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時尚的時代【15】
論 「後現代" 思潮
作者:葉秀山
後現代派諸家很反對西方十九世以來的「主體主義」,因為在這個思潮中「人」有一個大的特性,即主體性,它不同於客體性,譬如不能知識化、對象化等等,儘管把「人」說得很「特別」,但仍有一個共同性不能歸結為「客體的「主體性」。
這個思潮,從胡塞爾的現象學以及由海德格爾早期、雅斯貝斯等引進現象學的存在主義(existential-ism),這兩種思潮結合起來在法國很流行了一陣,出了像薩特這樣的代表人物,領了一時之風騷。如今後現代派諸公,大概也離不開現象學和存在主義的思路,但他們更進-一步和法國的結構主義、符號學這個學派結合起來,發展了海德格爾思想中摧毀性的一面,走到了-個很極端的地步。他們反對從「主體性」來理解人,並不是因為人在世界中,「主體」和「客體」本是-體一這是 從黑格爾以來現象學「正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