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讀書就犯困, 是大腦在保護你?

2020-12-13 澎湃新聞

原創 DingXiangYiSheng 丁香醫生 來自專輯硬核科普

當代快速助眠物品排名:

�� 安眠藥:半小時會有效果

�� 安德魯 · 威爾博士提倡的一種呼吸方法,最快可以在 60 秒內進入睡眠

�� 讀書:拿起書本的那一刻

很多人工作之後,還是忘不了學生時代的那場睡眠——

老師在講臺上侃侃而談,自己在課桌上哈喇子水漫金山。

以至於在禿著頭、盯著天花板的夜裡,很多人的辦法是——拿起一本書。

圖片來源:待定

但是,為什麼呢?書怎麼這麼催眠?書對我們做了什麼?裡面有什麼神奇暗物質嗎?

這本書,

不是你的天選之書

同樣都是書,但催眠的效果大不一樣,我們也有手不釋卷的時刻。

例如盜墓筆記、魂鬥羅、甄嬛傳……看完一本又一本,通宵一整夜也不知疲倦。

圖片來源:網絡

但如果翻開《考研英語單詞》第一頁,剛背完第一個詞 Abandon……就睡著了。

這一定是書的問題。

認知科學發現:我們對於那些語言組織方式不那麼流暢的書,「信息轉換」的效率更差。

史丹福大學心理學院的 Harviland 和 Clark 曾在 1974 年進行過一個閱讀理解測試,參與者們要讀 68 個短句,其中:

一半的句子的前後文內容是直接匹配的,如「我們從車廂裡拿出了一些啤酒,啤酒是溫的」;

另一半的句子則是間接匹配的,如「我們檢查了野餐盒,啤酒是溫的」,中間欠缺了一個邏輯銜接,即「野餐盒裡有啤酒」。

結果發現,閱讀這兩類句子所需要的時間有明顯差異,兩者之間相差了 0.181 秒。

在這差的近 0.2 秒的時間裡,我們的大腦正在瘋狂尋找「野餐盒裡有啤酒」這一個缺失掉的邏輯。

拿起一本難懂的書(例如高數),就相當於需要不計其數的 0.2 秒殘酷疊加——四捨五入一下,可能就約等於一個學期了。

而且,我們的工作記憶的容量有限,如果一直有大量信息加工不過來,一層層被堵在理解的大門口,就像被堵住的馬桶,到了極限就會崩盤,成為一堆枯燥且毫無意義的信息碎片,讓人陷入人生的茫然……

所以......還是書不太行。

天體物理就算了,還是先從低階版看起吧。比如:

圖片來源:豆瓣截圖

讀書犯困,

是大腦在保護你

大腦是個耗能大戶,以僅佔體重 2% 的重量,槓桿般地佔了人體熱量總消耗的 20%。

而閱讀則是一項充分調動大腦的行為,不僅需要眼睛的準確辨識,記憶的不斷撩撥,與此同時還需要長時間的、沉浸式的輸入與思考。

這一過程調動了視皮層、威爾尼克區和布洛卡區等與語言直接相關的腦區。如果你想要深入理解它的內容,還廣泛涉及到海馬、前扣帶回和額葉等參與高級情緒與認知加工的區域。

這已經夠累了。更痛苦的是,我們還要用不少的精力,克制住自己想往沙發上葛優癱的衝動,這又會進一步增加大腦的能耗。

就好像運動久了會累一樣,大腦在經過較長時間的認知負荷後,也會讓人產生大腦需要休息的生理指標——「精神疲勞」(Mental fatigue)。

如果你已經很疲勞了,繼續看書會加快精神疲勞的到來。

大腦真的太懂事了,它怕你太累,在默默地保護你——讓你越看越困,好去休息。

圖片來源:Giphy.com

為啥有人不犯困啊?

看到這裡,有人會問了:憑什麼大腦就保護我啊?

我是個大孩子了,能不能讓它也保護一下隔壁家學霸?那個人整天拼命看書,為啥就不犯困?怎麼就區別對待呢?

很多人常常有這樣的感覺:一樣的信息,有些人轉化起來易如反掌,有些人則難於登天。

學霸計算:1+1=2

你計算:

圖片來源:學渣的卑微截圖

學霸背書: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

你背書:

圖片來源:自己拍的

學霸背單詞:apple

你背單詞:

pneumonoultramicroscopicsilicovolcanoconiosis

學霸看完一本書,可以倒背如流,引經據典:

圖片來源:TBBT

你看一本書……

哦。你都沒有看完過一本書。

這讓人不禁仰天長嘆:為什麼?!

