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看書就犯困?一定是我的打開方式不對

2020-12-25 騰訊網

古人說:書中自有千鍾粟,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車馬多如簇。而考研黨想說:書中還有瞌睡蟲

瞌睡蟲是考研黨看書過程最討厭的存在之一了,每次一讀書:目光就開始遊移,惺忪的眼睛時睜時閉……一個小時下來,我也不知道我剛剛看了個什麼知識。

複習過程中遇到的這種障礙會直接影響大家備考的精神狀態,日益促成一種緊張焦慮的心理。那麼小編今天就為大家解答一下為什麼一看書就會犯困這個大難題吧!

睡眠本身和讀書無關

從心理學的角度分析,這是一種條件反射所形成的不良習慣。睡眠本身是與讀書活動無關的人的本能行為,但由於與無關刺激建立了聯繫,就形成了相應的條件反射。比如一個人在大腦疲勞的情況下,仍然堅持看書學習。而當拿起書時,又抵制不住疲勞的侵襲,便想拋書睡覺,但又覺得不學不看不行,從而勉強支撐。

如此多次反覆以後,學習與睡覺兩種本來並不相關的活動就聯繫起來了。經過不斷地強化,這種聯繫逐漸地固定下來,以至於以後看書便成了瞌睡的誘發因素,只要拿起書便想睡覺。當然,有些人的瞌睡並不是因疲勞而引起的,可能對書不感興趣或對學習反感等,從而形成這種抑制性條件反射。所以,要克服這種毛病,就必須消除抑制性條件反射,建立興奮性條件反射。

這是心理學中對讀書犯困現象的定義。從中不難發現,原來這並不是發生在個別考生身上的個人現象,而是有著深層次的心理學意義的。深入地了解它,是為了能夠更好地克服它。那麼,廣大考生怎樣才能有效地克服讀書犯困的障礙呢?

注意高效看書時間

量體裁衣,了解個人生物鐘,選擇科學而個性化的高效率讀書時間,普遍來講,有以下幾種時間段不適合高效率地讀書

(一)疲勞睏倦時不要看書

人體機能活動具有一定限度,活動超過限度,大腦皮層就會自動進入抑制狀態。這就是所謂的保護性抑制。因此,自己感到疲勞睏倦時,就不要勉強支撐看書,尤其是不要「開夜車」看書,以避免形成不良習慣。

(二)睡覺前最好不要看書

有些人習慣躺在床上看書,把看書當作催眠,這種習慣最易形成抑制性條件反射。

(三)劇烈活動或情緒過於激動後不應馬上看書

因為大腦皮層神經的興奮和抑制的相互誘導規律告訴我們,大腦皮層出現興奮之後,隨之就會產生抑制。如果劇烈活動或情緒激動之後看書,就很容易與抑制反應建立聯繫,並產生抑制性條件反射。

(四)飯後不要馬上看書

人進食後,消化系統的活動量加大,大腦血液流量相對減少,中樞神經主要控制消化系統,而對其他部位處於抑制狀態,如果此時看書,不僅效果差,而且易形成抑制性條件反射。

(五)最好不要熬夜看書

考研黨特別是20考研黨到了最後衝刺階段,就會開啟刷夜模式。這種模式並不可取,你以為你用一晚上的時間換來了三倍於白天的複習效率?太naive了,看上去是賺了,其實誰熬夜誰知道,白天的精神不振不是一時半會就能恢復的。這種白天沒精神,晚上能開掛的學習模式是以透支身體健康為前提的,因此小編並不提倡。畢竟考研是白天考而不是晚上考啊

提升效率的「小動作」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興趣點與興奮點所在——無論是簡單聽聽音樂,還是獨具匠心地布置一個自己喜歡的小環境,往往都能起到提高注意力與激發動力的作用。

1

手腦並用不容易犯困

手腦並用主要是指做筆記。很多人認為做筆記是為了梳理知識點,這確實非常重要。但其實做筆記還有個很重要的作用,就是防止犯困,提高看書效率。

我們在看書的時候,可以準備好一個草稿本和一個筆記本,看第一遍的時候,一邊看一邊在草稿本上寫寫畫畫,看完一章之後在筆記本上寫一段簡略的總結。這個過程主要是為了手腦並用,調動大腦的活躍性,防止犯困,幫助記憶。如果看書的時候什麼都不寫,只是盯著書看,很容易走神,出現「人在心不在」的情況。複習到了後期,就可以做提綱式的筆記,構建框架,提取要點,從整體上去把握教材。

