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氧成部分城市夏季空氣品質超標的首要汙染物

2020-12-12 中國新聞網

臭氧成部分城市夏季空氣品質超標的首要汙染物

2016-05-29 09:35:35來源:北京青年報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陳鑫

2016年05月29日 09:35 來源:北京青年報

參與互動 

  昨天,本市大部分地區PM2.5濃度為「二級良」,但是下午時段空氣品質將變為「三級輕度」至「四級中度」汙染,首要汙染物是午後濃度升高的「臭氧」。北京青年報記者發現,自2013年全國執行新《環境空氣品質標準》、監測六種汙染物以來,臭氧便成為一些城市夏季空氣品質「超標日」的首要汙染物。北京夏季緣何臭氧超標? 環保專家透露,地面臭氧大部分由人為排放的氮氧化物和揮發性有機物,在一定條件下轉化形成。對此,本市已多措並舉治理臭氧「前體物」。

  午後至傍晚時段臭氧濃度易超標

  在常溫下,臭氧是一種有特殊味道的淡藍色氣體,具有強氧化性。聚集在平流層,它是「地球衛士」,可吸收太陽光照中的紫外線。但是在近地面,極高濃度的臭氧會刺激和損害人的黏膜組織,如眼睛、呼吸系統等。

  進入夏季,臭氧有時會成為首要汙染物。北京市臭氧超標主要發生在氣溫較高、光照強烈的5至9月。對此,北京市環保監測中心大氣室主任李雲婷表示,臭氧有明顯的時間規律特徵,超標時段集中於高溫強日曬的午後至傍晚。「與PM2.5不同,臭氧不穩定、易分解,減少或避免午後至傍晚時段的出行和戶外活動,可有效降低臭氧的健康影響。」

  環保部環境規劃院大氣環境規劃部副主任雷宇指出,臭氧是區域性問題,臭氧超標主要集中在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以及山東、河南等地。

  大部分臭氧由人為排放汙染物轉化形成

  北京夏季為何會出現臭氧超標的情況?據了解,地面臭氧除少量由平流層傳輸外,大部分由人為排放的「氮氧化物」和「揮發性有機物」,在高溫、日照充足、空氣乾燥條件下轉化形成。北京市環境科學院大氣汙染防治研究所副所長黃玉虎表示,揮發性有機物可與氮氧化物,在紫外光照射的條件下,發生一系列光化學鏈式反應,提高大氣的氧化性,引起地表臭氧濃度的增加,又加速二次細顆粒物的生成。這也是夏天更容易臭氧超標的原因。

  李雲婷表示,高溫是容易發生氧化反應的氣象條件。除氣象條件外,臭氧超標也應更多關注區域內的氮氧化物、揮發性有機物排放。這些人為排放的汙染物,有可能會隨風向,在跨省長距離傳輸的路途中,經高溫、日照而轉化成臭氧。

  本市多措並舉治理臭氧「前體物」

  形成臭氧汙染的前體物是「氮氧化物」和「揮發性有機物」。實際上,氮氧化物主要來自機動車、發電廠、燃煤鍋爐和水泥爐窯等排放;揮發性有機物來自機動車、石化工業排放和有機溶劑的揮發等。

  據了解,去年6月,北京市環保局發布涉及火葬場、鍋爐、煉油與石油化工、印刷、家具製造等行業領域的五項大氣汙染物排放地方標準,重點控制揮發性有機物和氮氧化物,體現「源頭控制、過程監管、末端治理」的綜合管控理念。

