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清臺創園:風吹稻浪話豐年

2020-12-20 騰訊網

遊客在「藝術稻田」裡開心玩耍。

臺企弘晟食品員工在無塵車間裡生產烤鰻。

東南網7月22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劉深魁)

三產融合,休閒農業火了

百畝綠油油的稻浪隨風搖曳,到處瀰漫著盛夏的氣息;在3D五彩的「藝術稻田」裡,一群表演者迎著和煦的稻風,在田間演繹省級非遺宗鶴拳,一招一式皆是對豐收的憧憬……

近日,2020稻田藝術節在福清臺創園舉行,宗鶴拳表演、臺農直播帶貨、臺農集市、《藝術稻田 鶴舞中國》視頻拍攝……現場活動精彩紛呈,凸顯了臺創園蓬勃的生機與活力。

這是一場由臺灣文創團隊策劃的農業節慶活動,帶頭人是臺灣青年鍾斌。據統計,自《藝術稻田 鶴舞中國》視頻上線以來,累計觀看人數超過150萬人次,臺式創意農業走紅網絡。在直播帶貨環節,11家臺企參與展銷,直接帶動農產品線下銷售15萬元,線上銷售近20萬元;同時,促成園區臺企與佳源超市、上果農業等商超達成合作意向,訂單金額數十萬元。

「讓農場變得有創意、有樂趣、有亮點,從農業延伸到文創、旅遊等三產業態,市場前景更加廣闊。」2017年,鍾斌與福建三華農業有限公司合資成立稻香村農業發展有限公司,並擔任董事長,全力發展特色現代農業。去年,三華農場接待遊客達5萬人次。「藝術稻田」的創意正是出自鍾斌之手。「整個稻田藝術作品,選用彩色水稻結合人工種植而成,是『文創+精緻農業』的一次有益嘗試。」鍾斌說。

與鍾斌一樣,臺農劉進裕父子也是休閒農業的帶頭人。1992年,劉進裕到福清創辦閩鱒水產養殖公司,小有所成。1999年,其子劉元稭也來到臺創園,從水產業轉戰休閒農業,成立綠生園農業有限公司,開闢花卉盆景觀光區、採摘園、臺灣果蔬品種繁育區和生態農業體驗區,專攻休閒觀光農業。今年「五一」假期,劉元稭推出水果採摘活動,受到遊客歡迎。

「搞好休閒農業,需要好的創意和體驗項目。」劉元稭說,傳統的採摘區,遊客只能蹲在地上採摘,耗體力、體驗差,「未來我會在鐵架上種植空氣鳳梨,並將農場的招牌水果納入其中,打造獨特的採摘體驗」。

「園區資源豐富形態多樣,含山地、淺海灘涂、耕地等30萬畝,發展休閒觀光農業得天獨厚。因此,引進臺灣經驗,繼續完善農業休閒設施,穩步推進臺灣精緻休閒農業發展,是園區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選項。」福清臺創園服務中心主任嚴金安說,未來臺創園將著力培育創意農業、觀光農業等多種業態,走上一條「以農帶旅、以旅興農」的融合發展之路。

精深加工,價值鏈長了

當前,大陸農業發展已進入新階段,如何引導農企發展農產品精深加工,拓展產業鏈價值鏈,打造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新格局,是傳統農業向特色現代農業轉型升級的關鍵,這也是福清臺創園臺企關注的重點。

記者在臺企弘晟食品有限公司採訪時看到,烤鰻魚、魚糜幹製品、鮮蝦魚脆片及休閒小吃等食品琳琅滿目,臺青謝仲捷正忙著向客商介紹產品特點和口味,廠區外不少車輛正排隊等著裝貨。

1992年,來自臺灣屏東的謝根發來到福清漁溪鎮上張村,創辦了弘晟食品,主營烤鰻等水產製品和「魚鄉味」休閒食品。「臺二代」謝仲捷接班後,以年輕人靈活的思維開拓「網際網路+」市場,使公司產品成為臺創園的特色產品,並上線「本來生活網」生鮮電商,生意越來越紅火。

