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蘿爸原創分享,歡迎關注、留言,讓蘿爸陪你一起成長吧!
前兩天有個家長給蘿爸留言說,孩子已經2歲多了,但是還無法說出一句完整的話,和別的小朋友玩,最後都會都是以哭收場,但是問他怎麼了,他總是說不出來,然後只能問他問題,如果說對了,他就會點頭,如果說了很久,還是沒說對,他就開始急,哭的更厲害,都不知道如何才能教開口說話。
當然蘿爸看得出,這位媽媽,真的是為孩子現在的情況很著急,但是每個孩子的語言能力的發展,都是不同的,有的孩子10個月就能開口,有的孩子可能到了2歲多了,連一個單詞都說不出來,但是拋開這部分不說,我們來說說一些會扼殺孩子語言發展的誤區,也許你也中招了!
1、家長總是替孩子說話。
有一些家長,孩子只要一個眼神、一個手勢,可能就明白他需要什麼了,還沒等孩子開口,家長就馬上滿足他了。比如,孩子想喝奶了,手剛剛指向奶瓶,家長就把奶瓶送到他嘴邊,這樣孩子可能會覺得沒有必要再開口了。
所以,對於家長來說,不要太「善解人意」了,作為家長,如果孩子已經可以說出單詞的時候,那麼就多訓練自己開口說,但是如果孩子還不懂得說話那麼,家長可以說:「寶貝,你需要的是這瓶牛奶嗎?」然後一邊手指著奶瓶,一邊重複:「你要喝牛奶嗎?需要媽媽給你衝牛奶嗎?」直到孩子做出回應為止。所以一定要利用各種場景,來引導孩子做出回應。
2、孩子說錯,家長立刻就指責或糾正
對於剛開始學習語言的孩子來說,往往口齒不清,比如把「兔子」說成「褲子」,這個時候有的家長就會強行糾正孩子的發音,甚至有的父母還會指責孩子,或者有意無意的笑孩子,這樣孩子其實很容易被挫敗,孩子會把「學說話」和「被指責畫」上等號。孩子學習語言的積極性自然就被打擊掉了,所以作為父母,還是要允許孩子有這個階段。
3、只給孩子吃軟的食物,導致口腔肌肉沒有被鍛鍊
如果家長有發現,孩子經常流口水,排除正在長牙的情況,那麼就說明,是孩子的口腔肌肉鍛鍊不足導致的。當孩子口腔肌肉鍛鍊不足的時候,那麼就很容易導致說話發音不清楚,比如把「姥姥」念成「襖襖」。你可以有意識地給孩子一些塊狀或條狀的食物,或者讓他用吸管杯喝水,使孩子的口腔肌肉得到鍛鍊,改善發音不清的狀況。
所以,對於家長來說,在孩子語言發展階段,是一個很重要的時期,因為有時候孩子語言能力發育比較慢,不一定全是生理的原因,也可能是以上3個誤區引起的,所以父母也要多注意!
好了,本期蘿爸的分享就到這裡了,歡迎關注、留言,讓蘿爸陪你一起成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