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會痛經
月經期或月經期前後出現下腹部劇烈疼痛以致影響工作、學習和健康者稱為痛經。
痛經可分成為原發性,即從月經初潮就發生痛經;還有繼發性痛經,即月經初潮時無痛經,而在以後出現的痛經。原發性痛經多是由於子宮發育不良、子宮頸口狹窄、子宮過度屈曲或膜樣月經,即大片肥厚子宮內膜或子宮內膜管型在排出時引起子宮劇烈收縮所致。繼發性痛經多由於盆腔炎症、子宮內膜異位、腫瘤等生殖器官病變引起的。
另外,痛經與過度焦慮、緊張和恐懼等精神因素及貧血、慢性疾病等體質較差也有關係。
痛經大多發生在月經前1~2天或月經來潮時,常為下腹部陣發性絞痛,有時也放射至陰道、肛門及腰部,可同時伴有噁心、嘔吐、尿頻、便秘或腹瀉等症狀。
腹痛可持續較長時間,偶可長達1~2天,經血排出通暢時疼痛消失。疼痛劇烈時可發生面色蒼白、手足冰冷、出冷汗,甚至昏厥。膜樣痛經的病人,一般在月經的第3~4天時疼痛最劇烈,膜狀物排出後疼痛消失。
痛經的臨床表現
症狀
對疼痛的反應是主觀性的,由醫生對患者的詢問不應誇大或忽略患者的不適。詢問病史非常重要,並且應該包括以下幾個問題:疼痛何時發生?但疼痛發生時患者採取哪些措施?有其他症狀嗎?口服避孕藥可以減輕疼痛嗎?疼痛會越來越重碼?
由於痛經與排卵周期相關,一般不會發生在月經初潮時,而是發生在青春晚期。14–26% 青春期女性由於痛經不能上學或上班。典型的是,疼痛發生在月經的第一天,通常在月經開始的時間,但也有人直到月經第二天才開始疼痛。疼痛呈痙攣性、陣發性。嚴重時面色發白、出冷汗、全身無力、四肢厥冷。噁心、嘔吐、腹瀉和頭痛也較常見。
體徵
盆腔檢查無陽性體徵。當患者有症狀是,可能會有盆腔壓痛,更常見於子宮的區域,而不是附件部位。
輔助檢查
無特異性檢查指標。必要時結合相關的輔助檢查,如B超、腹腔鏡、宮腔鏡等排除器質性病變,如子宮內膜異位症、盆腔炎症性疾病或卵巢腫物扭轉、破裂等。
痛經痛得很厲害該怎麼辦
痛經成為危害女性健康的重要問題,不少女性出現痛經的問題後不知道怎樣治療,關鍵還在於她們對痛經的治療方法不了解,下面專家就為我們進行了相關的介紹,希望能幫您緩解痛經問題。
哪些方法可以幫我們緩解痛經呢,專家指出緩解痛經的方法主要有:
1.均衡飲食可以幫助你擺脫痛經。如果是偶爾一兩次的痛經症狀,是可以通過飲食來改善的。多吃蔬菜、水果、雞肉、魚肉,少吃辛辣寒涼容易讓自己脹氣的食物,可以讓自己的經期更為好過。雖然飲食無法解除經痛,但是卻對治療痛經非常有幫助。
2.經期要保證溫暖。女性的子宮非常怕寒冷,如果一直保持嚴寒,就會讓血液循環不暢通,甚至會因此損害到生育能力,比如宮寒性不孕。所以,經期痛經的女性,更要多穿點、多喝點熱水,注意保暖。
3.經期不要喝濃茶和咖啡。濃茶會降低女性身體對鐵元素的吸收,導致女性經期貧血和痛經。而咖啡含有咖啡因,會讓自己經期精神緊張,放大經期不適感,並加重痛經。
4.實在痛苦時,可以吃片阿司匹林來緩解痛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