「我們依靠鰻魚養殖和烤鰻加工起家,早期以外銷為主。現在情況變了,如何打響品牌搶佔大陸市場成為大家最關心的話題。受益於此,這兩年公司完成轉型升級,從傳統農業和食品加工向休閒食品加工轉型,產品也從外銷轉向內銷為主。」謝仲捷說,大陸龐大的內需市場,加上各種優惠政策支持,前景越來越好。

洪璞園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是第一家落戶福清臺創園的臺資生物科技企業,主營蔬果、中草藥、五穀粉、菌菇及酵素深加工。董事長王九全來大陸發展已有二十個年頭,一直致力於大健康產業。多年來,堅持向深加工要效益,讓王九全成了受益人。

「沒科研就沒創新,通過深加工,農產品附加值翻了好幾番。」王九全說,近年來公司聯合兩岸農業、食品專家持續科研攻關,取得了豆漿去嘌呤、常溫黃豆發芽變性和細胞破壁等十多項專利技術,開發出不添加任何香精、色素、防腐劑的去嘌呤豆粉,並在此基礎上推出紅豆豆奶、杏仁豆奶等豆奶新品,受到消費者青睞。

「將農產品加工業作為園區優勢產業、特色產業,給予重點關注扶持。」嚴金安說,近年來臺創園圍繞農副產品加工做文章,第二產業特色持續凸顯,成為園區最大的亮點。截至去年底,園區農產品加工類臺企共有9家,總投資3.43億元,佔園區臺資企業總投資額的54.8%,佔2019年園區臺企總產值的85%。

政策給力,臺灣農民笑了

連日來,在臺企農達利生態農業有限公司的種植基地,一排排望不到邊的火龍果樹上,鮮紅的紅心火龍果掛滿枝頭。臺農廖龍朝、丁瀅蓁夫婦正帶著工人們採摘,準備運往福州各大商超。在農場的另一頭,幾千棵檸檬果苗也被客商裝上車,發往省外種植。

2015年,廖龍朝夫妻倆來到福清創辦農場,他們從檸檬引種入手,逐步引進臺灣優質水果品種。經過多年發展,種植面積從30多畝擴大到300畝,成功引種臺灣四季香水檸檬、蓮花尊紅心火龍果、大黃金百香果、櫻桃蜜茄、黃龍果、臺農雜交2號木瓜等十幾種臺灣水果,讓農達利成為臺創園的一張亮麗名片。

在相距不遠的閩臺合資企業融臺農業科技園裡,芒果、芭樂、楊桃、白梨等臺灣名優果樹長勢喜人,宛如一處花果世界,工人們正在田間忙著防治病蟲、灌溉施肥。「在大陸做農業,有市場、有奔頭!」臺商、公司總經理莊炳耀說,目前一期土地開發已完成135畝臺灣高優水果種植示範區,試種成功15類、50多個新品種的水果。「試種成功後,公司無償向農民推廣,並把最新的農業技術分享給大家,幫助更多農戶走上致富路。」

廖龍朝、莊炳耀的成功,是臺農在福清臺創園發展的一個縮影。近年來,福清臺創園認真落實大陸「31條」「26條」以及福建「66條實施意見」等惠臺利民政策,園區共利用各級專項資金3115萬元,資助扶持107個建設項目,引進78種新品種等;為多家臺企爭取政府貸款貼息補助750多萬元;每年為臺資農業企業節省電費支出430萬元以上。

在閩臺農業示範推廣方面,福清臺創園取得累累碩果。截至目前,園區累計引進臺灣農業新優品種650多種、先進技術90多項、先進機械設備380多套(臺),帶動「五新」應用推廣10.8萬畝,每年可新增產值近億元。

「下一步,園區將加大臺灣農業『五新』的引進、創新和推廣力度。同時,發展臺灣苗木栽培、農產品加工、花卉培植、文創農業、休閒農業等一二三全產業鏈,不斷提升園區發展質量,吸引更多臺農來融創業就業。」福清臺創園管委會主任黃傳華說。

