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的這首詩,望著月亮思念妻子兒女,最後的10字太深情

2020-12-18 詩文大觀園

面對著皎潔的月亮,身在他鄉的人們總是會心生悠悠的的思念。思念的心緒在詩人的筆端幻化成一首首優美的詞句,感動你我。「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抬頭一眼瞥見的明月,心頭就生起無盡的思念;「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一輪明月升起之時,海角天涯的人共賞此明月,光輝灑滿四海,叫人如何不醉呢?月亮圓缺自古周而復始,可這一唯美的意象卻讓世人欣賞了千年陶醉了千年,思念了千年。有月亮的夜晚總會心生太多的思念,月亮也成了最有詩意的意象。

今天給大家分享一首寫月夜下的思念的詩,杜甫的《月夜》。

今夜鄜州月,閨中只獨看。遙憐小兒女,未解憶長安。香霧雲鬟溼,清輝玉臂寒。何時倚虛幌,雙照淚痕幹。

今夜鄜州月,閨中只獨看。」今夜裡鄜州的月亮,只有你在閨房中獨自靜靜地看。這首詩寫杜甫對妻子的思念,約作於肅宗至德元年756年。此時詩人在逃難中將家安在鄜州,自己去靈武投奔肅宗,途中被叛軍俘虜,在長安懷念妻子和兒女。

詩人在靜靜地月夜裡,獨自望著月亮想起了遠在鄜州的妻子。詩人將自己的思念之情通過想像此時的妻子也在思念自己。自己在思念妻子而妻子也在閨房裡也望著月亮思念自己,雖出異地,但情發一心互相思念,非常別出心裁。今夜沒有同妻子相伴,此刻她是獨自看著月亮,往日的同看與今日的「獨看」,兩相對比,抒發了深切的思念。

遙憐小兒女,未解憶長安可憐的小兒女們都還幼小,不懂得父親被困在長安。詩人思念妻子也在思念孩子,想到孩子們還小,不知道父親不在身旁是因為被困。因為國家戰亂,詩人無法陪伴自己幼小的孩子,天真幼稚的兒女不能為其分憂,不懂得想念,更透出詩人無比的思念。

香霧雲鬟溼,清輝玉臂寒夜晚天涼,想必夜霧已經浸溼了你的秀髮,涼風又將你柔的手臂吹寒。詩人望月愈久思念愈深,想到了月夜下寒涼,夜已深了,夜霧弄溼夫人的秀髮,涼風吹寒手臂。詩人百轉柔腸想到妻子寒涼如水的月夜下難以入眠的情境,足見其思念悠悠,令人動容。

何時倚虛幌,雙照淚痕幹什麼時候才能依偎在薄紗的床幔,讓月光把咱們倆臉上的淚水烘乾。結尾這兩句太深情,想到妻子思念自己深夜難眠,不免傷心落淚。想起了昔日與妻子相伴一起的情形,兩人依偎在一起是多麼美好。今夜月光下的思念,詩人的思念最是深情動人,想到心酸處,流淚了。想到此刻的妻子也同自己這般淚水漣漣,想像何日能團圓,讓月光烘乾淚水。詩人想像團聚之時定要月光拂去兩人思念的憂傷,深情又婉約。

縱觀全文,杜甫的這首詩寫月夜下的對妻子和兒女的思念,句句都從月色中照出 ,借月色書寫離情,情真意切,字裡行間盡顯深婉動人。

月夜下一切是靜悄悄的,月夜下的思念卻是動人的活潑的。月夜裡的思念就像是一泓清泉,涓涓流水滋潤了離人的心田,瀰漫著思念月夜才最為唯美,你說呢?