2

舒緩又不失活力的音樂

如果你喜歡聽音樂的話,可以選擇一些相對舒緩但又較有活力的音樂。比如巴赫、貝多芬的鋼琴曲等,都非常有助於激發思維的活力與觸發靈感。因此,嘗試著邊聽音樂邊讀書,也許會收穫不錯的效果。當然,不能忍受邊看書邊聽音樂的同學就自動忽略這一條吧。

3

間歇性做些運動

如果你喜歡運動的話,不妨在一天的開始、間歇與尾聲小小地舒展一下筋骨。比如早起之後晨練一會兒,跑跑步,或者做做操都是不錯的選擇。在一天之中,如果明顯地感覺到疲勞,也可以做些不是很劇烈的活動。除了早晨之外,恐怕晚上也是一個讀書犯困的高峰期。所以,在晚間給自己設置一個小小的課間,去外面慢跑兩圈,或者散散步,會有效地煥發清醒的思維。

4

有可以隨時傾訴的「小可愛」

如果你有一點「戀物癖」的話,那就把心愛的它們搬到你的書桌上吧!尤其對於女生,總有一些自己喜歡的「小可愛」,每當緊張、憂鬱、壓抑時,和它們傾訴下,可能會使自己的不良情緒得到舒緩。

5

改造你的學習環境

有些同學喜歡把無論生活還是學習的地方,都布置成自己喜歡的樣子,那麼不妨為自己的學習裝點一個更美的小平臺。大概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座右銘或者一些勵志的話語,大家可以將這些詞句寫在易見的地方,每當讀書而瞌睡蟲爬來的時候,就能起到「不用揚鞭自奮蹄」的效果。

6

知乎大神的建議

小編表示看了之後,精神百倍!!(侵刪)

非常好用,就是一困就毀書……

讀書犯困的原因有很多,也有可能是由於一些客觀的生理條件或者周圍環境狀況引起的,不要妄自菲薄,把問題都歸因於自身,容易造成氣餒的心理。

學習要勞逸結合,有張有弛,切勿拉緊精神的弦而不放鬆。有些考生時間觀念十分強烈,恨不能抓住所有醒著的時間,分分秒秒不錯過地暢遊書海。但是每個人大腦運轉都是有一定規律的。我們的注意力集中一段時間之後就會效率降低,這時,如果還硬性地讓自己埋頭苦讀,恐怕只能事倍功半了。

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總結的關於考研複習期間犯困應對辦法的一些小提示啦!不論是20還是21考研黨,在學習的同時大家也要注意規律作息,畢竟保證一個高效的複習狀態才是最重要的!

