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職中,淘汰率最高的是哪個階段?
簡歷篩選
至少有80%的應聘者
是在簡歷篩選階段就被刷下來的
(國內某外資投行各階段招聘通過率,數據僅供參考)
顯然,簡歷篩選階段成死亡率重災區
許多留學生由於長期在國外
英文簡歷反覆修改
反而中文簡歷不知道如何下手
(截圖來源於知乎)
中英文簡歷最大不同就是,一般國外簡歷不會要求附上面試者照片,以避免出現外貌歧視的情況(其實面試不就看到了,但形式總是要的。萬一面試環節你的真材實料徵服了面試官呢?外貌都是浮雲了可能)。
但回國求職,面試官會習慣性先看照片。我們採訪了不少 HR,他們是這樣說的:
@HR A: 「個人比較傾向於有照片的簡歷,端正即可。無照片簡歷,除非工作經驗和履歷極吻合招聘職位,否則極容易被誤殺。」
@HR B: 「英文簡歷幾乎都沒有照片。其實吧,我想說,是因為在國外,企業不想被找茬告歧視,並不是說照片不重要。」
@HR C: 「照片是要放的,這樣顯得更有誠意,對有照片的簡歷,我會更加關注。」
在國內,甚至不少人花重金專門拍攝求職照,由此可見一張凸顯你職業氣質的照片有多重要。
外國的公司會首選用郵件聯繫你,但國內的 HR 更傾向電話聯繫。以往我們在寫英文簡歷的時候,往往會出於隱私保護,在簡歷上的聯繫方式一欄只填寫一個郵箱地址。一般來說,收到外國公司的郵件之後,會一起商量確定一個約談時間,然後我們就有充分的時間可以準備英文的電話面試。
而國內 HR 傾向直接打電話的原因很簡單,就是:方便快捷。國內競爭同一個崗位的候選人成千上萬, HR 不可能跟每一個候選人都花費3、4個郵件的時間預約電話面試,很多時候甚至會直接打給你進行電話面試,如果你的簡歷上並沒有留下能夠聯繫到你的電話號碼, HR 很可能會直接放棄掉你,這樣做的成本要低得多。
簡歷邏輯混亂,內容堆砌、千篇一律,缺乏專業性。
很多同學認為自己沒有特別優秀的經歷,或者不清楚 Dream Company 到底看重什麼樣的能力,就乾脆把自己的經歷全部堆上去,像流水帳一樣沒有重點、沒有條理。
又或是自我評價寫一大堆什麼做事認真負責、吃苦耐勞、學習能力強等空洞的詞彙。總之不懂比重安排,該突出的不突出,沒有亮點的內容佔了太多空間。你求職,憑什麼還要 HR 給你揀亮點?
多少同學的簡歷上承載著自己不該有的優秀?有些同學一看簡歷特別牛逼:Target School、GPA 4.0、精通 Excel、PPT 等技能、會 Python、R、Ruby、C++ 等多門程式語言、有3份證券公司的實習經歷……結果,學校倒是真的,什麼GPA、技能都是瞎吹!
