抄。

「這都是不同的難友幫我謄寫的,他們中大致都是高學歷,有學文史甚至學醫的,因為是政治犯、思想犯,很少有販夫走卒之類的。"

這一次,平民的歷史由平民來書寫,名副其實。

1977年4月1日,柏楊從綠島獲釋回到臺北和張香華領證結婚,同時開始校對人文史綱的樣稿。

兩年後,《中國人史綱》首度在臺北出版,這成為了柏楊人生中新的拐點,反響強烈。

3:別具一格的歷史梳理

《中國人史綱》以中國歷史為基本脈絡,講述和評論了從盤古開天地的神話時代,到二十世紀第一年八國聯軍入侵北京,這一段中國歷史。但是在書籍的編寫,歷史的解讀方面,他重新構架,創新,很具備開創意義。

柏楊認為以往的歷史紀年,以帝王的年號據記錄本身就是一種失責。為方便理清歷史時間線,他用數字去記錄,丟下歷史著作的教條複述,秉承了人性的歷史觀,帶大家一起去看歷史的背面,將王侯將相的成功,不再被無限制的去歌頌,讓世界的目光更多的聚焦在被歷史淹沒的大眾,讓人性彰顯。

中國的歷史上一共出現了500多個帝王,這些帝王,具有生殺大權,這種特權,賦予了他們剝奪他人生存的權利,它們是對是錯?大規模的戰爭,無數百姓慘死腳下,戰爭的勝利與否又有什麼意義?

這種追問之下,王朔正統,不再重要,民眾被置頂舞臺的中央,和歷朝的帝王將相分庭抗禮。

每一個人都相當公平的,在另一個時空演繹著他們的人生,而柏楊不管是看待帝王,還是看待普通的老百姓,視角都一樣。

「我們的國家只有一個,那就是中國。我們以當一個中國人為榮,不以當一個王朝人為榮。當中國強大如漢王朝、唐王朝、清王朝時,我們固以當一個中國人為榮。當中國衰弱如南北朝、五代、宋王朝、明王朝以及清王朝末年時,我們仍以當一個中國人為榮。中國——我們的母親,是我們的惟一的立足點。所有的王朝只是中國的王朝,所有的國,都是中國的另一種稱謂。」

在柏楊的作品之中,發出了這樣的吶喊。

並且,他有更深的思考,比如把這段歷史放置到世界範圍之內,又是怎樣的結局?在每章結尾,柏楊又列出了同時期東西方世界,在國際視野下,將中國歷史的格局放大。

"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

這是司馬遷對歷史的定位。柏楊並不認可司馬遷對某些歷史的解讀,但是卻將這種歷史的存在意義,傳承了下來,並加以創新。

他將批判性精神和平民史學融入《中國人史綱》,讓歷史有態度,自己說話,完成了古今的銜接。

2008年的四月末,知名作家柏楊在臺灣逝世,只剩我們慢慢去讀他的書,在另一個時空,在他書中的字裡行,柏楊依然倔強的看著這個世界。可能這就是一個文學家的使命!

