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佔率近20%!科技如何助力中通成長為2000億市值的快遞公司?

2020-12-13 物流沙龍號

本文整理自2020中國數位化供應鏈雲峰會上中通快遞集團副總裁、CTO朱晶熙的分享講義(《中通快遞數位化迭代之路》)。講義主要介紹了中通快遞的整個數位化進程。

很多人一想到快遞,可能會想到數位化、大數據、物聯網、IoT、5G等新興的名詞;又可能想到的是快遞小哥騎著三輪車走街串巷的情景。但這兩者的差異性還是很大的,這對快遞行業在科技方面的一些決策,有著不同的影響。本文從中通數位化發展的歷程來分析,中通是如何在快遞的紅海裡,從後來的進入者、最小的跟隨者,一路慢慢發展成現在的行業乃至全球業務量第一的快遞公司。

從近幾年整個中國和美國之間快遞業務量對比來看,中國的業務量去年已經達到了635億,美國則在160~170億左右。相比於美國,中國的快遞業務量增長非常快,而中通的增速更是驚人。中通2019年累計完成業務量是121.11億,平均每個中國人每年會收到9個中通快遞。

從整個通達系或行業的發展態勢來看,中通的市場佔有率在2014年還處於第三的位置,而從2016年到現在則一直保持在第一的位置,市場佔有率達到將近20%。

伴隨著市場佔有率的提升,整個中通的股價也是一路向上,近期發布的《中國上市公司市值百強榜單》裡,中通排在69位。

中通是如何實現業務的高速增長?

根據中通自身的一些分析,以及一些媒體發布的報告顯示,中通實現業務高速增長的原因主要有三個方面:

第一,公平、效率、結果的管理理念和同建共享的企業文化,目前有40+萬中通人,30000多個網點,中間利益分配的平衡以及家文化的建設,是中通能夠立足生根、高速增長的根本點。

第二,基礎設施的投入,目前中通核心幹線車輛已超8000臺,分揀中心超90個。可以說,中通在傳統的行業裡的投入也是比較大的。

第三,科技賦能,目前中通日均業務量超5000萬,每票快遞生命周期是3-4天,也就是說技術需要平穩支持2億個快遞在網絡上運轉。

在中通快遞發展過程當中,科技做了哪些事?關鍵的時候做了哪些決策?可以從兩個部分進行分析,第一個是中通科技發展歷程,第二個是中通科技未來規劃。

中通科技發展歷程

一張圖看懂中通科技發展的歷程,對標整個中通的發展歷史,中通科技可以分為三個階段:

· 第一階段,2008年之前是生存期,一直處於跟隨的狀態;

· 第二階段,2009年~2016年是發展期,這段時期裡包括了中通「後來居上」的轉折點;

· 第三階段,2017年之後是壯大期,中通目前處在高速發展階段。

2009年之前,郵政法還沒有出臺,快遞行業還處在灰色的地帶,中通的基本策略是生存,技術戰略是用最小的成本滿足業務的需要,快速響應業務,做到「人有我有」。最開始的技術手段主要為外採的方式,之後才合作了一家小型技術公司,將一些核心產品的研發外包。

2009年~2016年,中通到了發展期。2013年電子面單的問世使中通看到其價值點,率先大力推行電子面單,在2014年基本實現普及。電子面單出現,為後面的自動分揀、產品研發、數位化供應鏈等提供最基礎的原材料。

這時,中通的技術策略就是抓住機遇,尋求突破。另外,中通在2012年開始成立研發隊伍,招兵買馬,開始為自主研發做準備。

在2015年,中通上線了第一套全自動分揀機,通過電子面單提高分揀的準確性,通過信息的採集,實現客服在線,為客戶提供更加及時、高效的服務。

中通斷言:未來快遞、物流的面單將會越來越小,可能一個二維碼就可以代替所有的信息。

2017年之後,中通到了壯大期。中通的技術策略也已經變成了「人無我有」,技術全面實現自我研發,定位還是以業務驅動為主,但調整為快速迭代,小步快跑的方式。

通過這幾年的發展,中通的技術產品已實現了收、轉、運、派各種應用場景全鏈路的覆蓋。通過分布式的高並發的架構,完全可以支撐3~5個億的包裹同時在線。

同時,中通研發效率的提升也依賴於其內部的研發系統。中通對人工智慧的應用在客服這一塊效果顯著,面對客戶,機器人已經能夠處理80%-85%的業務諮詢。

信息安全是中通最根本的要求,中通視用戶的隱私為生命,因此中通在信息安全上面的投入也是非常大的。此外,中通通過將編織袋替換成可循環使用的環保袋,不但降低成本,而且更加環保、更加綠色。

