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在幼兒園「吃不飽」?一起去了解孩子在幼兒園如何進餐!

2020-12-11 秋老師育兒課堂

聽過不少家長說孩子在幼兒園吃不飽,晚上回家吃的特別多。還有的家長說,老師不給孩子吃飽,是因為孩子的飯菜給老師吃了。 情況真的是這樣嗎?我們一起去了解一下,孩子在幼兒園到底怎樣進餐:

幼兒園的午餐大約在11:00左右進行。小朋友在進餐前,主班老師會組織孩子玩一些輕鬆的小遊戲或組織孩子講故事。

配班老師協助保育員先把所有吃飯的桌子進行消毒,然後去食堂拿飯、菜和湯。

飯菜拿好之後,主班老師分組請小朋友去小便,洗手。配班老師在盥洗室照顧孩子小便洗手,保育員則開始給孩子分飯菜。

中大班的孩子洗完手之後,有序端著飯和菜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吃。小班的孩子洗完手後,直接回座位坐好,保育員幫忙把飯菜端給小朋友吃。

當所有的孩子都端到飯和菜之後。桶裡還會有飯和菜(因為每個班飯菜的份量必須超過總人數的份量),那是特意留給小朋友添加的。老師會提醒小朋友:吃完了還想添飯的小朋友要舉手告訴老師。 根據需要,老師就會把這些飯菜,分給舉手的小朋友。老師也會根據以往孩子的飯量,給沒舉手但可能需要添加的孩子加一些飯和菜。

一些孩子飯量比較小,她覺得自己吃不了一碗飯,在端飯的時候,她會跟老師說:老師,我要吃少一點。還有一些孩子飯量比較大,也會跟老師說:老師,我多打一些。老師對自己班上的孩子都很了解,所以在分飯的時候,會給飯量大的孩子多分一些。

小班的孩子一般是蓋澆飯,也就是把菜打在飯的上面。中大班的孩子,是一份飯,一份菜分別裝在兩個碗裡。

小班的孩子是用勺子吃飯。從中班下學期開始,孩子就用筷子吃飯了。

中大班的都會自己吃飯。小班的孩子有的還不太會自己吃飯。三位老師會適時幫助孩子餵飯,並鼓勵孩子不挑食,什麼都要吃。

當老師看見孩子快吃完的時候,會輪流給孩子盛湯。 有的孩子吃得很慢,特別到冬天,吃的時間長了,飯菜就涼了。老師就會提醒孩子,加快吃飯的速度。

有些小朋友吃飯比較挑食。有的不吃青菜,有的不吃蘿蔔,有的不吃肉。對於挑食的孩子,老師通常會鼓勵孩子什麼都吃。確實不願意吃的,老師會先讓他少量的吃一點,逐漸加大量,培養孩子不挑食的好習慣。

還有一些孩子,對某些食物過敏。家長一定要提前告知老師。保健老師會對食物過敏的孩子進行統計,並把名單交給食堂一份。今天中午吃的菜,有多少孩子過敏,一般食堂都會為這幾個孩子另作一種菜。

一般來說,孩子在幼兒園都能吃飽。如果有孩子在幼兒園吃不飽,有可能是以下幾種情況。

1、當天午飯他不太想吃或者是他不太願意吃的東西。

2、他想趕快吃完,去玩他喜歡的遊戲或做他還沒做完的作品,所以本來要添飯的就沒有告訴老師要添。

3、早餐吃多了,吃午飯的時候不餓,吃得少,下午要進行鍛鍊,運動量大,所以放學時就餓了。

4、孩子習慣吃零食,正常的飯菜吃不多,就等著下午回家吃零食。

5、 小班剛入園不久的孩子也可能吃不飽。因為孩子剛入園不適應,不願意在幼兒園裡吃。就是老師餵他,他也不願意多吃。甚至有個別孩子剛上幼兒園時,一口水都不願意喝。這些老師會及時跟家長交流。但是當孩子適應之後,這種情況就非常少了。

還有的家長認為孩子吃不飽,是因為老師吃了孩子的飯菜。 其實幼兒園有嚴格規定:孩子和老師的飯菜是嚴格分開的,老師嚴禁吃孩子飯菜的。而且老師是等所有的孩子都吃完了、睡午覺了老師才吃飯的,並不是和孩子一起吃飯。 如果除了以上幾種情況,孩子還回來說餓,那家長就可以跟老師溝通一下,到底是什麼原因?

