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風冒雪回家的我,多想聽娘喊一聲乳名

2020-12-22 瀟湘晨報

文|馮連偉

我十幾歲外出求學,回想那時每周要趕回家拿飯。

每次都是飢腸轆轆往回趕,進門就喊娘,放下書包就吃。

一頓狼吞虎咽讓娘心疼得要命。

每次帶上幾十張煎餅離家時,娘都會從自己的口袋裡摸出兩元錢,塞到我手裡,囑咐了又囑咐:吃飽別餓著,慢慢走別摔著,有事給娘捎個話……

我騎著車走了,帶著娘的牽掛和期望。

走出很遠,回頭總看到娘站在風中的身影。

此後考上了大學,又回到家鄉的縣城上班,看著城市徹夜不滅的燈光,遙望家鄉,心潮澎湃,每天似乎都聽到娘的呼喚。

故鄉的路上,每周都有我攜妻帶子回家探望娘的腳印。

每次回家,第一眼看到的,都是年邁的老娘坐在門前等我的渴盼眼神和見到我時的欣喜。

所以,無論是春暖花開還是雪花紛紛,回家的路都是幸福的路,快樂的路。

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

五年前六月初的一場大病讓娘離開了家鄉的老宅,醫院的病房成了娘的新家。

那個痴坐門前盼兒歸的情景成為我夢中的幻影,娘已經很難再像健康時那樣重複著每天的故事。

如果娘不生病,每到冬天便盼望著「千裡黃雲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的冬日雪景,但娘生病的那年冬天的一場大雪讓我刻骨銘心。

那日室外積雪盈尺,北風勁吹,室內病床上的老娘張著嘴大喘不止。

醫生連發病危通知,讓我們做好準備,隨時迎接最壞的結局。

大姐二姐哭得像淚人一般,醫生給娘不斷加大藥量,可娘的病情並未減輕,醫生一句「我們盡力,你們盡孝」讓我們心如刀割。

我的老娘,你的生命之路真的走到盡頭了嗎?

當醫生說可以隨時把病人拉回老家的時候,姐姐們在病房裡收拾著娘住院以來的衣物,外面雪花如席天寒地凍。

大姐說:「小三,回老家一趟,給咱娘做做回去的準備吧。」

我看一眼躺在病床上的老娘,含淚離開病房,迎著狂風暴雪踏上了回老家的路。

走在回家的路上,風雪茫茫,看著窗外稀少的行人和冰雪覆蓋的樹木,思緒萬千。

想起莊子的那句話:人生天地之間,若白駒過隙,忽然而已。

反思自己,整天忙於工作,忙於自己的小家,又拿出了多少時間陪伴老娘呢?

母親一生為兒女忙碌,不辭辛勞,無怨無悔,而今娘如燃盡的蠟燭,油盡燈枯,有苦有淚再也不能給娘傾訴,再也享受不到她那雙布滿皺紋的雙手撫摸帶來的幸福,再也不會聽到娘絮絮叨叨拉不完的家常。

潔白的雪花一陣一陣地撒落下來,大地漸漸泛白,而我的心卻更加悽涼落寞。

已近知天命的我,幾十年來回家的路走了何止幾千趟,這次風雪回家路卻截然不同,心裡始終相伴的是對病中老娘極度的牽掛和滿心難抑的悲傷。

回想我14歲那年在城裡讀書,期末考試結束飢腸轆轆回到宿舍的時候,翻了翻盛飯的紙箱,只剩下半個煎餅,心中又酸又痛,特別想母親,想那遠在60裡之外的家。

那天的雪下得特別大,我在同學們的勸阻聲中踏上回家的路時,地上的積雪已有幾寸厚。

不知摔了多少跟頭,我終於回到了思念的家。

當我到家的時候,娘一下子就把我攬到了懷裡,淚一下子就流了出來,「兒啊,這麼大的雪,這麼遠的路,你這麼個小人兒,你是怎麼回來的啊?」

幾十年過去了,娘的問話還響在我的耳邊。

那時的我是幸福的,因為家裡有我親愛的父母,有疼愛我的兄弟姐妹,有我睡過的床,吃飯的碗,有我的溫暖,我的希望,我的根……

可這次我回家卻聽不到娘的呼喊了。

推開家門,院內的積雪已一尺多深,滿院漂白,兩隻看家狗聽到開門聲踏著積雪跑過來又叫又跳。

想起劉長卿的:「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我雖然不是夜歸人,但此時卻是獨歸人,孤獨,傷悲,心痛。

