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微信群內詆毀競爭對手 被判賠償五萬並公開道歉

2020-08-29 榆陽區人民法院

因對一項發明專利存在異議,大江公司創始人韓某與同業競爭的大河公司產生齟齬(均為化名),在行業微信群內,用「盜竊」「無恥」「垃圾」等詞彙形容對手,結果被訴至法院。近日,江蘇省蘇州市虎丘區人民法院對這起名譽權糾紛案依法判決,韓某公開道歉並賠償原告大河公司經濟損失5萬元。後被告不服提起上訴,被蘇州市中級人民法院依法駁回,維持原判。

私信聊天不構成侵權

大江與大河公司屬於同業競爭關係,雙方投資人及專利事項均有所重合。因懷疑自己的專利和項目信息被洩露,大江公司創始人韓某通過微信號「大江水」,在與他人微信私聊、朋友圈評論、以及行業微信群內發言時,直指大河公司「竊取專利」,並向相關部門提起申訴。大河公司發現後訴至法院,要求韓某及大江公司賠償經濟損失200萬元。

法院認為,法人、非法人組織享有名稱權、名譽權、榮譽權等權利。行為人因過錯侵害法人的名譽權,應當依法承擔侵權責任。原告大河公司陳述,二被告存在五類侵犯名譽權行為。第一,案涉微信號發給王某的聊天記錄中稱,「這本是我們公司項目,被垃圾公司盜竊」、「盜竊的行為,無恥公司」。承辦人表示,該行為是發生在兩名個人之間的私人微信聊天,雖表述內容因發洩私憤而偏激不當,但該言論並非在公共場合向不特定對象發布,並不會對原告大河公司造成社會評價度降低的影響。

第二、三項為案涉微信號在他人發布關於大河公司產品的朋友圈下方,評論「盜竊專利」等內容,但原告僅提供截圖,法院於庭審中查看「大江水」原始載體,並未查找到該條評論內容,所以對原告所稱的該兩次侵犯名譽權行為,不予認定。

原告所稱第四項行為系韓某和大江公司向相關部門的申訴。法院認為,公民依法有權向有關部門檢舉、控告他人的違法亂紀行為,但不得借檢舉、控告之名捏造、歪曲事實而侮辱、誹謗他人。本案中,大江公司向相關部門提交申訴狀,大河公司也向相關部門提交了澄清函,具體事實認定應由相關部門依法核實確認並作出處理決定,大河公司並未舉證相關部門的處理決定,也未舉證證實因大江公司的申訴行為導致了相關部門對大河公司的評價降低,所以法院對該次侵犯名譽權行為亦不予認定。

微信群發言需謹慎

第五項為「大江水」微信號在原被告公司均涉及的行業微信群中,發布了一條內容為「大河是個垃圾公司,盜竊專利申報項目,無恥的公司!!!!!」信息。

法院對此認為,「大江水」微信號在有數百名業務關聯成員的微信群中,發布損害大河公司名譽的不當言論,韓某雖辯稱屬於言論自由,但言論自由應當客觀合法、文明得體地進行意見表達,且不得侵害他人的名譽權、榮譽權等合法權利,「大江水」該言論並非善意的適當評論,且在本案中根據雙方當事人提交的證據,無法證明其所稱的大河公司存在「盜竊專利申報項目」行為,所以,「大江水」微信號的該意見表達,構成對大河公司的名譽侵權。

本案中,「大江水」微信號註冊時綁定被告韓某的手機號碼,被告韓某確實持有使用該微信號,且於庭審中陳述其對於該微信號發布的信息進行監督管理,所以被告韓某應對該微信號發布的侵犯原告公司名譽權言論承擔法律責任。於是,法院一審、二審均判決如上。(來源:中國法院網)