相關焦點

  • 【幸福花開新邊疆】詩意地棲居:風吹稻浪 在小木屋裡仰望星空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興安盟8月7日訊(記者 武曉娟 董家朋 張相成)盛夏時節,藍天白雲下,微風吹過,稻浪碧綠如海,9座小木屋立於稻田間。躺臥木屋之中,抬頭可見天空,夜晚天氣好的時候,星空美麗呈現。這種浪漫的鄉村生活位於內蒙古興安盟扎賚特旗好力保鎮。
  • 冬日裡的童話:風吹稻浪,滿目金黃《上元稻田公園》
    風吹稻浪,滿目金黃,果然沒有讓我失望。稻田裡的秋冬,沉甸甸的,一顆顆稻穀被幸福的負擔壓彎了腰。熱愛生活,熱愛工作的你是多久沒有感受這樣收穫的喜悅了。
  • 華僑城光明小鎮歡樂田園:風吹稻浪 花開成海
    讀創/深圳商報記者 鄧紅麗 通訊員 雷佩瑜/文 梁錦祥 鍾琳/圖8天的國慶中秋黃金假期,華僑城光明小鎮歡樂田園,秋意正濃,油葵花海、金秋稻浪、硫華菊花海,組成了一片金色海洋,驚豔了時光。光明之花逐日盛放金色湧動的花朵如怒放的海洋讓人心生歡喜燦然開放油葵花海美不勝收無論怎麼拍都穩贏朋友圈金秋稻浪
  • 福清三華農場:種好兩岸融合「試驗田」
    原標題:福清三華農場:種好兩岸融合「試驗田」   新理念激活創意農業   優秀的臺灣經營人才、先進的臺灣精緻農業理念,正在三華農場孕育新豐收。2017年夏天,由福清市委宣傳部主辦的「六月天·融情夏意文藝季」系列活動在福清臺創園三華園區開幕,福清市教育局僑鄉少兒合唱團用一場稻田音樂會,為市民和遊客帶來文藝與農業交融的旅遊新體驗。   「讓農場變得有創意、有樂趣、有亮點,從農業延伸到文創、旅遊等三產業態,已形成重要的市場競爭力。」鍾斌說,去年,三華農場接待遊客超過4萬人次。
  • 再見了,福清話!這些曾經耳熟能詳的方言正在消失…
    看到這篇文章的你,日常說福清話的機會還多嗎?
  • 龍應臺:稻浪
    稻浪9月29
  • 稻花香裡話豐年
    很難想像,這600多畝稻浪滾滾的水田過去曾是荒草叢生的鹽鹼地。2016年開始,陳祿喜流轉了30畝土地試種水稻,獲得成功。2017年他將水稻種植面積擴大到300畝,加工好的大米送到村裡的漁家樂。陳祿喜說:「這幾年,不僅水稻種植面積逐年擴大,我還種了幾十畝荷花,養殖了3萬隻稻田鴨,每畝水稻純利潤是3000元左右,鴨子純利潤是1000元左右,也就是說一畝的純利潤是4000元左右。
  • 城訊|翠鳥鳴春/福清方言熟語選讀(之三)
    村裡有200餘年的古井 水質清冽編者:姓陳,和厝裡堂姐(陳世玉)攝影:西園村吳坤隆大哥 2019.夏十邑鄉音福清方言福清話簡介福清話屬於閩語福州話,當地人稱為福清話。為晉安語(閩東方言)的南部侯官片福清方言,通行於福清市和平潭綜合實驗區。同時福清新厝鎮一些居民主要使用莆仙話。
  • 在福清也能賞紅葉!隨手一拍都是大片……
    壹福清 官方新聞平臺,每天推送福清最權威信息。 在我們這個低緯度的南方城市,看紅葉實屬不易,對紅葉情有獨鐘的人們最鍾情的或許是北京的香山,孰不知離福清市區不遠的大化山,也是大家觀賞紅葉的好去處。
  • 欣賞「禾海稻浪」遊玩小瀑布臺山鄉村遊發力
    都斛將現「禾海稻浪」    臺山都斛鎮素有「魚米之鄉」的美名,萬畝高產穩產水稻示範田更是全省有名,每逢插秧或豐收時節,處處可見農忙景象,吸引眾多攝影愛好者前往創作。而「禾海稻浪」水稻田生態文化主題園便選址在這裡。