家還是那個家,但卻沒有了娘在家時的歡樂和溫馨,寒風中只有幾隻凍得瑟瑟發抖的麻雀在院內悲鳴。

我多麼想娘看到頂風冒雪回家的我,大聲地喊我一聲乳名,可這已經成為一種奢望。

找記者、求報導、求幫助,各大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點情報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體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 我要報料

【來源:齊魯晚報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喊我乳名的村莊(外一篇)
    喊我乳名的村莊(外一篇)作者/姜靜瑋(貴州)小時候在村裡,因我年幼,長輩見面,喊我乳名,無可厚非,我欣然接受。及至入學中舉,走出村莊,娶妻生子,不知老之將至,再回到村莊,或在他鄉遇到村莊裡走了出來的人,還在喊我的乳名,不喊我的學名,我就心生反感,大為不樂了。
  • 帶著乳名去流浪(張勇飛)
    想當年,我們鄉下的孩子出生後,做父母的隨便給小孩取個叫著順口的乳名,也不著急取正兒八經的名字,因為不用等著上戶口,更沒有什麼身份證之類的證件需要辦理。 乳名,我們那裡土話叫奶號,也就是吃奶時期用的號名; 乳名,叫起來仿佛乳香四溢;被叫者也感覺親切開心。 鄉下人取乳名,隨手拈來,隨口而出。
  • 珍藏的幸福:進了家門,叫一聲爹,喊一聲娘(鄭立偉)
    十幾歲的我裝作很成熟的樣子,安慰下家人提著行囊邁向了自己都未知的路。走了很遠還看到親人們仍在向我揮手,出了村口我就撲在田邊的地裡痛哭了一場。從那以後,無論在外經歷什麼樣的困難,哪怕再多的坎坷、再多的磨難、再多的孤獨。只要想到親人們眼中的淚花,我總是能熬過去、走出來。家遠在千裡之外卻又近在心頭,年少的我比同齡的孩子多了份憂多了份愁。
  • 乳名的呼喚
    1939年5月25日(農曆四月初七)又得一子,那就是我。再苦的日子添丁加口也是喜事。但父親緊鎖眉頭,母親唉聲嘆氣,只有奶奶和姐姐喜氣洋洋。奶奶期盼著世道太平,給我起了個乳名叫吉祥。可惜吉祥出生在苦難中難以吉祥。」他在書的結尾處又寫道:「我的回憶錄好似本流水帳,但我在回憶中似乎又重生了一次。我像大海裡的一滴水,逐浪隨流,起起落落,總映照些海的影子。總之,我吉祥如意。」
  • 鄉村紀事:我的後娘
    後來,大娘給我說,給父親介紹的對象,就是鄰村,名字叫劉金梅。她丈夫兩年前,在麥收時,因為炎熱難耐,回家後直接用冷水澆身,結果卻丟掉了性命。人常說:「寡婦門前是非多。」但是,繼母的口碑在村裡不錯,沒有什麼風言風語。
  • 武斌:乳名 「波娃」
    過了那段時間,即使你想留住它,也因為工作的繁忙或者其它需要緊急處理的事情,而埋在記憶的底層。也猶如鯨魚,只有等待海嘯和颱風,才能把它擱淺在海邊,被凸顯放大,被人們所關注。但過了夏秋之際,海嘯和颱風就銷聲匿跡了。
  • 《我娘是個瘋子》,令無數人淚奔....
    娘一直想抱抱我,多次在奶奶面前吃力地喊:「給,給我……」奶奶沒理她。我那麼小,像個肉嘟嘟,萬一娘失手把我丟在地上怎麼辦?畢竟,娘是個瘋子。每當娘有抱我的請求時,奶奶總豎起眼睛訓她:「你別想抱孩子了,我不會給你的。要是我發現你偷抱了他,我就打死你。即使不打死,我也要把你攆走。」奶奶說這話時,沒有半點含糊的意思。