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相關焦點

  • 被禁足想念家鄉妻子兒女,杜甫的多情,在這首詩中表現得淋漓盡致
    還把這種情感留出來一部分給他的家人,給他的妻子和兒女。杜甫很多詩歌都會寫妻子兒女,裡面也有最樸實的生活。他的這份多情,更多地表現在自己身陷囹圄、想念妻子寄託情感的唐詩之中。今夜鄜州月,閨中只獨看。這就是唐代杜甫的《月夜》,看題目其貌不揚,但此時無論是杜甫還是他的家人,也都在經歷著的一生當中最不可預知的未來。安史之亂爆發,唐玄宗西逃唐肅宗繼位。在這改天換日之時,杜甫似乎找到了一個機會,決定把妻子兒女留在鄜州,只身前往寧夏靈武,向唐肅宗表達忠心,以求得到重用。
  • 安史之亂中杜甫被俘,望著月亮寫下一首詩,短短四句話訴盡思念!
    >香霧雲鬟溼,清輝玉臂寒何時倚虛幌,雙照淚痕幹這首五言律詩作於至德元年,這年五月,杜甫攜家帶眷從奉先到白水去。八月,杜甫隻身從廊州投奔靈武,不顧家室安危,意欲請纓報國。可是不料中途被安史叛軍所俘,押到長安。詩人身陷京都,家居鄜州,欲歸不得,故作此詩。首聯「今夜鄜州月,閨中只獨看。」杜甫身在長安,心已飛向鄜州。表明雖然兩地相隔,卻隔不斷家人彼此心馳神往的親情。
  • 詩人杜甫的《月夜》,表達了詩人對妻兒什麼樣的情感?
    這首詩最突出的特徵是詩人運用一種新穎的方式抒發真情實感。在這個因戰亂而破敗的城市裡,夜晚的月亮吸引著人的眼睛而讓人無法人睡,詩人孤獨一人,很自然地想起了自己的家,想起了自己的妻子和兒女。然而,詩人並沒有像傳統的抒情方式那樣,發一通「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的感慨,而是隱藏起自己心中的情思,把思念的主角巧妙地置換成了遠在鄜州的妻女。
  • 詩人旅居異地,寫下思念妻子的千古名篇,卻不知妻子已不在人世
    遙憐小兒女,未解憶長安。香霧雲鬟溼,清輝玉臂寒。何時倚虛幌,雙照淚痕幹」,就是杜甫在長安時,寫給妻子的一首飽含深情的千古名作。晚唐的著名詩人李商隱,在大中五年(公元851年)赴東川節度使柳仲郢梓州幕府,他與妻子王氏,也不得不分隔兩地。
  • 杜甫這首五律,乃是世間第一等的情詩!
    很少有人會把杜甫和情詩聯繫在一起。畢竟對於杜甫來說,詩中多為沉鬱頓挫的人生哀嘆,或有關注黎民百姓生活現實的詩作,而尤其以後者為勝。至於情詩,杜甫這樣一個人生失意之人,有那樣的心情嗎?
  • 《月夜·杜甫》遙憐小兒女,未解憶長安
    梁章隱《詠素馨花》詩:『細花穿弱縷,盤向綠雲鬟。』」雲鬟,古代婦女的環形髮飾。⑻雙照:與上面的"獨看"對應,表示對未來團聚的期望。淚痕:眼淚留下的痕跡。隋宮詩《嘆疆場》「淚痕猶尚在。」【譯文】《月夜》是唐代大詩人杜甫創作的一首五言律詩,是作者被禁於長安時望月思家之作。此詩藉助想像,抒寫妻子對自己的思念,也寫出自己對妻子的思念。
  • 42.杜甫《月夜》
    但杜甫不知道的是,當時到處都是安史叛軍,他走到中途就被叛軍所俘了。然後被押解到長安。詩人在長安失去了自由,同時又目睹到叛軍燒殺搶掠的殘暴情境所以就寫下了《哀江頭》、《春望》、《悲青坂》等等一系列詩篇,抒發自己內心的鬱憤。也正是在長安時期,杜甫日夜思念著遠在鄜州的妻子和兒女,在這樣一個月夜裡,他寫下這首詩,來寄託自己的一片情思。
  • 杜甫最傷感的一首詩,只有短短的四句,讀來卻是令人肝腸寸斷
    詩歌文化最為繁盛的年代為唐宋時期,在這段歲月中,出現了很多著名的人物,比如杜甫便是其中之一。杜甫,字子美,號少陵野老,唐朝著名現實主義詩人,其著作以宏大的社會寫實著稱,與李白並稱「李杜」。相對李白疏朗灑脫的「詩仙」,杜甫被後人奉為「詩聖」。他的詩也因其社會時代意義被譽為「詩史」。
  • 杜甫很忙?杜甫原來是情聖!
    唐代宗大曆二年(767年),即杜甫漂泊到四川夔州的第二年,他住在瀼西的一所草堂裡。草堂前有幾棵棗樹,西鄰的一個寡婦常來打棗,杜甫從不幹涉。後來,杜甫把草堂讓給一位姓吳的親戚(即詩中吳郎),他自己搬到離草堂十幾裡路遠的東屯去。不料這姓吳的一來就在草堂插上籬笆,禁止打棗。杜甫專門寫了這一首詩去勸吳郎,讓那婦人打棗。
  • 杜甫的這兩首詩,很多人都讀過,卻找不到它們的詩眼
    下面介紹杜甫的兩首詩,詩眼就非常清楚,所以這兩首詩不僅好讀易懂,而且讓人難望。月夜 杜甫今夜鄜州月,閨中只獨看。遙憐小兒女,未解憶長安。香霧雲鬟溼,清輝玉臂寒。何時倚虛幌,雙照淚痕幹。所謂詩眼,就好像一件襯衫要有領口,只要拎起這裡,就可以將這件襯衫整個提起來。
  • 杜甫:離亂之痛和內心之憂熔於一爐,對月惆悵,憂嘆愁思