不管在幼兒園吃飯,還是在家裡吃飯,都要養成愛惜飯菜,不挑食的好習慣。這一點家庭和幼兒園要達成一致,才有助於孩子飲食習慣的培養。

關注我,帶你了解孩子在園情況,助你科學育兒。

相關焦點

  • 孩子回家有這三個表現,在幼兒園可能過得不好,家長及時了解情況
    點擊右上角,關注「幼兒園全攻略」。跟寶寶重回幼兒園,一起健康快樂的成長!都說現在幼兒園的老師不好當,可略略還要說幼兒園的家長也更不好當。入讀幼兒園前,要找各種報名幼兒園攻略,為了孩子入讀幼兒園的學位要通宵排隊、搖號抽籤、進行面試等等。學費高不說,還不一定有名額。
  • 孩子一到家就餓,是不是在幼兒園吃不飽啊?
    是不是孩子在幼兒園沒吃飽飯啊?」有位新同事在教研活動時,提出了到這個問題,她說,關於這個問題不知道該怎麼回答。我們來分析下,究竟為什麼孩子回家以後還能吃很多。這中間有2—3個小時的時間差,可能會導致孩子重新有了食慾。二、幼兒園的飯菜種類多幼兒園飯菜品種較多,葷素搭配,主要是為了均衡孩子的營養。對於對食物要求比較高的孩子來是說,他們可能只喜歡吃某些菜。
  • 孩子去幼兒園家長最關心的幾個問題,終於有答案啦
    飲食篇1.孩子在幼兒園每天吃什麼?很多家長擔心幼兒園飯菜不合胃口,怕孩子在幼兒園吃不飽。對於不會吃飯的小班孩子,老師會適當給予幫助,但同時老師會教他們把飯吃乾淨的技巧,讓他們逐步學會獨立進餐,這也是其適應幼兒園的重要環節。
  • 自主自助 快樂進餐|徐州市丁萬河幼兒園中大班孩子自主進餐
    進餐是幼兒園一日生活中的重要環節,關係到幼兒的營養與健康,同時良好的飲食習慣和進餐能力,對幼兒健康成長起著重要的作用。  隨著課程遊戲化項目的推進,本學期我園對中、大班幼兒繼續開展自主進餐活動。「支架四」指出:嘗試一餐兩點由兒童自主完成,老師只是自助餐的服務生之一。進餐到底如何自主?
  • 我卻突然不想送孩子去幼兒園了
    不必過於焦慮,畢竟在孩子的健康安全沒得到保障的前提下,教育部門和地方政府也不會允許幼兒園開學。 那麼,究竟應不應該讓孩子入園呢?小喵覺得可以參考一下第一批入園孩子的家長選擇讓孩子入園的以下幾點原因:1.良好的作息時間,豐富的課間活動,均衡營養的飲食更助於孩子的成長,建議去在幼兒園,孩子更容易養成規律的作息習慣,這裡的安排既不會讓孩子太累,又能保證每天的運動量,這對孩子的身體發育非常有益。
  • 孩子上幼兒園,不是吃不飽就是感冒,是這方面比「別人家孩子」差
    木蓮媽媽歡迎評論分享,抄襲必究很多家長抱怨孩子在幼兒園得不到好的照顧,回家總是喊肚子餓,沒吃飽,還有就是一不小心因為衣服穿多了、衣服穿少了著涼、感冒等等,總是認為幼兒園老師白拿工資,不用心照顧孩子。可是,幼兒園那麼多小朋友,為什麼別的小朋友健健康康、開開心心的,你家孩子怎麼就那麼容易出問題呢?
  • 孩子一回家就喊「餓」,真的是在幼兒園沒吃飽嗎?
    在一個全新的集體環境中,孩子沒有爸爸媽媽的陪伴,只有小小的自己獨自去面對,精神難免緊張。同時,在幼兒園參與科學探究、戶外運動、區域遊戲等活動,孩子的大腦也始終處於注意力高度集中的狀態。這種緊張和注意力高度集中的狀態,會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孩子的食慾,分離焦慮嚴重的孩子受到的影響會更大一些。
  • 寶寶即將要上幼兒園,這個暑假我在家培養孩子進餐習慣
    寶寶馬上3歲,今年的9月份就要去正式上幼兒園,過集體生活了。雖然疫情控制較好,但是為了安全起見,這個暑假沒有外出旅遊,就在家為寶寶入園做好各種準備。除了上幼兒園的一些物品準備好,重要的就是孩子能力的培養。
  • 公辦幼兒園「擠破頭」 樓盤幼兒園「吃不飽」(圖)
    近年來,隨著幼兒教育在家庭中的地位越來越重要,入託自然就成了孩子的第一條起跑線。據記者走訪了解,為了滿足市場需求,向來把中小學作為主陣地的教育地產商也迅速調整策略,幼兒教育成為地產商爭奪市場的新賣點。開發商幼教是樓市營銷利器幼兒教育是基礎教育的一部分,不容忽視。
  • 新疆烏魯木齊幼兒園夥食費日均22元 孩子老喊餓
    「中午13點30分吃午飯,下午16點30分有水果加餐,按理說,下午18點30分孩子放學時應該不會很餓,可不知為什麼,孩子回家吃起東西來像餓狼一樣。」張先生反映,他的孩子每天都覺得在幼兒園裡吃不飽。    張先生的孩子就讀的幼兒園每月收取管理費700元,夥食費每天22元,包含早點、午餐及午後水果。