圖片來源:Giphy.com

其實早在上世紀 80 年代,就有研究發現,「學霸」們進行認知任務時,大腦皮層的能量代謝率反而越低。也就是說:

「學霸」思考問題時,消耗的能量更少。

有人據此提出假設,「學霸」之所以更專注更持久,可能並不是因為他們比別人更努力,而是因為他們大腦的工作效率更高,即所謂的「神經效率假說 (neural efficiency hypothesis)」。

這一猜測在 2018 年得到了進一步證實,來自德國波鴻魯爾大學的 Erhan Genc 教授團隊的發現:

「學霸」的大腦神經元互相連接更加高效簡潔。

圖片來源: Genç E, Fraenz C, Schlüter C, et al. Diffusion markers of dendritic density and arborization in gray matter predict differences in intelligence[J]. Nature communications

簡單來說就是,越聰明的人,大腦工作效率越高,處理同一件任務的耗能越低,不容易觸發大腦的負反饋機制,讀書時也就更不會輕易地犯困。

更簡單地說就是:他們腦子好。

書,是需要緣分的。

閱讀,也是需要緣分的。

如果挑不到一本你的天選之書,如果你的腦子一直自作主張,把你擋在閱讀的門外,就會重現那個經典循環:

看書——好睏——繼續看——更困了……

仿佛這個世界上象徵著智慧與真理的書籍,都在向我們傳授同一個人生哲理:莫挨老子。

但換個角度想,有近一半的人都曾遇到過失眠,能睡個好覺,也是種幸福了。

圖片來源:Giphy.com

合作專家 鄧瀟斐

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博士

科學審核 齊舒婷

中科院心理所在讀博士

編輯策劃 天線

責編 Feidi

封面圖來源 站酷海洛

參考文獻

[1]Haviland S E. Acquiring new information as a process in comprehension[J]. Psycholinguistics: Critical Concepts in Psychology, 2002, 3: 315.

[2]Boksem M A S, Tops M. Mental fatigue: costs and benefits[J]. Brain research reviews, 2008, 59(1): 125-139.

[3] Just M A, Carpenter P A, Keller T A, et al. Brain activation modulated by sentence comprehension[J]. Science, 1996, 274(5284): 114-116.

[4] Hashimoto R, Sakai K L. Specialization in the left prefrontal cortex for sentence comprehension[J]. Neuron, 2002, 35(3): 589-597.

[5] Kurzban R. Does the brain consume additional glucose during self-control tasks?[J]. Evolutionary Psychology, 2010, 8(2): 147470491000800208.

[6] Nakagawa S, Sugiura M, Akitsuki Y, et al. Compensatory effort parallels midbrain deactivation during mental fatigue: an fMRI study[J]. PLoS One, 2013, 8(2).

[7] Haier R J, Siegel Jr B V, Nuechterlein K H, et al. Cortical glucose metabolic rate correlates of abstract reasoning and attention studied with 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J]. Intelligence, 1988, 12(2): 199-217.

