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時期,蘇聯給我們提供了多少援助?幾乎讓志願軍脫胎換骨!

2020-12-11 騰訊網

抗美援朝戰爭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第一個對外的戰役,在當時的局勢下,美國和蘇聯兩大超級大國對立,我國出兵幫助朝鮮對抗美軍有自身的考慮存在,而蘇聯因為和美國對立因此給我國提供援助。這就是世界上只有永遠地利益,沒有永遠地朋友。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於是蘇聯對我軍進行了諸多援助,幾乎讓志願軍脫胎換骨。

1950年,我國經歷了各種戰爭的洗禮,是一貧如洗,是一個物資匱乏的年代,如何還能支撐這場援助戰役進行呢?最早的時候,我國的志願軍進入朝鮮戰場並不是帶著統一標配的武器裝備的,而是參差不齊,一些士兵是鳥槍,一些士兵則拿著勝戰繳獲的高級槍枝,這種情況導致了彈藥的供應困難,多種不同的武器需要配套的彈藥供給。於是當時的老大哥蘇聯慷慨地提供了物資,舉幾個例子:14萬支步槍,2.6萬支自動搶,9000挺機槍,配套1.75億發子彈,其餘還有許多,由此就可窺見蘇聯當時的強大,隨手就能拿出這麼多裝備。

但拿來援助我軍的都是蘇聯淘汰下來的,並沒有提供最新的武器裝備,但也解決了我國的燃眉之急。我國志願軍的一切似乎都是依靠繳獲物品,使用的是繳獲的槍枝,運輸後勤的是繳獲的車輛,這些僅有的裝備也都隨著敵人的轟炸一個個減少,於是老大哥蘇聯再一次慷慨解囊,運輸了幾百輛坦克、裝甲車、自行火炮到中國,支援我國的抗戰,讓我國在當時的時代一舉成為擁有裝甲部隊的國家之一,裝備的蘇聯汽車高達70000多輛。

當然,槍枝、車輛僅僅是蘇聯給我們提供援助的一部分,蘇聯還有戰機援助。當時我國在空軍方面人員匱乏,物資也沒有。於是面對地方的空軍襲擊可謂是無能為力,只能站著挨打。於是蘇聯提供了三百多輛先進戰機,後來又陸續送來了1000架戰機,憑藉著蘇聯的支援,我軍建立了多個空軍部隊,可以對抗敵方。

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蘇聯在提供物資方面的援助後,還就技術對我國進行了支援。派出多個軍事軍官前往我國進行訓練,指導我們的士兵使用這些物資,如何操控槍枝,如何運行戰機等等,在教導的同時傳授了許多經驗,讓我國受益匪淺。

就是在這樣的一個時期,蘇聯提供了許多的支援,讓我國的志願軍從小蔥拌豆腐,裝備提升了一個檔次,一窮二白到了後來的整齊、先進的部隊,多虧了蘇聯,讓我們有資本能去作戰。更新換代之後,我國的志願軍走上了朝鮮戰場。

