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胎換骨的新殲8IIM多用途高空高速戰鬥機

2021-01-11 華夏經緯網

    千龍特稿 對大多數國內軍事愛好者而言,殲8戰鬥機是一種富有傳奇色彩的國產戰鬥機,而殲8II系列戰鬥機則是多年來航空fans(愛好者)們爭論最多、關注程度最高的飛機。殲8II系列戰鬥機之所以如此受到關注,其原因也是多方面的。一方面,在中國引進蘇27戰鬥機之前,殲8II戰鬥機一直是中國海空軍最先進、最重要的戰鬥機,也是一種公開程度較低、比較神秘的飛機;另一方面,雖然早就打開了對外銷售的大門,但是直到今天也沒有一架殲8II飛機銷出國門。這樣的情況使得人們對殲8II的疑慮日漸堆積,這種飛機究竟性能如何?它

是一種合格的戰鬥機麼?在日前召開的2005北京國際航空展覽會上,記者有幸採訪了沈飛的工作人員,沈飛的人員就這次航展展出的殲8IIM戰鬥機向記者作了較為客觀的介紹。

  早在90年代初沈飛就將裝有俄羅斯「甲蟲」IIM雷達和R-27飛彈的殲8IIM戰鬥機推向了國際市場。然而這種戰鬥機一直沒有引起國外客戶的注意,而殲8IIM戰鬥機也一度銷聲匿跡,從媒體上和大眾的視線中淡去。一直到2004年的珠海國際航展上,大家發現殲8IIM戰鬥機又以全新的姿態出現在大家面前。再次出現的殲8IIM戰鬥機換裝了國產脈衝都卜勒雷達(PD雷達),具備發射主動雷達制導中程空對空飛彈和反艦飛彈的能力,同時將飛機的電子設備、座艙設備進行升級,從而成為一種現代化程度較高、標準較為接近西方戰鬥機的一種飛機。但新殲8IIM飛機的定位如何,在國產戰鬥機中又屬於什麼樣的技術檔次呢?均不得而知。

  據沈飛的工作人員介紹,實際上新殲8IIM飛機已經和早期的殲8IIM有很多不同之處。早期的殲8IIM飛機是在較老的殲8B型戰鬥機基礎上換裝設備改進而來,而新殲8IIM則是在最新型的殲8F型戰鬥機基礎上改進而來。近年來隨著中國航空科技的進步,中國已經在雷達、火控、航電以及飛機總體設計加工等方面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尤其在國產機載雷達、空對空飛彈等關鍵行業,中國不再主要藉助他國的力量來獲取全部技術,國產的設備已經擁有較好的綜合性能。藉助於先進到飛機設計理論和日益完善的整合能力,中國的航空企業已經能夠根據客戶的需求來制定解決方案,並找到合適的設備。正是這種能力的提升,使得殲8IIM飛機能夠輕鬆地以全新的面貌出現。新殲8IIM戰鬥機採用了國產JL-10A多功能火控雷達(或者採用1492型多功能火控雷達),該雷達具備較強的空空/空地/空海探測能力,使得殲8IIM飛機能夠充分發揮航程遠、高空高速性能優異的特點,較好的完成各種作戰任務。尤其是新殲8IIM飛機具備實用的對海攻擊能力,同時又保留了較強的自衛能力,這對於一些規模較小的空軍或者海軍航空兵而言,是具備相當大的吸引力的。

  新殲8IIM飛機的另一個特點是具備發射主動雷達制導中程空對空飛彈的能力。眾所周知,主動中距彈是技術較為複雜的一種武器,世界上能夠生產這種飛彈的國家很少,常見的僅有美國的AIM-120、俄羅斯的R-77、法國的米卡等少數幾種。而中國現在已經成功推出了SD-10型飛彈,殲8系列飛機已經成功的對該型飛彈進行了試射,可以將其作為成熟的武器加以使用。這意味著國外客戶只要有需求,就立刻可以獲得遠距離空中打擊/攔截的能力。

