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衛生組織最新統計,全球約有3.22億名抑鬱症患者,中國抑鬱症患者約有4680萬人,並呈逐年上升態勢,同時伴隨低齡化趨勢。
2003年4月1日下午
不堪抑鬱症折磨的
香港娛樂圈巨星張國榮
從高樓上縱身一躍
結束了自己傳奇的一生
1989年3月26日
當代著名詩人海子臥軌自殺
孤獨地完成了生命絕唱
在網上搜索「抑鬱症」
相關報導屢見不鮮
抑鬱症是一種情緒障礙疾病,據央視報導,抑鬱症正在成為僅次於癌症的人類第二大殺手。
有人認為抑鬱症只是抗壓能力差、脆弱、無病呻吟,甚至認為他們一定要看上去很崩潰,要狼狽大哭。但正是這種錯誤的觀念導致部分抑鬱症患者沒有得到及時的心理治療。
昌平區精神衛生保健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唐蕊向記者表示:「現在有很多微笑抑鬱症,雖然他們平時在生活中可能很活潑開朗,但其實內心已經將自己封閉起來,這是隱秘性非常強的。另外患者家庭的不重視也是導致患者沒有及時得到治療的原因,比如一些青少年的家長,會牴觸抑鬱症的診斷結果,不願意承認孩子病了並為他治療。」
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9月11日發布的《探索抑鬱症防治特色服務工作方案》提出,加大對青少年、孕產婦、老年人群、高壓職業人群等抑鬱症防治重點人群幹預力度,旨在加大抑鬱症防治工作力度,遏制患病率上升趨勢。
以美國第五版診斷與統計手冊(DSM-5)為例,抑鬱症的診斷標準如下:
另外,唐蕊醫生提醒,部分患者可能還會出現軀體性改變。「比如有一個患者,一去上學就會產生生理性疼痛並大汗淋漓,其實這就是軀體性改變,心理上的痛苦表現在了身體上。」
抑鬱是一種負性情緒,情緒低落,活動興趣下降,是一種正常的心理反應,與快樂、生氣一樣。這是正常人在不順利的情境下或遇到應激時都會出現的情緒,如果持續時間短,基本不需要醫學處理。
但是, 我們要學會監測自己情緒的變化。對負性情緒,要分析它出現的原因,正視它、接納它,觀察它持續的時間和嚴重程度。積極採取轉換注意力、調整想法、適量運動、健康飲食、規律作息,以及傾吐、尋求專業幫助等手段,讓負性心理反應順利過去,防止發生抑鬱症。
即使被診斷抑鬱症,只要在正規的專科醫生的幫助下,選擇合適的藥物、心理或物理治療方法,堅持全病程規範治療,抑鬱症不是不可戰勝的。有些患者還是可以恢復到生病前的正常狀態,擁有正常的學習、工作和生活,再次綻放精彩人生!
文/北青社區報實習記者 尹曉彤
部分文字來源於邵春紅《抑鬱症是何方妖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