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願開口說話、說話含糊不清,可能是你造成的!不要這樣「教」寶寶說話,你越教,孩子開口越晚!掌握0-3歲嬰幼兒語言發育規律,正確引導,寶寶才愛開口說話。
指認教孩子
中秋回家碰到了親戚快2歲的孩子,按道理2歲的孩子應該會說很多詞語了,可是那個孩子就是不說,「爸爸、媽媽」也不會叫,家裡人急得團團轉,都以為是啞巴。
他媽媽看到我家可可剛一歲會說很多詞了,很是羨慕。跟她聊天后才發現原來她一開始就「教錯了」,怪不得孩子不願意說話!
嬰幼兒語言發育有一定規律,如下圖所示的嬰幼兒發育平均值圖譜,大家可以自己對號入座。看看自己孩子處在哪個階段?
親戚因為擔心孩子發育有問題,採取的措施是一個勁跟孩子說,逼著孩子說,可是孩子還是不願意說,後來他都擔心孩子智力低下了。
美國著名的兒童教育家約翰•霍特,在他的著名暢銷書《孩子是如何學習的》中說到:
「不要『教』孩子說話,如果我們教孩子說話,那麼孩子可能永遠也學不會!」因為很多父母方法根本不對,越教後果越嚴重,前提是父母必須知道正確的方法。
當我們教孩子學說話時,孩子是處於被動學習的狀態,積極性不強,所以學得慢;而當學得慢,家長就會開始著急、煩躁,甚至說一些打擊孩子的話:「你怎麼這麼笨?人家小朋友都會說話了,你還不會說!」等,孩子就會感到困惑、沮喪、害怕、自卑等,一旦有了這些壞情緒,孩子學習語言的能力就會直線下降,從而更不願意開口學說話,然後,家長們就更著急,如此惡性循環。
教孩子學說話,父母首先要明白如何做是正確的?哪些做法是不可取的?別再用錯誤方法逼迫孩子。沒有笨孩子,只有不智慧的父母。教孩子學說話,家長這些錯誤不要犯:
一、不要不耐煩
孩子剛開始學說話,發音不標準,有些父母就不耐煩,這會嚴重打擊孩子說話的勇氣和積極性!
二、不要在孩子面前否定他
教育最忌諱在孩子面前比較,可以私底下詢問同齡孩子,但是不要當著孩子面說孩子笨之類的,孩子雖然小也能聽懂。孩子18個月後,能聽懂大人50%的話。否定的話會讓他很沮喪。
這樣莫名其妙的問,孩子擔心說錯,孩子說錯家長還哈哈大笑,孩子很容易焦慮、自卑。
三、不急於糾正孩子
家長經常糾正孩子發音,會讓孩子懷疑自己,害怕開口說話,所以家長千萬別那樣。當孩子慢慢長大,語言發育成熟,自然會慢慢變好。
1、正確引導
正確引導很關鍵,剛學說話的孩子發育不準,我們聽不懂很正常,但是8個月左右孩子可以用「指」來告訴我們自己想法,把「你能指給我看嗎」經常說。這是最正向積極的引導。
2、積極回應和鼓勵
父母的積極鼓勵和回應,是對孩子智力開發最好的辦法,教育學家最新的研究發現:智商的高低,的確跟遺傳有關,但比重不超過30%,而更大的原因是:孩子在嬰幼兒時期,是否收到積極的回應和鼓勵。
3、認真傾聽
孩子學說話時,會自創很多聽不懂的語言,智慧父母要學會認真「傾聽」,激發孩子語言和智力發育。「無條件相信孩子、鼓勵孩子」。
4、讓寶寶通過聽,自己主動說話
小寶寶喜歡自己探索,喜歡通過耳朵傾聽,模仿說話,很多時候不喜歡大人重複一些話語,這時候她喜歡自己自言自語,可以用發聲的語言啟蒙書讓孩子自己點讀傾聽,自己學著模仿說話,效果會很好。
《寶寶學說話有聲語言啟蒙書》是一本專門為0-3歲寶寶設計的語言啟蒙書,因為實用性和功能性強大,深受家長喜歡。
1、14大精選主題,多方位啟蒙
有日常用語、趣味童謠、你問我答、語言遊戲、字詞練習、詞彙延伸、象聲詞模仿等等,全方位為孩子提供說話語言場景。
2、發聲書籍,刺激聽力發育
最大功能可以發聲,寶寶點一下小按鈕,詞語、句子、象聲詞就可以說出來,避免了「無聲閱讀」帶來的枯燥,讓孩子一下愛上閱讀和說話。通過「聽、看、觸、說」四大感官體驗,提高寶寶說話興趣和口頭表達能力。
3、內容貼近生活,口語化
內容有日常口語,有日常家庭成員認識,日常問候語、日常好習慣培養等等,也有動詞、形容詞、大小、高矮比較等等,豐富有趣。
4、可充電,循環使用
書籍可以充電,反覆使用,一本書籍可以用好多年。
5、「撕不爛」圓角設計
結合了嬰幼兒愛撕書特點,用雙面覆膜,防水效果好,圓角設計不劃寶寶小手。
6、導讀指引
每一頁下面有父母「導讀指引」,提示家長每一頁需要重點引導什麼,幫助爸爸媽媽科學早教,開發寶寶語言能力。
沒有笨寶寶,只有不會教的父母,掌握0-3歲寶寶語言發育特點,科學合理加以引導,寶寶開口說話不難,養聰明機靈愛說話的寶寶不難,只要你用心。文末可下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