  然而雖然擁有這樣出眾的能力,但沈飛對於殲8IIM飛機的定位卻並不是一種高端飛機,這方面也有多方面的原因。國際戰鬥機市場情況複雜,很多國家採購戰鬥機會受到政治因素的影響,而中國的傳統市場主要集中在亞洲、非洲的一些第三世界國家。這些國家的經費有限,很難花很多的錢購買性能先進的多功能戰鬥機。從殲8IIM飛機本身來看,由於殲8II飛機的設計已經比較過時,屬於第二代戰鬥機的範圍,因此無法通過更換武器雷達使其達到第三代戰鬥機的標準。其實殲8IIM只是提供給客戶一個「買得起」的先進戰鬥機方案,在這個飛機上既不會安裝最先進的設備,也不會花太大的精力來改進飛機本身的飛行性能。據介紹殲8IIM飛機的出口價格應該會控制在1億人民幣出頭,以其能實現的功能而言,比較其他國家的產品,這確實是一個非常誘人的數字。

  那麼,新殲8IIM飛機是否能夠儘快打破僵局,贏得國外的訂單呢?市場是變換莫測的,殲8IIM飛機將會碰到大量二手F-16、幻影000等先進戰鬥機、甚至是國產FC-1「梟龍」戰鬥機的競爭,前景並不明朗。其實沈飛並沒有在這架飛機上面花費太大的精力,據悉新殲8IIM飛機甚至沒有展示樣機。從沈飛的角度來看,只要有客戶需要,技術都是現成的,隨時可以製造。對於普通的愛好者而言,我們不妨換個角度看問題:其實並不是殲8II飛機本身有什麼過人之處,而是技術的發展帶來了戰爭規則的改變,同時也使得殲8II飛機這員老將重煥青春,使其綜合作戰能力基本好於早期的F-16A戰鬥機,過於糾纏殲8II飛機本身的性能是沒有多大意義的。新殲8IIM的出現,正意味著中國航空工業、中國空軍實力的提升。殲8IIM並不是我們的全部,它的出現只是一種力量的體現,在這架飛機的背後,折射出的是中國日益強大的國防科技實力和一支逐漸強大起來的空中力量。(木刀)

 

責任編輯:

