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歲孩子不開口說話,0-3歲語言敏感期,這樣「教」孩子是害他

2020-10-09 可可媽媽日記

孩子不願開口說話、說話含糊不清,可能是你造成的!不要這樣「教」寶寶說話,你越教,孩子開口越晚!掌握0-3歲嬰幼兒語言發育規律,正確引導,寶寶才愛開口說話。

指認教孩子

中秋回家碰到了親戚快2歲的孩子,按道理2歲的孩子應該會說很多詞語了,可是那個孩子就是不說,「爸爸、媽媽」也不會叫,家裡人急得團團轉,都以為是啞巴

他媽媽看到我家可可剛一歲會說很多詞了,很是羨慕。跟她聊天后才發現原來她一開始就「教錯了」,怪不得孩子不願意說話

嬰幼兒語言發育有一定規律,如下圖所示的嬰幼兒發育平均值圖譜,大家可以自己對號入座。看看自己孩子處在哪個階段?

親戚因為擔心孩子發育有問題,採取的措施是一個勁跟孩子說,逼著孩子說,可是孩子還是不願意說,後來他都擔心孩子智力低下了

美國著名的兒童教育家約翰•霍特,在他的著名暢銷書《孩子是如何學習的》中說到:

「不要『教』孩子說話,如果我們教孩子說話,那麼孩子可能永遠也學不會!」因為很多父母方法根本不對,越教後果越嚴重,前提是父母必須知道正確的方法。

當我們教孩子學說話時,孩子是處於被動學習的狀態,積極性不強,所以學得慢;而當學得慢,家長就會開始著急、煩躁,甚至說一些打擊孩子的話:「你怎麼這麼笨?人家小朋友都會說話了,你還不會說!」等,孩子就會感到困惑、沮喪、害怕、自卑等,一旦有了這些壞情緒,孩子學習語言的能力就會直線下降,從而更不願意開口學說話,然後,家長們就更著急,如此惡性循環

教孩子學說話,父母首先要明白如何做是正確的?哪些做法是不可取的?別再用錯誤方法逼迫孩子。沒有笨孩子,只有不智慧的父母。教孩子學說話,家長這些錯誤不要犯:

一、不要不耐煩

孩子剛開始學說話,發音不標準,有些父母就不耐煩,這會嚴重打擊孩子說話的勇氣和積極性!

二、不要在孩子面前否定他

教育最忌諱在孩子面前比較,可以私底下詢問同齡孩子,但是不要當著孩子面說孩子笨之類的,孩子雖然小也能聽懂。孩子18個月後,能聽懂大人50%的話。否定的話會讓他很沮喪

不要經常問:「這是誰、那是誰」「這是什麼、那是什麼」

這樣莫名其妙的問,孩子擔心說錯,孩子說錯家長還哈哈大笑,孩子很容易焦慮、自卑。

三、不急於糾正孩子

家長經常糾正孩子發音,會讓孩子懷疑自己,害怕開口說話,所以家長千萬別那樣。當孩子慢慢長大,語言發育成熟,自然會慢慢變好。

到底該如何引導孩子說話?

1、正確引導

正確引導很關鍵,剛學說話的孩子發育不準,我們聽不懂很正常,但是8個月左右孩子可以用「指」來告訴我們自己想法,把「你能指給我看嗎」經常說。這是最正向積極的引導

2、積極回應和鼓勵

父母的積極鼓勵和回應,是對孩子智力開發最好的辦法,教育學家最新的研究發現:智商的高低,的確跟遺傳有關,但比重不超過30%,而更大的原因是:孩子在嬰幼兒時期,是否收到積極的回應和鼓勵。

3、認真傾聽

孩子學說話時,會自創很多聽不懂的語言,智慧父母要學會認真「傾聽」,激發孩子語言和智力發育。「無條件相信孩子、鼓勵孩子」

4、讓寶寶通過聽,自己主動說話

小寶寶喜歡自己探索,喜歡通過耳朵傾聽,模仿說話,很多時候不喜歡大人重複一些話語,這時候她喜歡自己自言自語,可以用發聲的語言啟蒙書讓孩子自己點讀傾聽,自己學著模仿說話,效果會很好。