  同時,北京市借鑑發達國家治理經驗,修訂了儲油庫、油罐車和加油站三項地方標準,將「儲、運、銷」過程存在汽油揮發點,作為控制揮發性有機物排放的重點領域。

  文/新華社記者 倪元錦 王迪邇

  本報記者 王斌

相關焦點

  • 臭氧已經成為導致部分城市空氣品質超標的首要因子
    臭氧已經成為導致部分城市空氣品質超標的首要因子。生態環境部公布的數據顯示,京津冀及周邊地區、長三角、汾渭平原、蘇皖魯豫交界地區,城市數佔全國地級及以上城市總數的28%,6—9月,臭氧超標天數佔全國總超標天數的70%。  進入夏季,又到了臭氧汙染高發時期。揮發性有機物(VOCs)是形成臭氧和細顆粒物(PM2.5)的重要前體物。
  • 臭氧成為深圳空氣首要汙染物
    原標題:臭氧成為深圳空氣首要汙染物   3月31日,深圳市人居環境委員會發布了深圳市2016年年度環境狀況公報。公報顯示,2016年全市環境質量總體保持良好,環境空氣狀況和2015年整體差別不大,但臭氧汙染有所上升。
  • 連雲港今年空氣首度「爆表」 首要汙染物PM10
    本是春光明媚賞花季,不料沙塵暴搗亂帶來壞空氣。昨天,受北方沙塵暴南下影響,港城的空氣品質指數(AQI)達到最大值500,為六級嚴重汙染,這是我市2015年AQI首次「爆表」。全市8個監測站全為六級嚴重汙染昨天港城上空明顯籠罩著一層黃色的「霧」,這是北方沙塵暴南下後帶來的浮塵。
  • 7月下半月全國空氣品質預報出爐 首要汙染物為臭氧
    cd61e2dd900b43e188cd228d7fa3724d.shtml   記者從生態環境部獲悉,日前,中國環境監測總站聯合中央氣象臺、國家大氣汙染防治攻關聯合中心、長三角、東北、華南、西南和西北區域空氣品質預測預報中心和北京市環境保護監測中心
  • 空氣品質(AQI)日報首要汙染物如何計算
    &nbsp&nbsp&nbsp&nbsp1、對照各項汙染物的分級濃度限值,以PM2.5、PM10、二氧化硫、二氧化氮、臭氧、一氧化碳等各項汙染物的實測濃度值(其中PM2.5、PM10為24小時平均濃度)分別計算得出空氣品質分指數(IAQI);&nbsp&nbsp
  • 京津冀:顆粒汙染物唱罷 臭氧又登場
    根據總站昨日最新空氣品質預報,今天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將出現一次汙染過程,部分城市短時可至重度汙染。這炎炎夏日,朗朗晴空,竟然也會出現汙染?!監測結果顯示,這輪汙染首要汙染物是臭氧(O3)。而近地面臭氧則是一種汙染物,是《環境空氣品質標準》(GB 3095-2012)規定的6項基本汙染物之一,近年來備受環保部門關注。近地面臭氧生成受自然因素和人為因素共同影響。在晴朗的夏季,高溫、強光照、強太陽輻射條件十分有利於臭氧生成。同時,人為排放的大量「前體物」,如氮氧化物(NOx)、揮發性有機物(VOCs)也是導致城市地區近地面臭氧升高的元兇。
  • 專家詳解霧霾天氣成因 PM10和PM2.5是首要汙染物
    專家詳解  霧霾天氣成因  新年伊始,我國中東部各地就陸續出現大範圍和長時間霧霾天氣。霧霾天氣成因是什麼?誰來拯救我們的空氣?  PM10和PM2.5是   近日空氣首要汙染物  記者從中國環境監測總站了解到,自從1月1日我國74個城市按空氣品質新標準開展監測並實時發布PM2.5等數據以來,我國第一批74個率先實現空氣品質新標準監測城市中,京津冀區域城市的80個國家網監測點位中半數以上出現空氣品質連續超標現象,長三角區域城市的129個國家網監測點位約有三分之一出現空氣品質連續超標現象
  • PM10仍是城市空氣最主要汙染物
    PM10仍是城市空氣最主要汙染物   記者 王亞楠 通訊員 王靜雯 報導  本報濟南6月5日訊 今天是世界環境日,省政府舉行新聞發布會,發布《2011山東省環境狀況公報》,介紹我省環境質量總體狀況及改善環境質量所採取的主要措施。
  • 九月臭氧成首要汙染物 吸入過量或引發肺氣腫
    很多大媽大爺清早跑到公園晨練,貪的就是一口新鮮空氣。然而,肉眼看上去的好天氣,未必真的好。根據寧波市空氣品質實時發布系統,進入9月以來,全市平均AQI指數大多超過70,9月3日大閱兵當天甚至高達167,空氣品質狀況在良和輕、中度汙染之間徘徊。首要汙染物均為臭氧。
  • 新疆2017年環境空氣品質好轉 首要汙染物為PM10和PM2.5
    中新社烏魯木齊6月4日電 (耿丹丹)記者4日從新疆環境狀況新聞發布會上獲悉,新疆2017年城市環境空氣品質較上年有所好轉,19個主要城市環境空氣品質優良天數比例平均為69%,首要汙染物為PM10(可吸入顆粒物)和PM2.5(細顆粒物)。