有共同利益的就是朋友,在當時中國抗美援朝是與蘇聯統一戰線的,作為老大哥,蘇聯也為我國提供了很多資源,提升了我國軍隊的整體水平,為後來的中國發展奠定了基礎。

相關焦點

  • 抗美援朝時期美國一個師有多少門炮?說出答案讓人驚嘆,那我們呢
    這樣的陸軍火力幾乎可以摧毀一切敢於在美軍面前作戰的敵人,而且這還沒算空軍和海軍航空兵的支援。雖說韓戰時期的美軍已經在二戰之後的大裁軍中,損失了很多兵力和作戰裝備,但依然將朝鮮人民軍趕到了鴨綠江邊。並隨著戰爭的持續進行以及面對戰鬥意志強大的志願軍時,那些曾經被裁撤掉的人員和裝備又得到了極大的補充,那朝鮮戰場上我志願軍的炮火數量又是多少呢?
  • 外國人如何評價抗美援朝中國志願軍?態度完全轉變,連日本都服了
    在冷戰時期唯一的兩個超級大國,美國和前蘇聯,再怎麼樣也是蘇聯反擊美國,最後卻是中國背了這個鍋。朝鮮沒有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強行進攻韓國,之後卻被韓國打敗反擊,朝鮮做的錯誤決定由中國承擔後果又是什麼意思?關於上述問題,各人有自己的想法,也許我們可以從幾個方面來探討一下。
  • 蘇軍秘密抗美援朝,撤離時移交3000架飛機,志願軍成空軍強國
    志願軍正式入朝參戰後,日後屢立戰功的王牌部隊也相繼成立(如空三師,空十二師和空十五師)。  隨著抗美援朝戰爭規模的不斷擴大,蘇聯對中國空軍的支援力度也在提升,眼看美空軍和海航飛機開始頻繁越過鴨綠江襲擾東北境內,蘇聯甚至直接派遣精銳空軍部隊進駐東北協助中方進行國土防空。
  • 盤點抗美援朝志願軍經典武器
    從戰爭第二年開始,志願軍開始逐步換裝蘇制武器,裝備水平得到改善。戰場上,志願軍仍積極收集、利用繳獲的軍械物資,用以彌補後方供應一時的不足。同時,為適應人民解放軍正規化和武器制式化建設的需要,我國除從蘇聯獲得武器援助外,還爭取在武器生產製造方面獲得技術援助。戰爭後期,一批國產武器(以仿製為主)開始裝備志願軍。
  • 抗美援朝在日本眼中如何?從輕蔑到敬佩,讚揚中國人民志願軍!
    1950年韓戰打響,中國參與抗美援朝的戰爭,在日本眼中中國抗美援朝行為是怎樣的?從輕蔑到敬佩,讚揚中國人民志願軍!1949年10月,毛澤東宣布新中國成立,禮炮聲中伴隨著全國人民的歡呼聲,期待已久的和平終於來臨,人們祈禱遠離戰爭,但是第二年,朝鮮便爆發了戰爭。
  • 抗美援朝志願軍三易司令員 攻打臺灣胎死腹中
    文章來源:紅潮網  導語:抗美援朝是新中國第一場世界型的現代化戰爭,彭德懷出任中國人民志願軍司令員兼政委。但最初的人選並不是彭大將軍,周恩來曾在會上說:如果林彪同志身體好,不會叫彭德懷去的。請看這中間的一段鮮為人知的歷史。
  • 專家縱橫談:抗美援朝戰爭為中國國防現代化奠基
    抗美援朝戰爭可謂新中國的立國之戰,這一仗不僅打出了中國的世界軍事強國的地位,並通過引進蘇聯的裝備和技術,使過去「小米加步槍」的人民軍隊走向現代化,同時中國還通過得到「156項」重大援助為工業化奠基。今天的人們仍能感受到這一仗給我國帶來的重大政治、經濟和軍事利益。
  • 抗美援朝時期,志願軍五個副司令員都是誰?後來是什麼軍銜?
    1950年10月,我國組成了人民志願軍開赴朝鮮半島,開始了抗美援朝的偉大徵程。直到1953年7月,歷時將近三年的抗美援朝戰爭才基本上宣告結束。那麼,在抗美援朝時期,志願軍的五個副司令員都是誰呢?他們後來在1955年都被授予了什麼樣的軍銜呢?讓我們接著往下看。
  • 周恩來秘密訪問蘇聯與史達林主要商談了什麼?
    同時請求蘇聯政府對中國提供武器裝備援助。10月3日中午,朝鮮首相金日成召見中國駐朝鮮大使倪志亮,面談了朝鮮的危急形勢,並稱恐非請中國援助不可。倪志亮當天下午將此情況電告周恩來、聶榮臻等。同日,毛澤東在北京接到樸一禹當面呈遞的金日成、樸憲永請求中國出兵援助的信。
  • 除了《金剛川》裡的喀秋莎,抗美援朝志願軍,還有其他底牌嗎?
    那不禁有人疑惑,除了《金剛川》裡的喀秋莎,抗美援朝志願軍,還有其他底牌嗎? 在上甘領戰役中,該火箭炮也加入其中支援志願軍部隊。除了引以為傲的喀秋莎火箭炮外,當時志願軍部隊還有不少拿得出手的裝備。今天就和大家普及一下抗美援朝戰場中,志願軍所用到的部分武器裝備。首先是日本製造的火炮,包括了九二式步兵炮,四一式山炮等,大部分是在抗戰時期從日本軍方那裡繳獲的。四一式山炮的口徑是75毫米,重量是540千克,最大的射程是6300米。
  • 國防大學退休返聘二級教授徐焰:抗美援朝戰爭為中國國防現代化奠基
