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是用數量關係(包括空間形式)反映客觀世界的一門學科,邏輯性很強、很嚴密,學好數學必須具備邏輯思維能力。所謂邏輯思維能力就是對事物進行觀察、比較、分析、綜合、抽象、概括、判斷、推理的能力,採用科學的邏輯方法,準確而有條理地表達自己思維過程的能力。提高孩子的數學邏輯思維能力,就是提高孩子的空間想像能力、科學推理能力、和歸納綜合能力。
提高孩子的空間想像能力,主要涉及到中小學數學幾何知識,例如平移、旋轉、軸對稱、平面幾何圖形、空間坐標系等知識。提高孩子的空間想像能力應從簡單生活常識入手,小時候爸爸媽媽考驗我們的想像力,常常列舉的案例就是面對一個方桌,用一把快刀,先砍掉一個角,問能增加幾個角和幾條邊?(增加1個角和1條邊)。如果連續砍了100刀,問這個時候桌子共有多少個角和多少條邊?(共有104個角和104條邊)。諸如此類這樣的生活遊戲,能夠很好的培養和提高孩子的空間想像能力,進而提升孩子的邏輯思維能力。
提高孩子的科學推理能力,主要涉及到中小學數學代數知識,例如四則運算、圖表法和線段圖法描述應用題、大數據計算找規律、簡便計算、小數和分數計算、解方程等知識。提高孩子的科學推理能力,就是找到數學運算的規律性過程中,讓孩子思維更嚴謹、方法更簡便、過程更規範、結論更準確。比如,一個袋子裡放入同樣大小的3個紅球和5個黃球,每次從袋子裡摸出一個球,問有可能摸出黑球嗎?(袋子根本沒有黑球,不可能摸出黑球);如果連續摸100次,問是摸出紅球的次數多,還是摸出黃球的次數多?(概率問題,肯定是摸出黃球的次數多)。通過這樣的訓練,可以有意識地培養與提高孩子的科學推理能力,進而提高孩子的邏輯思維能力。
提高孩子的空間想像能力和科學推理能力並不是孤立的,也不是僅僅限制在幾何或代數知識中,而往往是結合在一起的,需要綜合運用兩個方面的能力,這就是歸納綜合能力了。研究幾何既需要空間想像能力,又需要科學推理能力,研究代數同樣如此,這樣的訓練多了自然也就提高了孩子的歸納綜合能力。有效提高了孩子的空間想像能力、科學推理能力、和歸納綜合能力,也就能夠很好地提高孩子的數學邏輯思維能力了。比如經典的「雞兔同籠」問題,有頭30,腳100,問雞兔各多少只?(有雞10隻,兔20隻),這既需要孩子展開空間想像能力,又需要孩子進行科學的推理,還離不開歸納綜合能力!
綜上所述,筆者認為「提高孩子的數學邏輯思維能力」,貴在生活體驗,家長要積極引導孩子去發現生活中的數學邏輯思維問題,寓教於樂,不必講究過多的形式或刻意,最好在孩子不知不覺中,已經完成了數學邏輯思維能力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