  • 3月空氣品質排名出爐 空氣品質是根據什麼標準來排名的呢?
    省環保廳18日發布3月份全省城市空氣品質排名顯示,空氣品質由好至差排名依次為:南平、寧德、龍巖、廈門、莆田、泉州、三明、福州和漳州。9個設區市及平潭綜合實驗區城市空氣品質達標天數比例平均為95.4%,其中一級達標天數比例為32.4%。其中,9個設區市首要汙染物為細顆粒物、二氧化氮,平潭綜合實驗區首要汙染物為臭氧。  福州、廈門是全國第一批實施空氣品質新標準的74個城市。根據環保部18日發布今年一季度74個城市空氣品質排名,廈門、福州分別位居一季度空氣品質相對較好城市第4、9位。
  • 今年春季輸入性汙染天數多於往年 PM10成首要汙染物
    從15日開始,南京已經連續2天出現粗顆粒物PM10為首要汙染物的汙染天,這在南京並不多見,而PM10濃度升高主要是因為北方沙塵天氣影響。記者查詢了本月以來的空氣品質監測數據。進入4月份,PM10成了我市空氣汙染首要汙染物,本月前17天,PM10為首要汙染物的天數達到13天,其中有3天達到輕度汙染,分別是4月11日、4月15日和4月16日。
  • 北京空氣品質發布新增兩項汙染物 6項指標全公開
    昨日,北京市環保監測中心首次公布了一氧化碳和臭氧濃度研究性數據,兩者與北京的PM2.5研究性數據都來自車公莊站,至此,北京已經公開了新版《環境空氣品質標準》中的所有六項大氣汙染物。  監測數據僅來自車公莊  根據北京2010年環境公報,全年空氣中臭氧存在局地超標現象,各監測點臭氧小時濃度值分別超標50小時-318小時,共分布在70天中。2010年我市一氧化碳年均濃度值為1.5毫克/立方米,達到國家標準。  至此,北京公布了新版《環境空氣品質標準》中的所有六項大氣汙染物。
  • ...武漢空氣品質改善幅度排名全國第4 臭氧汙染近兩年成首要汙染因子
    昨日,武漢感受到夏日氣息,空氣品質狀況為優 楚天都市報記者劉中燦攝武漢市政府新聞辦昨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武漢環境空氣品質改善情況,自2013年以來武漢環境空氣品質得到較大幅度改善,但臭氧汙染明顯加重,已成為制約環境空氣品質持續改善的首要汙染因子
  • 城市空氣品質日報
    空氣品質指數日報20年12月9日 城市 監測點位 名稱 空氣品質
  • 這回PM10是首要汙染物
    5月,鄭州空氣品質全國倒數第二,這不僅是鄭州第五次進入「倒數十名」,而且是其最差成績。大河報記者了解到,氣象擴散條件「流年不利」固然是客觀存在,但減排才能讓空氣「優良」也是不爭的事實。    排名:鄭州今年第五次進入「倒數十名」    環保部日前推出新數據,5月全國重點區域和74個城市中,鄭州的空氣品質排倒數第二,就連「老牌差生」邢臺都好過鄭州,僅比唐山好一點。
  • 空氣品質標準未列PM2.5監測 因實際大範圍超標
    這是目前國內空氣品質指標最具爭議的兩個指標。  據了解,修訂仍處於徵求意見階段,新標準最終有可能在年底出臺。  標準雖寬仍能保護公眾健康  我國在1982年制定了《大氣環境質量標準》,汙染物項目只有6項。
  • 新縣空氣品質分析
    12月14日我縣空氣品質等級為優,AQI為32。PM2.5、PM10日均濃度分別為16、32微克/立方米,職業高中站點、民政局站點PM2.5濃度分別為16、16微克/立方米。 昨日我縣顆粒物濃度整體偏低。
  • 12月上半月全國空氣品質以良為主 部分城市可能出現重度汙染
    會商結果顯示,12月上半月,受多股冷空氣影響,全國大部地區擴散條件總體較好,空氣品質以良為主,首要汙染物主要為PM2.5。京津冀及周邊區域:12月上半月,區域大部空氣品質以良至輕度汙染為主,首要汙染物為PM2.5。其中,1-2日,河北中南部、山西中南部以輕度至中度汙染為主,部分城市為重度汙染,山東西部和河南大部以中度至重度汙染為主;5-6日,區域大部以輕度至中度汙染為主,部分城市可能出現重度汙染過程。
  • 近八成城市空氣品質超標 地表水近一成為劣五類
    近八成城市空氣品質超標 地表水近一成為劣五類 2016-06-03 05:45:26,有265個城市環境空氣品質超標,佔78.4%。  公報稱,2015年全國城市空氣品質總體趨好,首批實施新環境空氣品質標準的74個城市細顆粒物(PM2.5)平均濃度比2014年下降14.1%。  目前有480個城市(區、縣)開展了降水監測,酸雨城市比例為22.5%,酸雨頻率平均為14.0%,酸雨類型總體仍為硫酸型,酸雨汙染主要分布在長江以南——雲貴高原以東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