  • 福清的國家森林公園,風景優美傳說眾多
    靈石山森林公園是一個位於福清郊區的非熱門景區,因為各種原因少人知曉。其實靈石山的歷史非常悠久,山中的靈石寺建於唐朝,山名還是宋朝理學家朱熹題寫的,自古以來就是福建沿海的著名風景勝地。靈山有寶剎,芙蓉峰下靈石寺,是福清現存規模最大最完整的佛教活動場所,唐皇親敕匾額,曾經是閩中四大禪林之一。靈石寺背依九疊峰,從第一峰下一石縫迸出的清泉,清洌甘甜,久旱不涸,人稱「九疊泉」。九疊泉容納了許多山澗小溪,匯成了美麗的「蝴蝶溪」。
  • 福清一中、福清僑中錄取線發布
    8月8日,2020年福州市中招第一批普通中學錄取工作開始,福清一中、僑中錄取分數線劃定。福清一中也就是說,一志願642.5分以上的考生均可上福清一中。福清僑中統招生632.5分。福州一中、福建師大附中面向福清招生錄取分數線也劃定,福州一中一志願665分,福建師大附中一志願659.5分。
  • 福清:鄉賢成鄉村振興「助推器」
    福州日報記者 餘少林  幸福院修葺一新、公園愈加綠意盎然、村道變得乾淨整潔……近日,記者走進福清不少村莊,看到村莊的變化無不留下鄉賢奉獻的身影,聽到村民對鄉賢為家鄉建設付出的讚嘆。「家鄉變美了,我們越來越幸福,離不開鄉賢建言獻策,出資出力」。
  • 僑鄉福清志願者公益社團攜日中福清工商會捐資助學
    福清市助學助殘志願者協會向日中福清工商會致贈錦旗和獎牌。 何美香 攝中國僑網福建福清12月7日電 (鄭訓焓 鄭訓恆)「為家鄉的教育公益事業貢獻綿薄之力,略表我們海外華僑華人的愛國愛鄉之心。」人在日本的日中福清工商會會長渡邊龍治、執行會長相馬惠子等僑胞,通過該會駐福清聯絡處代表在福清舉行的助學金發放儀式活動上轉達心聲。12月5日正值國際志願者日,福清市助學助殘志願者協會在福清舉行助學金發放儀式,陸續分批發放由日中福清工商會等旅日僑胞鄉親捐助的善款。
  • 觀賞魚苗開口食豐年蝦的孵化方法,自製豐年蝦孵化器
    豐年蝦介紹及孵化原理豐年蝦又稱為豐年蟲,並非平常食用的蝦類,可以理解為就是一很小的水蟲,蝦卵容易孵化,剛孵化的幼蟲是小魚開口最佳餌料,且不易造成水質惡化,網上購買的豐年蝦卵是休眠卵,孵化豐年蝦需要滿足三個條件才能喚醒休眠卵——(1)適當的鹽度(2)水溫22-30度(3)足夠的氧氣。
  • 福清不再是「福清」!它將有一個新名字,叫…
    福清不再是「福清」!它將有一個新名字,叫… 丫霸! 福清又又又一次上央視!
  • 移風易俗深入民心 「福清面子」變「福清慈善」
    近日,2017年福清商會工作交流會召開,來自海內外的500多名融商歡聚一堂,他們在帶回一大批項目的同時,更是慷慨解囊,捐贈捐建了一批公益項目。­  黨員幹部、鄉賢帶頭,群眾對標跟進,如今在福清,開展移風易俗遏制了盲目攀比、鋪張浪費、大操大辦、封建迷信等不正之風,通過喜事新辦、喪事儉辦,省錢做慈善,「福清面子」變成了「福清慈善」。
  • 不要再問福清過年吃什麼了!本地特色都在這裡!
    近期,東南網福清站頻道策劃製作「年味」系列圖文。太平燕「無燕不成宴,無燕不成年」這就是福清的太平宴福清人過年必吃「太平燕」即取其「太平」、「平安」之吉利色香味俱全太平燕是用肉燕加鴨蛋煮湯福清話「蛋」叫「卵」鴨卵的諧音是「壓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