  • 一等獎作品《我娘是個瘋子》,讀完淚流滿面…
    只是,我一生下來,奶奶就把我抱走了,而且從不讓娘攏邊。不怪奶奶絕情,我們村曾發生過這樣一起慘劇:有個女人嫁給我們村的一個單身漢,女人雖不是瘋子,卻是弱智。生下一個兒子後,竟在夜裡睡覺時翻身壓死了兒子,女人被男方暴打一頓後,攆出了門。 娘一直想抱抱我,多次在奶奶面前吃力地喊:「給,給我……」奶奶沒理她。我那麼小,萬一娘失手把我丟在地上怎麼辦?畢竟,娘是個瘋子。
  • 怡寶啟動「帶著乳名回家」活動
    該巴士外觀特別,車身印有「庚子」、「韓小七」等乳名,讓人驚訝的是這輛巴士的機長是藝人韓庚。韓庚說這不是巴士,而是他的「乳名時光機」。 這是怡寶「帶著乳名回家」活動的出發點:希望更多人春節回家之際,丟下工作中的身份和標籤,不要再忙於工作、玩手機,而是更多陪伴父母。據工作人員介紹,時光機上的10名乘客通過網絡招募而來,他們都是從外省來廣州打拼,來自各行各業,但是此時他們的共同身份是遊子。
  • 《我娘是個瘋子》:趁著父母還健在,多關心一下他們吧
    我不知道有多少人看過《我娘是個瘋子》這篇文章,但我知道看過的人一定不會忘記它。這是迄今為止讓我落淚最多、也讓我印象最深刻的一篇文章。這篇被評為全國「敬老好文章」全國一等獎,被編入了大學語文,同時被海內外五六十家影視公司搶購影視版權,還被翻譯成了40多國文字,令全世界為之落淚。它講述了一個平平無奇的故事,卻觸動了所有人的心。
  • 如果有知,請原諒貧窮、吵鬧、麻木、不解,還有我淺薄的許諾
    昭娘,是村裡的一個老嫂子,和母親年齡相仿。生了五個兒子,三個女兒,丈夫昭爹大她十多歲。在鄉下,不管年齡大小,都要遵循長幼有序的禮數。長輩稱呼小輩分的,可以直接喊其乳名,或者依據他家第一個孩子的名字,後面綴加一下。比如我母親,大姐乳名梅,大輩分的人就喊我母親「梅她娘」,或者「梅娘」。
  • 一等獎作品:《我娘是個瘋子》,令無數人淚奔....
    娘一直想抱抱我,多次在奶奶面前吃力地喊:「給,給我……」奶奶沒理她。我那麼小,像個肉嘟嘟,萬一娘失手把我丟在地上怎麼辦?畢竟,娘是個瘋子。每當娘有抱我的請求時,奶奶總豎起眼睛訓她:「你別想抱孩子了,我不會給你的。要是我發現你偷抱了他,我就打死你。即使不打死,我也要把你攆走。」娘聽懂了,滿面的惶恐,每次只是遠遠地看我。
  • 想給孩子起個好聽的乳名,這五個坑要避免,附好聽的乳名大全
    現在的孩子,父母們基本都會給他取一個乳名,方便在家人和關係親密的人之間使用,而且由於乳名使用率非常高,因此,乳名一定要「好聽」,讀起來朗朗上口、音韻鏗鏘、活潑悅耳,讓呼喚的人和被呼喚的人都能感到愉悅。但是這可難壞了作為新手父母的我們,所以網上很多父母都在問如何給寶寶起一個好聽、不落俗的乳名,那麼今天貓爸就跟大家分享一些好聽的乳名。不過在分享這些好聽的乳名之前,貓爸還是想跟大家聊聊五個給孩子起乳名常見的坑:第一個坑:給孩子起的乳名太俗。
  • 孩子起乳名同樣要講究,這兩種「乳名」不要起,難聽還傷孩子自尊