相關焦點

  • 某公司創始人在行業微信群詆毀競爭對手被判侵權
    原標題:行業微信群內詆毀競爭對手被判賠償五萬並公開道歉 因對一項發明專利存在異議,大江公司創始人韓某與同業競爭的大河公司產生齟齬(均為化名),在行業微信群內,用「盜竊」「無恥」「垃圾」等詞彙形容對手,結果被訴至法院。
  • 惡意詆毀競爭對手,鬥魚向虎牙道歉,這個道歉被法院強制執行才得以實現……
    虎牙公司認為鬥魚公司在無事實依據的情況下,於網絡平臺公開發表虛假不實內容,誤導公眾的行為,損害了其商業信譽,構成商業詆毀不正當競爭,要求鬥魚公司公開賠禮道歉、消除影響,並賠償虎牙公司主張的損失人民幣1元。
  • 微信群「吐槽」也犯法?南陽男子在微信群詆毀他人被判公開道歉!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段偉朵 通訊員 王崇微信群並非法外之地,言論不當同樣構成侵權!2日,記者從鎮平縣人民法院獲悉一起微信群「吐槽」引發的官司。由於以上在微信群內的相關言論貶低王某的人格,毀損王某的名譽,為此,近日,王某向鎮平縣法院起訴請求林某立即停止侵害,以登報或利用微信方式向其賠禮道歉,以登報等方式為其消除影響、恢復名譽並賠償其經濟損失1000元。【判決】編造事實在微信群中對原告名譽進行詆毀,判其公開賠禮道歉!
  • TCL被判商業詆毀賠償海信50萬,雷射電視為何讓對手急了?
    商業競爭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但是突破法律底線的不正當競爭一定會受到法律的制裁。近日,TCL惡意詆毀海信雷射電視被法院判賠,這一事件不僅在電視圈內引發熱議,也讓TCL顏面掃地,成為了不正當競爭的最新案例。
  • 小區微信群裡罵業委會主任:公開道歉並賠償2300元
    一男子微信群裡多次辱罵他人被起訴!微信群裡辱罵甚至污衊他人洩憤,逞一時口舌之快卻構成名譽侵權。9月10日銀川金鳳調解一起名譽權糾紛案件。被告馬某某在小區微信群辱罵原告趙某某,侵害趙某某的名譽權。趙某某一紙訴狀將其告了,馬某某被判決公開賠禮道歉並賠償精神損害撫慰金2300元。
  • 微信群裡有人詆毀救火烈士 檢方行動提起公益訴訟
    詆毀救火烈士,被判公開道歉浙江首例侵害烈士名譽權民事公益訴訟案宣判正義網訊(記者範躍紅 通訊員毛偉利 縉劍)由浙江省縉雲縣檢察院提起的陶某侮辱涼山救火烈士民事公益訴訟一案,日前在麗水市中級法院公開開庭審理並當庭宣判。被告陶某被判在省級以上媒體公開賠禮道歉、消除影響。該案系浙江省首例侵害烈士名譽權民事公益訴訟案。
  • 公開貶低海信雷射電視 TCL被判商業詆毀並賠償50萬
    法院一審判決認為:作為原告海信視像的直接對手,TCL電視發布包含針對原告雷射電視產品虛假信息和誤導性信息的被訴侵權視頻,損害了原告的商業信譽和商品聲譽,構成對原告的商業詆毀。同時,TCL電視被判賠償原告經濟損失50萬元。
  • 微信群裡罵人?判了!
    武某在憤怒之下於6月30日,在兩人共同的微信群中,用自己新註冊的微信小號發布了一條極其侮辱蔣某的微信信息,其內容語言低俗不堪。隨後,便退出該微信群,並將註冊微信號使用的手機卡抽出扔掉。隨後,被告武某主動向公安機關投案,承認了自己在微信群內侮辱蔣某的事實,被公安機關處以行政拘留5日。後雙方因賠償問題未達成一致,蔣某以武某毀損其名譽為由向嘉祥法院起訴要求武某向其在所在群賠禮道歉並賠償精神損害。
  • 判了!TCL發布視頻貶低海信構成商業詆毀,賠償50萬元
    半島全媒體記者 王媛  官方帳號親自下場「開黑」、詆毀競品「不講武德」,近日,一起涉嫌不正當競爭的訴訟成為彩電行業關注焦點,TCL記者獲悉,11月27日,青島市中院一審判決:TCL在其運營的「TCL電視」官方微博、官方抖音帳號發布惡意貶低海信雷射電視的短視頻內容,具備主觀侵權故意,損害了原告的商業信譽和商品聲譽,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反不正當競爭法》等法律法規一審判決TCL構成商業詆毀,賠償原告經濟損失50萬元。
  • 微信群中發信息誹謗、侮辱、貶損他人 廣西一男子被判道歉並賠償...
    3月4日,廣西貴港平南縣人民法院通報了一起群聊辱人案的審判結果,一男子多次在微信群中使用惡毒或惡俗及攻擊性言詞誹謗、侮辱、貶損他人的人格,詆毀他人名譽,被判停止侵害名譽權行為,在相關微信群發表致歉聲明並向原告賠禮道歉,同時賠償原告1000元。
