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成都也能吃到地道的重慶小面了!
都說重慶人愛吃小面,幾乎每一個重慶人都對小面的味道有著「極致」的要求,其實在成都亦是如此!
在成都絕大多數的蒼蠅麵館,甚至是那些所謂的「網紅麵館」,基本上都是那種棍棍面!說實話但凡看到這種棍棍面,瞬間好感度就下降了許多!口感差、不入味,這些都是棍棍面的缺點,不過由於其煮麵方便、快捷,機器加工的成本低,因此很難找到一家不用棍棍面的麵館!
這家開在成都的重慶小面,又取名為「盅盅面」,完完全全是地道的重慶風味,關鍵是麵條是最喜歡的那種鹼性細面,口感特別好!
據說這家店是幾個年輕的重慶小夥子搭夥經營,不大的店鋪裡貼滿了各種充滿情懷的文字,就連盛面的都不是碗,而是盅盅!
「盅盅」是四川人的一種叫法,也就是帶有把手的搪瓷水缸,最初是用來喝茶水,後來在上世紀90年代用途逐漸變廣,裝面、裝米粉、裝飯甚至裝麻辣燙等等,拿在手裡頗有年代感!
「不要仰望別人,你自己就是風景!」
牆壁上的幾行文藝青年範兒的語言,透露著幾位店主的理想情懷。
飯點時候到了,店裡店外都坐滿了顧客,一位帥氣的煮麵小哥正在門口的鍋灶旁忙碌著。據說不少小姐姐都是衝著他而來,號稱「小彭于晏」!
在他們家吃麵的話,泡菜和茶水都是免費自助模式,特別要重點說下這茶水,重慶最著名的「老鷹茶」,也是老重慶人最愛喝的一種茶葉,它是一種樟樹的嫩樹葉曬乾之後手工炒制的,味道先澀後甘,讓人回味無窮!
不少的重慶老火鍋裡,也都會添加這種茶葉,以增加火鍋的香濃度。
喝一口老鷹茶,吃一口重油、重麻辣的重慶小面,真的是「絕配」!既解油膩又解麻辣!
「小彭于晏」從煮麵、撈麵、打佐料整個動作一氣呵成,他一邊問我們的大致口味,一邊嫻熟地添加佐料。看見我們拍照,有點羞澀地說:「別拍臉!免得那些小姐姐來罵我!」
這的確是一碗地道口味的重慶小面!
在成都我們「毛起吃」吃了太多打著「重慶小面」招牌的麵館,味道根本就不是這麼一回事!因此我們也從未向大家推薦過,這一次真的是讓我們感到有些驚喜!至少以後想吃重慶小面就不用跑那麼遠了!
紅亮亮的湯汁,實則是香辣的紅油!細軟而又筋道的細面,口感順滑爽口,關鍵是入味!
他們家的招牌就是「坨坨牛肉麵」!真的是幾大坨牛肉碼放在麵條上面,牛肉燉得很耙,尤其是牛肉上面的牛筋,幾乎是入口即化那種,牛肉坨坨也是軟軟糯糯的,關鍵是味道真的可以!
一碗坨坨牛肉麵吃下去感覺真的蠻過癮!
「牛肉旺實」、「油氣重」、「麻辣味足」、「麵條入味」就是我們最直接的感受,
如果大家有機會的話,建議一定要去吃一碗地道的重慶小面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