相關焦點

  • 《柏楊給孩子的資治通鑑》! 孩子一生必讀一次!
    感動的是,這套書經由周莉莉女士改編,又經過嚴謹插圖,10年磨一劍,終於面世了——這套書就是《柏楊給孩子的資治通鑑》>適合:10歲以上的青少年及成人原價:280元,團購價:140元 包郵(全網最低價)參團方式:長按圖片下方二維碼,點擊「識別圖中二維碼」直接購買。
  • 柏楊·白話版資治通鑑
    1968年,因「大力水手事件」獲罪入獄,判刑12年,1978年出獄。出獄後,開始了《資治通鑑》的翻譯工作。        柏楊一生著述頗豐,創作過小說、雜文、歷史類作品,還因雜文而被稱為「臺灣的魯迅」,歷史作品《醜陋的中國人》《中國人史綱》《柏楊白話版資治通鑑》等曾在華人世界引起巨大反響。
  • 每天花15小時寫作 「漸凍人」一年寫出12萬字自傳
    每天花15小時寫作 「漸凍人」一年寫出12萬字自傳 2015-07-06 13:36:18,一年寫出12萬字自傳。這是成都62歲「漸凍人」龔勳惠自傳——《美麗凍人——絕症中的堅守》一書開篇序的第一句話,這是中國文明網對她的評論。這本自傳,龔勳惠花1年時間完成,她使用漸凍人專用的「全能眼」視控看護系統,靠眨眼和擺動頭部完成了12萬字的自傳。她在自傳中寫到,「ALS(肌萎縮側索硬化症)也許是上帝給予我的苦難,但我在逆境中學會了堅強,懂得了珍惜生命,善待自己。」
  • 他用寫作跟病痛「和解」 輪椅上15年寫出150萬字
    他在廣外是一個「史鐵生」式的傳奇人物,不只因為他需要坐著輪椅出行,還因為他不僅掌握三種外語,還用15年的時間寫出150萬字共三本專著——《古羅馬詩歌史》《古羅馬散文史》《古羅馬戲劇史》。  18年前,因一次醫療事故,江瀾脊髓受損,只能坐在輪椅上。像著名作家史鐵生一樣,患病之後,他拿起筆,埋頭書堆中,研究古羅馬文學,用寫作來緩解病痛。
  • 七旬老教授20年手寫原創80餘萬字的科普文章 草稿堆滿了書桌
    如今,70多歲的劉教授仍然堅持在臨床一線,每天他不是在藥房、藥庫驗藥,就是在辦公室著書立說,20年手寫原創80餘萬字的科普文章,成為名副其實的科普達人。科普達人:20年手寫原創科普文章80餘萬字1964年,劉紹貴從湖南中醫學院畢業後,進入湖南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藥劑科工作。
  • 【中國夢·踐行者】他用寫作跟病痛「和解」 輪椅上15年寫出150萬字
    他在廣外是一個「史鐵生」式的傳奇人物,不只因為他需要坐著輪椅出行,還因為他不僅掌握三種外語,還用15年的時間寫出150萬字共三本專著——《古羅馬詩歌史》《古羅馬散文史》《古羅馬戲劇史》。18年前,因一次醫療事故,江瀾脊髓受損,只能坐在輪椅上。像著名作家史鐵生一樣,患病之後,他拿起筆,埋頭書堆中,研究古羅馬文學,用寫作來緩解病痛。
  • 61歲漸凍人自費出書 靠眨眼寫出12萬字自傳
    原標題:61歲漸凍人自費出書 靠眨眼寫出12萬字自傳   成都商報記者 胡挺 邱俊峰 攝影記者 王紅強   為什麼要寫自傳   ——「漸凍疾病走進我的生活至今已有12個年頭,我想用我的經歷告訴所有的漸凍病朋友,我們雖然身患絕症,但仍能做很多事,熱愛生活享受生命帶來的樂趣
  • 作家柏楊百年誕辰,夫人揭秘先生書房命名為「297」緣由
    其中,中國現代文學館原副館長周明老師講述「我與柏楊二三事」,分享他與柏楊先生二十多年的友誼;北京大學中文系主任陳曉明教授談「柏楊雜文的文化意義」;北京師範大學歷史系副教授李凱就《柏楊版資治通鑑》的出版,與司馬光、柏楊進行一次「跨越千年、百年和當代的對話」,以史為鑑,講述讀歷史對當代人的啟示和作用。
  • 腦癱小夥只用一個手指,寫下210萬字小說!一開頭就好驚豔
    網絡配圖,來源:視覺中國8歲時開始上小學,因為生活不能自理,9年義務教育期間,毛晗濤一直由奶奶陪讀照顧。數學「幾乎沒有及格過」,極度偏科的他中考沒被高中錄取,加之身體方面的原因,毛晗濤輟學賦閒在家。2009年的一天,毛晗濤將自己的寫的小說試著發到一個網絡小說寫作群裡。一天後,群裡有人建議他去寫小說。第二天,網站聯絡人員找到了他,並和他籤了連載合同。自此,毛晗濤成了一名網絡寫手。「無論能不能賺錢養活自己,但至少是一份職業,我很珍惜。」
  • 1968年柏楊翻譯《大力水手》漫畫被蔣介石逮捕