《寶寶學說話有聲語言啟蒙書》是一本專門為0-3歲寶寶設計的語言啟蒙書,因為實用性和功能性強大,深受家長喜歡。

1、14大精選主題,多方位啟蒙

日常用語、趣味童謠、你問我答、語言遊戲、字詞練習、詞彙延伸、象聲詞模仿等等,全方位為孩子提供說話語言場景。

2、發聲書籍,刺激聽力發育

最大功能可以發聲,寶寶點一下小按鈕,詞語、句子、象聲詞就可以說出來,避免了「無聲閱讀」帶來的枯燥,讓孩子一下愛上閱讀和說話。通過「聽、看、觸、說」四大感官體驗,提高寶寶說話興趣口頭表達能力

3、內容貼近生活,口語化

內容有日常口語,有日常家庭成員認識,日常問候語、日常好習慣培養等等,也有動詞、形容詞、大小、高矮比較等等,豐富有趣。

4、可充電,循環使用

書籍可以充電,反覆使用,一本書籍可以用好多年。

5、「撕不爛」圓角設計

結合了嬰幼兒愛撕書特點,用雙面覆膜,防水效果好,圓角設計不劃寶寶小手。

6、導讀指引

每一頁下面有父母「導讀指引」,提示家長每一頁需要重點引導什麼,幫助爸爸媽媽科學早教,開發寶寶語言能力。

沒有笨寶寶,只有不會教的父母,掌握0-3歲寶寶語言發育特點科學合理加以引導,寶寶開口說話不難,養聰明機靈愛說話的寶寶不難,只要你用心。文末可下單。

相關焦點

  • 0-6歲孩子的語言敏感期:做好3步引導,讓孩子的語言學習快人一步
    於是我發現二寶說話時間比大寶早些,隨著二寶慢慢長大,他的語言能力似乎比哥哥強一些,有時候哥哥一時想不起來該怎麼形容的詞,二寶能脫口而出。雖然語言天賦可能先天會有些差異,但如果能抓住「語言敏感期」,孩子的語言能力將更佳,什麼是孩子的「語言敏感期」呢?
  • 0-6歲孩子的語言敏感期:做好3步引導,讓孩子的語言學習快人一步
    於是我發現二寶說話時間比大寶早些,隨著二寶慢慢長大,他的語言能力似乎比哥哥強一些,有時候哥哥一時想不起來該怎麼形容的詞,二寶能脫口而出。雖然語言天賦可能先天會有些差異,但如果能抓住「語言敏感期」,孩子的語言能力將更佳,什麼是孩子的「語言敏感期」呢?
  • 0-6歲語言敏感期: 父母的語言,刺激孩子大腦發育的關鍵營養物
    2)0-6歲孩子的撫養者要每天跟孩子對話溝通,母親對孩子的語言教育很關鍵:「0-6歲的孩子處在語言敏感期,有強烈的吸收性心智,在自己的母語環境中,孩子就能很容易學習到發音和語言溝通、及對應語言的傳統文化。」
  • 孩子語言表達能力弱,不敢開口說話?抓住語言敏感期是關鍵
    1、牢牢抓住孩子語言發育的敏感期兒童心理學專家認為,0-6歲是孩子的語言敏感期。語言敏感期具有暫時性,一旦錯過,以後就再也沒有這麼合適孩子發展語言的能力階段了!沒有抓住短暫的語言敏感期,即使後來孩子經過努力達到了同齡人的水平,但其中肯定是付出了很多艱辛的汗水,甚至可能還達不到這樣的水平。
  • 0-6歲孩子語言敏感期發展規律參照表
    0—6歲是孩子的語言敏感期。出生的寶寶在4個月大時可以模仿人的面部和嘴型;6個月左右的孩子會發出「噠噠」聲,這些都是孩子在為說話做準備。處於敏感期的孩子不需要特殊的訓練就可以輕鬆的學會母語。口吃結巴、大舌頭;不愛說話、不敢說話;重複說話、表達沒有邏輯;經常答非所問、顧左右而言他;
