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研究發現60%的自殺患者存在著抑鬱症,那麼15%的抑鬱症患者會自殺死亡,自殺是貫穿在抑鬱症的一個全過程當中。但在治療的初期和症狀控制6~9個月之後,是抑鬱的自殺的一個高峰階段,所以要時刻關注患者的一個自殺的傾向或者是念頭,要高度關注。
15%的抑鬱症患者會自殺死亡,也就是意味著100個人裡會有15個人選擇自殺。隨著社會生活壓力的不斷增大,抑鬱症患者的數量也在急劇增加。
曾經並不覺得,究竟是什麼樣的事情或心理會導致人會有自殺的念頭?
隨著近年來,新聞不斷報導以及自殺的事情在身邊頻繁發生,使我們不得不去重視這一問題。只有經歷過,才能理解其中的感受吧!
患上抑鬱症無非兩個原因:精神臨近崩潰和心理偏執的觀點。
當痛苦和負能量被無限放大,自責、自卑、自罪、直到自棄,整個人臨近崩潰,若不去轉變自己的內心,那麼自殺將成為必然。
作為抑鬱症患者,我們總想著自殺了,一切都解脫了,再也感受不到痛苦的折磨了,如果這樣想,那你真的就太天真了。
當我們真正結束自己的生命後,對我們來說一切好像都結束了,但對於身邊的人來說,噩夢才剛剛開始。父母可能在悔恨與愧疚中變得精神失常,家人從以前的幸福變得陰暗,整個家都將被黑暗籠罩,很多人在對你的愧疚中度過一生,那是多麼大的折磨。
抑鬱症每一次發作,都很痛苦,你很努力,但怎麼也喘不上氣來,每一次瀕臨死亡,你都很想結束這一切。每一次發作,都讓我們感覺到無止境的黑暗與痛苦,所以結束生命,對於抑鬱症患者意味著結束這一次次發作時的恐懼。
就連周圍的空氣都充斥著負能量,當負能量達到極點,刺激著抑鬱症患者的神經,那自殺就變得自然。
很多的抑鬱症患者雖然很努力很努力的想要去改變現狀,結束現在的這樣的狀態。但很多的原因讓他們沒有能力、沒有辦法去改變。
有的人因為家庭:有的孩子很痛恨自己的父母,父母對孩子的態度,孩子雖然很想逃離,很想改變,但因為能力有限,一次一次變得無能為力。
有的人因為工作:想去工作,想去自食其力,但長時間的抑鬱,讓自己不由得產生了社交恐懼,不信任、沒有安全感充斥著自己的內心,無法去融入社會。軀體的症狀,也不足以支持工作。得不到別人的信任和認可,越發覺得自己沒有,什麼都做不好,自暴自棄。
很想去改變自己,但無奈無法進入別人的圈子。
1.很多的抑鬱症患者,雖然想改變,但在思想上會出現偏激的看法與思維,他們的思維方式狹窄,容易產生不信任,你無法走出來,別人無法走進去,因此,首先改變我們的內心,去做一定的心理暗示或心理輔導,擁有正常人的三觀,可以以一個平和的態度去對待每一個問題,讓自己變得平和且冷靜。
2.尋求幫助,抑鬱症患者早已經脫離了人群和社會,所以需要身邊的朋友和家人,去引導並幫助自己,做自己感興趣並想要完成的事情,培養自己的信心和信任別人的能力。面對別人的建議和意見,需要接受並且採納,而不是一味的排斥。
.......
結語:生命只有一次,且行且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