[8] Genç E, Fraenz C, Schlüter C, et al. Diffusion markers of dendritic density and arborization in gray matter predict differences in intelligence[J]. Nature communications, 2018, 9(1): 1-11.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為什麼讀書的時候會犯困?科學家:這是大腦在默默保護你!
    為什麼讀書的時候會犯困?科學家:這是大腦在默默保護你!隨著現在生活的壓力變得越來越大,當代年輕人掉發脫髮早就成為了習以為常的事情,尤其是熬夜的程式設計師,但是也有很多的年輕人還面臨著另外一大困境,那就是失眠。
  • 春困秋乏夏打盹,學習容易犯困的時候,其實是在保護你的大腦
    對於經常春困秋乏夏打盹的人們,尤其是學習容易犯困的時候,其實幾乎都是大腦裡面裝的事情太多了,無論是應對高考的各種事宜還是成年人生活的壓力,當你犯困的時候,其實是大腦超負荷運轉,是在保護你的大腦。而對於小孩子,成天無憂無慮,自然是很少犯困。
  • 讀書總是犯困,咋整?
    這是心理學中對讀書犯困現象的定義。從中不難發現,原來這並不是發生在個別考生身上的個人現象,而是有著深層次的心理學意義的。深入地了解它,剖析它,是為了能夠更好地克服它。那麼,廣大考生怎樣才能有效地克服讀書犯困的障礙呢?四種辦法消除抑制性條件發射一、量體裁衣,了解個人生物鐘,選擇科學而個性化的高效率讀書時間。
  • 讀書犯困怎麼辦?小編教你一個小妙招!
    反正小編我是打開書看不到半個小時就開始犯困,也曾嘗試過很多辦法,比如說暴力型的——掐大腿;溫柔型的——看完某個地方給自己些獎勵;智慧型的——跟上作者的思路(嗯~書都看不下去,還跟上作者思路,小編你是來搞笑的吧)等等很多方法,都沒有效果。但書又不能不看,畢竟「人醜就要多讀書嘛」。在今天,沒錯就是今天小編發現一個絕妙的辦法,可以使你在看書犯困時瞬間清醒,並大腦興奮。
  • 一看書就犯困?一定是我的打開方式不對
    瞌睡蟲是考研黨看書過程最討厭的存在之一了,每次一讀書:目光就開始遊移,惺忪的眼睛時睜時閉……一個小時下來,我也不知道我剛剛看了個什麼知識。 複習過程中遇到的這種障礙會直接影響大家備考的精神狀態,日益促成一種緊張焦慮的心理。那麼小編今天就為大家解答一下為什麼一看書就會犯困這個大難題吧!
  • 一看書就犯困?真不能怪我!全因體內這個東西……
    為什麼這麼多人一讀書就困?真的是不愛學習嗎?心理原因心理學家認為,讀書犯困是一種條件反射,進而長期演變所形成的不良習慣。讀書本就是一項需要充分調動大腦的行為,它需要同時做到眼睛進行準確辨識,同時進入沉浸式的輸入與思考,有時候還需要記憶的不斷調動。這一過程將會調動了大腦中許多與語言、文字相關的區域,如果想要理解、記憶,還要涉及到海馬體、和額葉等參與。
  • 好好的人,怎麼一讀書就困了?
    ,是大腦在保護你大腦是個耗能大戶,以僅佔體重 2% 的重量,槓桿般地佔了人體熱量總消耗的 20%。如果你已經很疲勞了,繼續看書會加快精神疲勞的到來。大腦真的太懂事了,它怕你太累,在默默地保護你——讓你越看越困,好去休息。
  • 心理學:為什麼每次遇到挫折,大腦就開始犯困?
    回顧一下曾經經歷過的低谷期,是不是每天都在犯困?為什麼每次遇到挫折,大腦就會犯困呢?這是一種常見的現象:學生在學習較難的知識點時會犯困;人們在生活中遇到不順利的事情,也總是會犯困;工作上遇到障礙時,大腦也會犯困。
  • 吃飽了就犯困,是血液供應胃腸,大腦缺氧?你很可能有這幾類問題
    當然,按照以往的觀念,有不少人認為,吃進東西之後,人體的血液會大部分向胃部集中去消化食物,從而造成大腦缺血而犯困。但是,現在的大量研究發現,人體進食前後,腦部的供血量並沒有明顯的差別。所以,這種說法並不正確。其實,一般來說,吃飽後犯困屬於正常現象。
  • 一吃過飯就犯困,是怎麼回事?醫生:和大腦供血有關,重視起來
    生活中,我們往往會有這樣的經歷,或許晚上明明沒有熬夜,早上起床工作也是精神煥發,積極工作或學習了一上午,等到吃完晚飯後卻發現自己開始不停地打起哈欠來,上下眼皮不停的打架,似乎一閉眼就會睡著。其實吃過飯後犯困,有這麼一個說法,簡單來說,就是我們的腸胃為了消化食物,需要大量的血液,所以這時候進入我們大腦的血液就會減少,所以在食物消化的這個時間段之內,我們就會出現大腦供血不足的情況,往往就會出現大腦反應慢,同時感到睏倦。