本人精通Word、Excel、Access、PowerPoint、Outlook Express等軟體的安裝與卸載;
熟練掌握 VB、C++、FoxPro、SQL、Java等單詞的拼寫;
熟悉Win7、Win phone、Linux、Mac、Android、ios等作業系統的開關機。
——知乎@沒有一個人
熟悉某軟體的基本操作=僅僅知道幾個基本建模指令;
有豐富的活動經驗=社團活動時被叫過去湊人數;
在XXX公司有過實習經驗=在親戚公司打了一個月醬油;
動手能力強=金工實習造過小錘子;
為人樂觀開朗=還堅強地活著;
自學能力強=我還識字,看得懂書上在講什麼;
興趣廣泛=看電影、看動漫;
——知乎@鬼木知
你簡歷上撒的謊,有20%能讓HR看簡歷時就發現,50%面試時一問就知道,剩下的40%通過背景調查葉門清。
記住,簡歷包裝不是誇大其詞,而是你作為一個人才對於自己工作職責和崗位的深層理解。
一份簡歷最重要的是匹配,是否匹配是由你的背景/經歷/經驗/技能和崗位需求決定。HR 對每份簡歷的審查不是「閱讀」而是「掃描」。掃描的對象是什麼呢?就是關鍵詞! HR 們從簡歷中挑出所希望見到的關鍵字,並最終挑出合格的候選者來。
在國外求職,用人單位更側重看你的實習經歷。國內求職,實習經歷當然重要,但教育背景份所佔分量可能超乎你的想像。
如果是本科畢業,只寫最高學歷即可;如果有碩博學歷,那麼本科、碩士和博士學歷一起寫上。如果擔心自己的學校國內 HR 並沒有聽過,可以附上學校排名(或專業排名)。
另外如果你的 GPA 很高,請不要藏著掖著,寫上去,還可以補充專業前XX%;如果綜合 GPA 不高,但專業 GPA 高,寫專業 GPA 即可。如果真的很差,那還是別寫了。
(截圖來源於網絡)
問題來了,GPA 多高才算高呢?
(截圖來源於知乎@唐先生,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HR表示在簡歷篩選之前,會和用人部門分析,在這個崗位上,如果要實現這個崗位的目標,任職者會需要哪些行為表現。再根據這些行為表現,概括梳理出職位描述。
求職者:你需要仔細閱讀申請崗位的 JD,只有知道了這個崗位需要具備哪些能力,你才能判斷這個崗位適不適合你,然後在簡歷中重點描述JD 所要求的內容。
比如騰訊19年校園招聘的財務管理崗位,通過JD可以看出需要輔助參與很多財務項目,如果在校有財務相關實習或項目經驗就可以重點寫上。
(截圖來源於網絡)
再比如:之前一名海歸碩士,本科是985大學會計系,研究生是澳洲頂尖大學的會計與金融專業。證書考了FRM和CFA,在國內投行和澳洲都有實習經歷。結果秋招時投了KPMG卻連筆試都沒有拿到。在他根據四大求職的關鍵點修改了自己的簡歷後,順利拿到了EY的面試。
(截圖來源於網絡)
我們一定要明白:我們寫一段工作經歷,不僅僅是在寫我們曾經做了什麼,而是在寫我們具有什麼樣的能力,而最能表現能力的,就是結果;而最直觀的表現方式,就是數字。比如:
(截圖來源於網絡)
好啦,這樣是不是對中文簡歷的重點有了更清晰的認識呢?另外,小 i 已經準備了不少中文簡歷模板放到文末大禮包中,有需要的小夥伴可以領取哦!如果你還是不知道,如何才能把簡歷修改得高大上,I.I. 願意助你一臂之力:
部分過往案例展示▼
簡歷好評不斷▼
發送簡歷+關鍵詞【簡歷修改】
立即諮詢預約
投行/券商、諮詢、會計行業的在職導師
做 1對1 的簡歷修改
為了能給大家提供更精確的幫助,小 i 特發起此次小調查,借您30秒時間,希望大家踴躍投票~
本期福利
1.獨家整理9份中文簡歷職場專業商務風格模板
國內各大行業(投行券商、諮詢、會計、快消等)2019校招必勝求職大禮包
後臺回復關鍵詞 辣眼睛
立即獲得福利領取方式!
福利將於 7天 後截止
為了不錯過我們的最新資訊和海量福利
請記得星標我們~
猜你喜歡
男面試官問我:我身上哪個部位最大?
HR:我沒聽說過的都是野雞大學!
INTERNATIONAL IDEAL 成立於美國,是北美最大最早針對留學生的求職培訓平臺之一。我們提供 250+投行、私募、諮詢、四大等名企實習機會,並有500+導師(來自於投行、諮詢、四大等)提供求職培訓服務,助你提升背景,實現求職夢!本文由INTERNATIONAL IDEAL獨家編輯,版權歸 INTERNATIONAL IDEAL 所有,未經許可,請勿轉載;投稿、商務合作請聯繫:
Coop@internationalideal.com
戳戳「在看」
希望你能收穫各種好看的 Off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