    鳳凰衛視11月17日《騰飛中國》節目:何亮亮:1968年在臺灣發生了一起以圖罹禍的著名案件,即大力水手案。1968年的1月2日,臺灣的《中華日報》家庭版,刊出了柏楊翻譯的美國《大力水手》連環畫,故事內容為卜派父子合購了一個小島,要在島上建立國家各自競選總統。
  • 極速寫作,一天寫10萬字的秘密武器
    也許,你聽說過訊飛語記,使用過石墨文檔,但是,如果我說有一個人一天最高寫下10萬字,帶領100多人進行了一天4萬字的挑戰,並且堅持了3年的時間,你會相信嗎?沒錯,這個人就是極速寫作的踐行者與倡導者,劍飛老師。劍飛老師在《極速寫作:怎樣一天寫10萬字》這本書中,給我們系統介紹了極速寫作的方法,我自己也練習了一段時間,收穫很大,故將此方法分享給更多小夥伴。
  • 紀念柏楊百年誕辰 人文社推出36卷本《柏楊版資治通鑑》
    書封 人民文學出版社供圖  中新網北京3月7日電 (記者 應妮)2020年3月7日,是柏楊先生百年誕辰。為紀念柏楊先生,人民文學出版社特地其百年誕辰之日推出一套36卷本的白話版《柏楊版資治通鑑》。  《資治通鑑》是中國第一部編年體通史著作,與《史記》並稱「史學雙璧」,由北宋史學家司馬光主編,歷時19年完成,記錄了春秋戰國至宋朝建立之前,總共1362年歷史發展的軌跡。
  • 臺作家柏楊捐贈文獻文物正式入藏中國現代文學館
    中新社北京二月六日電(記者 耿軍)臺灣作家柏楊捐贈的五十六箱、共計一萬一千七百四十五件文獻文物今天正式入藏中國現代文學館。「柏楊研究中心」籌備小組亦在中國現代文學館正式成立。  「柏楊捐贈文獻文物入藏新聞發布會」今天上午在中國現代文學館多功能廳舉行。
  • 腦癱小夥用一根手指寫玄幻小說 9年敲出210萬字(圖)
    男主角都有我的影子,由笨小孩變成絕世高手——衢州小夥想寫出好看的故事,能養家,能收穫愛情  進擊的腦癱玄幻寫手  一根手指每日更新5000字  昨天下午1點,住在衢州城區的27歲腦癱男青年毛晗濤端坐在電腦前敲擊著鍵盤。
  • 衢州小夥成腦癱玄幻寫手:9年寫210萬字 把夢想寫進小說
    男主角都有我的影子,由笨小孩變成絕世高手——衢州小夥想寫出好看的故事,能養家,能收穫愛情­  進擊的腦癱玄幻寫手­  一根手指每日更新5000字­  昨天下午1點,住在衢州城區的27歲腦癱男青年毛晗濤端坐在電腦前敲擊著鍵盤
  • 柏楊《中國人史綱》:一部有態度、說人話的中國通史
    1977年4月1日,柏楊從綠島獲釋回到臺北,翌年二月和我結婚。回憶我和柏楊相識之後,我們每一次約會都在談校對。飯後開始校對,品咖啡之後校對,談話之間校對。校對到一半,休息時繼續談校對。我和他第一次約會吃小館,他動作很快,三兩下就吃完了。他把碗盤推到一邊就開始校對。我當時問他:「這是什麼書?」他答:「《中國人史綱》。」
  • 10年把《資治通鑑》改成大白話,柏楊老師給孩子的歷史大課!
    給孩子的《資治通鑑》歷史大課著名思想家柏楊老師10年編譯兒童語言教育專家郭嘉慶演繹《資治通鑑》涵蓋的時間範圍很長中國歷史上持續時間較長的幾個亂世,比如說戰國、魏晉南北朝、五代十國都在《資治通鑑》的覆蓋範圍內,有利於孩子學習這些重難點,而《史記》覆蓋的是漢武帝太初4年之前的歷史,對於秦漢以後將近1000年的歷史沒有涵蓋。
  • 9歲女童自學成長寫出自傳體小說
    瀋陽晚報    只有9歲的吉林女孩範姜國一,小學時代是風光無限:她遊歷過10多個省市,至今已在報刊發表作品20多篇,並且用半年的時間寫下了12萬字的自傳體紀實作品《玩過小學》,創下了國內寫自傳作者年齡最小的紀錄 ,還成為了央視《中國周刊》的上榜人物。如今,她的自傳體紀實小說已擺上沈城書店,她將在6月4日來沈籤名售書。
  • 臺南大學典藏柏楊手稿文物 將籌設文物館供研究
    將籌設文物館供研究 2007年03月21日 15:23 來源:中國新聞網
  • 23歲就寫出《都柏林人》,喬伊斯真的是寫作天才
    《都柏林人》是喬伊斯23歲時的作品,一本短篇小說集,收錄了15篇小說。和一般短篇小說集不同,這本書並非簡單的作品集合,而是一個精心策劃的有機整體。《都柏林人》出版五年之後,遠在美國的舍伍德·安德森出版了《小城畸人》,那是一本由25個短篇小說構成的集子,所有的故事都發生在美國俄亥俄州一個叫溫士堡的小鎮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