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快報訊(記者 王子揚 舒越 胡玉梅 鄭文靜)近日,一個熱帖《注意!這些字詞的拼音被改了》刷屏,讓眾多網友驚呼自己「上了個假學」。文章稱,「說服」原來讀shuì,現在念shuō;「粳米」原來讀jīng,現在讀gěng;「鄉音無改鬢毛衰」的「衰」改讀shuāi;「一騎紅塵妃子笑」的「騎」改讀qí。
學生時代的我們曾無比恐懼的錯誤讀音,如今都成了正確的?
現代快報記者深入調查後告訴你,有些真,有些假,而我們已經找到了標準答案!
【亂象】
古詩裡的「衰、斜、騎」讀音,有的改了,有的沒改
想知道一個字到底怎麼念,找誰?新華字典!現代快報記者來到南京新華書店新街口店,翻開了正在售賣的第11版《新華字典》和第7版《現代漢語詞典》。
《新華字典》中有些讀音改了,有些沒改。「衰」是多音字,有一種讀音是shuāi,還有一種讀音是cuī。「騎」雖然只有一個讀音qí,它有三種意思,其中騎兵、騎的馬,標註為舊讀jì。「蕁」有兩種讀音,「蕁麻疹」念xún,念qián時,這個字的解釋是一種草本植物。 「呆板」的「呆」只有一個讀音念dāi,ái已不見。
《現代漢語詞典》也是如此,有些詞的讀音改了,有些沒改。比如「確鑿」已經由zuò改成了záo 、唯(wěi)唯(wěi)諾諾改為唯(wéi)唯(wéi)諾諾。但「粳米」、「靡靡之音」這些詞就沒有發生變化。
現代快報記者還查閱了熱門輔導書《小學生必背古詩詞75首》,對於古詩裡的「衰」、「騎」兩個字注音,也出現了不同版本。
中國電影出版社2016年出版的這套書中,注音是cuī,而雲南教育出版社同年出版的這套書中,注音shuāi。記者還查閱了長春出版社、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浙江人民美術出版社、南京大學出版社、現代教育出版社等版本,仍沒有找到一個公認的讀音。
這下,可不怪網友和家長們疑慮重重了,因為書本給出了各種各樣的答案。
【調查】
《語文》課本出版方:
這篇熱帖不是「新」聞,一切源於2016年
「網上突然火起來的讀音帖,其實不是『新』聞。」蘇教版語文教材的出版方、江蘇鳳凰教育出版社的工作人員告訴現代快報記者,這些爭議讀音,幾乎都出自2016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公開發表的 《徵求意見公告》 。
「審音表先後有三個版本。1963年,《普通話異讀詞三次審音總表初稿》發布,對現代漢語的發音規範和普通話的推廣起了積極作用。1985年,國家語委、國家教育委員會、廣播電視部聯合發表《關於的通知》,要求自公布之日起,文教、出版、廣播等部門以及全國其他部門『均以此表為準』,這是第二次修改。2016年的 《徵求意見公告》 是第三次嘗試修改。」
現代快報記者從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的網站上,查到了2016年 《徵求意見公告》 ,並下載了這份表格。
可以看出,1985年和2016年的兩份表格有所不同。
比如粳米,1985年版本為粳jīng(統讀),2016年則改成了粳gěng(統讀)。比如蕁麻疹,1985年版本裡備註了兩個讀音qián和xún,2016年改成了蕁xún(統讀)。再比如遊說,1985年版本中只有一個讀音shuì;但是2016年版本中則分開了,把說服標註成shuō,而遊說、說客則繼續使用shuì……
江蘇語委權威答覆:
2016年審音表還在審定,請以1985年版本為準
2016年的這次修訂,是根據當前語言生活發展需要修訂1985年發布的《普通話異讀詞審音表》,建立健全普通話語音規範標準體系。
教育部的公告顯示,課題組曾向國家語委成員單位和各地語委發函徵求意見;在北京、上海、廣州分別召開座談會聽取部分省市代表意見;收集網民意見,共有5萬多人參與了網上讀音調查。最終形成《普通話異讀詞審音表(修訂稿)》。
它,能否成為一切爭議的答案?暫時不能。
2月19日,江蘇省教育廳語委就此問題,給予現代快報記者書面答覆。
答覆稱,2001年1月1日起實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第十條規定,「學校及其他教育機構通過漢語文課程教授普通話和規範漢字」,對於普通話異讀詞的讀音、標音,都是以1985年國家語委等公布的《普通話異讀詞審音表》為標準的。
因語言生活發展需要,國家語委於2011年10月啟動了新中國成立以來第三次普通話審音工作,並於2016年就《普通話異讀詞審音表(修訂稿)》面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目前,審音表已提交相關部門審定,但尚未公布。
《新華字典》編輯人員:
第12版即將出爐,但具體改動不方便透露
現代快報記者終於找到標準答案。不過,2016版到底會在什麼時候完成定稿並影響我們的生活呢?
記者從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了解到,最新版的《新華字典》也就是第12版,很快會上市。但什麼時候上市,會有哪些改動,是否會參考2016版審音表,對方表示不方便透露。
《新華字典》的出版方商務印書館也不願意多說。工作人員告訴現代快報記者,「《新華字典》是關乎文化民生的大事情,所以館裡非常重視,目前暫不開放採訪。」
【聲音】
語文老師:一直教的就是「鬢毛衰(shuāi)」
現代快報記者採訪到了一位玄武區語文學科帶頭人。他透露,在以前的教材裡,「遠上寒山石徑斜」這句詩是沒有注音的,但是老師們在教學的時候,會注意強調一下古音和今音兩種讀法。「後來,新版本的教材做了調整,現在三年級的教材裡已經把『斜』注音為xié,老師們在上課的時候,就會以教材寫的為準。」
還有一位年輕的語文老師介紹說,她從開始教學工作時,學校裡老師一直教的就是「鬢毛衰(shuāi),「有些詩詞的古音比較難,考慮到小學生的接受能力,我們在日常教學過程中教的都是很常見的發音。」她說。
家長:大人都弄不清何況孩子
對於讀音的改變,現代快報記者採訪了多位家長,有贊同的也有反對的。
有家長認為,自己上學那會兒,語文老師來來回回耳提面命,就是為了糾正幾個讀音。「現在突然跟我們說,你們錯了。讓人很難接受。」
還有家長表示,漢語的確複雜,有時自己一個大人都弄不清楚,更何況是幾歲的孩子。「辨別讀音雖然複雜,但我想它還是中國文化博大精深讓人著迷的一部分。」
出版社:目前的討論毫無意義
一位從事教材出版多年的業內專家直言,如今網上熱熱鬧鬧的討論,毫無意義。因為2016年的審音表尚未定稿,網上熱傳那些讀音修改,其實還沒改,也不一定會真的改。「讀音修改與否,並不好笑,而是一件很嚴肅的事情。因為一旦真的定稿,那麼所有的字典和教材都會強制跟著改變。我相信相關專家會非常慎重對待所有的修改。」
附:
這些字到底怎麼讀?標準答案如下
以下讀音參考自《普通話異讀詞審音表》(1985年版)
(編輯 蔣文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