    通過研究這批內容非常詳盡的檔案可以看到,毛澤東、周恩來同史達林商談最多的問題就是武器裝備供應,甚至連飛行員需要的手槍、子彈這樣的小事都在要求援助的電文之內。剛建立的新中國實在是太窮、太落後,入朝部隊與強敵在裝備上存在懸殊的「代差」,中共中央卻敢於出兵朝鮮同美國較量,多少年來人們談及此事總在感嘆其超人的膽略和氣魄!
  • 抗美援朝時期,中科院的前線與後方
    ,拉開了抗美援朝戰爭的序幕。彼時,全國掀起了轟轟烈烈的抗美援朝、保家衛國運動,這其中包括建院剛一年的中國科學院。1950年末,中國科學院體量還不大,京區單位共約500人,就有100多人踴躍報名,自願申請直接加入中國人民志願軍,奔赴前線。
  • 冷戰時國際局勢那麼嚴峻,蘇聯為什麼要援助中國的工業化建設?
    冷戰作為上世紀最大的國家對峙,對幾乎世界上所有國家都產生了深刻的影響。蘇聯和美國對峙期間,國際形勢極為嚴峻,但也正是在這個時期,蘇聯對中國進行了大規模的援助,幫助我們完成了工業化的初步建設。「一五」計劃也正是在蘇聯的指導下進行的,我國也因此從落後的農業國變成能自主生產汽車、飛機等重工業的工業國。
  • 外國人如何評價抗美援朝?讓戰無不勝的美國神話,成為一個笑話
    到了今天,可能很多人都忘了中國有不得不援助朝鮮的理由,讓我們把目光看得更深、更遠一些。另一個原因則在於,中國作為一個剛成立不久的國家,話語權和影響力在國際上幾乎可以說是略等於無,贏得抗美援朝戰役,才能使得中國更好的在國際舞臺上大展拳腳。如此看來,中國組建志願軍進行抗美援朝完全是一件事半功倍的事。
  • 和平不是靠妥協換來,抗美援朝勝利為新中國建設營造和平的環境!
    為此,我們要感謝這些志願軍革命烈士,即使他們的犧牲換來了新中國的和平、寧靜與強大,這些革命烈士應該值得我們去紀念與敬仰!抗美援朝的來由1950年6月25日,朝鮮內戰爆發。之後,毛主席依然做出了出兵朝鮮、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決定。當時,毛主席親自發布命令,將東北邊防軍組成中國人民志願軍,任命彭德懷為司令員兼政治委員,命令志願軍援助北朝鮮的金日成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打敗了美國的囂張氣焰!
  • 蘇聯士兵的利器,納粹德軍的噩夢,卻被志願軍發揚光大重創美軍
    導語:蘇聯士兵的利器,納粹德軍的噩夢,卻被志願軍發揚光大重創美軍在二戰時,蘇聯是一個軍事國力強大的國家。在製造武器這一方面十分有經驗,所以很多國家也對蘇聯很忌憚。而且,蘇聯曾經打造過一款武器,給蘇軍裝備使用。
  • 抗美援朝是錯誤的?荒謬!戰爭的勝利具有偉大意義
    中共中央《關於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將這場戰爭稱為「偉大的抗美援朝、保家衛國戰爭」。但一個時期以來,一些學者詆毀、否定抗美援朝戰爭,認為毛澤東決策出兵抗美援朝是錯誤的;抗美援朝戰爭是失敗的,所謂勝利不過是心理上的;中國在戰爭中的損失遠遠大於收穫。事實是這樣的嗎?
  • 全景式回顧抗美援朝戰爭(332)抗美援朝戰爭中我們的志願軍如何保密
    因此,黨中央作出抗美援朝出兵決策後,為保證初戰勝利,對於隱蔽我軍行動、不過早驚動敵人的問題非常重視,特別強調要把住宣傳報導關。志願軍入朝之前,彭德懷就向毛澤東建議,在戰鬥打響之前,對出兵的消息要絕對保密;打響以後,新華社在報導方面也應注意分寸。1950年10月19日傍晚,志願軍跨過鴨綠江赴朝參戰。
  • 飛機盤旋升空,志願軍戰士飛躍三八線,擊落美軍P-51野馬戰鬥機
    這也是抗美援朝戰爭初期,志願軍戰士面臨的壓力之一,為此我軍必須加快現代化建設的步伐。1951年10月,中國與蘇聯達成了初步合作的協議,蘇聯在裝備上對中國提供援助,除了大規模的輕重武器外,還提供了各種飛機3000多架,這些飛機極大的提高了我國軍隊的建設,憑藉如此數量的飛機,中國組建了28個航空兵師。
  • 抗美援朝志願軍吃什麼?
    在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的日子裡,人們除了為志願軍的英勇頑強而感動外,也關心志願軍官兵吃什麼。你知道嗎?當美國兵吃膩了午餐肉時,志願軍連炒麵可能都吃不上!在糧食最緊張的日子裡,主管志願軍後勤工作的洪學智每天把糧食的情況向彭總報告兩次,包括後方起運了多少糧食,運到沒有,送到前線部隊有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