相關焦點

  • 你知道嗎,為了打U2高空偵察機,我軍戰鬥機曾經有多拼?
    同時,這款偵察機還裝載了專門研製的用於高空偵察的B型照相機, 可以持續九小時多角度拍攝地面目標, 在情報搜集方面有著優越的性能。 自這款偵察機誕生以來, 在幾十年中曾徵戰全球, 一度難以找到對手。 為了制約U2偵察機, 我國曾進行了許多研究。
  • 戰鬥機的飛行速度有多快:坐上戰鬥機模擬器,體驗速度與激情
    未來之鷹航空 戰鬥機模擬器我們都聽過一句話,天下武功,唯快不破,說的是不管是什麼樣的武功,只要速度夠快,就能超越敵人的反應時間,達到一擊制敵的神奇效果。現如今,人類戰鬥機的發展用「脫胎換骨」來形容,一點兒都不過分。短短一百年時間,人類戰機就從螺旋槳發展成噴氣式,從木質發展為全金屬,從音速時代進入超音速時代,簡直像得到了外星人的幫助一般。可想而知的是,未來的某一天,高超音速戰機也一定會出現。那麼,現在的戰機速度有多快呢?
  • 諾斯羅普F-5戰鬥機,經典第二代超音速戰鬥機,專注外貿出口
    今天與大家分享一款經典的第二代戰鬥機,這就是諾斯羅普研製生產的F-5戰鬥機。相比於F-4和F-104這些第二代戰鬥機,諾斯羅普F-5戰鬥機顯得有點另類。這是因為美國空軍的作戰部隊並沒有裝備這一戰機,這一戰機主要用於對外出口。也可以說F-5戰鬥機是一款專業的外貿型戰鬥機。
  • 外電稱奈及利亞將購中國殲8IIM戰鬥機(組圖)
    殲8IIM武器系列,注意在中距彈中間有技術處理添加上去的反艦飛彈  千龍網訊 據阿布賈《衛報》2005年5月23日報導:奈及利亞空軍錢袋裡的錢又要減少了,因為奈及利亞聯邦政府剛剛與一家中國企業籤訂協議,為奈及利亞空軍購買新的噴氣式戰鬥機
  • 殲8IIM戰機全新亮相 換裝新型雷達可反艦(圖)
    殲8IIM是大家熟悉的老型號了,這種飛機是沈飛集團在殲8II戰鬥機基礎上專門為出口開發的一種飛機,推出多年來卻並沒有實際的採購項目。本次航展中網友們在中航1集團散發的殲8IIM宣傳資料中卻看到了一些與過去不同的東西,這表明殲8IIM飛機已經根據國際市場的需求作了進一步的改進,在作戰能力上更進了一步。  首先,殲8IIM飛機的雷達作了重大改進。
  • 米格31堪稱高空之王,卻只能孤獨翱翔
    在人類戰鬥機發展史上,高空高速曾經是冷戰時戰鬥機研發的關鍵詞。比如美國的黑鳥高空高速偵察機,再比如我們今天要給大家介紹的米格-31截擊戰鬥機。米格-31是米高揚設計局打造的高空鷹隼,1983年正式進入蘇聯空軍服役,一直到今天,俄羅斯空天軍依然對米格-31愛不釋手,並研發出了多種改進型號。米格-31其實是在著名的米格-25戰鬥機的基礎上發展形成的,其高空高速作戰能力比米格-25還要更勝一籌。
  • 戰鬥機沒有空調,飛行員在幾千米高空如何取暖?
    但戰鬥機並不是每時每刻都需要空調,早期的戰鬥機飛得很低、速度也慢,比如德國的福克D和E、英國的SE5,它們一般能飛到6000米高度,一般的戰鬥高度也達不到這個水平,速度也不過200千米/小時。上圖是現代工藝打造的福克三翼機,它在一戰時期算是速度、爬升速度和飛行高度最高的飛機了,但也很少飛到看不清地面的高空,一般只在空中狗鬥中飛得高一些!
  • 二戰日本Ki-87高空戰鬥機簡史
    特別是曾經在人們眼中十分笨重,四四方方,行動遲緩的轟炸機已經搖身一變成為了時尚而又迅猛的空中堡壘,那些老式的木質戰鬥機只能被他們甩在身後。不久,這些只靠布制蒙皮和粗劣的木料製成的戰鬥機也升級成了閃亮的鋁製機身,並在速度上再次超越這些轟炸機。然而,轟炸機仍然有著他們的生存之道,那就是:高度。
  • 美國稱F-35是五代戰鬥機 這種叫法已表明向過去的蘇聯投降了!
    戰鬥機劃代是一個在粉絲圈狗屁倒灶的事,經常美分和毛粉連篇累牘的大戰,就為分代爭執不休。這是因為美蘇在第二代戰鬥機以後,劃代出現了分歧,美國戰鬥機從進入超音速時代開始,F100代表超音速的起點,F4代表高空高速,F15、F16以高機動代表第三代。
  • 戰鬥民族眼中二戰五種最強戰機,一種戰鬥機堪稱寶馬轎車遠親
    換裝水冷發動機的FW190D是德軍大量服役的活塞戰鬥機中性能最佳者排名第三位的是德國FW190戰鬥機,它配備一臺BMW801氣冷引擎,堪稱寶馬轎車的遠親。FW190以高速、重火力、以及無敵的滾轉機動性著稱,服役後很快讓英國的噴火戰鬥機遭受慘敗,以至於英國幾乎要出動突擊隊盜取後研究。
  • 唯一速度達到3馬赫的轟炸機多恐怖,機翼尾流能將一架戰鬥機捲入