  • 0-6歲孩子的「語言敏感期」,家長做好引導,讓孩子變身語言神童
    一、什麼是0-6歲孩子的「語言敏感期」簡單來說,就是孩子已經開始語言方面的發展,一開始都是從發音開始,陸陸續續發展成簡單的詞句,在後期就成為了完整的表達。那麼0-6歲,其實就是指孩子在這個時間段,對於語言的練習和認識非常敏感。
  • 0-6歲語言敏感期:父母的語言,三個因素可能會影響孩子的一生
    牙牙學語是每個孩子必經的一個過程,語言能力是我們人類特有的一個天賦,寶寶們會通過對周圍的人的模仿鞏固這一能力,讓自己可以和周圍的人溝通交流。而0-6歲這個階段,是寶寶們語言的敏感期,語言發育能力的強弱,對寶寶們今後的生活造成的影響也是極大的。掌握好這一關鍵敏感期,至關重要。一.
  • 0-6歲是「語言敏感期」,做好引導,讓孩子語言能力突飛猛進
    0-6歲是寶寶發育的「語言敏感期」,家長一定要做好引導孩子在0到6歲,是語言學習的最敏感時期,有的人覺得從孩子出生之後才學習,其實是不對的,孩子在肚子裡的時候,就可以接受胎教的教育和語言的感知了。鼓勵孩子用語言去表達自己的意願在孩子語言的敏感期,雖然孩子詞彙量不多,但是要鼓勵寶寶願意表達,而不是孩子不會表達了,家長著急甚至批評孩子,乾脆就抹殺了孩子的這種積極性,這樣只會讓孩子對於表達失去信心,更加的不願意說話了。3.
  • 孩子3歲了,是先學家鄉話還是普通話?抓住寶寶語言敏感期是關鍵
    最近網傳一個小視頻,視頻裡的爸爸在糾結給3歲的寶寶,先學普通話好還是家鄉話好,寶爸表示:如果先學普通話怕以後家鄉話說不標準,先學家鄉話又怕上幼兒園聽不懂老師說什麼?01、孩子3歲了,是先學家鄉話還是普通話?抓住寶寶的語言敏感期是關鍵根據蒙臺梭利的觀點,0~6歲是孩子語言發展的敏感期,在這一時期,如果孩子處在良好的語言環境中,便可事半功倍地掌握某種語言。在敏感期,孩子的語言學習接受能力強,只要身邊有學習多種語言的環境,同時掌握多種語言是完全沒問題的。
  • 普通話和家鄉話,3歲的孩子先學哪個?把握孩子語言敏感期都能學
    抓住寶寶的語言敏感期是關鍵根據蒙臺梭利的觀點,0~6歲是孩子語言發展的敏感期,在這一時期,如果孩子處在良好的語言環境中,便可事半功倍地掌握某種語言。在敏感期,孩子的語言學習接受能力強,只要身邊有學習多種語言的環境,同時掌握多種語言是完全沒問題的。
  • 1-6歲語言敏感期:掌握四種正向幹預方法,讓孩子有效學說話
    孩子到了一歲或一歲半左右,如果還沒有開始說話,好多家長就開始焦慮了。網上也看到不少人提問,我家寶寶都一歲半了,卻只會叫爸爸媽媽,是不是因為我教的不對啊?還有人懷疑自己的孩子是不是天生就比較笨? 今天在小區樓下帶娃曬太陽,也聽到了兩位鄰居在討論孩子學說話的問題。
  • 孩子說話不清楚?蒙氏語言,讓孩子願意開口說話
    一、可能是構音器官生理缺陷完整的說話過程,需要「口腔」、「咽喉」和」肺部「協調聯動才能實現,反過來講,其中任何一個環節出現問題,或者彼此之間協調性不足,都會導致發音不準/不清。0-6歲的孩子處於​吸​收性心智的階段,環境對於孩子的學習尤為重要,在孩子語言敏感期的階段,如果孩子環境所處的環境中的成人說話含混不清,給孩子的語言刺激過少且單一,那麼孩子所吸收的也不多,自然孩子的話也就說不清。