  • 考研複習老犯困怎麼辦?(實用)
    然而複習中,大家會經常遭遇一個十分頭疼的問題,常常一讀書就犯困,目光隨著字面移動,漸漸惺忪的眼睛時睜時合,思維的運轉已經不覺緩慢下來……讀書效率大大降低,大腦中本已基本建立的知識結構缺少了豐富詳盡的血肉。複習過程中遇到的這種障礙直接影響了同學們備考的精神狀態,日益促成一種緊張焦慮的心理。到底是什麼原因使得一個幹勁十足的考生捧起書本就睡意襲來呢?是否有什麼方法能夠克服呢?
  • 吃完飯就犯困,是大腦供血不足?這兩種情況一定要警惕!
    明明昨天晚上睡得挺好,一上午也是元氣滿滿,但一吃完午飯,就哈欠連天,困意擋都擋不住……關於飽後犯困,廣為流傳的說法是:吃完飯後,為了消化,進入胃腸道的血液就會增加,供應大腦的血量會減少,從而導致短時間內大腦缺血缺氧,引起反應遲鈍、犯困的情況。
  • 吃完飯就犯困,是大腦供血不足嗎?這兩種情況一定要注意
    明明昨天晚上睡得挺早,睡得也挺好,一上午也是精神十足,但到了吃完午飯後,就一個哈欠接著一個哈欠,困意擋也擋不住。這究竟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關於飽後犯困,普遍的說法是:吃完飯後,食物需要消化,胃腸道血液的流入就會增加,這樣供應大腦的血量相對就會減少,從而導致短時間內大腦缺少血氧,就會表現為反應遲鈍以及犯困。但根據相關的科學研究顯示,飯後,大腦供血量的變化幅度其實很小,並不足以對人體造成太大的影響。
  • 孩子讀書犯困,這是讀書厭倦期的表現,巧用幾個小妙招改善
    文丨任林(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媽媽們轉發分享)經常聽到有人這麼說,說只要看書或者讀書就會犯困,其中孩子讀書看書犯困是令很多家長都頭疼的問題。前不久我去參加孩子的家長會,開始前向老師詢問了一下孩子的平時的表現和學習狀況。老師和我說道孩子最近總是容易走神,注意力不集中,出現了在課堂上犯困的情況。
  • 為什麼吃完飯就容易犯困:是因為血液都跑到胃裡大腦缺血嗎?
    吃完飯就容易犯困是因為血液都跑到胃腸道,大腦缺血嗎 吃完飯犯困,我們聽到的最為樸素的解釋就是:吃飯後為了有利消化比如,跑步的時候,血液都流向肌肉,大腦也應該缺血啊,但跑步時人為什麼不犯困呢?
  • 科普|吃完飯就犯困,是大腦供血不足?這兩種情況一定要警惕!
    明明昨天晚上睡得挺好,一上午也是元氣滿滿,但一吃完午飯,就哈欠連天,困意擋都擋不住……關於飽後犯困,廣為流傳的說法是:吃完飯後,為了消化,進入胃腸道的血液就會增加,供應大腦的血量會減少,從而導致短時間內大腦缺血缺氧,引起反應遲鈍、犯困的情況。
  • 記憶力下降,經常犯困?你的大腦需要強健一下啦!
    知識點記不住、錯過的題目一錯再錯、靜不下心來刷題……很多上班一族也會感覺經常用腦過度,導致記憶力衰退,人也沒精神犯困。這種時候很多人都會困惑,難道我老了嗎,是否需要「補腦」、健腦?其實無論是哪個年齡層的人都需要一個健康的大腦,需要去科學健腦。
  • 為什麼看不感興趣的書特別容易犯困
    你有沒有過這樣的體驗:有的時候拿到一本很愛看的書,走路也看,吃飯也看,不看完都捨不得睡覺。還有一些時候,必須溫習某些書,可是你對著它不一會兒就覺得眼皮越來越重,頭越來越沉;而一推開書,你又精神抖擻了。這究竟是為什麼?
  • 經常打哈欠,犯困?導致犯困的5個原因,及時了解,儘量避免
    你是不是也有經常性地打哈欠、腦袋昏昏沉沉、經常想要睡覺等等這些情況?經常處於犯困的情況的話,很有可能和下述說到的事情有關,如果想要避免出現犯困的情況出現的話,不如先來一起了解下導致出現犯困的原因都有哪些。再在生活中避免出現這些情況,就能很好地避免出現犯困的狀況。
  • 上班總是犯困沒精神?這5個方法,讓你一整天都活力滿滿!
    上班總是犯困沒精神?這5個方法,讓你一整天都活力滿滿! 五六月這樣柳絮滿天飛散,悶熱潮溼的季節是最容易讓人倦怠的時候了。很多的人都會為這樣的情況所困,工作和學習上都受到了很大影響。今天我們為大家整理了很多條教你保持精神振奮的辦法,希望都能對你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