中通科技未來規劃

中通對科技的態度已經轉變,未來會作為探路者賦能行業。因此在2019年年中,中通提出4i的戰略

第一個是自我意識。中通的技術已經由以前的跟隨者,發展為現在的引領者,未來更是要做探路者。朱晶熙表示:「將來的快遞也好,物流也好,應該是更加智慧,更加創新,更加生態的。」

在智慧方面,中通的「智慧物流大腦」,囊括快遞鏈條中最核心的環節,將前沿技術與實際需求相結合,為業務帶來價值。

智慧路由,通過大數據算法對件量預測,提前規劃運輸路徑,進行車與貨的最優資源匹配;智慧場站,在分揀中心通過機器視覺和IoT技術,對裝載進行識別,讓管理可視化,智能化;智慧末端,通過智能圖譜、模式識別、實時計算、電子圍欄,實現了基於POI的路徑規劃,精確預測每單半小時級的送達時間;智能排班會提前預估中轉場的處理件量,根據件量合理安排操作人工,最大限度的減少人力浪費。

在創新方面,中通在關注和嘗試了一些前沿科技的應用,比如在無人技術上面的一系列探索,並且取得實質性突破。2018年10月,中通快遞在陝西獲得了空域批文,正式啟動常態化運行。推出了第一代油電混合物流無人機——普羅米修斯,和西北地區空中救援機場網絡布局達成合作;今年10月,中通成為首批獲得無人物流車商用牌照的快遞企業。這標誌著中通的無人駕駛物流車已經可以在指定區域商業化運營,自動駕駛技術在物流快遞領域的應用邁入了新的階段;無人配送車可分析當下環境,根據指令安排收派順序,我們距離開啟城市內支線物流快遞智能配送時代更近了一步。

在生態方面,除了快遞,中通集團在快運、國際、雲倉、商業、金融等生態業務進行拓展,為客戶提供一體化的解決方案,這些項目雖然看起來相互獨立,但是本質上「根」是連在一起的,通過資源整合、數據系統,相互交叉賦能,共同提高,將資源利用最大化,這是中通的小生態;將來的社會一定是趨於更開放、更協同,中通將本著:開放、合作、協同、共贏的理念,與時俱進、與社會和行業共同發展,這是社會的大生態。

中通生態圈之雲倉布局

中通雲倉成立以來,目前已經在全國有超過80個倉庫,分布在40個主要核心城市,總倉儲面積達160萬平方米。

中通雲倉科技依託中通集團分布在全國的中心倉這一行業獨有優勢,打造出完善的「電商倉配一體化」服務體系,能為客戶提供一站式供應鏈解決方案。通過以信息技術驅動智慧供應鏈,致力於為合作客戶降本增效,保障消費者體驗,實現供應鏈轉型升級。

技術一定要跟業務緊密結合,才可以實現它最大的價值。所以中通內部一直講技術未必是核心競爭力,但是技術的應用一定會成為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三個關鍵詞:用戶、業務、技術,為用戶創造了價值,公司才有業務價值,整個技術才可以真正的體現出它該有的一些能力。