  • 微信朋友圈罵人 為何會被法院判賠錢?
    北京青年報記者查詢發現,近年來,在微信朋友圈辱罵他人被判賠償道歉的案件已經發生過多起。對此,律師表示,在微信朋友圈公開辱罵他人可能構成名譽侵權,如果存在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散布他人隱私等情況,嚴重者可能構成刑事犯罪。
  • 警示|微信群裡罵人?判了!
    微信群裡罵好友,道歉+賠4千山東嘉祥蔣某和武某在同一社區經營店鋪,本是關係親密的鄰裡朋友,並同在一個微信群內。今年6月15日,雙方因為一句玩笑,產生誤會,發生口角。武某在憤怒之下於6月30日,在兩人共同的微信群中,用自己新註冊的微信小號發布了一條極其侮辱蔣某的微信信息,其內容語言低俗不堪。隨後,便退出該微信群,並將註冊微信號使用的手機卡抽出扔掉。蔣某發現後,於當日下午向派出所報案。隨後,被告武某主動向公安機關投案,承認了自己在微信群內侮辱蔣某的事實,被公安機關處以行政拘留5日。
  • 企查查被判不正當競爭,需賠償200萬元及公開道歉
    12-31 18:02:29 來源: 獵雲網 舉報   天眼查訴企查查「三查」廣告語不正當競爭一審勝訴
  • 散播謠言詆毀他人 侵害名譽權被判賠償
    > | 來源:中國法院網萍鄉頻道 | 作者:湯敏 魏曜   向學生家長散播同事謠言,導致其生活工作受到影響,遂訴至法院要求造謠者道歉並賠償
  • 教培機構遭競爭對手惡意詆毀,影響招生怎麼辦?
    然而,惡性競爭是一種無下限、無節操的做法,對手為了生源可謂是無所不用極其,沒有最低劣只有更低劣,讓大家防不勝防、深受其害。 在教培行業中,主要有3大惡性競爭手段:價格戰、惡意詆毀和同行挖人。今天,我們一起來分析的就是如何破解惡性競爭的第二大手段— —惡意詆毀。
  • 直播平臺因「黑公關」起紛爭 鬥魚被判向虎牙賠償1元
    2018年,鬥魚公司曾在其官方微博公開發布了一份直指虎牙公司的第三方研究報告部分截圖,這份報告名為《網絡「黑公關」研究報告》,並直接@虎牙公司,由此引發了一場兩大直播平臺對壘的官司。 虎牙公司認為,鬥魚公司在無事實依據的情況下,於網絡平臺公開發表虛假不實內容,構成商業詆毀不正當競爭,故訴至法院。虎牙公司要求鬥魚公司公開賠禮道歉、消除影響,並賠償虎牙公司損失1元。
  • 微信群辱罵群友,被判賠禮道歉+賠償4000元
    但也不能「亂聊」今天讓我們一起看看在網絡上發言不當會有什麼法律後果吧案 件 回 顧 蔣某和武某在同一社區經營店鋪,本是關係親密的鄰裡朋友,並同在一個微信群內。武某在憤怒之下於6月30日,在兩人共同的微信群中,用自己新註冊的微信小號發布了一條極其侮辱蔣某的微信信息,其內容語言低俗不堪。隨後,便退出該微信群,並將註冊微信號使用的手機卡抽出扔掉。蔣某發現後,於當日下午向派出所報案。隨後,被告武某主動向公安機關投案,承認了自己在微信群內侮辱蔣某的事實,被公安機關處以行政拘留5日。後雙方因賠償問題未達成一致,蔣某訴至法院。
  • 吳江一箱包廠因商業詆毀被判賠償9.5萬元
    蘇州吳江的一家箱包企業就因商業詆毀被吳江法院被判賠償損失近十萬元。蘇州吳江某箱包廠是一個世界著名箱包品牌唯一授權的生產和經銷商,其產品無論是質量款式還是消費者口碑,在同類產品中均屬佼佼者,該廠在天貓網站上開設的旗艦店的瀏覽量及成交額均高於同類其他店鋪。
  • 兩大直播平臺因「黑公關」起紛爭 鬥魚公司被判向虎牙公司賠禮道歉並賠償損失1元
    2018年,鬥魚公司曾在其官方微博公開發布了一份直指虎牙公司的第三方研究報告部分截圖,這份報告名為《網絡「黑公關」研究報告》,並直接@虎牙公司,由此引發了一場兩大直播平臺對壘的官司。虎牙公司認為,鬥魚公司在無事實依據的情況下,於網絡平臺公開發表虛假不實內容,構成商業詆毀不正當競爭,故訴至法院。虎牙公司要求鬥魚公司公開賠禮道歉、消除影響,並賠償虎牙公司損失1元。
  • 兩大直播平臺起紛爭 鬥魚被判向虎牙賠禮道歉賠償損失1元
    2018年鬥魚直播曾在其官方微博公開發布了一份直指虎牙直播的第三方研究報告部分截圖,這份報告名為《網絡「黑公關」研究報告》,並直接@了虎牙直播,由此引發了一場兩大直播平臺對壘的官司。虎牙直播認為鬥魚直播在無事實依據的情況下,於網絡平臺公開發表虛假不實內容,誤導公眾的行為,損害了其商業信譽,構成商業詆毀不正當競爭,故訴至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