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濱遜漂流記》讀後感
寒假期間,我讀了《魯濱遜漂流記》這本書,書中講述的是一個叫魯濱遜的英國人由於遭遇海上風暴,漂流到荒島上發生的故事。
魯濱遜在一次航海冒險中失事,他孤身一人流落到荒島上,陷入絕境的魯濱遜以人們難以想像的堅強和毅力,勇敢地向各種困難挑戰,依靠智慧和辛勤勞動,使自己頑強地生存了下來,而且還救了一個即將被野人吃掉的俘虜——星期五。最後,魯濱遜還設計救了一個落難的船長,並因此結束了28年的荒島生活,回到了家鄉。
當我讀完這個情節曲折的故事時,我深深地震撼了。魯濱遜多麼頑強啊!一個人身陷絕境,竟能這樣對生活充滿信心,勇敢地面對生活,實在是難能可貴。再想想我自己,在學習中遇到困難就會想要放棄,想著退縮,不能勇敢地面對。記得那次李老師讓我們背育《守株待兔》這一篇課文,由於是一則文言文,它與白話文不同,有一些句子很拗口,背誦起來感覺比較困難。雖然我讀了很多遍,但還是有些句子背誦時總出錯,於是我便灰心喪氣,一個人躲在房間裡哭鼻子......後來,一看到文言文,它們就像「攔路虎」一樣令我心生畏懼。
讀了《魯濱遜漂流記》這本書,我決心要像魯濱遜一樣不論何時何地,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難,都不能被困難嚇倒,要勇敢地面對困難,克服困難。
讀《老人與海》有感
失敗,對於許多人來說是非常可怕的,它一旦猖狂起來,能擊潰人的鬥志讓人徹底崩潰,失去生活的希望。如果,失敗無法將你擊敗,而是被你踩在腳下,那麼,成功必將屬於你。
文章主要講了:一個名為聖地牙哥的老人,持續84天沒有捕到一條魚,最初40天,有個名叫曼諾林的小男孩跟著他,可是40天沒有捕到魚,男孩的父母40天後就對他說:那個老人的運氣已經湮滅了。第41天,曼諾林在父母的安排下,上了另一艘船,那艘船一個星期就捕到三條上百磅的魚。第85天,老人釣了一條足有一千五百磅的大馬林魚,老人與它戰鬥了三天,整整三天!甚至想過放棄,可他並沒有,終於,他把馬林魚鉤出水面,一槍穿刺了它的心臟!可回家路上又遇見好幾條鯊魚,搶奪老人的戰利品,可老人甘心嗎?不,他不甘心,他拿起漁槍將它們一條一條殺死,可,他拖回家的卻是一條馬林魚的殘骸。
我們得全力以赴,以全新的面貌去挑戰,堅信成功不再遙遠。人不是為失敗而生的!一個人可以被毀滅,但絕不能被打敗。當我們遇見困難而垂頭喪氣時,一定要堅持。古人云:山窮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我們要滿懷信心去挑戰勝利,永遠屬於我們自己。
黑暗中的一道光
——讀《心懷星辰與光》有感
我有一套書,講述了許多坎坷的故事,每一本書講述的中心都不同,但我最喜歡的是《心懷星辰與光》這本書。
《心懷星辰與光》釋義是:不要放棄一顆懷著希望之光,懷著美好星辰的心。
記得書的封面上有這樣一小段話:「你望著漫天焰火,感覺自己是最璀璨的那一朵。你心潮澎湃,眼前是詩和遠方,身後是星辰與大海。」也許這段文字並不起眼,卻又可能激勵著許多人:相信自己,加油!努力!你可以!
一個習慣,成就了我愛上了這本書——看前言。前言是作者寫的一篇短文。讀完前言感受在心,一股喜愛的熱流湧動於心。於是我捧起了這本書,孜孜不倦地看起了這本書。
這本書寄託著許多人的希望。一個個波折的故事構成一整本書,每一篇故事都有兩段啟示,也許它會拉起在黑暗裡的人,走向光明。
我最喜歡書中的這句話:「人生中總有風雨和坎坷,但這並不能動搖我們追求成功的信心。」
說的對,人生總要有風雨和坎坷,不經歷風雨,怎樣見彩虹?風雨和駭(hài)浪並不能動搖我們駛向希望的小船,堅信自己。
有句名言說得好:優秀的個性能改變命運。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不要想著放棄自己而索取別人的命運,只有自己努力才是最好的。要做自己命運的舵手,把希望的小船開向正道,你就是向日葵,向著陽光,向著星辰,向著希望之光。
讀完這本書,我的思緒在成長的過往軌道上徘徊良久,我覺得道理不能只停留在口頭上,更應該實際一點,行動起來是最好的詮釋。為了不斷地激勵自己,我做了一個信心「紙箱」,當我對自己缺乏信心的時候,總會寫上一條激勵的話語放在裡面隨時鞭策自己不停向前。
跳舞是我5歲時就開始的愛好,至今已經六年了,多少次擠時間練習在別人看來是多麼單調的基本功,多少次磕破碰傷了自己的身體,但我想再堅持下去,努力不放棄駛向我的舞蹈夢,再多的累,再多的疼,再多的苦,我決不後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