作者 | 朱晶熙

來源 | 物流沙龍

此文系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物流沙龍立場

相關焦點

  • 中通回港敲鐘市值達2020億港元 誰是真正的「快遞之王」?
    作為「通達系」裡起步較晚的快遞公司,中通快遞究竟如何能夠後來居上,連續4年業務量穩居市場第一?就此,《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盤點了中通快遞18年成長史,並系統梳理了國內主要民營快遞上市公司近4年來的業務數字競賽和資本市值變化,試圖庖丁解牛,解構中國快遞市場資本局:誰是真正的「快遞之王」?
  • 今天,49歲中通創始人再敲鐘:靠快遞幹出2000億
    投資界(ID:pedialy2012)消息,今日,中通快遞正式在港交所掛牌發行,成功二次上市。此次發行價為每股218港元,開盤大漲11.93%,股價達244港元/股,市值2070億港元。2020上半年,中通快遞包裹總量市場份額穩居「通達系」之首,也是國內唯一一家市場份額超過20%的快遞公司。中通快遞創始人賴梅松,出生於「快遞之鄉」桐廬,他的逆襲故事堪稱勵志:早年輟學,從一個木匠辛苦打拼成為快遞大佬。目前,賴海松持有中通27.3%的股份,按照2070億的市值計算,其身家達565億。
  • 中通回港再拿98億彈藥!價格戰已成「持久戰」,誰是真正的「快遞之...
    9月29日,中通快遞(紐交所股票代碼:ZTO,港交所代碼:2057.HK)正式在港股掛牌上市,上市首日中通快遞高開11.93%,報244港元,市值超2000億港元。中通快遞也成為第一個同時在美國、香港兩地上市的快遞企業,更是港股物流板塊市值最大的企業。
  • 中通快遞今日香港鳴鑼上市,募集金額近百億港元
    香港上市首日,中通快遞(2057.HK)高開11.93%,報244港元,盤前成交1.68億港元,最新總市值2070億港元。中通快遞也成為第一個同時在美國、香港兩地上市的快遞企業。根據公告,中通快遞本次計劃發售新發行4500萬股A類普通股,最終發售價為每股218港元。
  • 中通快遞香港上市:港交所迎來最大市值物流股
    上市首日中通快遞高開244港元,現報238.8港元;最新總市值超過1979.40億港元,中通快遞也成為第一個同時在美國、香港兩地上市的快遞企業,更是港股物流板塊市值最大的企業。根據公告,中通快遞本次計劃發售新發行4500萬股A類普通股,最終發售價為每股218港元。
  • 中通港股二次上市 拉開快遞業「排座次」終極一戰
    市值超兩千億港元按照此前招股書以及IPO前後披露的相關信息顯示,中通快遞此次在港公開發售股票是其在全球發售4500萬股普通股的一部分,A類普通股與美國存託股(ADS)可按照1:1轉換。9月22日晚,中通宣布,將國際發售部分和香港公開發售部分股票的最終價格定為每股218港元,獲6.69倍認購,國際發售獲大幅超額認購,公司所得款項總額約98.1億港元。而在港交所上市首日即高開11.93%,市值超過2000億港元,這樣一個積極的開端似乎也預示著此次回歸港股對中通快遞而言將會大有裨益。
  • 快遞界新霸主:一年攬件高達百億,是順豐的2倍!其市值突破2000億元
    而隨著行業的洗牌加劇,在這些巨頭份額再次提升的過程中,又一快遞界的新霸主誕生,它在2019年快遞攬件業務量突破100億,成為中國乃至世界第一家年業務量破百億的快遞公司。而其市值更是創歷史新高,為288億美元,折合人民幣約2041.86億元。這個快遞品牌就是中通!
  • 2018快遞公司業務量出爐:中通85億件領跑,它成黑馬,順豐最哀傷
    快遞公司的業務量是最直觀的反映。據最新數據顯示,2018年,全國快遞服務企業業務量累計完成507.1億件,同比增長26.6%,位列全球第一,這是自2014年開始,連續第5年穩居世界第一。507.1億件是什麼概念?就以中國14億人口計算,相當於每人一年下單36次,這是非常恐怖的數據,這其中電商的貢獻無疑是最大的。
  • 中通2019營利雙增但單票收入仍在下降 2020目標:市佔率還要擴大2個...
    去年同期營收增長為34.8%,淨利增速超30%。在業務方面,2019年全年,中通完成業務量121.2億件,同比增長42.2%,超出行業平均增速16.9個百分點。值得一提的是,2019年「雙11」第二天,全年累計業務量超過了100億件。這也讓中通成為中國乃至全球第一家年業務量破百億的快遞企業。
  • 周報精選:順豐成立電商公司、阿里增持圓通12%、中通香港二次上市...