    月亮曾引發無數文人墨客的無盡遐想,他們把明月當作傳情達意的物象,逐月抒懷,千種思緒,萬般情懷湧上心頭,從古至今,也有不少有關於月亮的詩,比如李白的「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王維的「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柳永的「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等,而杜甫的《月夜》卻有別樣的情感。
  • 杜甫《月夜》賞析:寫人及己的藝術手法
    詩成背景這首詩成於杜甫賊陷時期。安史之亂中,杜甫去投奔朝廷被叛軍困於長安。幸虧名聲小,沒人對他看管。郭子儀攻城之時,他找準機會跑到了唐肅宗身邊,面色如菜、衣衫襤褸卻忠心耿耿,唐肅宗大為感動,讓他當了左拾遺。逃出長安之前,是杜甫一生中痛苦最深重的時期。他在叛軍中求生存,就是個吃了上頓沒下頓的流民。
  • 李白望著月亮,寫下二十個字,成為千古絕唱
    唐朝的大詩人李白我們是知道的,他寂寞的時候,就喜歡找月亮喝酒,說是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李白是最愛酒和月亮的,杜甫說他鬥酒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呢。李白是一個很用功的人,從小就有很高的理想。他信奉讀萬卷書,行萬裡路。年輕的時候,大概是二十六歲吧,他出去漫遊,到了揚州,在旅店裡住了下來,因為喝了點酒,很快就睡著了。
  • 聽BBC莎劇腔讀杜甫詩張姿勢了,這兩首竟然有相同的「對寫法」
    遙憐小兒女,未解憶長安。香霧雲鬟溼,清輝玉臂寒。何時倚虛幌,雙照淚痕幹。安史之亂爆發後,長安淪陷,作者被叛軍俘獲,軟禁於長安,在一個寧靜的月夜,因為思念家人(主要是妻子),寫了這首月夜。在詩中,杜甫藉助想像,抒寫妻子思念自己的形象,從而表達出自己對妻子的思念。
  • 【月夜】月夜原文_月夜賞析_杜甫的詩_親子寶典_太平洋親子網
    月夜的詩意/月夜的意思  今夜在鄜州的上空有一輪皎潔的明月,我在這看明月,妻子一定一個人在閨房中獨自望月:希望相公快點回來!幼小的兒女卻還不懂思念在長安的父親,還不能理解母親對月懷人的心情。香霧沾溼了妻子的秀髮,清冽的月光輝映著她雪白的雙臂。
  • 你所不知道的詩聖杜甫,思妻真愛之情長使英雄淚滿襟
    杜甫之詩,尤其為著。杜甫之詩歌收錄進課本的有很多,以至於我們皆能隨口呤誦出幾句經典名句。遙憐小兒女,未解憶長安。香霧雲鬟溼,清輝玉臂寒。何時倚虛幌,雙照淚痕幹。這首詩提到的兩個重要地名,一個是鄜州,一個是長安。
  • 《唐詩三百首》中杜甫這首滿懷深情的贈別詩,知遇之恩,常思報答
    《唐詩三百首》中杜甫這首滿懷深情的贈別詩,知遇之恩,湧泉相報談到「詩聖」杜甫,沉鬱頓挫的風格,憂國憂民的情懷,無比為人稱道。他的詩多以記錄唐代由盛轉衰的歷史變化,表述了儒家仁愛精神以及強烈的患憂意識,後人稱讚其詩為「詩史。」
  • 杜甫筆下最孤獨的一首詩,尾句10字最悽涼,道盡世間酸楚
    表達自己的思念之情多會用秋天的蕭瑟來表現,用月亮來代替自己的情感抒發方式,正是因為如此時至今日我們中華民族的文化才會如此絢爛多彩令人豔羨!月亮代表我的心之前網上很多人討論出了古詩中最孤獨的意境為《江雪》這首作品,但是筆者本期鬥膽為大家分享一首杜甫筆下最孤獨的一首詩歌,這首詩歌可能很多人都聽過甚至能背誦的過。
  • 李白一深情起來無人能及,他的這首描寫相思的詩,寫得纏綿悱惻!
    從表面來看李白過著放蕩不羈的生活,他不像杜甫一輩子過得苦巴巴的,同時也非常的悲傷,這也正是李白最為獨特的一個地方。縱觀唐朝眾多的詩人中李白可謂是特立獨行,無論是他的詩,還是他的詞作,那都是很少能夠看到那種悲傷的描寫,其實李白只要深情起來,他卻又是比任何人都要更加的深情,譬如他的這首《怨情》,便是一首極為深情的作品,李白在這首詩中,把一位女子內心的相思之情描繪的可謂是活靈活現,通篇描繪的纏綿悱惻,讀來更是讓人讚嘆不已,所以這樣的作品那也是非常值得一讀。
  • 有一首千古奇詩,男人順著讀,女人卻必須倒著讀
    之所以被稱為奇詩,原因是這首詩順著讀和倒著讀都可以,但它表達的意思卻變了個樣,也就是所謂的「迴文詩」。 男人通常順著讀,女人卻必須倒著讀。 著讀順時,這首詩表達的意思,是說一位丈夫思念自己的妻子,連帶著他身邊的兒子也思念母親。 他一雙枯眼痴痴地望著遠方的山水,酒壺中的酒沒了,也不敢起身去添酒,就怕越喝心裡越苦悶;思念之情太濃厚,連一首和韻的詩都不知道怎麼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