  • 孩子說話不清楚?蒙氏語言,讓孩子願意開口說話!
    四、可能是語言環境不佳 0-6歲的孩子處於吸收性心智的階段,環境對於孩子的學習尤為重要,在孩子語言敏感期的階段,如果孩子環境所處的環境中的成人說話含混不清
  • 0-6歲是「語言敏感期」,做好引導,讓孩子語言能力突飛猛進
    0-6歲是寶寶發育的「語言敏感期」,家長一定要做好引導孩子在0到6歲,是語言學習的最敏感時期,有的人覺得從孩子出生之後才學習,其實是不對的,孩子在肚子裡的時候,就可以接受胎教的教育和語言的感知了。而且在6歲之前這個年齡,如果能更好地引導,就像小張對於二寶的引導一樣,那麼孩子的語言能力會更強,可見這個敏感期的重要。抓住這個機會,讓孩子的語言學習事半功倍1.
  • 抓住孩子2歲語言發展敏感期
    如果他說話的時候總是口吃怎麼辦?... 2-3歲是小孩子語言發展的關鍵時期之一。小孩子在這個階段能夠掌握基本的口語。但據有關統計資料顯示,2歲兒童語言障礙的發生率在9%~17%,不僅嚴重影響兒童的語言理解和表達能力,還將影響到兒童適應社會的能力,並使注意力缺陷和學習困難等心理行為問題的發生率增加。
  • 0-6歲是寶寶的語言敏感期,家長做好引導,培養孩子的語言能力
    研究表明:在2歲左右語言能力發育遲緩的孩子,在7歲時,依然有1/5孩子的語言能力不及同齡人。現代社會競爭壓力大,父母也會不自覺的將這種壓力或憂鬱傳導在養育孩子方面。早早的給孩子報類似於左右腦開發、表演口才等早教班,目的就是為了讓孩子不落後於他人。
  • 0-6歲是寶寶的語言敏感期,家長做好引導,培養孩子的語言能力
    研究表明:在2歲左右語言能力發育遲緩的孩子,在7歲時,依然有1/5孩子的語言能力不及同齡人。 現代社會競爭壓力大,父母也會不自覺的將這種壓力或憂鬱傳導在養育孩子方面。早早的給孩子報類似於左右腦開發、表演口才等早教班,目的就是為了讓孩子不落後於他人。
  • 2歲孩子不說話急壞家長,2歲3個月開口的雙胞胎媽媽,是這樣做的
    2歲能聽懂,但是只會叫媽媽,不說話,不能說不正常,也不能覺得沒問題。需要排除自閉症的可能性,然後家長良性引導開口。01需要排除自閉症的可能性我家雙胞胎,目前3歲多,真是2歲3個月才突然開口說句子,之前爺爺奶奶很早會喊也不喊了,只會叫媽媽,
  • 0-6歲是孩子語言敏感期:父母的語言,是小孩語言發展最好的養分
    特別是在孩子0-6歲的語言敏感期,父母一定得利用自己語言,給孩子進行語言發展的施肥,重視親子間的密切溝通,促進他們的大腦發育和語言發展。0-6歲是孩子語言的敏感期,不要錯過語言發展的規律!孩子從一出生就會受到父母的語言的影響,用自己的哭聲表示自己的飢餓,用笑聲表示開心。
  • 孩子不愛說話,說話時間晚,語言敏感期你抓住了嗎?
    0-6歲。如果孩子的如金子般珍貴的「語言敏感期」沒有利用好,最直接的結果就是孩子說話晚、不愛說話,長遠的影響就是交流能力差、社會融入感差、智力發育差。所以,想把孩子培養得更聰慧,就一定要牢牢把握住孩子的語言敏感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