    迄今為止,能達到這一速度水平的實用飛機寥寥無幾,只有前蘇聯米高揚設計局研製的米格-25高空高速截擊和美國洛克希德公司研製的SR-71戰略偵察機可以與之相比。儘管如此,這一冷戰時代的產物,最後還是夭折了。
  • 扒一扒西歐噴氣式戰鬥機家族譜(3)
    「雷」配備一臺帶反推力裝置的RM8型渦扇發動機,採用獨特的三角翼近距耦合鴨式氣動布局,具有起降性能好、易維護性、可靠性良好、用途廣泛等特點。雖然「雷」在設計中沒有引進空中加油技術,採用的機械式操縱系統,也不便於其高機動性的全面發揮,但「雷」仍然憑藉出色的綜合性能,躋身當時世界先進戰鬥機行列。
  • 偷窺青藏高原的眼睛:印軍的米格-25高速偵察機,飛得比飛彈還快
    1999年,印度空軍首次出動幻影2000戰鬥機,在海拔5000米的錫亞琴冰川上投擲了雷射制導炸彈。這是全世界首次五千米以上的精確制飛彈藥對地打擊。而此時,中國空軍還在黑暗中摸索雷射制導炸彈。在2000年,印度人認為他們的空軍戰機可以用3倍音速在青藏地區上空自由行動,如入無人之境,這個依仗就是6架蘇制米格-25RB高空高速偵察機。
  • 戰鬥機的飛行速度馬赫到底有多快?一馬赫等於340m/s
    而在軍用飛機中,戰鬥機的速度則更快。在軍事資料中,都是以「馬赫」為單位來描述戰鬥機的速度。那「馬赫」到底有多快呢?馬赫其實是奧地利一個物理學家的名字,由於是他首次引用這個單位,所以用他的名字所命名。「馬赫」這個單位是在15攝氏度標準大氣壓下,飛機的聲音與速度的比值,即一馬赫等於340m/s。
  • 千枚飛彈都擊不落,是什麼樣的戰鬥機?世界第一大轟炸機是誰?
    那麼美國也不甘示弱,同樣美國在軍工領域也研製了高科技的武器,美國為了不示弱於蘇聯,絞盡腦汁將當時的軍工技術發揮到了極致,打造出許多高科技武器,其中堪稱為經典的代表作品就是黑鳥偵察機,這款黑鳥機是高空高速戰略偵察機,因為其驚人的速度以及高度而聞名全球,這款偵察機最快速度可以達到3.35馬赫,而它飛行的高度可以達到25000千米,在當時的速度可以說是很快了,超過了當時的飛彈速度
  • 浴血長空手遊雜談 「英版FW190」海怒戰鬥機
    有多個海外軍隊使用,海怒戰鬥機被證明是一種受歡迎的機型。目前為傳承和比賽用途有一些飛機仍然保持了適飛性。 由於FW190戰鬥機擁有強大的作戰能力,英國空軍決定借鑑FW190戰鬥機的相關技術,研製一架與FW190戰鬥機匹敵的戰鬥機機型,該計劃被命名為「憤怒」,與1943年開始進行研究工作。但隨著戰爭的結束,噴氣時代的來臨,使得該計劃擱置。但海軍覺得,這款戰機適合作為艦載機取代一系列日益陳舊或適合度不佳正在使用的機型。因此將「憤怒」改為「海怒」,這計劃被重啟,在1947年海怒戰鬥機正式服役。
  • 二戰上空的一道光:美國P-38閃電戰鬥機為何被日軍稱為雙身惡魔?
    【圖1】二戰中,美國P-38閃電戰鬥機橫空出世。1937年,美國陸軍航空兵團提出了一種截擊機的需求,他們要求這種截擊機要能夠以每小時360英裡的速度飛行,並能迅速爬升到高空。洛克希德公司的設計師凱利·詹森通過計算得出這樣一項結論——只有雙引擎戰鬥機才能滿足這樣的參數要求。
  • 當年的和平典範計劃,殲-8II被美國拆解研究,我們真的吃虧了嗎
    當時中國空軍曾迎來多個發展機會,當時法國願意向我國出口幻影2000戰鬥機,英國則拿出了自己壓箱底的鷂式垂直起降戰機。但是因為當時我國的外匯儲備實在是有限,而英法又只要現金結算,所以我們並沒有引進幻影2000和鷂式。另一方面,美國倒是願意拿出F-16戰鬥機來,但卻是一款簡配產品,最終我國也拒絕了F-16。隨後美國表示,可以協助我國升級現有的殲-8II。
  • 永遠年輕的帝國雄鷹——梅塞施密特Bf 109戰鬥機(上)
    ,而非高空轟炸,這對P-40來說是個優勢——裝備艾裡遜發動機的飛機的典型特徵就是高空出力不足。另外一方面,我想在這裡多說一億點關於增壓器的問題。我們都知道,高度越高,大氣壓就越低。這也就導致了飛機發動機在高空能夠吸入的空氣比低空少。同時,發動機存在一個適宜的燃油/空氣混合比,在這個混合比下發動機效率較高。而在高空,發動機吸入空氣減少,此時,為了繼續使用適宜的油氣混合比,我們就必須要降低發動機的進油量。
  • 米格29被「玩」出新高度:中國「極致玩家」令戰鬥機更接地氣
    在很多網友心中,米格-29是一款戰鬥機,它一定程度上是莊嚴的,是神聖的,是使命感十足的。大多數情況下,很少會有人將其與「玩樂」聯繫在一起。可是中國《極致玩家》飛彈、攝影師肖遠,這次卻要讓這款一代名機更接地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