相關焦點

  • 一看書就想睡覺吧?那可能是你打開方式不對
    你興致勃勃地想閱讀一本新書,非常迫不及待想看,於是你吃完飯就開始閱讀,可是不到五分鐘,你就抱著書睡著了;你立志要做個有涵養的姑娘,買了好幾本書,做好每天看書一小時的計劃後,竟然發現,很多書一頁都沒翻開過,還積了很多灰塵;你要求小孩每天要看書,總是發現,看了不到幾分鐘,小孩就哈欠連天
  • 一看書就犯困?真不能怪我!全因體內這個東西……
    為什麼這麼多人一讀書就困?真的是不愛學習嗎?心理原因心理學家認為,讀書犯困是一種條件反射,進而長期演變所形成的不良習慣。比如很多人常常在大腦非常疲勞的情況下,還堅持看書學習,而當拿起書時,又抵制不住疲勞想去睡覺,一直循環勉強支撐。經過多次反覆後,學習與睡覺這兩種本來毫無相關的活動就聯繫起來了。經過不斷強化,以至於以後看書便成了誘導人「想睡覺」的重要因素,一拿起書就想睡覺。
  • 乾貨|如何克服一看書就犯困的習慣
    「看書呀,簡直是神器」,「這樣下去我還怎麼參加高職高考啊」很多睿博的學生都抱怨:我一看書就想睡覺,還怎麼學習啊,每次看著看著就睡著了,等我一醒來不是該吃飯就是該幹其他的事了,可能我真的是扶不起的阿鬥吧。高職高考雖然不同於普通高考,但是對於他們來說也是很重要的。學習是一個過程,需要恆心和毅力,很多家長怕自己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從小培養孩子們的綜合素質。
  • 考一二建,晚上看書的時候總犯困怎麼辦?
    最近開始看監理工程師的教材,一方面是心血來潮,想著也不難就考一考;另一方面也是為了陪群裡考友打卡學習,以身作則帶動學習氛圍。監理很多內容和我考過的其他考試是重疊的,所以不用聽課,看書也很快,差不多一周看一本。
  • 春困秋乏夏打盹,考研備考關鍵期一看書就犯困怎麼辦?
    一、 探究一看書就犯困的根源1. 科學原理其實我們一看書就犯困是有科學原理的。從心理學而言,這是一種不了習慣的條件反射。實際情況則是,犯困與看書沒有任何直接關係,但由於一些刺激而建立了相互的關聯。比如,在很疲勞的情況下看書,拿著書又無法抵制疲勞的侵襲,就想把書放在一邊,好好睡覺,但心裡又想著一定要看。又要看書,又疲勞,二者如此反覆交織,睡覺和看書就如此聯繫起來了,隨著次數的增多,二者的關聯就會在大腦中不斷強化,繼而形成一看書就犯困的條件反射。
  • 一看書就犯困,開始學習就想睡覺,是你嗎?
    不知道每天都要推進複習計劃辛苦看書升本的你們怎麼樣,是不是一看書就困,一學習就跑神?但是呢,再困也要控制自己呀!大家一定要打起精神來!!!最近搜集了一些小方法,來幫助犯困和跑神的大家,趕走瞌睡蟲,來保持一天不迷糊的高效率複習!
  • 考研複習一看書就犯困,怎麼辦?這是病,得治!
    可是,暑假的天氣實在太熱,於是跟我們想像的不一樣的畫面出現了。很多人一到自習室看書就犯困,上午懶床是「起床困難戶」,下午更是無精打採。看著制定的計劃,面對著厚厚的複習資料,真的是既無奈又可恨!你為什麼這麼困呢?作為有類似資深經歷的老司機給大家分析分析。1、熬夜玩手機導致睡眠不足晚上睡前玩手機,總是熬夜,睡得晚。
  • 10個有趣的冷知識,為什麼一看書就犯困?
    (天災人禍並存的年代)3、有的人總是一看書就會犯困,那是因為人們在睡覺和看書之間建立了一種條件反射,想要克服一看書就犯困的毛病,我們就要避免在疲勞睏倦時、飯後、睡覺前、劇烈運動和情緒過於激動後看書,這樣就能克服看書打瞌睡的毛病。
  • 我不喜歡讀書,也不喜歡看書
    我不喜歡讀書,也不喜歡看書;無論是學生時代,還是工作期間。
  • 如何讓孩子一翻書不犯困?關鍵在於「前閱讀」,趕走孩子瞌睡蟲
    文\小雅編輯\小雅好像很多孩子都不愛讀書,一讀書就犯困。姐姐最近很憂愁,她和我說小麗學習不好,一讓孩子看書不是找各種藉口推脫,就是直接打瞌睡。姐姐為了讓小麗認真看書特意坐在孩子旁邊盯著,然後發現小麗不是在搞小動作就是發呆,有時就是在打瞌睡。姐姐每次看到這個情況就忍不住發脾氣,覺得很生氣也很憂愁。她擔心小麗一直不愛閱讀,以後功課會學不好。在孩子還小的時候我們覺得孩子不愛閱讀也沒有關係,等大了自然而然地就會去閱讀了。但如果孩子一直不喜歡閱讀,那麼當他看書的時候就會打瞌睡。
  • 一看書就犯困?巧用這4個方法,緩解青春期孩子心理疲勞