    圓通總市值達580.46億元 9月2日,圓通速遞股價漲停,單股報價收於18.37元,漲幅10%,總市值達580.46億元。同時,圓通速遞國際股票漲幅一度超276.9%,截至港股收盤,圓通速遞國際股價報收於7.15港元,漲幅為259.3%,目前總市值約29.8億港元。
  • 極兔速遞價格戰攪動快遞江湖,行業站隊不可避免?
    極兔速遞目前在全球擁有近15萬名員工,業務已經覆蓋中國、印度尼西亞、越南、馬來西亞、泰國、菲律賓、柬埔寨及新加坡八個國家,服務全球近20億人口。極兔速遞與拼多多都與段永平有關。截止今年8月,極兔的日均快遞業務量已經超過700萬件,其中大部分來自拼多多。極兔速遞的早期創始團隊和投資都來自OPPO。創始人李傑在段永平手下打拼10年,還曾任OPPO蘇皖地區總經理。
  • 中通快遞定於9月29日在香港二次上市
    根據香港公開發售中超額認購的水平,以及2020年9月17日香港刊發的招股章程中所述的回撥機制, 香港公開發售下可發行的A類普通股總數可以調整為最多900萬股,約佔全球發售初步可供認購的20%。此外,中通快遞預計將向國際承銷商授出超額配股權,以要求發行最多675萬股國際發售中的新A類普通股,佔本次全球發售中初始發行的發售股份的15%以下。
  • 直擊|中通快遞與來伊份:籤訂戰略合作協議
    快遞生態圈主要目標群:(投資人 私募基金 券商機構 各地方政府決策者 快遞監管部門 快遞經營者 媒體從業者 快遞上下遊經營者 加盟網點老闆 年薪30萬以上快遞物流從業者 ) 添加公眾號之前請閱讀提示,是否屬於該目標群 摘要|12月7日,來伊份(603777.SH)公司與中通快遞(02057.HK)、中通雲倉籤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
  • 中通快遞港股上市,中通快遞港股新股,中通快遞百科,物流行業分析
    中通快遞港股上市,中通快遞港股新股,中通快遞百科,物流行業分析1.中通快遞入場費及募集資金規模中通快遞:預計9月16日-9月22日2.中通快遞保薦人業績保薦人:高盛3.物流行業分析中國物流市場總覽中國經濟快速增長過去十年,中國經濟出現了驚人的增長。
  • 全國第500億件快遞「花落」陝西中通
    第500億件快遞的誕生,意味著中國快遞進入年增量超百億的發展新時期(2017年全國完成快遞業務量401億件,中通快遞連續三年保持業務量行業第一)。快遞作為「新開門七件事」之一,已成為社會零售重要的基礎設施。
  • ...億元、投前估值仍高達30億美元 豐巢4億美元新融資再掀快遞櫃狂瀾
    值得一提的是,公告中提到,豐巢開曼本次投前估值為30億美元,而在2020年的前三個季度中,豐巢快遞櫃虧損超過8億元。這也就意味著,雖然長期深陷虧損泥潭,豐巢網絡及其背後的智能快遞櫃賽道依然得到資本的認可。一直以來,最後一公裡都是快遞公司爭相布局的賽道,即便在2020年豐巢收購中郵速遞易,二者市佔率接近70%之後,智能快遞櫃市場依然有廣闊的空間吸引著眾多玩家加碼布局。
  • 今日起,中通快遞在香港鳴鑼交易,賴梅松的領先行動正式打響
    賴梅松曾經的目標是中通快遞市值達到1000億美元;目前UPS的市值是1434億美元,FedEx的市值656億美元;中通快遞的市值為239億美元。中通快遞的目標是在5年以後成為全球一流的綜合物流服務商。 賴梅松的領先行動正式開啟 9月29日,中通快遞-SW(2057.HK)在香港聯交所開始交易,賴梅松的領先行動正式開始。
  • 豐巢深夜道歉,菜鳥免費存放,兩大巨頭阿里順豐激戰快遞櫃
    豐巢背後是順豐系企查查顯示,豐巢科技2015年6月成立時,順豐、申通、中通、韻達、普洛斯等聯合投資5億。但5億元顯然不夠投放終端快遞櫃,所以豐巢在2017年1月進行A輪融資,金額為25億元,原有股東跟投外,還引進國開國際、博時資本、鐘鼎資本和上海熠遙。
  • 快遞與航空產業投資策略:持有成長龍頭,把握周期拐點
    具體到公司三季度數據來看,中通快遞單票快遞收入為 1.25 元, 同比下降 18.2%;韻達單票快遞收入為 2.09 元,可比口徑下同比下降約 24%;圓 通單票快遞收入為 2.15 元,同比下降 22.0%;申通單票收入為 2.14 元,同比下降23.6%。申通、百世連續多月業務量增速跑低行業平均,自下而上整體獲量能力有 所下降,在今年強競爭環境下有所掉隊,市佔率環比開始出現下滑。
  • 國泰君安:未來是科技的時代 科技公司市值增長的潛力巨大
    摘要 是與全球榜單相比,我國科技企業佔比相對較低,科技公司市值增長的潛力依然巨大。過去的十年,是科技的黃金十年。而隨著全球經濟下行壓力加大,未來十年,技術創新依然會是我國經濟發展的核心驅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