    不過現在,大家對於給孩子起乳名這件事也都想明白了就比如我家孩子「小錦鯉」,說來還挺有趣,孩子他爸喜歡養魚,但沒養過錦鯉,在我分娩頭一天,丈夫跟我說夢見一條錦鯉從天而降,躍入了家中的魚缸裡。於是女兒的小名就定了。雖然乳名只是一個家中代稱的名字,可能看起來不如大名那麼很重要,但是家長也要注意些起名的講究,也別隨便就給孩子起個乳名,這樣也很容易傷害孩子自尊。
  • 我的小學生活
    我1973年出生,1981年讀小學一年級,開學頭一天,娘告訴我,明天要上學了,以後出門要穿上褲衩。那個年代的臨沂農村,男孩子上學之前,不穿鞋,不穿短褲,光屁股的很多。聽說上學,我心裡很高興,至於為什麼高興,自己也不清楚。第二天,天剛蒙蒙亮,娘就把我喊起來,塞給我一個熟雞蛋,還熱乎,然後遞給我一個黃書包,是用舊衣服的布料改成,我背著明顯有點大,用現在的眼光看,很拉風。
  • 日本男人回家,都要提前喊一聲「我回來了」,原因不想讓妻子尷尬
    日本奇怪現象隨著時代的發展和進步,日本那些從唐代學到的文化禮儀也逐漸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在眾多的日本禮儀中,也都可以看到中國文化的影子,不過很多在日本定居的中國人就發現了一個很奇怪的現象,那就是日本男性在回家的時候,尤其是在回家之前,都會說「我回來了」,這一現象在很多屏幕中也都可以看到,說到這裡,相信很多人都會好奇,日本為什麼會有這一現象呢
  • 山東女子46歲要二胎,聽了不孕專家話後,女子一聲:哎呦我的娘
    高齡妊娠其實是有很大風險的,但每一位選擇高齡妊娠的夫婦都有著各自的原因,像棗莊的龔女士46歲懷不上孩子選擇來我院要二胎,當我問她為什麼現在這個年紀還想要孩子了,她的一番回答讓人心疼。聽完後我是為龔女士有些心疼,因為他們夫婦結婚後的條件符合要二胎的標準,男方是初婚,女方有一個孩子,倆人結婚後是可以再要一個孩子的。當龔女士聽到這裡忍不住喊了一聲:「哎呦,我的娘嘞,當初咋沒有人給俺說啊。」夫妻倆不知道這個事情,也沒有人和他們說,就這樣一直等到二胎政策的全面放開,實在是有點可惜了,不過現在想要孩子還是有機會的,還不是太晚。
  • 【三秦文學】乳名 - 西部網(陝西新聞網)
    乳名就是我們說的小名,與學名不同,並不正式。它往往意思簡單,朗朗上口,叫著親切,聽起入耳。大部分父母會在孩子小時候給取一個乳名,大了再叫學名。我的乳名叫「逃逃」,後改為「濤濤」,等我稍大一點,小姨說「濤濤」這個名字適合男孩,我頭髮是自來卷就叫「卷卷」吧,這個乳名後來改成「娟娟」。
  • 兒子姓「戴」,老師不敢喊他全名,媽媽無奈:我也只敢喊乳名
    所以名字不只是一個稱呼這麼簡單,這也讓許多父母在給寶寶取名字時,絞盡腦汁都不一定想出一個好聽有寓意的名字,尤其是那些冷門姓氏。到了兒子快到辦理出生證明時,想破腦袋也想不出一個好名字,原因就是老公姓「戴」,想了許多名字都搭配不上這個姓氏。
  • 盤點一下那些讓人聽了流口水的寶寶乳名
    於是就在網上搜索,搜著搜著發現明星給寶寶們去的名字就很有趣,感覺他們聚集到一起能湊夠一桌飯菜,那究竟有哪些讓人聽了流口水的名字呢?1.沒錯,就是劉畊宏的女兒小泡芙,名字跟本人一樣可愛的,讓我這個老阿姨忍不住想偷回來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