  • 寶寶幼兒園入學指南
    有安撫物的陪伴可以很大程度上減輕孩子的分離焦慮。3、提高自理能力。在幼兒園的工作中,老師們發現,一些寶寶在隔代長輩的照顧下,都比較寵溺。有的時候一個眼神,奶奶就趕緊把吃的遞過來了,哼一聲就知道要上廁所了。上幼兒園奶奶可沒法跟著,趁著還沒開學,現在提高一下自理能力還來得及!4、獨立進餐。
  • 孩子在幼兒園沒有吃飽?原因竟然在你身上
    尤其是寶寶上了幼兒園後,一天有兩頓是不和爸爸媽媽一起進餐的。「寶寶在幼兒園都吃了什麼?能吃飽嗎?」就成了父母非常關心的問題。先看看孩子在幼兒園和家裡吃飯的兩種模式:在家吃飯模式▼幼兒園模式同樣是吃,孩子在幼兒園和在家裡為什麼呈現出兩種截然不同的情況?幼兒園餐到底有什麼秘密能夠吸引孩子?
  • 孩子不願意去幼兒園怎麼辦?做好這幾點,讓孩子愛上幼兒園
    隨著疫情的好轉,最近一段時間,越來越多的幼兒園也開始逐漸開學了。在經歷一個漫長的假期之後,一個問題出現了:孩子能不能重新適應幼兒園的生活呢?其實父母有這個顧慮是很正常的,許多孩子都習慣了家裡的舒適,重新回到新的環境難免不適應,父母如何讓孩子儘快適應幼兒園呢?小星媽這裡有幾點總結分享給大家。
  • 寶寶在幼兒園不好好吃飯?家長要做好這個三方面,不怕孩子吃不飽
    還有一些孩子很挑食,平日裡在家裡吃飯時都挑三揀四,就更不用說上了幼兒園了。孩子上了幼兒園總是吃不飽,讓很多家長都特身體別擔憂,因為吃的好不好直接影響孩子的身體發育。那麼家長要怎麼讓孩子乖乖在幼兒園吃飯呢?
  • 幫助孩子遠離「開學焦慮」,讓孩子儘快回歸幼兒園
    在家由於作息不規律,導致孩子進餐不規律。例如早上睡到10:00多再起來吃早餐,吃完早餐已經11:00點鐘了,到了12:00吃午飯的時候肚子飽吃不下,到下午兩三點鐘肚子又餓了,要找零食吃,這樣的進餐怎麼能保證定時定量呢?家長要按時讓孩子進餐,一日三餐要做到營養均衡葷素搭配合理,不能孩子喜歡吃什麼就天天給他做什麼。這樣的飲食習慣不好,容易造成孩子挑食。
  • 幼兒園設計,以孩子為主,去了解如何教育孩子
    王春燕,她擔任全國幼兒園課程與教學專委會主任,近幾年,她在國內外發表了50多篇論文,其中的教育類核心期刊,如《學前教育研究》《學前教育》《幼兒教育》等等,被雜誌轉載和被教育學家們轉載學習,所發表的觀點引起比較大的反響,對當前幼兒園的課程有現實指導意義。
  • 高價送孩子去幼兒園,孩子3餐都在廁所吃,老師:別太矯情
    導讀:高價送孩子去幼兒園,孩子3餐都在廁所吃,老師:別太矯情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高價送孩子去幼兒園,孩子3餐都在廁所吃,老師:別太矯情!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孩子上幼兒園前,媽媽一定要了解的6個問題
    九月開學季馬上就要到了,新的一批幼兒園新生就要入學了。孩子要上幼兒園了,媽媽們開始緊張了,孩子上幼兒園哭怎麼辦?孩子上幼兒不能好好吃怎麼辦?她們糾結於各種問題,今天,小編就把媽媽們關心的幼兒園問題總結出來,讓大家一次了解清楚,然後陪著寶寶順利度過入學的焦慮期。
  • 六一幼兒園四方城分部 進餐「三步曲」 把食育教育落到實處
    「我們不僅要關注幼兒『吃了什麼』,更要關注『怎麼吃』,在『吃』的過程中收穫了什麼」,近日,六一幼兒園四方城分部開展了幼兒進餐環節組織與管理的教研活動。「在用餐前,除了組織孩子有序地洗手、值日生分發餐具,各班可以結合幼兒年齡特點進行食物播報活動」,大班石向玉老師說,「在播報食物的同時,還可以將食育精神貫穿其中,讓幼兒知道食物的來之不易,激發其感恩的心」。以食物播報奏響餐前「序曲」,大家紛紛點讚。
  • 為什麼就算6月開學,也一定要送孩子去幼兒園?
    ◇ 自己要上班,無暇在家照顧孩子。◇ 相信所在地區風險較低,且幼兒園消毒完備。這部分家長一般有以下特點:◇ 不將幼兒園收費問題作為主要考量。◇ 工作較為繁忙,難全職帶娃。◇ 重視孩子的教育問題,對兒童教育有一定的了解。