    作為家長,不知道你有沒有發現,有時孩子在看書時,看了不到一會兒就在連連打哈欠,似乎無精打採的樣子。你可能會以為是孩子沒休息好,但其實孩子最近每天早早地就休息了。這其實就是青春期孩子的心理疲勞,家長需要巧用方法才能幫助孩子緩解這種情況。朋友家的孩子小安就是這樣。
  • 一看書就瞌睡堅持不下去?一定是打開方式不對!
    如果就這麼簡簡單單地把讀書視作是一種愛好,那麼讀一天書其實也不奇怪。就像喜歡聽歌的人能戴著耳機一整天,喜歡打遊戲的人能專注地盯著屏幕一整天,而讀書一整天,也正是讓人樂在其中的事。但在很多人的腦海中,「讀書」從來都和「娛樂」是兩回事。似乎讀書必須是很辛苦的才理所應當,似乎知識也必須是通過嚴肅的方式獲取才夠嚴肅。
  • 孩子一看書就犯困?看芬蘭人怎麼教育,掌握孩子愛看書的「秘訣」
    最近在網上看到一個帖子,30多萬的評論,好奇心誘使我仔細看了以下樓主發起了什麼話題,怎麼這麼多人參與進來。看了一遍,明白為什麼有這麼多人評論了,樓主身份應該是個學生,他說:「我一翻開書,看不了幾行字就犯困,是真的困,成績日漸下滑自己壓力也很大,想學習,但就是看不進去書,看著看著就困得不行了,爸爸媽媽看到總是埋怨我,可我真的不是故意的,我懷疑我好像得了病了。」
  • 為什麼一學習就犯困?一看武俠小說就精神?
    對於一看書就犯困這個問題,大概每個人都遇到過。為什麼一看書就會犯困呢?而對於那些感興趣的書卻會廢寢忘食,這又是為什麼呢?我們經常會遇到這樣的情況:已經十分疲憊了,但由於各種原因,必須堅持看書學習,結果便是我們還沒看兩眼,便趴在桌子上昏昏欲睡。這樣多次反覆之後,我們的大腦就會在看書和睡覺這兩種無關的活動中建立起聯繫,經過不斷強化,形成條件反射,使看書成了睡覺的誘因。
  • 讀書犯困怎麼辦?小編教你一個小妙招!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這樣一個經歷,只要一打開書籍,不出半個小時準會打盹。先是頭越來越低,身體慢慢向前傾,眼睛微眯起來,逐漸身體趴到了桌子上……當然如果你是躺著看書的話,那完全不會有以上的步驟,基本上直接眯眼睡著。
  • 考建造師一看書就犯困怎麼辦?有3個法寶能讓考生精神百倍,收藏
    小崔講過考前要準備的8個法寶,記號筆已經講過運用了,今天咱講一下咖啡、茶、紅牛等的應用有句話說如果你吃不了學習的苦,就要吃生活的苦,學習的苦需要主動去吃,而生活的苦主動就會來,就是因為要主動吃學習的苦,你的大腦是被逼的走出舒適區,所以你的大腦的神經元很不情願,進而一看書就會犯困,那麼在學習初期沒養成學習習慣之前如何逼迫自己學習呢?
  • 一讀書就犯困, 是大腦在保護你?
    這一定是書的問題。認知科學發現:我們對於那些語言組織方式不那麼流暢的書,「信息轉換」的效率更差。而且,我們的工作記憶的容量有限,如果一直有大量信息加工不過來,一層層被堵在理解的大門口,就像被堵住的馬桶,到了極限就會崩盤,成為一堆枯燥且毫無意義的信息碎片,讓人陷入人生的茫然……所以......還是書不太行。天體物理就算了,還是先從低階版看起吧。
  • 知乎,一定是我打開你的方式不對
    錯覺一:我以為打開的是芝麻信用 尤其是後兩條,它意味著用戶不是同權,高質量用戶投票權重體系進一步完善,甚至可以標記和摺疊不合適的內容,這是知乎在社區管理體系配合下,給予核心用戶高度的信任。 錯覺二:我以為打開的是公眾號
  • 讀書總是犯困,咋整?
    比如一個人在大腦疲勞的情況下,仍然堅持看書學習。而當拿起書時,又抵制不住疲勞的侵襲,便想拋書睡覺,但又覺得不學不看不行從而勉強支撐。如此多次反覆以後,學習與睡覺兩種本來並不相關的活動就聯繫起來了。經過不斷地強化,這種聯繫逐漸地固定下來,以至於以後看書便成了瞌睡的誘發因素,只要拿起書便想睡覺。
  • 考研複習看書就困,別慌,一定是這幾個細節沒有把握好
    有的奮筆疾書,有的搖頭晃腦,好不忙活。但是有些同學總感覺一看考研複習用書就困,昏昏欲睡。這種狀態怎麼能夠將考研複習好。會出現這種情況,一定是這幾個細節沒有把握好。第一個,晚睡早起不午休。人的生物鐘是固定的,有的人習慣早睡早起,有的晚睡晚起,有的晚睡早起,有的早睡晚起。雖然習慣不同,但是小編還是建議各位複習考研的同學,每天的睡眠要保證在六個小時到七個小時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